基本信息
書名:微錶情心理學
定價:48.00元
作者:呂恒傑
齣版社:煤炭工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8-05-01
ISBN:9787502053543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本書從臉部到腳趾,從語言到身姿,從錶麵到內心,讓你瞭解微錶情下的心理世界,幫你更好地讀懂人心,看懂人性,並將其應用到日常工作、生活、交際中。
內容提要
目錄
章
內心有想法,臉上見端倪 _1
無意識的錶情,真實的心思 _2
把注意力放到對方的左臉上 _5
東張西望暴露齣心虛 _7
愉快或痛苦時,瞳孔有反應 _9
頭部變化透露蛛絲馬跡 _12
眼睛動作所傳達的信息 _14
嘴部動作和心理活動 _17
第二章
察貌視心,從微錶情看破謊言
越無錶情,越暴露真心 _20
掩麵或摸鼻子,可能在說謊 _22
突然提問,說謊者臉上就會露餡 _24
說“沒有”伴隨輕點頭是撒謊 _27
突然放大的瞳孔揭示隱藏的謊言 _29
眼睛動作隱藏的內心心理 _31
識彆真實錶情揭穿謊言 _33
滔滔不絕講話,謊言的蹤跡 _35
假笑,是在演戲 _37
說謊者的下意識手勢 _40
第三章
觀人細微錶情,探透復雜內心
愛撇嘴唇,內心多傲慢 _44
歪腦袋、脖子的內心心理 _45
眉毛高挑未必桀驁 _46
目光投嚮區域所摺射的心理 _47
搖頭不都是否定 _49
雙手托腮有時是厭煩 _51
第四章
手足連心,舉手投足皆透心
左右腦主控下的慣常手腳動作 _54
察腿觀腳,識心的好方法 _57
內心快樂,腳也會跟著顫抖 _60
摩拳擦掌,內心想嘗試 _63
雙腿叉開,錶明“我說瞭算”_65
雙腿交叉,戒備的心理錶現 _67
手部動作轉換,內心情感也跟著轉換 _69
可以支配一切的雙手叉腰 _71
要告辭時,腿腳有明示 _73
第五章
以姿觀心,看透他人要從細微處入手
感到不安時有人就會咬指甲 _76
壓力來臨,撫摸頸部自我安慰 _78
雙手抱胸與打開雙臂間的微妙心理 _81
挑動眉毛,錶達心思 _83
吐舌頭——否定和拒絕的信號 _86
聲音上揚,往往內心不安 _88
摸耳朵,是無聊反感的錶現 _90
第六章
閱人無數,不等於識人
年齡、性彆不同,身體語言也有差異 _94
同樣的錶情,錶達的思想可能不同 _96
輕易點頭或許想拒絕 _98
多伴有自戀傾嚮 _0
粗話連篇,欲求不滿 2
多用“我”或“我們”時說明把握大 _4
言語習慣與內心秘密 _6
“對呀”透露齣人性世故 _9
習慣性遲到背後的輕視 _111
不斷嚮你提問的人是想迴避問題 _113
第七章
聞聲識人,從交談中讀懂內心
從閑談中探窺其內心 _118
受錶揚時的不同錶現,體現不同性格 _120
迴應慢半拍,心思沒在你身上 _122
說話間隔時間長,凡事理性先行 _124
不斷摸頭發,更看重過程 _126
說話時常清嗓子,可能是在掩飾焦灼的心 _129
擺齣與眾不同的姿勢,要發錶自己的意見 _131
語速突然加快,心中往往緊張不安 _134
坐椅子的動作,看對方是否用心聽你說話 _137
暗示性動作,對方想盡快結束談話 _139
第八章
見“微”知心,愛好摺射內心心理
喜歡攀登的人,心理多內嚮 _142
沒事就去釣魚的人,內心多平和 _145
喜歡跳交際舞的人多為友善的能手 _147
電視節目的選擇,透露齣的心理世界 _150
喜歡收藏的人往往有戀舊心理 _152
愛好鼕泳者,內心多堅韌 _154
愛聽鄉村樂者多敏感,愛聽搖滾者憤世嫉俗 _156
第九章
細心觀察,找到阻礙你識彆人心的迷霧
盯著路燈過馬路:有主見、性子急 _160
遮遮掩掩,帽子是欲說還休的謎 _163
下班後的桌子摺射心情轉換能力 _165
親密朋友,揭露底牌 _167
按規定速度開車的人,認真可靠 _168
和全傢一起購物:重情重義 _170
快速吸煙,急功近利 _172
喜歡睡特大號床:渴望獨立和自由 _175
亂加調味品:想象力豐富 _178
第十章
異性的反應,復雜的心理
隨身物品——肢體的延伸物 _182
愛,讓眉目來傳“情”_183
一直凝視,說明喜歡 _186
對方等你的姿態,看齣他對你的態度 _187
牽手方式,不同的親密度 _189
順手小動作,比“你真美”更能錶露心意 _191
愛吃,多是女人心太空 _193
約會動作,透露齣的女孩心理信息 _195
讀懂異性的“愛意錶達五部麯”_197
第十一章
察言觀色,讀懂職場中的暗語
從麵試官的身體動作,獲取有效信息 _202
後背雙手,展現你的威嚴 _204
輕膀,給予鼓勵與信心 _206
瞭解同事的日常錶現,看透心理不難 _208
外在的錶現,揭穿“錶裏不一”_211
上麵前,拍案而起的動作少做 _213
對工作的態度,透露齣同事的性格 _215
第十二章
交往,秘密全在不起眼的小動作上
冷冰冰的稱呼産生距離感 _218
閑談,不經意間流露其真心 _220
多露掌心,少露手背 _222
根據站姿選擇交談方式 _225
姿勢的開放和封閉隱藏的交往暗語 _228
自我暴露加快親密的進程 _231
運用視綫架起溝通的橋梁 _234
錶達友善,就不要翹起二郎腿 _237
彬彬有禮的暗示:不希望你太靠近 _240
交往,不可不懂距離學問 _242
第十三章
捕捉信息,在舉手投足間獲勝
身體語言裏潛藏著成交信息 _246
商務交談,多注意對方嘴部錶現 _248
從“舉手投足”間捕捉潛藏信息 _249
有疑慮的客戶,多有這種身體反應 _251
辨彆錶情,識彆消極狀態 _253
對手反應不同,策略也要不同 _255
他的上半身,給你決策性提示 _258
藉助對方的手勢獲得贊同 _259
從細微之處窺視人心 _261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購買這本書純屬偶然,我對“微錶情”這個概念略知一二,但並不抱有太高的期望,以為會是一本泛泛而談、充斥著陳詞濫調的讀物。齣乎意料的是,這本書以一種意想不到的深度和廣度,讓我對微錶情心理學産生瞭濃厚的興趣。它並沒有僅僅停留在對錶情的識彆上,而是將微錶情置於更宏大的心理學框架中進行解讀。書中關於“麵部反饋假說”的討論,讓我對錶情與情緒的相互影響有瞭全新的認識。作者通過大量生動的案例,展示瞭微錶情在不同情境下的作用,從日常的社交互動到專業的審訊,都展現瞭其不可忽視的力量。我特彆被書中關於“文化差異”和“個體差異”如何影響微錶情的解讀所吸引,這打破瞭我之前對微錶情可能存在普適性解讀的固有觀念。這本書讓我認識到,解讀微錶情並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結閤多種因素進行綜閤判斷。它引導我進行更細緻的觀察,更深入的思考,也讓我對人類的情感世界有瞭更細緻入微的理解。這本書不僅僅是關於“看臉”,更是關於“懂心”,這種由錶及裏的洞察力,讓我受益良多。
评分當我在書店看到這本書時,它吸引我的不僅僅是“微錶情”這個聽起來很有吸引力的主題,更是它所承諾的“心理學”這部分。我一直對人的內心世界充滿好奇,而這本書似乎提供瞭一個窺探的窗口。讓我驚喜的是,這本書的內容並非淺嘗輒止,而是非常係統和全麵。它從神經科學的基礎知識講起,一步步引導讀者理解麵部肌肉如何與大腦的活動相關聯,最終形成我們所看到的各種錶情。書中關於“欺騙信號”和“真實情緒泄露”的分析,雖然聽起來有些“諜戰”的意味,但作者的論證過程卻非常嚴謹,引用瞭大量的實驗數據和心理學研究。我特彆欣賞書中對於“微錶情解讀的局限性”的坦誠討論,它提醒讀者不要過度解讀,而是要結閤整體情況進行判斷。這本書讓我明白,解讀微錶情,並非一套僵化的規則,而是一個動態的、需要不斷學習和實踐的過程。它不僅提升瞭我對他人情緒的敏感度,更讓我開始反思自己的情緒錶達和溝通方式。這種內省式的收獲,讓我覺得這本書的價值遠不止於“看穿他人”,更在於“認識自己”。
评分拿到這本書的時候,我以為會是一本關於如何快速識破他人謊言的速成指南,畢竟“微錶情”這個詞本身就帶有一種神秘感和實用性。然而,翻開書頁,我發現它的內容遠比我最初的設想要深刻和廣闊。它沒有直接教你“看到某個錶情就等於某個心理”,而是層層剝繭,從神經科學、生理學、認知心理學等多個角度,詳細闡述瞭情緒的産生機製、麵部肌肉的細微運動如何與內心情感相連接,以及這些信號在人際互動中扮演的角色。我尤其喜歡其中關於“情緒溢齣”的章節,它解釋瞭為何有時候人們會無意識地泄露真實情緒,即使他們試圖掩飾。書中還引用瞭大量的案例研究,從日常的談話到復雜的談判場景,都為理論提供瞭堅實的支撐。讀完之後,我感覺自己像是獲得瞭一副全新的“讀心”眼鏡,能夠更敏銳地捕捉到交流中的細微之處,也更能理解自己和他人的行為背後隱藏的情感驅動力。這本書讓我明白,微錶情並非神秘莫測,而是人類溝通中一種古老而強大的語言,而這本書,恰恰教會瞭我如何去理解和解讀這種語言。它不是一本教你“錶演”的教材,而是一本讓你“理解”的百科全書,讓我對人性的復雜性和情感的微妙有瞭全新的認識,這種收獲是遠遠超齣預期的。
评分我對這本書的期待是,能夠幫助我在工作和生活中更準確地判斷他人的意圖,從而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煩。然而,這本書的內容卻遠遠超齣瞭我的這些功利性的想法。它以一種溫和而堅實的方式,帶領我走進瞭人類情感的奇妙世界。書中對於情緒的起源和發展,以及麵部錶情如何與這些內部狀態相呼應的闡述,既有科學的嚴謹性,又不失趣味性。我尤其喜歡關於“麵部錶情的普遍性與特殊性”的章節,它解釋瞭為什麼某些錶情被認為是人類共通的,而又為何在不同的文化和個體身上會呈現齣細微的差異。作者並沒有簡單地羅列各種錶情及其含義,而是強調瞭理解微錶情需要情境、背景以及與個體過往經曆的聯係。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不再是那個隻看到錶麵浮光掠影的人,而是能夠捕捉到更深層的情感流動,理解他人行為背後隱藏的動機。這種能力,並非是為瞭“操縱”他人,而是為瞭更好地與人溝通,建立更真誠、更深入的人際關係。這本書讓我意識到,真正的理解,源於對人性的深刻洞察。
评分一開始,我抱著“提高情商,少吃虧”的心態購買瞭這本書,想著或許能學到一些人際交往的“秘籍”。然而,這本書的內容讓我驚喜地發現,它提供瞭一個完全不同的視角。它沒有提供簡單的“套路”或者“技巧”,而是深入探討瞭“為什麼”我們會産生某種情緒,以及這些情緒如何在我們的身體,特彆是麵部,留下痕跡。書中對於情緒的分類和演變過程的描述,讓我對人類情感有瞭更係統的認知。它詳細介紹瞭不同情緒對應的麵部特徵,但更重要的是,它強調瞭這些錶情並非孤立存在,而是與個體的認知、過往經曆、文化背景等因素緊密交織。我特彆感興趣的是關於“情緒失調”的討論,它解釋瞭為何有些人會錶現齣與實際感受不符的微錶情,以及這些信號可能預示的心理健康問題。這本書的學術嚴謹性讓我印象深刻,它引用瞭大量最新的研究成果,並通過清晰易懂的語言進行闡釋。讀完之後,我感到自己對人性的理解更加深刻,不再是簡單地判斷一個人“真誠”或“虛僞”,而是能夠看到更深層次的原因。它讓我意識到,理解微錶情,最終是為瞭更好地理解人本身,理解我們共同的情感體驗。這種深刻的反思,比任何技巧性的指導都更有價值,也更讓我感到受益匪淺。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