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批評纔能培養齣自覺主動的孩子(適用年齡段3-12歲)

不批評纔能培養齣自覺主動的孩子(適用年齡段3-12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李友敏... 編
圖書標籤:
  • 親子關係
  • 育兒
  • 兒童教育
  • 正麵教育
  • 鼓勵
  • 自主性
  • 自律
  • 溝通技巧
  • 情緒管理
  • 傢庭教育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北尚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北京联合
ISBN:9787550229938
商品编码:30254489767
开本:16
出版时间:2014-06-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 商品名稱:不批評纔能培養齣自覺主動的孩子(適用年齡段3-12歲)
  • 作者:(日)奧田健次|譯者:李友敏
  • 定價:24.9
  • 齣版社:北京聯閤
  • ISBN號:9787550229938

其他參考信息(以實物為準)

  • 齣版時間:2014-06-01
  • 印刷時間:2014-06-01
  • 版次:1
  • 印次:1
  • 開本:16開
  • 包裝:平裝
  • 頁數:132
  • 字數:120韆字

編輯推薦語

以“錶揚”為基礎的教育,纔能從根本上改變孩子的行為! 日本*熱的國民級奇跡教育法!上市僅2年,創造銷量奇跡! 越錶揚,孩子越自信、越積極!越批評,孩子越自卑、越叛逆! 育兒的*終目標,不是培養服從指令的孩子,也不是培養為瞭得到奬勵纔肯去做的孩子,而是要通過強化孩子的內部動機,培養齣“自覺主動的孩子”。 一受到批評,孩子就亂發脾氣、又哭又鬧;再三糾正,他還是不長記性,下次仍然犯同樣的錯誤……孩子的所有行為問題,其實都與您的處理方式密切相關! 如果您想引導孩子嘗試新的行為,“肯定”和“錶揚”是*好的辦法。當您想教給孩子新的東西,或者想讓他嘗試新的事物時,請記住不要批評孩子孩子早上起不來,孩子不愛收拾房間,孩子動不動就耍小脾氣、孩子不愛去學校……這些都不是問題。奧田健次編著的《不批評纔能培養齣自覺主動的孩子(適用年齡段3-12歲)》將幫媽媽們解決育兒中的所有煩惱。不批評、不用事無巨細地指導,隻用“肯定”和“贊賞”就能戲劇性地改變孩子!

內容提要

《不批評纔能培養齣自覺主動的孩子(適用年齡 段3-12歲)》由奧田健次編著。
     《不批評纔能培養齣自覺主動的孩子(適用年齡 段3-12歲)》講述瞭: 一受到批評,孩子就亂發脾氣、又哭又鬧;再三 糾正,他還是記不住,下次仍然犯同樣的錯誤……孩 子的所有行為問題,其實都與您的處理方式密切相關 ! 1.“為什麼要把脫下來的衣服到處亂扔呢?”“ 為什麼不和小朋友們一起玩啊?”,類似這樣的問題 ,媽媽隻應該自己在心裏思考一下,而不應該直接去 問孩子,因為孩子也不知道該怎麼迴答。其實,媽媽 隻不過是把自己解決不瞭的難題發泄到瞭孩子身上而 已。要想改變這種惡性循環,父母就需要明確告訴孩 子具體該怎麼做,纔能代替孩子已經做齣的不當行為 。
     2.孩子喜歡摸自己的小雞雞——孩子開始對自己 的身體感興趣,就說明他可以玩的東西太少瞭。這時 ,不能敷衍瞭事地批評孩子一句“彆摸瞭”就算瞭, 若無其事地讓孩子去做費勁的事纔是有效的處理方式 (比如,讓孩子去洗手)。另外,還要適當豐富孩子 的室內活動,或者允許孩子渾身沾滿泥巴、跑來跑去 地自由玩耍。
     …… 很多時候,孩子的壞習慣正是在傢長的“批評” 中養成的。被批評時,孩子不會馬上改正,還會産生 抗拒情緒,反而*難達到教育目的。隻有以“錶揚” 為基礎的教育,纔能從根本上改變孩子的行為!

作者簡介

奧田健次,日本臨床心理專傢,專業行為治療師、臨床心理谘詢師。現任日本櫻花學園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日本傢庭齣診型療法“自閉癥兒童的傢庭介入型指導(home-based intervention)”的開創者,在全國各地進行傢庭援助。提齣瞭ABA應用行為分析療法,不僅在日本**深受好評,還受到瞭來自世界各國的診療邀請。解決行為問題時嚴謹的觀點、技術以及指導方案令人難以望其項背,受到**外專傢的一緻贊許。 先後榮獲1999“日本行為療法學會奬”、2003“日本教育實踐學會研究奬勵奬”、2008“日本行為分析學會學會奬”,是當**本*炙手可熱的育兒暢銷書作傢。

目錄

“我傢孩子怎麼會變成這樣?”——寫給這樣想的媽媽們
第1章 “不批評”纔能幫孩子養成好習慣
恰當的贊美和錶揚,能培養齣“喜歡收拾房間”的孩子
案例1 客廳弄得亂七八糟也不收拾
◎父母的贊賞和認可,輕鬆幫孩子養成新的習慣
◎讓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並盡力“錶揚”他
◎批評不利於孩子良好習慣的養成
◎即使孩子沒做到***,也可以誇他“努力嘗試”和“有進步”
◎隻要“糖塊”,不要“棍棒”
◎多說“做得不錯!”“**棒!”,能幫助孩子學會新的行為
◎隻有意識到錶揚的重要性,纔能學會錶揚
◎奧田老師應用題:不滿1歲、還不能**聽懂媽媽話的孩子,該怎麼錶揚呢?
與其在孩子做不到時批評他,不如在他完成後錶揚他
案例2 孩子總是不主動刷牙
◎為孩子定規矩的父母是否扮演瞭“警察”的角色?
◎父母和老師不能成為隻懲罰不錶揚的警察
◎隻要不覺得“理所應當”,就會經常錶揚孩子
◎“禁止規則”不利於好習慣的養成
◎不放過任何一個錶揚孩子的機會
案例3 孩子不能按時洗澡
◎降低期望值,纔能輕鬆育兒
案例4 早上不能按時起床
◎看到孩子小小的進步,纔能不斷地錶揚孩子
抓住“偶然”的機會,纔能培養齣“自覺主動型孩子”
案例5 孩子不會主動幫助他人
◎你希望孩子隻做分內的事,還是能夠主動幫助他人?
◎媽媽的一聲“謝謝”,是對孩子莫大的鼓舞
◎“主動做事”與“為瞭不挨罵而做事”的區彆
◎為什麼會培養齣“得過且過型孩子”?
◎你希望孩子長大後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呢?
◎不要命令孩子做這做那,要學會剋製!
◎奧田老師應用題:希望孩子能主動給老人讓座,該怎麼做呢?
想方設法錶揚孩子的認真和努力
案例6 孩子總愛說“媽媽幫我”,不願意自己去做
◎培養自信比糾正錯誤*重要
◎隻要用心,錶揚孩子的機會就無處不在
◎學會花樣百齣地錶揚孩子
◎即使孩子失敗瞭,也要錶揚他“Good try!”
◎在孩子12歲之前,請費盡心思錶揚他
◎父母的價值觀會自然而然地影響孩子
第2章 彆給孩子的性格貼標簽,所有問題都隻是具體的行為問題
怎樣纔能幫孩子改掉危險的習慣?
案例7 孩子有時會突然掙開我的手亂跑起來,
我想幫他改掉這個壞習慣
◎對危險的行為,要“**不允許”
◎即使孩子嘗試100次,也無法掙脫
案例8 兩歲的兒子不愛刷牙
案例9 孩子不喜歡吃藥,一到吃藥時總是跑開
◎恰當的說話方式和引導方式,有利於孩子改掉壞習慣
案例10 孩子喜歡當眾摳鼻子
◎故意讓孩子當場做點“麻煩事”,輕鬆糾正孩子的壞習慣
案例11 孩子不管在什麼場閤都喜歡摸自己的小雞雞
你是否將所有問題都歸咎於孩子的“性格”,對孩子隻批評不錶揚?
案例12 孩子一不高興就會打其他小朋友
◎愛打人不是“性格”問題
◎你是否經常會說“這孩子到底像誰呀?!”
◎將“性格”換成“行為”來考慮問題
逼問孩子“為什麼做不到?”“為什麼不那樣做?”,孩子的行為不會有任何變化
案例13 每次問女兒“為什麼不那樣做?”,她總是支支吾吾答不上來
◎不要質問孩子“為什麼?”,而要明確引導孩子的行為
◎告訴孩子具體該怎麼做,纔能改變孩子的行為
◎引導孩子思考解塊問題的方法
◎奧田老師應用題:孩子有時會自己打開冰箱找東西吃,
我該怎麼教育他纔好呢?
孩子愛使性子、說氣話,一定要讓他對所說的話負責
案例14 孩子愛發脾氣、愛使性子
◎不能讓孩子以為“隻要使性子,父母就會聽我的”
◎要讓孩子知道“鬧脾氣必然有所失”
◎用結果告訴孩子父母的想法
◎長大成人依然愛使性子的話
◎奧田老師應用題:怎樣纔能改掉小孩子愛使性子的壞習慣?
第3章 “傢長**’’而非“孩子**”,纔能培養齣“懂得剋製的孩子”
怎樣讓愛磨蹭的孩子不再討價還價?
案例15 每次吃飯、換衣服時我都讓孩子摺騰得夠嗆
◎孩子反駁你,隻是想讓你關注他
◎讓孩子知道“必須要聽媽媽的話”
◎傢長巧妙的處理,能讓孩子喜歡上原本他覺得麻煩的事
◎試過各種方法,孩子依然磨磨蹭蹭時
◎傢長不能搖擺不定,沒有主見
適當收迴“特權”,可以引導孩子不再去做“不可以做的事”
案例16 我傢孩子不管說多少遍,總喜歡在電車上來迴亂跑
◎日常生活中要“教育孩子遵守約定”
◎孩子不遵守重要約定時,要“紅牌罰下”
◎懂得剋製的孩子知道“哪些事情不能做”
◎盡快給孩子再次嘗試的機會
◎奧田老師應用題:孩子吃飯時總愛來迴走動,怎樣纔能幫他改掉呢?
孩子稍稍不閤心意就亂發脾氣?
案例17 我傢孩子一旦不閤他心意,就會哭個不停
◎是否需要“一切以孩子為重”?
◎外齣吃飯是教孩子學會剋製和服從的好機會
◎對於沒有必要讓孩子作決定的事,就沒必要徵求孩子的意見
◎對“孩子權利”的誤解會使孩子越來越任性
◎什麼是真正意義上的“尊重孩子的個性”?
◎讓孩子知道“很多時候由不得自己”
◎關鍵是要讓孩子明白“有的時候必須服從”
父母的態度決定瞭孩子能否遵守約定
案例18 孩子喜歡“預支”時間
◎“藉多少還多少”真的可行嗎?
◎違反規定必然要受到處罰
◎不僅要讓孩子償還“預支”的時間,還要規定第二天一整天不允許玩遊戲
◎怎樣分清孩子的“基本權利”和“特權”?
◎傢庭規則就等阿於社會規則
第4章 育兒構想越具體,越有利於培養齣自覺主動的孩子
你能具體說齣“想培養齣什麼樣的孩子”嗎?
案例19 我傢孩子一受批評就愛撒謊,真讓人擔心
◎孩子撒謊時,父母不能過於追究
◎發現孩子撒謊時,也不必驚慌失措
◎缺乏遠見的“模糊構想”不能成為育兒的“核心”
◎“育兒構想”要盡可能具體化
◎“希望孩子能夠善解人意”是典型的模糊構想
◎要製定利於孩子成長的育兒構想
讓孩子充滿韆勁兒的秘訣:適當利用孩子喜歡的東西
案例20 孩子對待足球訓練的態度不積極
◎你知道孩子*喜歡什麼嗎?
◎“用東西吸引孩子”要注意方式、方法
◎激發孩子內在的“乾勁兒”
◎即使孩子*初是受外部因素的影響,但慢慢就能體會到活動本身的樂趣
◎鼓勵和錶揚,能讓孩子學會發現他真正感興趣的事
◎奧田老師應用題:
給瞭孩子奬勵,他卻抱怨“太少瞭”“能不能再多點”
父母應如何幫孩子一起渡過難關?
案例21 孩子突然說“不想去學校”
◎當孩子說齣讓你震驚的話時
◎要關注孩子請假在傢時的行為,而不是隻去聽孩子說瞭什麼
◎孩子是不是在逃避什麼?
◎隻在*關鍵的時候纔能“一切以孩子為重”
◎“遇到問題可以隨時找爸爸媽媽商量”,傢長的這種態度纔是育兒的保障
媽媽的每一點改變,孩子都能感受到
後記


《不批評纔能培養齣自覺主動的孩子》(3-12歲)圖書簡介 覺醒內在驅動力,點亮孩子潛能的秘密武器 每個傢長都渴望自己的孩子能夠獨立思考、積極探索、樂於承擔,成為一個有責任感、有擔當的小大人。然而,現實中的許多傢庭教育方式,往往不自覺地成為瞭孩子成長的阻礙。我們常常以“為你好”的名義,用批評、指責、比較甚至強迫的方式去“引導”,結果卻適得其反,讓孩子變得膽怯、依賴,甚至對學習和生活失去興趣。 現在,一本顛覆傳統傢庭教育觀念的育兒寶典——《不批評纔能培養齣自覺主動的孩子》,將帶領您走進一個全新的育兒世界。這本書並非空談理論,而是基於豐富的實踐經驗和深入的兒童心理學研究,為3-12歲的孩子傢長們提供瞭一套切實可行、行之有效的育兒方法。它將幫助您撥開迷霧,找迴育兒的初心,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真正需求,並學會如何用愛與智慧,激發孩子內在的驅動力,讓他們自然而然地成長為獨立、自信、有主見的“自覺主動”的孩子。 拒絕“後天習得性無助”,點燃孩子內在的發動機 我們常常會看到這樣的孩子:無論父母怎麼“說教”,他們依舊故我;無論如何“鞭策”,他們依然提不起精神;無論得到多少奬勵,他們似乎都難以真正找到學習的樂趣。這並非孩子天生的問題,而是長期以來在不恰當的教育環境下,他們“習得性地”放棄瞭主動思考和錶達的機會,形成瞭“後天習得性無助”。 《不批評纔能培養齣自覺主動的孩子》這本書,深刻剖析瞭批評、指責、比較等負麵教育方式對孩子造成的長期傷害。它告訴我們,當孩子不斷地被否定、被挑剔時,他們會逐漸形成“我不夠好”的自我認知,從而失去嘗試的勇氣和探索的動力。久而久之,他們習慣於被動接受指令,而非主動思考;習慣於依賴他人的評價,而非形成自己的判斷;習慣於逃避責任,而非積極承擔。 而這本書的核心理念,正是要幫助傢長們“卸下”這些無形的枷鎖。它強調,真正的教育不是“改造”,而是“喚醒”。通過營造一種充滿理解、接納和尊重的傢庭氛圍,我們可以幫助孩子卸下心理防綫,重新找迴他們與生俱來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探索精神。當孩子不再害怕犯錯,不再擔心被評判時,他們纔會更勇敢地去嘗試,更大膽地去錶達,更積極地去解決問題。 “不批評”是策略,更是智慧 “不批評”並非意味著對孩子的缺點視而不見,也不是放任自流。恰恰相反,它是一種更高明的教育策略,一種深厚的育兒智慧。這本書將詳細地為您揭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將“不批評”的理念融入到每一個細節中: 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需求: 孩子之所以齣現某些“不被期待”的行為,背後往往隱藏著他們未被滿足的需求,例如被關注、被理解、有掌控感、渴望獨立等。這本書會引導您學會像偵探一樣,去發現和解讀孩子行為的“潛颱詞”,從而從根源上解決問題,而非僅僅針對錶象進行指責。 建立高質量的親子溝通: 溝通是連接心靈的橋梁。這本書會教您如何用積極、開放、鼓勵性的語言與孩子交流,如何傾聽他們的心聲,如何用非暴力溝通的方式錶達自己的想法,從而建立起更加穩固和信任的親子關係。它會提供大量的實際對話範例,讓您輕鬆掌握有效的溝通技巧。 培養孩子的自我效能感: 當孩子相信自己有能力完成某項任務時,他們就會更願意去嘗試和堅持。本書將指導您如何通過給予適當的支持、創造成功的機會、肯定孩子的努力,來幫助孩子建立強大的自我效能感。讓孩子明白,他們並非需要依賴外部的監督和奬勵,而是擁有內在的力量去達成目標。 放手讓孩子嘗試和犯錯: 允許孩子在安全的環境下犯錯,是他們學習和成長的寶貴機會。本書將幫助您剋服“不放心”、“怕吃虧”的心理,學會適時放手,讓孩子自己去探索、去試錯、去總結經驗。每一次的嘗試和錯誤,都將成為他們寶貴的學習財富,而非失敗的烙印。 塑造積極的學習和生活態度: “自覺主動”的孩子,對待學習和生活都充滿熱情。本書將提供一係列方法,幫助您引導孩子發現學習的樂趣,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激發他們的創造力,讓他們成為一個熱愛生活、勇於探索的快樂孩子。 為3-12歲孩子量身定製的實用指南 本書的內容緊密圍繞3-12歲孩子的成長特點展開,覆蓋瞭孩子在這一關鍵成長階段可能遇到的各種挑戰和機遇。無論是學齡前的探索期,還是小學階段的學習適應期,亦或是青春期前的萌動期,本書都能為您提供及時的支持和有力的指導。 對於3-6歲的幼兒傢長: 如何在玩樂中引導孩子建立規則感?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和生活自理能力?如何應對孩子的“不聽話”和情緒爆發?本書將為您提供一套充滿趣味性和啓發性的方法,讓您的孩子在快樂中成長,為未來的學習和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 對於6-12歲的學齡兒童傢長: 如何幫助孩子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如何引導孩子麵對學習壓力和考試?如何培養孩子的團隊閤作精神和社交能力?如何處理孩子青春期前的種種睏惑?本書將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策略,幫助您的孩子在學校和社會中遊刃有餘,成為一個有自信、有能力的優秀少年。 這本書將為您帶來: 一個更輕鬆、更快樂的育兒體驗: 告彆焦慮和內耗,享受與孩子共同成長的美好時光。 一個更自信、更獨立的健康孩子: 讓他們擁有麵對未來的勇氣和智慧。 一個更和諧、更溫暖的傢庭關係: 建立起彼此理解、互相尊重的堅實紐帶。 一個更有潛力的未來: 釋放孩子無限的可能性,讓他們的人生閃閃發光。 《不批評纔能培養齣自覺主動的孩子》(3-12歲),不僅僅是一本書,更是一種教育理念的傳承,一種智慧的傳遞。它將點亮您育兒道路上的迷茫,為您提供最溫暖的陪伴和最實用的指引。如果您也渴望看到自己的孩子,能夠發自內心地熱愛生活,主動地探索世界,勇敢地承擔責任,那麼,請翻開這本書,讓我們一起,用愛與智慧,為孩子鋪就一條通往美好未來的陽光大道!

用户评价

评分

作為一個全職媽媽,我每天的生活重心幾乎都圍繞著我的兩個孩子,一個小學一年級,一個幼兒園大班。說實話,有時候真的會感到力不從心,尤其是在孩子齣現一些“不聽話”的行為時,我常常會忍不住提高嗓門,或者直接指齣他們的錯誤。這本書簡直就像及時雨一樣齣現在我麵前。它的語言非常平實易懂,沒有那些晦澀難懂的專業術語,讀起來感覺很親切,就像在聽一位鄰傢姐姐分享她的育兒心得一樣。我最喜歡的是書中提供的那些具體的案例和操作方法,比如如何引導孩子錶達自己的情緒,而不是直接發泄;如何在孩子遇到挫摺時,給予他們支持而不是指責。這些方法非常具有實操性,我嘗試在日常生活中應用瞭幾種,效果真的齣乎我的意料。我的孩子們好像變得更願意和我溝通瞭,也更願意自己去解決一些小問題。以前總覺得教育是一件很復雜的事情,需要掌握很多技巧,但這本書讓我明白,其實很多時候,放下評判,用心去傾聽和理解,就已經成功瞭一大半。我真心推薦給所有和我一樣的父母,這本書絕對能讓你在育兒路上少走很多彎路。

评分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很吸引人,那種柔和的色彩和溫馨的插畫,瞬間就傳遞齣一種治愈和鼓勵的信號。我本身就是從事幼兒教育工作的,平時也接觸很多關於育兒的書籍,但是當我翻開這本書的時候,還是被它獨特而深刻的視角所打動。我尤其欣賞作者在開篇就強調的“不批評”這個核心理念,這在很多傳統的育兒觀念中是比較少見的。我一直覺得,批評就像是一把雙刃劍,雖然有時候能起到警示作用,但長此以往,很容易扼殺孩子的自信心和創造力。這本書給我提供瞭一個全新的視角,讓我開始反思自己過去的一些教育方式,是不是在不知不覺中給孩子帶來瞭負麵影響。它不僅僅是理論的闡述,更像是和一位經驗豐富、充滿智慧的朋友在進行一次深入的對話。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常常會陷入沉思,思考在某些情境下,我當時是如何處理的,這本書又會給齣什麼樣的建議。這種閱讀體驗是非常珍貴的,它不僅僅是知識的獲取,更是一種自我成長的過程。我已經迫不及待地想要將書中的一些方法應用到我的實際工作中,也期待能看到孩子們因為這種積極的引導而發生的轉變。

评分

當我拿到這本書的時候,首先吸引我的是它極簡而又充滿力量的書名。作為一個對育兒理念有著自己獨立思考的人,我一直都在尋找能夠真正觸及孩子心靈深處的教育方式,而不是流於錶麵的技巧。這本書恰恰滿足瞭我的這個需求。它所倡導的“不批評”並非放任自流,而是建立在對孩子充分的尊重和信任的基礎之上。作者通過深入淺齣的語言,闡述瞭批評對孩子心理發展的潛在危害,以及如何通過積極的引導來激發孩子的內在驅動力。我尤其欣賞書中關於“共情”和“積極傾聽”的章節,這讓我意識到,很多時候,孩子不需要我們去“糾正”,而是需要我們去“理解”。通過模仿書中的一些對話模式,我發現自己和孩子之間的溝通變得更加順暢,孩子也更願意分享他們的想法和感受。這本書對我來說,不僅僅是一本育兒指南,更是一本關於如何成為一個更優秀、更有愛的父母的教科書。它讓我看到瞭育兒的另一種可能,一種更加和諧、更加充滿智慧的可能。

评分

在我看來,這本書最可貴的地方在於它並沒有迴避育兒過程中可能齣現的各種挑戰,而是提供瞭一套係統性的解決方案。從孩子的早期啓濛到小學階段的適應,書中幾乎涵蓋瞭3-12歲這個年齡段孩子成長過程中可能遇到的種種問題,並且都圍繞著“不批評”這一核心理念來展開。我喜歡它循序漸進的敘述方式,先理論鋪墊,再案例分析,最後給齣具體的行動指南。這讓我能夠清晰地理解為什麼“不批評”如此重要,以及如何具體地去實踐。尤其是書中關於如何處理孩子的負麵情緒,以及如何幫助孩子建立自我價值感的部分,對我啓發很大。我以前總覺得孩子不聽話就是“壞”,現在纔明白,很多時候是孩子的情緒沒有得到正確的引導。這本書讓我學會瞭如何成為一個更耐心、更有智慧的父母,如何去發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而不是隻盯著他們的不足。閱讀這本書的過程,就像是為自己進行瞭一次深度的育兒“充電”,讓我對未來的育兒之路充滿瞭信心和希望。

评分

我是一名即將步入而立之年的年輕父親,我的兒子剛剛四歲。我一直認為,男孩子嘛,就應該剛強一些,遇到睏難要自己去剋服,犯瞭錯就得挨批評。直到我讀瞭這本書,我纔意識到自己之前的想法有多麼狹隘。作者在書中通過大量的研究和實例,闡述瞭“不批評”的教育方式如何能夠激發孩子的內在動力,培養他們的獨立思考能力和解決問題的勇氣。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關於“成長型思維”的部分,這本書讓我明白瞭,與其關注孩子的“結果”,不如引導他們關注“過程”和“努力”。當孩子嘗試做一件事情,即使失敗瞭,我們也不能急於否定,而是要鼓勵他們繼續嘗試,並幫助他們分析失敗的原因。這種引導方式,能夠讓孩子真正建立起自信,而不是依賴於外界的肯定。這本書不僅僅是關於如何教育孩子,更像是一堂關於如何與人建立良好關係的課程。它教會我如何用更溫和、更有同理心的方式去和孩子溝通,如何成為一個真正支持孩子成長的夥伴。這本書的價值,遠遠超過瞭它印刷的紙張。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