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學傳統”是復旦大學的通識教育課程之一,本書即該課程的配套教材。其主旨,是把中國文學置於傳統文化整體之中,視為一種“錶達”,概括介紹“錶達者”的身份特徵,以及承載“錶達”功能的各種體式。故上編為作者論,包括士大夫及其錶達方式、庶民文學的群體性“作者”兩章,考察民國以前的作者在錶達方麵的基本特點;下編為作品體裁論,包括中國傳統的文獻構成與文體文類、辭賦、詩、詞麯、駢文與古文、說唱、小說、戲劇八章,說明錶達成文的各種樣式。
##个人浅见:上编“作者论”里讲了几个比较大而复杂的问题,特别是第一章士大夫文学,一些观点、举证以及表达方式,不无可商榷处,似更宜扩展内容而另成专书。下编“文体论”流畅了许多(只是第五章诗人历史境遇那一节又有些突兀),对各体文学的概述篇幅不大,写得极精心。有两处异议,写在书评上了。
评分 评分##框架精彩,知识有趣。
评分 评分##名不虚传,值得精读。
评分##妙不可言,栢謙兄誠不我欺。只是這種書應該中學或者大一讀,現在就是圖個樂。第一次見到能把普及性導論寫得寸鐵殺人,純正通透也不乏創見。有趣的是文筆口吻似有一點翻譯腔(?),在不亂搞以今釋古的學者中倒是少見
评分 评分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