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喜之旅:我的早年生活》中,C.S.路易斯對諸種對其産生深刻影響的精神和思想條分縷析。它是研究路易斯必不可少的一手傳記,也是反思啓濛以及反思現代性的一部經典著作
##The journey of Joy, the journey to God. 路易斯语言极其优美。一些话语即便借助修辞,也只能被感受不能被理解。十分动人的文字,感受到了“崇高”的“神性”。
评分这是C.S.路易斯的归信之旅而不能算自传,关于他提出的特别概念悦慕(Joy),反而是这本书的主角,这个悦慕就像悟道后的喜悦,也是神性所在。中间的心路历程非常真切,从儿童时期对悦慕惊鸿一瞥开始,最后蓦然回首,就如《顿悟入道要门论》中说:迷人不知,法身无象,应物现形,青青翠竹总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
评分##从初读的感兴趣,到惊喜译者的雅译,再到感叹作者的博学,一切似乎都是“恰到好处”,直到中后部分的阅读,凌晨1点,我似乎感受到了阅读的joy,兴奋到冲到阳台上,对着黑夜,和不远处楼房不经意漏出来的灯光,风轻抚过,激动到在脑子里面绽放烟花。惊喜之旅,不止是这本书的名字,也是作者和译者给读者带来的欢愉。
评分##“叔本华谓,人生就像钟摆,永远摇摆于痛苦和无聊中。不得所欲,痛苦;得所欲,无聊。假如外在生活免不了此类运命,那么,路易斯所书写的无端而来的悦慕,也许正是这样一个密不通风的生命囚牢中。偶尔透进来的丝丝天光。” 最大的收获是,悦慕是路标,而不是自己的“恐惧与颤栗”的心境、状态,它若不来,去盼望,不要慌乱甚至绝望。 以及,对“为己”与“自我中心”的对比分析。安·兰德的“自私”是“为己”。“自我”。
评分##作者有心,译者用心,文学性与哲学性兼备,能感觉到确实是一本极好的书,但除了看不太懂以外,一切都百分百完美。 总而言之,本书在阐述作者“Joy”的经历,先弃绝后拾回的经历更有说服力也更深刻,本书的晦涩难懂也在于此,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心醉神迷又无法得到属灵情愫,能体会已实属不易,况且还要用文字描绘出来。不敢说自己能明白,只能说有那么几个瞬间也体验过却也是稍纵即逝。啊啊,能这样明白讲述的路易斯你好伟大! 开始认识到为何C.S.路易斯有那样的三重身份了。 相比于作者从对宗教的哲学性认识来阐述本书的核心概念“Joy”,译者从中国古典文学的角度来阐述简直引起了人的极度舒适。路易斯的“好读难懂”的特点可见一斑。 另外,作者和译者都好谦逊啊,隔着电子阅读器的屏幕都能感到一种令人舒服的君子之风,爱了!
评分##本书是路易斯以自传阐释他Joy概念。正如他所说Joy才是真正的主角,他只是蓝花的信徒。路易斯是对该词理解最透彻的文学家,直至他皈依基督才有了确信结论。该词的翻译最值得路学商榷,有喜乐/悦、惊乐/悦、渴悦(台译林鸿信)和本书的悦慕。我将其特性归纳为:一,强调未满足的渴欲desire,无法诉说,因从未经历,无法隐藏,因不断联想。二,与幸福happiness快乐pleasure区分,伴随哀伤、刺痛,心意难平的憧憬longing。三,无法为人掌控,指向“渴慕追寻”(sehnsucht)的过程。综上我还是倾向林译的渴悦,邓老师认为渴悦遗漏希慕的成分,我认为他遗漏渴望之义更为不达。但邓老师的译注还是依旧良心,处处都似与读者斟酌,不忘自我纠正前译,时而附上原文比对和中西互释。语调也有意贴合传记的诙谐修辞。
评分##翻译得有点拗口,其他都好。
评分##Surprised By Joy. 当“一切都无可挑剔,但还是总感觉缺了点什么”的时候,应当拿起的书。
评分这是C.S.路易斯的归信之旅而不能算自传,关于他提出的特别概念悦慕(Joy),反而是这本书的主角,这个悦慕就像悟道后的喜悦,也是神性所在。中间的心路历程非常真切,从儿童时期对悦慕惊鸿一瞥开始,最后蓦然回首,就如《顿悟入道要门论》中说:迷人不知,法身无象,应物现形,青青翠竹总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