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期間,中國和日本之間,除瞭戰場上武力的較量,還開展瞭大量的宣傳戰。本書即對抗日戰爭期間中國和日本之間宣傳戰的進行情況加以探討,論述瞭中日兩國宣傳係統的建立和完善過程,分彆闡述瞭中國共産黨、中國國民黨和日本三者在抗日戰爭期間對於“敵、我、第三方”的宣傳政策、宣傳效果及其原因,進而探討宣傳在現代戰爭中的作用和影響。
##价格。。。
评分 评分本书讲的实际是“抗日战争期间中日各自的宣传政策”。政策史料收集罗列得丰富且有价值,彼此逻辑勾联论述得匮乏,以博士论文为基底的著作很多都免不了述多论少。成文容易成书难。
评分##成为了第一个吃葡萄的人!这大概是国内第一本展现抗日战争期间中日双方思想战全貌的书了,题目这么大确实不好写。第一章宣传机构的梳理和第三章中共的宣传战论述的最详细,让我大开眼界了。也有一些不足,首先是日、中共、国民党三方的互动不足,没有互动不可称之为战;其次是思想战是否能等同于宣传战有待考证,我看到的史料似乎将其区别开来;再次对日方的叙述缺少对思想理论的分析,对华战略阶段划分本人更倾向于唐立国老师汇编前言的划分方法,日本对内思想战选择的报刊不能看出言论趋势的变动,日日新闻读卖新闻这种大众新闻更适合作为论述对象。对外主要介绍了伪军和宣传班,在组织结构着墨多而内容少。再次,国民党方面材料不够论述薄弱;最后结论提升也得加把劲啊,理论高度不够。其实描写三方对伪军的争夺更能体现出一种互动感。
评分##供职于南京大学历史学院的青年学者翟意安老师推出的一部聚焦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国民党和日伪这三方之间围绕宣传展开的激烈斗争。从政治文化史的视角,探究宣传这一软性战线斗争本身,就是研究选题与视角的一次重要突破。而在相关史料梳理与解读、分析框架与分析严谨性等方面,本书也完成得可圈可点。遗憾在于“宣传”分析有余,而“战”之分析不足;静态化的宣传思想与宣传政策分析有余,动态化的围绕重大事件各方展开的宣传博弈与斗争分析不足;内生化的宣传研究有余,外生化的宣传对于军事、政治战线斗争的推进效果分析不足。尽管有这些缺憾,但瑕不掩瑜,整体而言,仍然值得推荐和参考。
评分 评分##槽多无口,失望之至。。。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