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劼人(1891—1962),生於四川成都,是中國現代具有影響的文學大師之一,也是法國文學翻譯傢,知名社會活動傢、實業傢。
李劼人一生頗為傳奇,寫作、經商、從政均有建樹,這在同時期的作傢中極為少見。他經商的時間最長,占據瞭人生的重要時光,而三者又密不可分,可謂是生路步步緊逼,命運暗中牽引。本書從李劼人早年在《四川群報》當主筆講起,包括留學法國、籌辦紙廠、開“小雅”飯館、遭遇綁票案,抗戰期間工業內遷、“文協”在成都成立分會、樂山遭遇轟炸、嘉樂紙廠謀求發展,以及抗戰結束後四川工商業麵臨的巨大變化,以嘉樂紙廠的興衰曆史為綫索,尋找李劼人先生筆下遺失的故事。
李劼人的寫作有兩個黃金時段,一個是1925年到1927年;一個是1935年到1937年,抗戰爆發後就被迫中斷瞭。沒有完成更多的作品也許是李劼人最大的遺憾。本書或許就是一種解答,它從一個特殊的角度反映瞭“遺憾”從何而來,又是如何發生的,讓人們看到一個更為真實的李劼人。
##这本书告诉我们,乐山档案馆的嘉乐纸厂档案值得去看
评分##书名改一下,叫《嘉乐纸厂往事》也未尝不可。
评分##“一个旧的时代已经结束了,而在急湍的时代洪流中,您不成为新人,就必将成为旧人”p473
评分##作者通过搜集各种资料描述了李劼人创办嘉乐纸厂的一段历史,而这段历史又逢中国历史最动荡的一个阶段,士农工商无有分别,全被时代裹挟颠簸前行,李劼人也不例外,虽然这本书多少写得有些避重就轻。没看这本书之前,作为四川人只小学看过李劼人的死水微澜,所以一直觉得李劼人就是个写小说的,看了这本书才知道自己天真了,用现在的话说李劼人应该是一个有知识分子气节的社交牛b症患者,而且极聪明又懂得带眼识人,所以一路走来过都能逢凶化吉...看完又火速下单他的大河三部曲继续看看
评分##2017年夏作者龚静染去乐山市档案馆,打开嘉乐纸厂档案里面很多李劼人的东西,他从1925年与友人合办担任董事长长达27年;整理档案资料两年,诸多细节浮现,找相关人物及他们的后人采访,写书花了一年30万字一气呵成;他一生很传奇,写作、经商和从政都有建树,他的写作有两个黄金时期,法国归来的1925-1927年以中短篇小说为主,1935-1937年是长篇小说,文学生涯在十年左右,对应民国黄金十年,他的文学构想因为日寇入侵和后来当了成都市副市长而没有完成,50万字的《急湍之下》仅有书名还未动笔就在1962年去世了,他精明强干出名;李劼人在成都也发展会员,成都分会创刊《星期日》,全国新文化运动以北京为中枢,上海和成都是两只眼睛;李劼人留法四年,他从小住在杨家大院也叫四知堂,后来居住20多年,祖传秘制朱
评分##这本书告诉我们,乐山档案馆的嘉乐纸厂档案值得去看
评分##精力太充沛,才能太多面,有时或许不是好事——李劼人总让我想起沈从文。沈从文的后来的转向并未偏离他作为作家的本质,李劼人则恰恰相反。为之惋惜,但或许不理解才会惋惜。有写作才能的人自己未必最想成为大作家。
评分##作者寻找李劼人先生笔下遗失的故事
评分##作者通过搜集各种资料描述了李劼人创办嘉乐纸厂的一段历史,而这段历史又逢中国历史最动荡的一个阶段,士农工商无有分别,全被时代裹挟颠簸前行,李劼人也不例外,虽然这本书多少写得有些避重就轻。没看这本书之前,作为四川人只小学看过李劼人的死水微澜,所以一直觉得李劼人就是个写小说的,看了这本书才知道自己天真了,用现在的话说李劼人应该是一个有知识分子气节的社交牛b症患者,而且极聪明又懂得带眼识人,所以一路走来过都能逢凶化吉...看完又火速下单他的大河三部曲继续看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