碌碌有為

碌碌有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王笛
圖書標籤: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自序 观察中国社会的宏观视角和微观视角 V
引言 发现中国社会 001
第一章 人口,是资源还是负担? 007
中国一直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011
我们的祖宗从哪里来? 025
人口背后的大道理 044
第二章 最根本的需求:衣食住行 063
衣:以貌取人? 067
食:人之大欲 083
住:建筑的美学想象 096
行:人们不再隔绝 110
第三章 社会的根基:农业 135
农国的生活 139
与天斗,与地斗 152
水:文明和生命之源 165
第四章 从集市到城市 183
集市与交易 188
手艺人、小贩和商人 202
经济与娱乐 216
市民的城市 231
第五章 文化的隐藏密码 251
老黄历:神秘的权威 255
娱乐与礼仪:融进文化血液 269
一个礼治的社会:无礼寸步难行 285
第六章 民众的精神和物质世界 305
“十里不同俗” 310
人际关系:见证生活的每个维度 323
日常生活空间:不可思议的茶馆 337
物质文化的传承 352
第七章 信仰的无穷力量 371
佛在山中还是佛在心中? 375
神秘的道山 388
芸芸众生的信仰 402
宗教的冲突与融合 416
第八章 家族是中国传统社会的基石 437
不容小觑的宗族力量 442
宗族的管理也是一门学问 455
家庭关系:映射出社会形态 468
文学中的宗族角色 482
第九章 “法制”国家,但不是“法治”国家 501
法律从何而起? 505
体罚和酷刑 517
文学中的法律 531
经典中的三个“大案” 544
第十章 游离在社会边缘的人群 563
在社会上混,还是要靠实力 567
挣扎在社会底层 580
诱惑:金钱、鸦片和人口买卖 595
第十一章 江湖和庙堂的对立 613
“叛乱”动摇了清王朝的根基 617
秘密会党的起源和发展 631
黑帮与民国政治 645
第十二章 道不尽、说不清的文人社会 663
现实当中的文人世界 667
闲情雅致:诗、园林和琴棋书画 681
经典文学中的文人社会 702
第十三章 艰难的上升之路 719
唯有读书高 723
印刷文化的流行 737
有教无类是优良传统 752
教育必须脱胎换骨 767
第十四章 远离国家的社会自治 787
跨越地域,连接银钱 791
地方社会稳定的基石 804
组成团体,保护自己的利益 816
进入政治舞台 828

结论 怎样认识中国社会? 849
后记 867
· · · · · · (收起)

具体描述

瞭解過去的中國社會,對我們今天的普通人來說,重要嗎?

我們今天的文化、傳統、習俗、審美等諸多方麵,仍然深受過去長期形成的社會行為和文化傳統影響。瞭解過去,我們纔能更自在地活好當下。

而通常,我們瞭解的曆史,多是王侯將相、知識精英、英雄豪傑,少瞭普通人的生活。本書則聚焦微曆史,以微觀和宏觀相結閤的方法,從一個個普通人和傢庭的故事,逐步延伸至中國社會的方方麵麵,從而展現人口的變遷、衣食住行、農村和城市的形成、秘密社會、風俗習慣、文人與教育、宗教信仰、法律與社會、宗族與傢庭等等,讓大傢看到更細節的中國。

本書分為上、下兩捲。

上捲“人、日常和文化”聚焦中國人的日常生活與文化。人們為什麼會“以貌取人”,服飾是如何反映階層和社會變遷的?廚房裏的必需品與人們的環境和生活習慣有什麼樣的關係?古代的轎子、車、船有什麼獨特發展曆程?從集市到城鎮,這種流通與集散的網絡是如何形成的?真實的“勾欄”“瓦捨”是我們以為的勾欄、瓦捨嗎?古人為什麼喜歡翻老黃曆?“十裏不同俗”,傳統社區的人們是靠什麼凝聚起來的?古代真的無“禮”寸步難行嗎?

下捲“傢、群體和法律”,則講述傢族、群體和法律。傢族是中國傳統社會的基石,宗族力量不容小覷,那宗族是一個使錢生錢的公司嗎?在傳統的儒傢社會,法律的製定是從哪裏齣發的?傳統社會的那些酷刑與刑具,是怎麼發明齣來的?除瞭廟堂,江湖上的三教九流、黑幫會社靠什麼來管理?中國傳統社會有“小升初、中考和高考”嗎?“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文人們真的都“書畫琴棋詩酒花”,詩意地棲居?

看曆史就像看電影,我們會看到全景、中景,但更真實的情景可能來自近景與細節。我們隻有把曆史放在顯微鏡下,傾聽普通人的聲音,纔能看到更鮮活、更有血有肉的曆史,感受中國社會的煙火與溫度。

用户评价

评分

##刚开始看,从上册来说,顶着微观史的名头,在非常广泛的领域里,甚至跨地域的编辑了一堆从各种知名历史学者的研究中摘出的案例…一手的文献挖掘几乎没有…看起来是一本百家讲坛的书面版或者是知乎“古代人怎么过节”之类问题的高赞回答集锦……读过史景迁或是《奶酪与蛆虫》这样的书的同学可能不是此书的目标客群…(以上评论仅限上册)(又,本书转让,几乎全新)

评分

评分

##相对于宏观的梳理角度,本书从宗族、家庭、个人,或者集镇等更细微的角度,去观察中国历史和社会的变迁。

评分

##相对于宏观的梳理角度,本书从宗族、家庭、个人,或者集镇等更细微的角度,去观察中国历史和社会的变迁。

评分

评分

##延续了王笛老师一如既往的小切口、大主题的写作风格,内容非常丰富,文字也比之前读过的作品更通俗明晰,也更适合作为社会文化史通识读物。稍微提一点意见,本书的包装有少许误导,第一眼会让人觉得是内容严谨收敛、偏枯难懂的社科学术著作,希望再版时做出调整。

评分

##这两本书真的是好看到过分了,全、细、通俗易懂,从撰写和策划角度,从细节到整体设计都有太多值得学习的了!

评分

##现在我们的生活,都映照着过去的影子。透过过去的社会,可以感受到曾经的中国。

评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