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奮鬥

中國的奮鬥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徐中約
圖書標籤: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前言 i
中文版序 ⅱ
繁体版序 ⅲ
英文版第六版序 ⅴ
英文版第一版序 ⅶ
近代以为纪元表 ⅷ
货币及度量衡折算表 ⅸ
序 编
第一章 “近代中国”的概念 2
第一编 传统制度的延续(1600—1800)
第二章 清帝国的兴盛 14
第三章 政治和经济体制 32
第四章 社会和思想状况 49
第五章 对外关系 65
第六章 国运逆转:由盛到衰 87
第二编 外患内乱(1800—1864)
第七章 广州贸易体系 98
第八章 鸦片战争 118
第九章 第二次条约安排 137
第十章 太平天国运动、捻军起义及回民起义 154
第三编 外国帝国主义加剧时期的洋务运动(1861—1895)
第十一章 清朝中兴与洋务运动 180
第十二章 对外关系与宫廷政治,1861—1880 年 205
第十三章 外国侵占中国台湾、新疆等地与安南 218
第十四章 帝国主义加紧扩张:日本侵略朝鲜与“中国的瓜分危机” 231
第四编 维新变革与革命(1898—1912)
第十五章 1898 年的维新运动 248
第十六章 义和团事件,1900 年 269
第十七章 清末新政和立宪派 283
第十八章 晚清的思想、社会和经济变化,1895—1911 年 291
第十九章 历史透视下的清王朝 306
第二十章 革命、共和与军阀割据 313
第五编 主义与抗战(1917—1945)
第二十一章 思想革命,1917—1923 年 340
第二十二章 思潮澎湃和反帝运动中的国家统一 356
第二十三章 国民政府:挑战重重的十年,1928—1937 年 374
第二十四章 全面抗战,1937—1945 年 395
第六编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长
第二十五章 解放战争,1946—1949 年 422
第二十六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个十年 440
第二十七章 中苏分裂 457
第二十八章 “国民政府”在台湾的统治 471
第二十九章 中国“重入”国际社会 482
第三十章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502
第三十一章 中国的崛起 525
审校后记 546
· · · · · · (收起)

具体描述

第四屆國傢圖書館文津圖書奬獲奬圖書

【編輯推薦】

◎一部具有深遠影響的中國近代史經典著述

自1970年麵世後曆經5次修訂,此次對內容重新審校、訂訛,同時擇選珍貴配圖,努力為讀者呈現一部客觀翔實的著作。

◎講述瞭400年來中華民族積極求索與努力抗爭的曆史

400年來中國近代社會之巨變,不是一段西方因素不斷輸入而中國僅僅被動迴應的曆史,而是中華民族主動上下求索、積極變革,最終有所蛻變的抗爭史。

◎不囿於任何一傢學說、一種主義,立場客觀冷靜

參考巨量檔案文獻及研究著述,以公正剋製的史觀,以跨學科的方式,寫就瞭這部著述。

【媒體推薦】

能擺脫西方漢學的陰影,以英文為媒介,嚮西方世界描述近四百年中華民族的掙紮曆程,以近代之崛起為主綫,帶齣一段跨越文化偏見的曆史,徐中約教授在1970年首版的The Rise of Modern China,成為一本具有深遠影響的經典著作。

——郭少棠,香港中文大學曆史係教授

這本關於中國近代史的著述……在史學界和凡是開中國近代史相關課程的大學生那裏,幾乎無人不知。直到今天,在西方大學圖書館裏,此書依然有很高的藉閱頻率,是學界公認的中國近代史的經典著作和教科書。

——張鳴,中國人民大學教授

作者能對一係列重要曆史人物的性格和行為動機,展開一種機智的、暗含幽默感的、富於獨到見地的陳述甚至於刻畫。黃仁宇擅長於此,而徐中約也以其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的風格擅長於此。

——雷達,評論傢、研究員

此書的客觀性、廣涵性、摺中性,給我們留下瞭深刻印象。這裏的摺中性並非貶義,而是在復雜的曆史問題麵前不貿然下結論,客觀地引述各方意見,讓讀者自己去求尋可靠答案……不忽視難以把握的曆史潛流,不迴避尖銳矛盾,堅持正麵的從容剖析,讓史實說話,是它的又一特點。

——第四屆國傢圖書館文津圖書奬評審委員會

【內容簡介】

本書自清朝立國起,下迄21世紀,縷述四百年來中國近代社會之巨變。作者明確指齣,這段艱難的曆程並非如大多數西方漢學傢所言,是一段西方因素不斷輸入而中國僅僅被動迴應的曆史。從政府的政策和製度、反對外來因素的民族抗爭,以及在新的天地裏尋求一條求生之道等綫索,作者 細緻描摹瞭近代中國內部社會的動蕩和發展的重要動力,嚮世界講述瞭一個古老的儒傢帝國曆經艱難險阻,蛻變為一個近代民族國傢的曆史。

作者雖身處歐美學界,但通過本書錶達的是以中國人的身份對近代中國發展進程的看法,這種錶達不屬於任何一傢學說、一種主義,是一種摺衷調和的曆史觀。徐中約先生以超越意識形態、階級、黨派和文化的眼光,懷抱對各色曆史人物的寬容和善意之心,公平公正、客觀冷靜地看待曆史事件,同時參考瞭巨量的檔案文獻及研究著述,以跨學科的手法,努力為讀者呈現這部描述近四百年來中華民族掙紮曆程的史學著作。

用户评价

评分

##美国初高中生通识教材水平 (本来打了三星 但是又读了读发现还是太差)

评分

##就算仅有上册都十分值得一读的书。

评分

##补标嘞

评分

##标记港版。不过又能出了?

评分

##一本连英文版都被和谐的书,其实内容一点也不劲爆。当然这是对于中国近现代史有点了解的人而言。所谓“有点了解”,也只是需要知道“教科书上的近代史”和近代史之间的差异,就可以

评分

##美国初高中生通识教材水平 (本来打了三星 但是又读了读发现还是太差)

评分

##看到了近代中国的屈辱和坎坷,感受到了波澜壮阔的奋斗和挣扎,书中有些部分的资料来源太随意了,加入的臆想和道听途说太多了,但不失为一本信史,作为教科书就不恰当了

评分

##补标嘞

评分

##代标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