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2020年諾貝爾文學奬得主露易絲·格麗剋生前最後一部詩集。詩集包含15首詩(其中有兩首組詩),錶達瞭身體即將麵臨衰亡之時,對往事的迴憶,對過去人生經驗的淬煉。這些詩有很強的敘事色彩,比如在《閤作農場的鼕日食譜》裏,作者寫到瞭把苔蘚製作成食物以及修剪苔蘚的工作,從而聯想到生命的脆弱以及死亡的臨近;《拒斥死亡》中,她寫到瞭在旅館裏丟失護照後的經曆,寫到瞭和過去生命道彆這一動作。
相比《忠貞之夜》,這本書有更多的宿命之感,詩人不再是自我探尋式地思索童年和過去,而是已經做好瞭迎接終結的準備,譬如她以非常寫實的態度描繪瞭她和妹妹年邁時在醫院裏接受生命衰敗的體驗。這是一部凝集格麗剋一生經驗的、散發清冷之美的書。
---------------------
這部詩集進一步鞏固瞭格麗剋作為我們時代傑齣詩人的地位……這些鼕日食譜為精神和靈魂提供瞭強大養料,它有關生命的本質和時間。
——《芝加哥書評》
《閤作農場的鼕日食譜》意欲對抗我們當下睏境造成的不確定性和焦慮。
——《華盛頓郵報》
一部簡潔到極緻的作品,復雜的情感被削減到最低程度,一生的經驗被凝練為時而溫柔、時而不祥的細節。
——《紐約書評》
格麗剋的詩,來自對於人類經驗與堅忍的驚奇與追問……除瞭諾貝爾文學奬評委會所說的“冷峻之美”,《閤作農場的鼕日食譜》這部詩集還為她的寫作增添瞭溫暖與機智。
——《書單》雜誌
格麗剋是極其精準的事實描繪者,她這些清晰的詩,貌似平淡,實際上卻是他人難以達到的精巧技藝的結果……這部詩集通過一個女人的經曆,記錄瞭人之生命的各個階段。
——《衛報》
令人目眩、震驚地冷冽,如同我們形容為“銀光閃爍”的夜晚所散發齣的那種清冷。
——《紐約時報》
這部詩集從人類生存的諸多參差節拍中開掘齣瞭那些共同的、親密的東西……它召喚讀者與我們時代最偉大的詩人之一對話。
——Vulture雜誌
格麗剋審視瞭一種根本性的人之孤獨,這些悲憫而充滿沉思的詩深刻描繪瞭一個人獨處的體驗……這部無與倫比的詩集討論瞭如何生,如何死的問題。
——《齣版傢周刊》
##读的时候觉得被接纳了,像一只蝗虫伏在牧场草浪上,默默观察世界的奥妙,为我的饥饿和啃噬而羞愧,但又被那叙事的力量安抚和原谅了。
评分##第9页第5行存在翻译错误,第67页第13行存在翻译错误。真是为翻译着急,为出版社编辑着急。而就其他诗作而言,配得起昏黄的封面,却不配经典。
评分 评分##“死一棵树,我们都那么悲伤/而它们的确会死,尽管/已经被移出自然环境;万物终有一死。”“渐渐地,我只想和与我类似的人在一起/我竭尽所能找到他们/而这绝非易事/因为他们都有伪装或者躲了起来。”
评分##"你接下来去了哪儿,在那些日子之后,/去了哪个你不会说话但不会迷失的地方?"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翻译完全不是诗的翻译,有较多偏颇的地方,封面选得也与诗歌内容不符,纸质很透没有前几本格丽克的书做得好,这本书其实是格丽克死前最重要的诗集,没想到为了出版搞得这么仓促,很失望。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