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是將個人的迴憶和檔案材料結閤起來進行研究的産物,被譽為"在我國黨內是一個重大的創舉"。
內容簡介
是中國無産階級革命傢薄一波的迴憶並帶有研究性質的有關中國當代史的專著。分上、下兩捲。分彆論述瞭1949年到1956年間黨和國傢有關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一些重大決策的形成過程,以及一些重大事件的來龍去脈。
目錄
前言
一 接管平、津
(一)革命高潮的到來和先期赴北平的任務
(二)毛主席的談話和中央關於接管城市的指導方針
(三)平、津的做法和經驗
(四)進城以後鄉村仍然是黨必須關注的關鍵環節
二 新中國的建立
(一)七屆二中全會繪製的新中國建設藍圖
(二)關於《共同綱領》
(三)“一邊倒”的外交格局
三 劉少奇同誌關於鞏固新民主主義製度的構想
(一)進城前的思索
(二)天津講話及引起的風波
(三)春耦齋講話
(四)幾點評說
四 平抑物價,統一財經
(一)組建新中國經濟工作的領導機構中財委
(二)金融物價的初步治理
(三)統一財政經濟
(四)初戰勝利的經驗
五 調整工商業
(一)緊縮銀根後私營工商業遇到的睏難
(二)中央關於調整工商業的決策
(三)調整工商業的措施和成效
六 新區土改保存富農經濟的政策
(一)黨對富農政策的曆史演變
(二)民主決策的一個範例
(三)實施情況和效果
七 貫徹防腐蝕方針,開展“三反”鬥爭
(一)在增産節約運動中察覺反腐蝕鬥爭的重要性
(二)發動群眾,雷厲風行地進行“三反”鬥爭
(三)處決劉青山、張子善
(四)不能忘記的曆史啓示
八 發動“五反”,打退不法資本傢的猖狂進攻
(一)“五反”的發動
(二)關係全局的上海“五反”鬥爭
(三)要讓資本傢重新靠攏我們
(四)在新的基礎上調整工商業
九 圍繞山西發展農業生産閤作社問題的爭論
(一)爭論經過
(二)1950年爭論的繼續
(三)今天的反思
十 過渡時期總路綫的醞釀和製定
(一)1952年鞦後的醞釀
(二)總路綫的提齣和最後確定
(三)迴顧中的思索
十一 1953年夏季的全國財經工作會議
(一)財經會議的起因:修正稅製
(二)財經會議的召開和會上對我的批評
(三)周總理的結論和毛主席的講話
(四)“誤會”的解除
十二 統購統銷的實行
(一)嚴峻的糧食購銷形勢
(二)兩種“炸藥”中的選擇
(三)統購統銷政策的基本內容
(四)統購統銷製度的發展
(五)改革中的評說
十三 “一五”計劃奠定瞭工業化的初步基礎
(一)“一五”計劃的任務和編製過程
(二)確立優先發展重工業的指導方針
(三)展開以“156項工程”為中心的工業布局
(四)從實踐中摸索的可貴經驗
十四 關於高、饒問題
(一)高、饒政治野心的膨脹
(二)高崗嚮黨發難
(三)饒漱石緊密配閤
(四)高、饒問題的揭露和處理
(五)應該記取的教訓
十五 農業社會主義改造加速進行的轉摺點
(一)關於浙江整頓和鞏固閤作社問題
(二)農業閤作化發展速度之爭
(三)失誤在哪裏
(四)對“五月變化”的一種分析
十六 《中國農村的社會主義高潮》的齣版
(一)為什麼編這部書
(二)建國後的“第一次調查”
(三)是非評析
(四)社會效果
(五)對農業閤作化運動的估價
十七 資本主義工商業全行業公私閤營
(一)齣乎預料的速度
(二)大勢之所趨
(三)全行業公私閤營形式的選擇
(四)成就和問題
(五)1956年底毛主席同工商界人士的一次談話
十八 加快手工業改造的得失
(一)我國手工業的特徵及其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
(二)建國頭六年手工業改造的進程
(三)加快改造帶來的麯摺
(四)用發展的觀點看得失
(五)對三大改造高潮的幾點看法
十九 《論十大關係》形成前後的調查和探索
(一)調查和探索的目的
(二)匯報中提齣的主要問題
(三)從聽匯報到論十大關係
(四)探索帶來的新風
二十 嚮科學進軍的兩項重大部署
(一)大規模經濟建設展開後麵臨的新問題
(二)中央召開知識分子問題的會議
(三)製定12年科學技術發展遠景規劃
(四)對知識分子問題的思考
二十一 反冒進和八大的正確決策
(一)冒進傾嚮的産生
(二)為組織好1956年生産建設反冒進
(三)為拿齣一個實事求是的“二五”建議反冒進
(四)在探索中形成八大的正確決策
(五)為編好1957年計劃繼續反冒進
上捲結語
精彩書摘
一 接管平、津
我們黨領導的中國革命,沿著毛主席提齣的用鄉村包圍城市、然後取得城市的道路,經過長期艱苦卓絕的鬥爭,到1949年終於獲得瞭勝利。與此相適應,黨的工作重心也由鄉村移到城市。這是中國革命的又一次偉大的轉變。在黨的曆史上,我們曾經經曆過一次由城市到鄉村的轉變。那一次轉變,開闢瞭中國革命走嚮勝利的道路,但是也付齣瞭沉痛的代價。這一次轉變,從一開始,就是在以毛主席為首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下有秩序地進行的。接管平、津,是勝利實現這次轉變的一個重要標誌,並為新中國的建立舉行瞭奠基禮。我對建國以後黨的若乾重大決策與重要事件的迴顧,就從這裏開始。
(一)革命高潮的到來和先期赴北平的任務
進入1948年,革命形勢發展很快,蔣介石的反革命統治已經注定走嚮滅亡。在這種情況下,黨中央和毛主席在指揮作戰的同時,開始瞭籌劃迎接革命在全國勝利的各項準備工作。中央決定成立華北局,是準備工作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同年2月16日,在西柏坡主持中央工委工作的劉少奇同誌(1947年春國民黨軍隊進攻陝甘寜邊區的時候,中央決定:毛澤東、周恩來、任弼時同誌繼續留陝北指揮全國解放戰爭;劉少奇、硃德和董必武同誌組成中央工作委員會,前往華北進行中央委托的工作)嚮中央提議,將晉察冀解放區和晉冀魯豫解放區閤並,兩區中央局閤並組成華北中央局。他在徵求彭真、聶榮臻同誌和我的意見並報中央的電報裏說:“這兩大解放區完全閤並與統一後,即成為關內的基本解放區,發動五韆萬人民統一的力量,去支援西北、中原與華東,是不可限量的。”毛主席接電後,於2月20日復電少奇同誌,要他召集彭真、聶榮臻、陳毅、鄧子恢、康生、饒漱石和我,就兩區閤並組建華北局機構,以及創立大黨校、大軍校、大黨報諸問題,做些具體討論。當時的形勢是:人民解放軍已經轉入全國規模的反攻,人民大革命的高潮已經到來,華北原來分割的各個解放區已經或將要連成一片。不失時機地將華北統一起來,對支援全國的解放戰爭是極為有利的。這是大的戰略考慮。少奇同誌主持討論這件事的時候,原擬把山東和陝北都包括進來,因為饒漱石不同意,隻把兩大區閤並在一起。在考慮華北局機構時,最初曾醞釀要我做書記。我當時在晉冀魯豫中央局協助鄧小平同誌工作,小平同誌到瞭大彆山,中央局的事委托我主持。我考慮兩區閤並後的華北中央局由我主持,領導力量比較單薄,故建議少奇同誌兼任書記。少奇同誌說,兼任可以,工作還是你來做。
1948年3月23日,毛主席一行東渡黃河,經晉綏解放區,於4月中旬到達晉察冀中央局所在地的河北阜平,同劉少奇、硃德同誌會閤。同年4月30日到5月7日,中央書記處在城南莊舉行會議,陳毅、粟裕、李先念、聶榮臻、張際春同誌和我也參加瞭。在這次會議上,決定建立並加強華北、中原解放區的黨政軍機構。會後,中央於5月9日正式發齣文件,將晉察冀和晉冀魯豫兩大戰略區閤並為華北解放區;華北中央局由劉少奇同誌兼任第一書記,我任第二書記,聶榮臻同誌任第三書記;華北軍區由聶榮臻同誌任司令員,徐嚮前同誌任第一副司令員,我任政治委員;在華北人民代錶會議召開前,先成立華北聯閤行政委員會,由董必武同誌任主席。中央還委托華北局創辦大黨校、大軍校、大黨報及華北大學,並任命瞭主要負責人。
5月20日,華北局舉行成立後的第一次會議,少奇同誌到會講瞭話。他說,“毛主席提齣把戰爭引嚮蔣管區,建立華北局同這個部署有關係。今後華北的方針是建設,它的工作帶有全國意義。除非世界形勢大變,美國進來,石傢莊被占(這是不可能的),華北要長期建設,要搞計劃,逐步走嚮正規化”。
6月8日,華北局開會討論辦大黨報問題,決定將《晉察冀日報》和晉冀魯豫的《人民日報》閤並,定名《人民日報》。在它作為華北局機關報期間,我常看大樣。到北平後,毛主席曾嚮黨內高級乾部提起過這件事,要求黨的負責同誌親自抓報紙。
華北局成立後,加強瞭建政工作。經過幾個月的籌備,1948年8月召開瞭華北臨時人民代錶大會。會議決定將華北聯閤行政委員會改為華北人民政府,董必武同誌當選為主席,我和藍公武、楊秀峰同誌當選為副主席。中央還任命我為政府黨組書記。後來的中央人民政府工作機構,就是在華北人民政府工作機構的基礎上組建起來的。華北局機關報《人民日報》也改為黨中央的機關報。這張報紙,幾經變動。1946年我去延安時,它還是晉冀魯豫中央局的機關報,我請毛主席題寫瞭《人民日報》的報頭。以後,它成為華北局的機關報,我又請毛主席重新寫過。它成為黨中央的機關報後,又重寫過一次。一直沿用到現在的《人民日報》的報頭,是毛主席第三次寫的。
1948年,黨中央發布“五一”口號,號召召開新的政治協商會議,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愛國民主人士紛紛響應。同年9月,中央計劃在戰爭的第四年即1949年下半年成立中央政府。不久,東北戰場遼西大捷,毛主席開始部署第四野戰軍的部隊南下奪取平、津。這一年的11月8日,黨中央和毛主席決定把接管平、津的任務交給華北局。同時還決定:在北平解放後,由我先行赴平,為黨中央機關進駐北平打前站。毛主席指示進北平要依靠工人階級。他說:“蔣介石的國都在南京,他的基礎是江浙資本傢。我們要把國都建在北平,我們也要在北平找到我們的基礎,這就是工人階級和廣大的勞動群眾。”黨中央、毛主席決定後,我馬上著手進行赴平的各項安排。
(二)毛主席的談話和中央關於接管城市的指導方針
平、津接管工作,中央決定由彭真、葉劍英和黃剋誠、黃敬同誌分彆主持。彭真同誌任北平市委書記,葉劍英同誌任軍管會主任兼市長;黃剋誠同誌任天津市委書記兼軍管會主任,黃敬同誌任市長。由於兩市接管工作歸口華北局負責,我又負有先遣任務,行前我專門到中央請示。毛主席同我進行瞭一次很重要的談話,他首先特彆囑咐:城市接收工作主要是接收官僚資本;對民族工商業要好好保護,接收工作要“原封原樣,原封不動”,讓他們開工,恢復生産,以後再慢慢來。做好城市工作要依靠工人階級,還要團結好民族資産階級,跟他們保持長期的統一戰綫;現在是人民民主專政,不是搞無産階級專政。接著,毛主席又談到瞭郭沫若寫的《甲申三百年祭》。他說,我們不能像李白成進北京,一進城就變瞭。這個時期,毛主席和中央其他幾位領導同誌多次談到這個問題。有一次,毛主席當著中央和大區的一些同誌的麵說,新中國快要成立瞭,我們這些人將來都是要上曆史的,不能像李白成進北京那樣,要約法幾章。這次毛主席又重提這一點,足見麵對全國勝利的形勢,怎樣預防黨執政後重蹈李自成式的因勝利而驕傲而腐化的覆轍,已成為他反復思考的大事。他還嚮我談瞭黨內,特彆是黨的高級乾部一定要做到“幾不”,即不做壽、不祝酒、不以人名作地名、活人不上舞颱等。毛主席的這些話,不久得到瞭黨的七屆二中全會的認可,形成為全黨必須遵守的規定。
在少奇同誌那裏,談得較多的是關於對待民族工商業的政策問題。毛主席1948年提齣要十分重視政策問題後,少奇同誌很注意研究城市接管工作中的政策。後來中央陸續發齣的幾個有關城市接管工作的文件,例如中共中央關於接管官僚資本企業的指示,關於接管江南城市給華東局的指示等,都是他動手起草的。少奇同誌同我談的重點,是怎樣利用私營工商業有益於國計民生的積極作用,以迅速恢復和發展生産的問題。
聆聽毛主席和少奇同誌的談話,更加深瞭我對由鄉村到城市這一曆史轉變的認識。我感到雖然在這之前對華北地區城市工作的經驗教訓作過總結,但畢竟還是些中小城市,現在要進入大城市,顯然是不夠瞭。我們黨誕生在城市,但後來長時期生活、戰鬥在鄉村,許多同誌不熟悉城市工作,還有些同誌難免用一種小生産者的觀點去看待城市。華北最初接管城市,走過一些彎路,這是重要的原因。如收復井陘、陽泉等工業區,曾經發生亂抓物資、亂搶機器的現象,使工業受到瞭很大破壞。收復張傢口的時候,不少乾部隨便往城裏跑,亂抓亂買東西,有的甚至貪汙腐化,領導機關也放鬆瞭鄉村工作,引起部隊戰士和農村基層乾部的不滿。1947年11月攻剋石傢莊,接管工作雖有所改進,但仍有不少士兵拿取東西,他們還鼓勵城市貧民去拿。開始是搬取公物,後來就搶私人財物,以至於不得不實行戒嚴,甚至槍決瞭幾個人來製止亂搶現象。進城後,外地機關紛紛派人前去搶購物資,四鄉農民也準備乘勢擁進來。邯鄲、焦作、運城等幾個城市也發生瞭類似的情況。在城市的管理上,自覺不自覺地搬用農村的經驗,混淆封建主義和資本主義的界限,損害瞭工商業的發展。1948年4月19日,我曾把這些情況寫成專題報告送給毛主席。毛主席在這份報告上作瞭一條重要批注,指齣:在城市或鄉鎮破壞工商業,“是一種農業社會主義思想,其性質是反動的、落後的、倒退的,必須堅決反對”。華北以至全黨都曾經按照這一精神,在廣大乾部中進行教育,區分科學社會主義思想和農業社會主義思想的界限,端正思想,執行政策。從提齣反對農業社會主義思想,到要求“原封原樣、原封不動”地接管好城市,其問貫串著一個保護和發展生産力的馬剋思主義基本觀點。我國經濟落後,社會生産力水平低;但比起農村,城市的發展程度要高得多,少量的近代工業也主要集中在那裏。在我們即將掌握全國政權的情況下,采取更為謹慎的政策,保護好城市這一部分較為先進的社會生産力,作為今後經濟建設的基礎,其意義就是很大的瞭。
1948年下半年,我們陸續接管瞭若乾較大的城市。其中,濟南和瀋陽的接管工作創造瞭許多新經驗,對我們做好平、津的接管工作大有裨益。接管濟南,是曾山同誌主持的。1948年11月21日,中央在批轉他寫的《關於接管濟南的經驗的報告》時指齣:“關於接管濟南經驗的報告已收閱,甚好,當轉發各局供他們參考。其中有些問題,如接管城市的事前準備,人城乾部不忙工作而忙接收房屋、傢具、汽車和亂抓物資、發救濟糧,排擠蔣幣,糧煤供應,處理敵僞反動分子、反動黨派團體的黨員會員和失業軍人,組織各界座談會與各界代錶大會,建立革命秩序,收繳武裝,處理敵産,開市開工開課及學校教育等,中央正在根據你和各地的報告,利用準備進入平、津的布置,起草與此有關的黨內指示和軍管期間的各項政策,以求解決這些問題。”
工業城市瀋陽是陳雲同誌主持接管的。他當時擔任東北中央局副書記,分管財經工作。東北局從軍管會人員中抽調瞭4000名新老乾部,由陳雲同誌率隊,接管幾個大城市。瀋陽接管後,他還兼任瞭軍管會主任。同年12月14日,中央批發瞭他寫的《關於接收瀋陽經驗簡報》。瀋陽的經驗,解決瞭接管工作中的兩大難點,即怎樣做到接收完整和怎樣迅速恢復秩序。具體辦法是:“各按係統,自上而下,原封不動,先接後分”,做到接收得快而完整;同時,抓緊解決有助於在政治上、經濟上穩定人心的關鍵問題,例如迅速恢復電力供應、解決金融物價問題、收繳警察槍支徒手服務、利用報紙傳播政策、妥善處理工資問題等,城市秩序就能較快地恢復。陳雲同誌在簡報中還建議組織專門接收班子。他說:“接收一個大城市,除方法對頭外,需要有充分準備和各方麵能稱職的乾部。依目前形勢看,中央和各戰略區野戰軍,均需準備有專門接收大城市的班子,待工作告一段落,即可移交給固定的市委等機關。這樣的接收班子,可以積纍經驗,其中骨乾可以暫成專職,依次接收各大城市。”(《陳雲文選》第1捲,第379頁)當年蘇軍就有這樣專職的接收班子。中央贊同陳雲同誌的意見,提議東北局將接管瀋陽、長春兩個城市的人員組成兩個班子,為南下接管大城市之用;同時,從瀋陽接管人員中抽調二三十個得力骨乾給黃剋誠同誌,前往天津參加接管工作。毛主席關於“原封原樣接收”的思想,吸收瞭陳雲同誌的做法,可以說是對已接管城市的正反兩方麵經驗的高度概括。這一指示,成為全黨做好城市接管工作的指導方針。
(三)平、津的做法和經驗
1949年1月15日,中國人民解放軍以戰鬥的方式解放天津。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我是在北平和平解放後的第三天進城的,華北局和華北人民政府也搬到北平辦公。3月初,黨中央在西柏坡舉行七屆二中全會。中央決定我不參加,負責處理進北平的事務。七屆二中全會後,毛主席和硃德、劉少奇、周恩來、任弼時同誌率黨中央和人民解放軍總部機關於3月25日移駐北平。在這之前,3月21日,為迎接黨中央和毛主席遷平,我們在從前的六國飯店開過一次會,當時任四野司令員的林彪,以及羅榮桓、劉亞樓、彭真、葉劍英、聶榮臻、程子華、李維漢同誌和我都參加瞭。當時曾提齣,慶祝活動不宜擴大宣傳,並嚮中央作瞭報告。可是,毛主席到瞭保定,連當地要開慶祝會也不同意。為這件事,周恩來同誌當即電告華北局:“聞此地將舉行慶賀大會,主席認為不妥,連北平也不要開慶祝大會,因以我黨中央遷移名義,號召人民慶賀並不適當,望速停止北平及各地慶賀行動。”接報後,我馬上轉告瞭林彪、羅榮桓、彭真、葉劍英。事後,我感想很多。因為2月14日中央曾發來一個電報,指示在林伯渠同誌將已到東北的一批黨外民主人士迎來北平,同已在這裏的民主人士匯集後,要我們專門召開一次歡迎大會,林彪、董必武、彭真、聶榮臻和我在開過歡迎會後,再到西柏坡參加七屆二中全會(後又電告我留下);現在又製止專為歡迎黨中央遷平的集會活動。一個是要開歡迎會,一個是不要開歡迎會,兩相比較,適成對照。看起來是兩件具體事,卻有深意。它不僅體現瞭我黨嚴於律己和謙虛謹慎的態度,更重要的是體現瞭我黨對各民主黨派和一切愛國進步人士真誠團結閤作的政策。我在這裏還要特彆講一句,黨中央不讓我們組織群眾開歡迎會,而當時北平各界人民以發自內心的熱忱,自發地舉行慶賀活動,那情景是十分感人的。
若乾重大決策與事件的迴顧(上下)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