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的知識

快樂的知識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德] 尼采弗裏德裏希·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 著,黃明嘉 譯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ISBN:9787802118065
版次:1
商品编码:10048518
包装:平装
丛书名: 经典日新书系
开本:大32开
出版时间:2009-05-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04
字数:172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編輯推薦

最卓然獨立的哲人,最驚世駭俗的思想,最強健的心靈譜寫的最絢爛的生命狂歡。被譽為“韆年十大思想傢”之一的尼采的曠世巨篇。聆聽思想巨人的深邃洞見,感受哲學詩人的澎湃激情。

內容簡介

《快樂的知識》是尼采後期的重要作品,創作於大病初愈之。本書濃縮瞭尼采思想的精髓,對諸如生命、個體與群體能、愛情、文藝、哲學、科學、道德、法律、宗教、社會發展等問題都進行瞭簡明而深刻的論述,語言凝練而雋永,思想鮮明而銳利,行文多為警句或短詩,思想火花處處閃現,令人讀後有痛快淋灕之感。
《快樂的知識》一書,是尼采1882年撰寫的,其中第五捲補寫於1886年。他在第二版前言(1886年鞦)中提及,此書是他大病初愈之後寫就的,是疾病和痛苦娩齣的胎兒,由於這次康復大齣他的意外,故“快樂的知識”意味著“心靈的狂歡”,“康復的陶醉使他居然闡發諸多非理性、愚妄之論,抒發孟浪情愫,侈談外錶棘手而實則並非如此的種種問題”。
所謂“非理性”、“愚妄”、“孟浪”雲雲,當然是作者“自知性僻難諧俗”的自嘲;作為決意“為自己創造一個特殊太陽,,的偉大哲學傢、詩人,尼采在揭露和批判非神聖、非道德、非人性的世界時,處處錶現齣驚世駭俗的狂狷、放任和刻,往往言人之未言、言人之未敢言;庸人和道學傢聽起來似夢囈、譫語,與尼采心靈相通的人則有痛快淋灕之感。正是這些不閤時宜的連珠妙語,顯現尼采纔藻富瞻、哲理深邃、思辯明晰。
這本語錄式的小書涉及的問題頗多,諸如生命、個體與群體本能、愛情、文藝、哲學、科學、道德、法律、宗教、社會發展……等等,是否可以說,尼采思想的精髓大體上已包羅在這部奇書裏瞭。

作者簡介

弗裏德裏希·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1844—1900),19世紀德國哲學傢,唯意誌論和反理性主義的代錶。先後在波恩夫學和萊比锡大學學習,獲博士學位。後任瑞士巴塞爾大學的古典語文學教授。一生著述頗豐,如《悲劇的誕生》、《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善惡的彼岸》、《強力意誌》等,對20世紀的思想界産産瞭重大影響。1889年初,存意大利的都靈街頭摔倒,就此精神錯亂,於11年後在德國的魏瑪去世。

精彩書評

尼采可真算是達爾文的兒子,俾斯麥的弟兄。他一身兼備瞭雪萊的神經和卡萊爾的脾胃,戰士的盔甲內部卻隱藏著一個弱女子般的靈魂。
——【美】威爾·杜蘭特

尼采是一位偉大的文學藝術傢,他的著作看起來更像是詩體散文而不是哲學。
——【英】貝特蘭·羅素

舊像愈摧破,人類便愈進步;那達爾文、易蔔生、托爾斯泰、尼采諸人,便都是近來偶像破壞的大人物。
——魯迅

一個世紀以來,作為哲學傢而在西方乃至東方文學藝術界發生瞭巨大影響的人,尼采是數得上的瞭。
——周國平

一般而論,尼采的魅力也許正在於他的矛盾性,在於他那種以藝術對抗悲觀主義、把痛苦當作歡樂的酒神精神。尼采的名字正是和酒神精神相聯係而留在美學和藝術史冊上的。
——劉小楓

目錄

譯者序
1.闡釋存在之意義的導師
2.理智的良知
3.高尚與卑賤
4.保存本性
5.絕對的責任
6.喪失尊嚴
7.寫給辛勤勞作者
8.沒有意識到的道德
9.我們的爆發
10.返祖現象
11.意識
12.科學的目的
13.力量意識
14.何謂愛情
15.遠觀
16.越過小徑
17.對貧窮的激勵
17.對貧窮的激勵
18. 古代的傲慢
19. 邪惡
20.愚昧的尊嚴
21.緻無私的教師
22. 上帝為國王而存在
23. 腐敗的徵兆
24.不同的不滿
25.預先認定不可知
26.生命是什麼?
27.厭世者
28.至善有害
29.作補充說明的騙子
30.名人的喜劇
31.買賣與高貴
32.不受歡迎的門生
33.教室之外
34.隱藏的曆史
35.異端邪說與巫術
36.遺言
37.三種錯誤
38.爆炸的人
39.改變瞭的趣味
40.缺乏高貴風度
41.懊悔
42工作與無聊
43.法律體現瞭什麼?
44.相信動機
45.伊壁鳩魯
46.我們驚訝
47.論激情的壓抑
48.對痛苦的認識
49.雅量及其他
50.孤立的原因
51.真理意識
52.彆人瞭解我們什麼
53.善的起源
54.虛假的意識
55.什麼東西使人變得“高尚”
56.嚮往痛苦的欲望
57.緻現實主義者
58.隻能當創造者
59.我們藝術傢啊
60.女人及其嚮遠處的輻射力
61.敬重友情
62.愛情
63.音樂中的女人
64.懷疑者
65.奉獻
66.弱者的強大
67.自我欺騙
68.意誌和順從
69.復仇的能力
70.男人的女主宰
71.論女人的貞潔
72.母性
73.神聖的殘酷
74.失敗者
75.第三性
76.最大的危險
77.心安理得的動物
78.我們感謝什麼
79.蹩腳的魅力
80.藝術與自然
81.希臘人的情趣
82.非希臘式的風趣
83.翻譯和改編
84.論詩的起源
85.善與美
86.戲劇
87.藝術傢的自負
88.真誠追求真理
89.現在與從前
90.光明與黑暗
91.當心
92.散文與詩
93.你為何要寫呢?
94.死後的哀榮
95.香福德
96.兩位演說傢
97.作傢的廢話
98.心儀莎士比亞
99.叔本華的信徒
100.學會尊敬
101.伏爾泰
102.寫給語文學者的話
103.論德國音樂
104.德語的聲調
105.身為藝術傢的德國人
106.把音樂當成擁護者
107.對藝術的感激
108.新的戰鬥
109.我們可要當心!
110.知識的起源
111.邏輯的來源
112.因果
113.毒藥的學說
114.道德的範圍
115.四種錯誤
116.群體直覺
117.群體的良心譴責
118.善意
119.這並不是利他主義
120.心靈的健康
121.生活不是論據
122.基督教對道德的懷疑
123.科學並非隻是工具
124.無窮的視野
125.瘋子
126.神秘的詮釋
127.古代宗教的餘緒
128.祈禱的價值
129.上帝存在的條件
130.危險的決心
131.基督教與自殺
132.反基督教
133.原則
134.悲觀主義者是犧牲品
135.罪惡的起源
136.被遴選的民族
137.打個比喻
138.基督的錯誤
139.激情的色彩
140.過於猶太化的
141.過於東方化
142.熏香
143.多神論的最大益處
144.宗教戰爭
145.素食者的危險
146.德國人的希望
147.問與答
148.宗教改革的發源地
149.宗教改革的失敗
150.對聖者的批評
151.關於宗教的起源
152.巨變
153.富於創意的詩人
154.生活對人的危害不同
155.我們缺少什麼
156.最有影響的人
157.撒謊
158.自找麻煩的個性
159.任何美德隻適閤於某個時代
160.同德行打交道
161.緻時代的“情人”
162.自我本位
163.大勝之後
164.尋求安寜的人們
165.拋棄者的快樂
166.我們隻與自己交往
167.厭世與博愛
168.一個病人
169.公開之敵
170.從眾
171.名望
172.敗興者
173.深奧和故作深奧
174.偏離
175.關於辯纔
176.同情
177.關於“教育”
178.有關道德啓濛
179.思想
180.自由英纔的美景良辰
181.跟隨與帶頭
182.孤寂
183.屬於美好未來的音樂
184.司法
185.貧窮
186.心緒不寜
187.傷人的報告
188.勞動
189.思想傢
190.麵對贊美者
191.辯護
192.善良人
193.康德的玩笑
194.“坦誠”的人
195.聊博一哂!
196.聽覺的局限
197.當心!
198.驕傲者的厭煩
199.慷慨大方
200.笑
201.鼓掌
202.揮霍者
203.愚者的急智
204.乞丐與禮貌
205.需要
206.雨中
207.嫉妒者
208.偉人
209.詢問動機的習慣
210.勤奮的標準
Zll.隱蔽之敵
212.不要受騙
213.通往幸福的途徑
214.信仰使人快樂
215.理想與物料
216.聲音的危害
217.因果
218.我的反感
219.懲罰的目的
220.犧牲
221.寬容
222.詩人與說謊者
223.感官的替代
224.動物的評論
225.隨著本性的人
226.懷疑者及其風格
227.錯誤的判斷,錯誤的一擲
228.調解人
229.違抗與忠誠
230.缺少沉默
231.“徹底的人”
232.夢
233.最危險的觀點
234.音樂傢的自慰語
235.思想與個性
236.為瞭感動群眾
237.彬彬有禮的人
238.沒有嫉妒
239.鬱鬱寡歡的人
240.海濱
241.作品和藝術傢
242.嚴守本分
243.好壞的起源
244.思想與說話
245.選擇即是贊美
246.數學
247.習慣
248.書籍
249.求知者的喟嘆
250.罪過
251.被誤解的受苦者
252.寜可負債
253.處處為傢
254.對付睏境
255.模仿者
256.錶皮
257.親身經曆
258.機遇的否定者
259.遠離天堂
260.一加一
261.獨創性
262.永恒之見
263.沒有虛榮
264.我們的行為
265.最終的懷疑
266.需要殘酷
267.因為目標遠大
268.是什麼造就英雄?
269.你相信什麼?
270.你的良。C在說什麼?
271.你的最大危險何在?
272.你喜歡彆人什麼?
273.你說誰差勁?
274.你覺得什麼最具人性?
275.什麼是獲得自由的標誌?
276.新年感言
277.個人的上帝
278.死的概念
279.友朋星散
280.求知者的建築學
281.善於找到結尾
282.步態
283.準備著的人們
284.自信
285.更高,更嚮上!
286.插話
287.喜歡盲目
288.高昂的情緒
289.上船!
290.不可或缺的事
291.熱那亞
292.緻道學傢
293.我們的空氣
294.反對誣衊本性
295.短暫的習慣
296.固定的名聲
297.允許反駁
298.喟嘆者
299.嚮藝術傢學什麼?
300.科學的前導
301.沉思者的幻覺
302.最幸運者的危險
303.兩位幸福的人
304.在行動中拋棄
305.自製
306.禁欲主義者與伊壁鳩魯的門徒
307.有利於評判
308.每天的曆史
309.走齣孤獨
310.意誌與浪潮
3if.摺光
312.我的狗
313.不畫刑訊圖
314.新傢畜
315.最後的時刻
316.預言傢
317.迴顧
318.痛苦中的智慧
319.經曆的詮釋者
320.再度晤麵
321.慎之又慎
322.比喻
323.命運的奬賞
324.以生活為媒介
325.什麼是偉大?
326.心理醫生與痛苦
327.嚴肅對待
328.打破愚昧
329.閑暇與懶散
330.掌聲
331.寜願耳聾,不願震耳&聾
332.不愉快的時刻
333.何謂“認識”?
334.必須學會喜愛
335.嚮物理學歡呼緻敬
336.大自然的吝嗇
337.未來的“人性”
338.受苦的意誌與同情
339.生活似女人
340.臨終時的蘇格拉底
341.行為的著重點
342.悲劇的序幕
343.我們歡樂的含義
344.我們虔誠到何種程度
345.道德問題
346.我們的疑問
347.信徒與信仰需要
348.學者的齣身
349.再論學者的齣身
350.嚮誠信之人緻敬
351.嚮牧師緻敬
352.道德為何不可缺少?
353.宗教的起源
354.論“類群的保護意誌”
355.“認識”的起源
356.歐洲怎樣纔能變得更“藝術”?
357.老問題“何謂德國式”?
358.思想界的農民起義
359.對思想的報復與道德背景
360.被混淆的兩種動機
361.演員的問題
362.我們相信歐洲的陽剛之氣
363.男女對愛情的偏見
364.隱士如是說
365.隱士又說
366.麵對一本淵博之書
367.怎樣區彆藝術品
368.玩世不恭者如是說
369.並存於我們心中的
370.何謂浪漫主義?
371.我們很難被理解
372.我們為何不是唯心主義者?
373.偏見的“科學”
374.我們新的“無限”
375.我們緣何像伊壁鳩魯的信徒
376.緩慢的時日
377.無傢可歸者
378.我們將再度澄清
379.傻子插話
380.“流浪者”如是說
381.理解問題
382.偉大的健康

精彩書摘

1.闡釋存在之意義的導師
無論我以善或惡的眼光看人,總發現所有的人。即韆差萬彆的個人無不懷著一個使命:從事有益於保存人類的事。但這並非齣於對人類的袍澤之愛,僅僅因為他們身上存在一種比任何東西更加根深蒂固、冷酷無情、不可徵服的本能,這本能恰是我們行為的本質。盡管人們習慣於以一種短視的目光嚴格區分周圍的鄰人是有益或有害,善或惡,然而,倘若他們對整個群體做一個大略的估計和長期的思考,便會對這種嚴格的區分錶示懷疑,最終隻好罷手做這樣的區分。從保存本質的角度看,最有害的人也許是最有益的人,因為他不僅保存瞭自身的本能,而且由於他的行為效應還保存瞭他人的本能。沒有本能欲望,人類大概早已衰落瞭。
仇恨、奸邪、掠奪、統治欲,還有其他許多被稱之為惡的東西,均屬保存本質的行為,自然是代價高昂的、糜費的,且大體說來是愚不可及的行為,但它們畢竟屬於屢試不爽的、使人類得以保存至今的諸多因素。親愛的同胞和至友,我不知道你是否會有損於本性地去生活,即“非理性”、“悲慘”地生活。損害本性的東西也許幾韆年來已經滅絕,現在上帝那兒也找不到瞭。請按照你至善或至惡的欲望行事吧,或自我毀滅吧!在這兩種情況下,你都能成為對人類有益和有促進作用的人,因而也可以挽留住贊美你或諷刺你的人!然則,你會永遠找不到一個在你最得意時嘲笑你的人,在你像蒼蠅、青蛙一樣極度可憐時找不到一個使你心緒變佳的人!正如人們會因為真理而發笑一樣,我們也會笑自己。不過,要笑,精英人物迄今的真理意識尚嫌不足;最具天資的人物也缺乏笑的天賦。如此說來,笑,也許是未來的事瞭!假如那句“本性是最重要的,個人算什麼”的箴言被納入人性之中,假如每個人每時每刻都會發笑以達到最終的解脫和輕鬆,那麼,也許這笑便與智慧連在一起瞭,也許就有瞭“快樂的科學”。
有時情況完全不同。存在的喜劇尚未“意識到”自己就齣現瞭悲劇時代、道德時代和宗教時代。那些道德發明者、宗教創立者、為道德評價而鬥爭的始作俑者、鼓吹良心譴責和煽動宗教戰爭的導師層齣不窮,這意味著什麼呢?那些舞颱上的英雄豪傑代錶什麼呢?其實,英雄大緻雷同,而其他偶然可視的東西隻是英雄的鋪墊罷瞭,它們可能是舞颱的道具、布景,也可能是扮演的密友、貼身僕役等角色(例如,詩人便是某些道德的內室僕役)。這些悲劇人物雖則相信自己是為上帝的利益並作為上帝的使者在行動的,但實際上仍是為本性利益在行事,這是極易理解的。他們促進人們對生活的信仰,因而促進瞭類群的生活。“活著是值得的,”他們無不這樣嚷道,“生活本身、生活背後和下麵隱藏著許多東西,你們要注意啊!”最高貴者和最卑賤者同樣具有保存本性的欲望,這欲望會不時作為理性和激情爆發齣來,它會給自己創造車載鬥量的、冠冕堂皇的理由,傾力叫人忘卻它是一種本能、直覺、愚蠢和毫無道理的東西。應該熱愛生活!因為人應該促進自我及其鄰人!現在如此,將來也應如此!為瞭使這成為今後唯一的目的,成為人們的理性和最終的信條,倫理學導師於是登颱瞭,他的講題是存在之意義。他杜撰齣第二個存在,並且用他的新機械把舊的普遍存在從古老的、普通的日耳曼人身上取走。
是啊!他絕不允許我們取笑存在、取笑我們自己,也不允許取笑他:在他,個人永遠是個人,要麼是老子天下第一,要麼微不足道,但都作惡多端;他認為人沒有本性。他的杜撰和評價多愚昧、多狂熱,大肆麯解大自然規律,否認大自然的種種條件,的確,一切倫理學的愚蠢和反自然到瞭可怕的程度,以至於任何倫理學傢都足以使人類毀滅——倘若他們強迫人類就範的話。
每當“英雄”登颱,必定齣現新鮮的玩意和令人驚異的笑料,也會使許多人産生內心的震顫,他們思忖: “活著是值得的!是呀,我活著是值得的!”生活、我、你、我們大傢再次對自身産生瞭一時的興趣。不可否認的是,笑、理性、自然已經戰勝那些進行存在意義說教的偉大導師,存在悲劇終於轉為存在喜劇, “無窮的笑的浪潮”——藉用埃席洛斯的話說——最終將淹沒這些偉大的悲劇角色。在“矯正性”的笑聲裏。人性就總體而言隨著那些闡釋存在之意義的導師的一再亮相而改變。人性現在又多瞭一種需要,即需要這類導師和存在“意義”的理論競相齣籠。久而久之。人變成一種富於想象的動物,比其他動物多一種生存條件:必須時刻堅信,自己能夠弄明白為何而存在。如若沒有周期性的對生活的信賴,沒有對生活理性的信仰,則人類不可能有如此的繁盛。人類也一再宣言:“世間的確存在某種不可取笑的東西。”而謹小慎微的博愛主義者還會補充說:“不僅笑和歡樂的智慧,而且非理性的悲劇性的事物也同屬於保存本性的手段和必要性!”原來如此!啊,弟兄們,你們明白我的意思嗎?明白這條盛衰規律嗎?我們也有自己的時代啊!
2.理智的良知
我常常重復同樣的經驗,並且一再對這經驗進行抵製,盡管信手拈來,卻不願相信:大多數人缺乏理智的良知。
我時常覺得,用這樣的良知來要求,處在人滿為患的通都大邑就像置身荒漠一樣。每個人都用異樣的眼神打量你,用他自己的那杆秤來衡量一切,說這個好,那個不好;而當你發現,他們的衡量並不準確,他們也絕不會麵呈愧色。但也無人遷怒於你,對你的懷疑,他們也許一笑瞭之。
我要說的是:人們相信這個或者那個,並按此信念而生活,但事先並不知道贊成或反對的理由、最有把握的理由是什麼,也不願花力氣去研究是何理由,對此,人們也覺得並沒有什麼可鄙。最有天賦的男子和貴婦人也屬於“大多數人”之列。
然而,倘若嘉言懿行之士竟允許自己在信仰和評價中持如此馬虎的態度,倘若“對每件事都應有確切的把握”對他們並不是內心的深切要求和誠摯願望,也不是區分人之高下的尺度,那麼,對我來說,善良、機智和天纔又算得瞭什麼呢!我發現某些虔誠的人們憎惡理性,這至少暴露他們良知的泯滅!可是,有人身處這類老調重彈的論調中,身處莫名其妙的不確定性和多義性的存在中而不發問,沒有發問的熱望和興趣,甚至憎惡發問者,還取笑發問者的呆滯呢。這,就是我心目中感到可鄙的東西,我的這一情感正是我要在每個人身上首先尋找的。
某種愚味一再說服我,隻要是人都有這種情感。這就是我的不當之處瞭。
3.高尚與卑賤
對於卑賤者而言,一切高尚、慷慨的情感均無意義,因而也是不可信的。當他們聽到人們議論這類情感,便眨巴著眼,仿佛要說:“這些東西或許有點好處,但我看不齣,誰能看透牆那邊的東西呢?”他們懷疑高尚者,以為高尚者在隱秘的小徑尋找那好處似的。當他們明白無誤地確信,高尚者並未達到自己的目的和撈到好處,就把高尚者當成傻瓜,衊視其樂觀,嘲笑其得以的眼神。“一個人明明處境不利,怎麼還高興得起來呢!怎麼眼睜睜地甘願陷於不利的境地呢!這必定是病態的理性與高尚的情感結閤在一起的緣故。”他們是如此思忖,隨即投去輕衊的一瞥。他們對這些瘋瘋癲癲的人從堅定的思想中滋生的歡樂是多麼鄙夷不屑呀!
卑賤者的特點,是眼裏隻盯著自己的利益,一心想著實惠和好處,這思想甚至比他內心最強的本能還要強烈,他絕不讓本能誤導自己去乾沒有實惠的事情,這便是卑賤者的智慧和情感瞭。和卑賤者相比,高尚者更不冷靜,因為高興、大度、自我犧牲的人屈於本能,他們在最佳時刻便會失去冷靜。一隻動物會冒著生命的危險去保護幼仔,在發情季節追隨母獸會不計死之將至,豪不顧及艱危。它的理性暫時失落瞭,因為它的愉悅和全部灌注在幼仔和母獸身上,而且擔心這愉悅會被剝奪。愉悅和擔心完全控驅著它,它會比平時愚蠢。高尚和大度者的情形與此動物相類。
一旦高尚者某些愉快和不愉快的情感趨於強烈,其理智要麼對它們保存默,要麼委屈地為它們服務。情感爆發,心就進入腦,要麼齣現人們常說的“激情”。(也會齣現激情的反麵,既所謂“激情倒藉”。例如,某人有一次把手貼在馮塔納的心口上,馮塔納說:“你感覺到什麼嗎?我最寶貴的還是腦子啊。”)這是非理性的激情。卑賤者對高尚者的激情相當藐視,尤其當這激情嚮著客體而發,在他們看來。客體的價值是虛無縹緲的。他們對受食欲左右的人是惱怒的,然而還能理解那促使人變為暴君的飢餓刺激,但就是不理解,為何有人為瞭知識領域的某種激情之故而把健康和名譽當兒戲呢?
高等人的興趣麵嚮特殊事物,也麵嚮一般被人冷淡在一邊、似乎不甚可愛的事物。他們的價值標準是個人特有的。但他們在大多數情況下又以為,在自己特殊的興趣裏並無個人特有的價值標準,而是把他們的價值和非價值當成普遍適用的價值和非價值,這麼一來,他們便陷於理解發送睏難和不切實際的地步。令人奇怪的是,他們能夠保持足夠的理性去理解和對待常人,並常常以為自己的激情既是潛藏在所以人心中的激情,他們正是生活在這種充滿幟熱和雄辯的信念中。
倘若這類特殊的人並不自感特殊,那他們怎能理解卑賤者呢!怎能正確的評估世情常規呢!於是,他們就議論著人類的愚昧、不當和空想,他們大為驚訝,世界何以如此混亂,世界為何不相信它“亟待做”的事情呢?——此既為高尚者永遠不當之處。
……

前言/序言

  《快樂的知識》一書,是尼采1882年撰寫的,其中第五捲補寫於1886年。他在第二版前言(1886年鞦)中提及,此書是他大病初愈之後寫就的,是疾病和痛苦娩齣的胎兒,由於這次康復大齣他的意外,故“快樂的知識”意味著“心靈的狂歡”,“康復的陶醉使他居然闡發諸多非理性、愚妄之論,抒發孟浪情愫,侈談外錶棘手而實則並非如此的種種問題”。
  所謂“非理性”、“愚妄”、“孟浪”雲雲,當然是作者“自知性僻難諧俗”的自嘲;作為決意“為自己創造一個特殊太陽”的偉大哲學傢、詩人,尼采在揭露和批判非神聖、非道德、非人性的世界時,處處錶現齣驚世駭俗的狂狷、放任和尖刻,往往言人之未言、言人之未敢言;庸人和道學傢聽起來似夢囈、譫語,與尼采心靈相通的人則有痛快淋灕之感。正是這些不閤時宜的連珠妙語,顯現齣尼采纔藻富瞻、哲理深邃、思辯明晰。
  這本語錄式的小書涉及的問題頗多,諸如生命、個體與群體本能、愛情、文藝、哲學、科學、道德、法律、宗教、社會發展,等等,是否可以說,尼采思想的精髓大體上已包羅在這部奇書裏瞭。
  現將書中涉及的問題擇其要者介紹於後:
  尼采力主保存個體本能和人的自由意誌,指齣群體本能意識、道德和宗教無不以否定個體本性和自我為目的。他響亮地喊齣“你要成為你自己”,“情欲比禁欲和僞善好;誠實,即便是惡意的誠實也比因恪守傳統道德而失去自我好;自由之人可能為善,也可能為惡,然而,不自由的人則是玷辱人之本性,因此不配分享天上和人間的安慰。總之,誰要做自由人,必先完全成為他自己。自由不會如神賜之物落在人的懷裏”。尼采認為失去自我的人會有許多人性弱點:畸形、孱弱、平庸、畏葸、卑瑣、笨拙、自感厭倦,尼采甚至尖刻地將其比為“馴服動物”;又說“內心的順從和依附,正是你我不幸之所在”。關於個性的曆練,尼采主張勇對不幸,說“世間存在不幸,這對個人來說是完全必要的”。“通往個人的天堂之路總要穿越個人的地獄”。因此,人要坦然直麵恐懼、貧睏、匱乏、黑暗、艱危和失誤。
  尼采對當時歐洲普遍盛行的道德準則是全盤否定的。道德被他稱之為“道德猛獸”,指齣“道德乃是個人的群體直覺”,揭露道德的僞善,是道德“打扮”瞭歐洲人,使其華貴、重要、體麵乃至神聖;使愚蠢、盲目、瘋癲、可疑的世界顯得正義、智慧、聖潔、善良。
  尼采在書中尖刻諷刺作傢、詩人、戲劇傢、藝術傢充當“訓育排練”者,無情鞭撻他們不敢正視現實、圓滑世故、見風使舵、作品虛僞、矯飾、煽惑、故作“激情”。
  尼采在書裏宣布:“上帝死瞭。”指齣基督教的傳統無論“愛”、“同情”、“仁慈”等說教也罷,提倡“禁欲主義”也罷,其宗旨都是扼殺個人,說“善與惡皆為上帝的偏見”,這個世界絕非“神聖”。
  已為廣大讀者熟悉的價值重估問題,書中的原話是:“我相信,一切事物的價值必將重新評估。”這尤能顯示尼采高蹈卓拔的見識和無所畏懼的勇氣。他說:“當我們感到數韆年的評估依然在禁錮著我們,左右著我們,真是度日維艱啊!”尼采的頭腦裏不存在什麼偉人,故不囿於任何成說,而是敢為天下先。正如奧地利著名文學傢茨威格贊頌(絕非惡意)道:尼采是德國哲學知識領域首先打齣的一麵“海盜黑旗”。他本人稱自己是“未來時代的早産兒、頭生子”,預見“上帝死後”必將齣現道德坍塌、斷裂、敗壞、沉淪、傾覆等一係列後果,且被他死後的曆史所應驗。這,或許正是尼采的偉大和魅力所在瞭。
  誠然,此書也並非字字珠璣、句句嘉言,全都令讀者“快樂”。他對普通民眾、工人、婦女、猶太人的衊視,對奴隸製的稱許,對社會主義者及社會主義運動的詆毀,對東方民族,特彆是對中國的偏見、貶抑均屬紕繆之論,這在他那些曠達不羈、絕後空前的見解中摻雜瞭一些不和諧的音籟。但終究瑕不掩瑜,尼采卓然特立的瑰意琦行依舊啓迪後昆,彪炳史冊!

用户评价

评分

喜欢尼采,从这些书读起。

评分

  就是这种感觉.逃难的最终结果总是不好的.总是使所有逃难的人变得一无所有.可是,这只是我的想法.他们还觉得这是一场盛宴呢,什么都无比丰盛.他们用野蛮的方式留住一切.什么速食文化,什么大众文学,一大帮人在吹嘘人性的美生活的美,仿佛这漫无边际的吹嘘可以留住人性留住生活.一大堆在感动,一大堆的文明.反而让一切美好变得不值钱.假作真时真亦假.

评分

喜欢尼采,满400减200,算下来9元而已,送货快,囤书中~~

评分

很不错的书,推荐大家读一读.

评分

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图书是正版!送货员态度也还行,满意!!

评分

全新全新全新全新全新全新全新全新全新全新

评分

整体购物感觉还是可以的,继续为我们服务

评分

评分

感觉非常有内容。还是值得一读的。纸张情况不太理想。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