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竹如近日往來極密,來則作竟日之談,所言皆身心國傢大道理。渠言有竇蘭泉者,雲南人,見道極精當平實。竇亦深知予者,彼此現尚未拜往。竹如必要予搬進城住,蓋城內鏡海先生可以師事,倭艮峰先生、竇蘭泉可以友事,師友夾持,雖懦夫亦有立誌。予思硃子言“為學譬如熬肉,先須猛火煮,然後用漫火溫”,予生平工夫全未用猛火煮過,雖略有見識,乃是從悟境得來,偶用功,亦不過優遊玩索已耳,如未沸之湯,遽用漫火溫之,將愈煮愈不熟矣。以是急思搬進城內,屏除一切,從事於剋己之學。鏡海、艮峰兩先生亦勸我急搬,而城外朋友,予亦有思常見者數人,如邵蕙西、吳子序、何子貞、陳岱雲是也。
评分《陳寶箴集(中)》,十分需要,見到書喜齣望外。
评分當時湖南正逢大旱,赤地韆裏,飢民遍野,共有二十多個州縣受災,其中又以瀏陽、醴陵、衡山最為嚴重。情勢緊急,朝廷特許陳寶箴不用入京覲見,直接離津赴任。寶箴遂搭船走海道,火速趕往長沙,離津前發電報請求各省援助,得黃金五六十萬兩,大賑災情慘重的三個州縣。初步勘察後,再頒布嚴禁販米齣境令,以確保糧米供應。然而此舉卻引起米商不滿,在嶽州洞庭湖畔聚集韆餘艘米販舟船要強行齣湘,寶箴以米禁為湖南飢民安危之所係,派遣總兵持符節帶軍隊趕往阻攔,臨行指示當場誅殺為首聚眾滋事者,以鐵腕手段平嘩變、安民心。由於措施得當,救災及時,使得百數十萬人逃脫死亡的命運。
评分本捲內容為公牘,可以考證作者之生平。
评分義寜陳氏,無論怎麼說,都應在之中國近現代史上寫下濃重的一筆。陳寅恪先生的齣現,為這個傢族的傳奇,更畫上瞭一個驚嘆號。陳寅恪先生作為一位純粹的學者,現在卻成為瞭一個熱門,倒也是一種異象。陳先生之所以為大眾所推崇,更多的大概是他的氣節和風骨,而並不是他的學術成就(對於史學界來說,陳先生自然是一等的史學傢,但對於普通大眾來說,他的史學著作並不是很能理解的東西)。而這種風骨和氣節的形成,大概與傢庭是很有關係的。即使隻是憑著這個原因,讀讀陳寶箴集也是很必要的,更何況陳氏作為近代史上的大人物,讀他的集子能更好的理解近代史呢。
评分予有大銅尺一方,屢尋不得,九弟已帶歸否?頻年寄黃英白菜子,傢中種之好否?在省時已買漆否?漆匠果用何人?信來並祈詳示。兄國藩手具。
评分居然用的是簡體橫排。就算不搞成繁體竪排,至少也應該弄成繁體橫排啊!
评分陳寶箴是晚清的一位重要人物,值得關注。
评分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