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語法研究的認知視野

漢語語法研究的認知視野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袁毓林 著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041645
版次:1
商品编码:10284984
品牌:商务印书馆(The Commercial Press)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04-12-01
页数:57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內容簡介

  《漢語語法研究的認知視野》一書所收錄的文章都發錶過,但收入《漢語語法研究的認知視野》時,都有不同程度的擴展,作者對每一篇都作瞭進一步的修改,問題論述得比原先已發錶的文章更明白、更透徹瞭。文章大多是作者進入21世紀以後撰寫的,由此可見作者耕耘之勤,而且從中大傢也可以瞭解到作者最近的研究動嚮。作者已是一位在漢語學界有影響的中年學者,他的水平、他的觀點如何,學術界自有公論,我作為他當年師從硃德熙先生攻讀博士學位時的副導師在這裏不宜多說。該書書名為“漢語語法研究的認知視野”,這錶明作者對自己這幾年來所從事的有關認知語法的研究是很看重的。事實也是如此,就我對作者近幾年來研究成果的瞭解,我也覺得他在漢語認知語法研究方麵成績為令人矚目。這一點我相信大傢隻要細緻閱讀一下他收錄在《漢語語法研究的認知視野》第一編裏的幾篇論文,也會産生跟我一樣的感覺。

目錄

序 第一編 語序、照應和稱代問題研究 定語順序的認知解釋及其理論蘊涵 多項副詞共現的語序原則及其認知解釋 照應的結構限製和認知解釋 名詞代錶動詞短語和代詞所指的波動 漢語句子的文意不足和結構省略 再議處置性代詞句 第二編 話題結構和述補結構研究 漢語話題的語法地位和語法化程度——基於真實自然口語的共時和曆時考量 漢語結構類型的普遍語法觀照——評徐烈炯、劉丹青《話題的結構與功能》 述結式配價的控製—還原分析 述結式的結構和意義的不平衡性——從錶達功能和曆史來源的角度看 述結式的論元選擇及其句法配置 第三編 曆史語法和方言語法研究 方位介詞“著”及相關的語法現象 蘇州話人稱代詞構擬中的時間差——讀陳忠敏《論蘇州話人稱代詞的語源》獻疑 吳語的動詞重疊式及相關的類型學參項——從幾種語法格式的分布地域看古吳語的北界 稼軒詞中“見底道”的結構和意義獻疑 稼軒詞“甚今年”句的結構和意義補議 第四編 學術史和方法論探討 語言學研究的現狀和發展趨勢 建立語法學的邏輯學基礎——中國語法學晚齣之原因探析 理論模型、分析技術和邏輯工具——21世紀中國語言學走嚮世界的必由之路 語言學中的“假設—演繹”法及其使用限製 後記

用户评价

评分

物美价廉,值得珍藏!

评分

值得一读。

评分

类型学派是attest,探讨某几种语言的共性和变异限度,看语言中是否有某种结构。

评分

两者的区别就是:前者认定每一种语言都是深层结构的分支,从一种逆流向上总能找到源头。后者认为每一种语言都是深层结构的一个表现,通过大范围整理语料,可以消除不同之处,找到原初的语言形式。

评分

物美价廉,值得珍藏!

评分

物美价廉,值得珍藏!

评分

评分

评分

四,双宾语结构可以作为非常好的测试样本,各种语言中的双宾语有很大不同,不但表现了语法规则,还代表了语用、篇章知识在语法化过程中的痕迹。我们要考察的是:这一意义是怎么表达的?近宾语和远宾语的结构是怎样的?是否被介词隔开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