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完這本書,我仿佛經曆瞭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作者以其細膩的筆觸,將理雅各先生波瀾壯闊的一生徐徐展開。從他初到中國,對這片土地的陌生與好奇,到他深入研究中國文化,與中國士人交流,再到他將《論語》、《道德經》等經典翻譯成英文,並引發西方對中國哲學的關注,每一個階段都描繪得栩栩如生。我特彆欣賞作者對理雅各先生內心世界的深入挖掘,他並非一個高高在上的學者,而是一個有血有肉、有喜怒哀樂的普通人。書中關於他如何剋服語言障礙、如何應對文化衝擊、如何在傳教與學術之間尋找平衡的描寫,都讓我感同身受。他對待中國文化的那份尊重與熱愛,以及他為促進東西方文化理解所付齣的不懈努力,都深深地打動瞭我。這本書不僅僅是對一位曆史人物的記錄,更是一部關於文化交流、思想碰撞的史詩。
评分閱讀這本書的過程,是一種智力上的享受,也是一種情感上的共鳴。作者對理雅各先生的研究,顯然是傾注瞭大量的時間和心血,大量的原始資料和二手文獻被巧妙地融匯在敘事之中,卻絲毫不顯得枯燥。他能夠將復雜的學術理論,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錶達齣來,讓非專業讀者也能領略其中的精妙。我常常在閱讀時,仿佛能看到理雅各先生在書桌前伏案疾書的身影,也能聽到他在課堂上侃侃而談的聲音。作者通過對理雅各思想的梳理,展現瞭他作為一位思想者的成長軌跡,他如何從一個傳教士逐漸成長為一位傑齣的漢學傢,他的思想是如何受到儒傢、道傢等中國哲學的影響,並最終形成瞭自己獨特的學術體係。這本書讓我對“文化基因”的傳承與變異有瞭更深的理解。
评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吸引瞭我。深邃的藍色背景,如同浩瀚的夜空,點綴著幾顆明亮的星星,象徵著知識的光芒,也暗示著本書所要探尋的深遠思想。書名“朝覲東方”四個字,字體古樸有力,帶著一種曆史的厚重感,仿佛打開瞭一扇通往古老智慧的大門。而“理雅各評傳”則如同引路者,指明瞭本書的核心人物,勾勒齣它將深入剖析這位在東西方文化交流史上留下深刻印記的先驅。我尤其期待書中能夠展現理雅各先生如何跨越語言和文化的鴻溝,將中國的經典著作介紹給西方世界,這份勇氣和智慧令人景仰。書名本身就蘊含著一種東方哲學的韻味,讓人不禁聯想到日齣東方,萬象更新的景象,也預示著作者將以一種全新的視角來解讀理雅各的生平與貢獻。整本書的包裝,從裝幀到字體,都透露齣一種嚴謹而又不失藝術性的氣質,無疑會是一本值得細細品味的書籍。
评分這本書的閱讀體驗非常獨特,它不像一般的傳記那樣綫性敘述,而是穿插瞭大量的曆史背景和文化分析。作者仿佛是一位導遊,帶領我們不僅認識瞭理雅各這個人,還深入瞭解瞭他所處的那個時代,以及他所麵臨的復雜社會環境。他對當時西方世界對中國的認知誤區進行瞭深刻的剖析,也闡述瞭理雅各的譯著如何打破瞭這些刻闆印象,為西方打開瞭認識中國的全新窗口。我尤其喜歡作者對理雅各翻譯作品的評價,他並非簡單地贊美,而是理性地分析瞭其中的優點與不足,並結閤當時的翻譯理論和實踐,得齣瞭獨到的見解。這種嚴謹的學術態度,讓這本書既有文學的感染力,又不失學術的深度,真正做到瞭一本“評傳”。它讓我重新審視瞭理雅各的價值,也讓我對東西方文化交流史有瞭更深刻的認識。
评分這本書帶給我的,遠不止是對理雅各生平的瞭解。它更像是一麵鏡子,照見瞭東西方文明在互動中的相互吸引、相互誤解和相互啓迪。作者的敘述視角非常客觀,他既肯定瞭理雅各的巨大貢獻,也指齣瞭他在某些方麵可能存在的局限性。這種辯證的眼光,使得本書的評價更加公正和全麵。我特彆欣賞作者在書中對“翻譯”這個行為的深刻反思。他討論瞭翻譯不僅是語言的轉換,更是文化的傳遞,以及在這過程中可能發生的“失真”與“增值”。理雅各的譯著,無疑是連接東西方精神世界的橋梁,而作者則通過這本書,帶領我們審視瞭這座橋梁的建造過程,以及它所承載的意義。這本書讓我看到瞭文化交流的復雜性與重要性,也激發瞭我對不同文明之間對話的強烈興趣。
评分哇,内容写的真是详细啊
评分作为第一个系统研究、翻译中国古代经典的近代英国著名汉学家、新教传教士,James Legge在近代中西文明交流中实在是值得研究。
评分《莫言散文》收录了莫言在1985年至1999年所创作的散文。莫言的作品表现了富有感性化的风格,采用一种不受控制的、重视感觉的叙述态度。莫言的散文保留了他独有的写作风格,汪洋恣肆,激情勃发,文字鲜活率真、妙趣横生,令人回肠荡气,痛快淋漓。 莫言整理了1985年至1999年创作的散文随笔,精选45篇,结集成20万字的《莫言散文》。书中有莫言的童年、故乡的往事,当年因为生活艰难而他本人食量大,自嘲吃相凶恶,苦难之中有幽默。有关于他自己如何走上写作道路的自诉,十分生动有趣。莫言说“饥饿和孤独是我创作的财富”,书中对他的文学观念作了深入的阐述。这本书对了解莫言的生平和创作起了重要的作用。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中国作家莫言的散文集粹。
评分收到书了,书很厚,还没读,对近代史和基督教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读一读
评分这个世代怎么活?试问
评分收到书了,书很厚,还没读,对近代史和基督教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读一读
评分经典之作,当然不错!
评分这个世代怎么活?试问
评分《莫言散文》收录了莫言在1985年至1999年所创作的散文。莫言的作品表现了富有感性化的风格,采用一种不受控制的、重视感觉的叙述态度。莫言的散文保留了他独有的写作风格,汪洋恣肆,激情勃发,文字鲜活率真、妙趣横生,令人回肠荡气,痛快淋漓。 莫言整理了1985年至1999年创作的散文随笔,精选45篇,结集成20万字的《莫言散文》。书中有莫言的童年、故乡的往事,当年因为生活艰难而他本人食量大,自嘲吃相凶恶,苦难之中有幽默。有关于他自己如何走上写作道路的自诉,十分生动有趣。莫言说“饥饿和孤独是我创作的财富”,书中对他的文学观念作了深入的阐述。这本书对了解莫言的生平和创作起了重要的作用。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中国作家莫言的散文集粹。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