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神秘文化

中國古代神秘文化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李鼕生 著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齣版社: 人民齣版社
ISBN:9787010101781
版次:1
商品編碼:10867446
包裝:平裝
叢書名: 人民聯盟文庫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1-08-01
頁數:385

具体描述

編輯推薦

中國曆史悠久,民族文化源遠流長,不僅內容極其豐富,而且具有獨特的魅力。在世代承傳演變的傳統文化中,不少帶有濃厚的神秘色彩,包含著令人不可思議的因素,可謂形形色色,光怪陸離。韆百年來,迷惑過多少民眾,愚弄過多少權貴,激起過多少玄學傢的幻想,觸發過多少藝術傢的靈感。舉凡政治、軍事、曆史、科技、藝術、文學以至衣、食、住、行等,無不受到它的影響。包羅在先民以其智慧和愚昧編織的這張巨網中的種種方術,迄無統一名稱。近年來,傳統文化中的這一重要部分受到有關學者的重視,並被稱之為“中國神秘文化”。李鼕生所著的《中國古代神秘文化》從巫術、符咒、神靈、法術等方麵研究論述瞭中國古代的神秘文化。

內容簡介

神秘文化這一領域,已逐漸受到學術界的重視。《中國古代神秘文化》追溯瞭中國神秘文化的源頭,對以往被斥之為“封建迷信”的神秘文化進行瞭係統研究和剖析,弄清它們的開龍去脈,綜閤排比,梳理抉剔,辨彆是非,去僞存真。使人們在瞭解的這些神秘文化現象的性質、起源、內容、發展脈絡以及曆史的實踐後,能夠由迷惑而清醒,由篤信而不信。其中還包括一些在曆史進程中已經被淘太的神秘文化,但作一種曾經存在過的文化現象,作者也進行瞭介紹。《中國古代神秘文化》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對中國神秘文化的基本內容進行瞭綜閤分析,作齣瞭較為科學的評價。

目錄

前言
導言:濛上一層迷霧的文化現象
一、由《紅樓夢》、《三國演義》和《金瓶梅》中的幾個故事說起
二、從“哈哈鏡”中透視的社會風習

第一章 原始人謀求生存的精神支柱
一、人類早期的原始心態、對客觀世界的控製意識
二、愚昧性的明顯暴露,迷信的根源
圖騰崇拜
自然崇拜
鬼靈崇拜
三、人類進程中的一種思想文化的錶現
中國傳統文化是一個多民族、多社會結構、多層次的
文化整閤係統
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高雅和粗野

第二章 神秘文化的核心——巫術
第三章 光怪陸離、神秘莫測的魔幻殿堂
第四章 神秘的語言文字——符咒
第五章 無所不在的無魂魄的力
第六章 神靈論和法術論
第七章 巫——中國知識分子的原型
第八章 既是神秘的,又不完全是神秘的
第九章 不是解不開的謎
主要參考書目

用户评价

评分

“評價”可以是總括全書作鳥瞰式的評述,如書評《展現“另一個”愛因斯坦》是這樣評價《愛因斯坦晚年文集》的:“每篇文章都體現瞭作者的睿知和科學預見性。全書蘊涵著科學傢與知識分子的良知,浸透著他對整個20世紀全人類的極大的人文關懷。”也可以聚焦於作品的細部作畫龍點睛式的點評。如金聖嘆評《魯提轄拳打鎮關西》一節中魯達打店小二一段描寫:“一路魯達文中,皆用‘隻一掌’、‘隻一拳’、 ‘隻一腳’,寫魯達闊綽,打人亦打得闊綽。” 三言二語就點齣瞭《水滸》對魯達的動作描寫是充分個性化的。 “評價”是書評中最重要、最關鍵的部分,也是最見功力的部分,從這裏可以見齣一個人的思想水平、藝術素養、鑒賞能力、語言功夫等等。

评分

公元11世紀40年代,中國在世界上最早産生活字印刷術,並逐漸嚮世界各國傳播。東到朝鮮、日本,南到東南亞各國,西經中近東到歐洲各國,促進瞭書籍的生産和人類文化的交流與發展。公元14世紀,中國發明套版彩印。15世紀中葉,德國人J.榖登堡發明金屬活字印刷。活字印刷術加快瞭書籍的生産進程,為歐洲國傢所普遍采用。15~16世紀,製造瞭一種經濟、美觀、便於攜帶的書籍;荷蘭的埃爾塞維爾公司印製瞭袖珍本的書籍。從15~18世紀初,中國編纂、繕寫和齣版瞭捲帙浩繁的百科全書性質和叢書性質的齣版物── 《永樂大典》、 《古今圖書集成》、《四庫全書》等。

评分

评分

公元11世紀40年代,中國在世界上最早産生活字印刷術,並逐漸嚮世界各國傳播。東到朝鮮、日本,南到東南亞各國,西經中近東到歐洲各國,促進瞭書籍的生産和人類文化的交流與發展。公元14世紀,中國發明套版彩印。15世紀中葉,德國人J.榖登堡發明金屬活字印刷。活字印刷術加快瞭書籍的生産進程,為歐洲國傢所普遍采用。15~16世紀,製造瞭一種經濟、美觀、便於攜帶的書籍;荷蘭的埃爾塞維爾公司印製瞭袖珍本的書籍。從15~18世紀初,中國編纂、繕寫和齣版瞭捲帙浩繁的百科全書性質和叢書性質的齣版物── 《永樂大典》、 《古今圖書集成》、《四庫全書》等。

评分

评分

寶貝不錯啊。很喜歡這本書。推薦購買。

评分

评分

很好的一整套書係,值得閱讀。

评分

迄今為止發現最早的書是在5000年前古埃及人用紙莎草紙所製的書。到公元1世紀時希臘和羅馬用動物的皮來記錄國傢的法律、曆史等重要內容,和中國商朝時期的甲骨文一樣都是古代書籍的重要形式。在印刷術發明之前書的拷貝都是由手工完成,其成本與人工都相當高。在中世紀時期隻有少數的教會、大學、貴族和政府有著書籍的應用。直到15世紀榖登堡印刷術的發明,書籍纔作為普通老百姓能承受的物品,從而得以廣泛的傳播。進入20世紀九十年代,隨著網絡的普及書已經擺脫瞭紙張的局限,電子書又以空間小、便於傳播、便於保存等優勢,成為未來書的發展趨嚮。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