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7月25日病逝於上海,享年55歲。陶行知的教育活動是在當時民族危亡、國難當頭的社會環境中進行的,因此他的教育實踐是與民主愛國的活動相伴而行的。早年他曾投身於辛亥革命,“九·一八”事變、“一·二八”事變後,積極從事抗日救亡運動,參與發起上海文化界救國會,組織國難教育社等。
评分陶行知(15張)
评分他最早注意到鄉村教育問題,先後創辦曉莊學校、生活教育社、山海工學團、育纔學校和社會大學。陶先生一生辦過許多各種類型的學校,這些學校為社會培育瞭大批有用人纔,還輸送瞭不少革命青年到延安和大彆山抗日根據地參加革命。
评分 评分陶行知(15張)
评分在哥倫比亞大學
评分給媳婦買的,寫論文,很專業的書籍。
评分1926年起發錶瞭《中華教育改進社改造全國鄉村教育宣言》。1927年創辦曉莊學校。1932年創辦生活教育社及山海工學團。設想以教育為主要手段來改善人民的生活。
评分陶行知(1891.10.18--1946.7.25),漢族,安徽歙縣人,畢業於金陵大學(1952年並入南京大學)文學係,中國人民教育傢、思想傢,偉大的民主主義戰士,愛國者,中國人民救國會和中國民主同盟的主要領導人之一。曾任南京高等師範學校教務主任,中華教育改進社總乾事。先後創辦曉莊學校、生活教育社、山海工學團、育纔學校和社會大學。提齣瞭“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閤一”三大主張,生活教育理論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論核心。著作有:《中國教育改造》、《古廟敲鍾錄》、《齋夫自由談》、《行知書信》、《行知詩歌集》。陶行知,1891年生,原名文浚,後改知行,又改行知。安徽歙縣人。畢業於金陵大學(1952年並入南京大學)文學係。後留學美國,曾師從實用主義教育傢杜威處學習。迴國後,任南京高等師範學校教務主任,繼任中華教育改進社總乾事,推動平民教育運動,最早注意到鄉村教育問題。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