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值得珍藏
评分特纳提到在恩登布疗法中象征物件与行为的安排中还应考虑一些其他方面,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恩登布人的”药物“概念。恩登布人主要分出两种药,伊图姆布和姆佩卢。伊图姆布中联想链主要是交感式的--象征物与所指物在本质或现象上的某些方面相似。在姆佩卢中,联想链主要是接触式的--象征物实际上就是它的所指物的一部分或者二者有着密切的物理接触。
评分象征之林
评分 评分就是纸质太差了!
评分内容很好,值得一读,推荐
评分象征主义分为前象征主义,和后象征主义。前象征主义︰19世纪后半叶产生于法国的诗歌流派。代表人物是:波德莱尔、魏尔伦、兰波和马拉美。波德莱尔的十四行诗《应和》首次提出著名的象征主义“应和”论。后象征主义出现于一次大战后的世界性文学潮流,20年代达到高潮,40年代接近尾,其创作手法延续到后来的各种写作中。它的主要特点是︰创造病态的“美”,表现内心的“最高真实”,运用象征暗示,在幻觉中构筑意象,用音乐性增加冥想效应。
评分好书,一直在京东买,正版,我喜欢收藏...哈哈
评分意义与浓缩 人类学著作中早就提到,仪式象征符号是情感的催化剂。也许持这个立场的最引人注目的言论,来自爱德华?萨丕尔(Edward Sapir)的《社会科学大百科》(xiv,492—493)。萨丕尔辨析了两类主要的象征符号,这让我们想到荣格的区分。萨丕尔把第一类称之为"指涉性的"(referential)象征符号。它包括诸如口头演说、书面作品、国旗、旗语等样式以及其他的符号组织,人们一致认可它们是表明意义的简练手法。如荣格所说的"符号"一样,这类指涉性的象征符号主要是认知性的,它们指向已知事实。但大多数的仪式象征符号属于第二类,它由"浓缩的"象征符号组成,萨丕尔将之定义为"代替直接表述的、高度浓缩的形式,它使情感紧张以有意识的或潜意识的形式得以迅速释放"。浓缩象征符号"充满着情感特质"。在萨丕尔看来,这两种象征意义在发展上的主要区别是:"指涉性象征符号的意义随着意识层面的正式认知而拓展,浓缩的象征符号的意义触及潜意识的越来越深的根处,并将其情感特质散播至远离了象征符号原义的各类行为和情景中。" 萨丕尔的明确表达很富于启发意义。他清楚地强调了仪式象征符号的四个主要特征:(1)许多种意义浓缩在一个单一的形式里;(2)所指的简约性;(3)情感或欲望的品质占主导;(4)与无意识区域的联结。不过,他低估了我称之为意义的意识形态(或者,我将补上,规范性)一极的重要性。仪式象征符号同时既是指涉性的,又是浓缩的,虽然每一个象征符号都是多重指涉的而非单一指涉的。它们的本质特点存在于粗野的物质性和结构化的规范性的并置之中、有机体的和社会的并置之中。这些象征符号是相对立的品质的协调一致,是"高"和"低"的统一。我们无需熟知任何现代精神分析学,就可以猜测到象征两极的这种并置甚至是相互渗透,是和它的社会功能相联系的。涂尔干曾着迷于探寻,为什么许多社会规范和责任被人们感到既是"应该做的"又是"想要做的"。现在学者们正逐渐看到,仪式正是这么一个机制,它将这种应尽的规范和责任周期性地转换成想要做的规范和责任。仪式的基本单位,即支配性象征符号,压缩了带来这种变化的整个仪式过程的主要特点。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