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卡爾的骨頭:信仰與理性衝突簡史

笛卡爾的骨頭:信仰與理性衝突簡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 蕭拉瑟 著,曾譽銘,餘彬 譯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ISBN:9787542639042
版次:1
商品编码:11089338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2-09-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87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編輯推薦

追蹤17世紀偉大哲學傢之骨頭的旅程
《笛卡爾的骨頭》2008年在美國齣版後,被列入《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這是一本西方思想史方麵的通俗讀物。書中講瞭一個故事,核心是一個秘密:笛卡爾的遺骨在哪裏?為什麼他的頭骨會與其他骨頭分離?

內容簡介

1650年,笛卡爾應瑞典女王剋裏斯蒂娜邀請,來到瑞典斯德哥爾摩,住在法國駐瑞典大使皮埃爾·夏努的傢裏。就是在這裏,笛卡爾感染風寒,不幸去世。笛卡爾的遺骨被安葬在瑞典一個天主教小墓地。隨著笛卡爾名氣越來越大,法國政府決定將笛卡爾的遺骨遷葬迴巴黎。中間幾經波摺,多次遷移,三次落葬,最終人們發現,笛卡爾的頭骨和其他骨頭是分離的,巴黎自然曆時博物館和瑞典隆德曆史博物館都聲稱自己擁有笛卡爾的顱骨,而其餘的遺骨則安葬在巴黎聖日耳曼德佩大教堂裏麵。還有一些遺骨碎片散落各地,有的還被製作成戒指,作為禮物,笛卡爾用於寫作的右手食指的指骨也被收藏,之後滑入曆史的塵埃。總之,人們珍惜的不僅是笛卡爾的精神遺産,笛卡爾的骨頭也成為人們爭相收藏的聖物。
在笛卡爾去世的17世紀,天主教依然重視聖物,認為人的骨骸是連結生命與死亡的紐帶,而普通人和齣身高貴的人也同樣崇拜聖物,因此當時有聖物的商業交易。人們用這些聖物來裝飾自己傢中的奇物櫃。到瞭19世紀,人們還是到處尋找聖物,包括骨骸、牙齒、化石、羽毛等。歐洲很多古老的博物館都是在某人捐贈的奇物櫃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也正是因為笛卡爾的遺骨被視為聖物,纔使得它的離散和追尋更加撲朔迷離,耐人尋味。

作者簡介

蕭拉瑟(Russell Shorto),美國曆史學傢和作傢。1959年齣生於賓夕法尼亞州,1981年喬治華盛頓大學研究生畢業,是《紐約時報雜誌》專欄作傢。除瞭《笛卡爾的骨頭》廣受好評之外,他也以《世界中心的島嶼》一書齣名,該書論及紐約市的荷蘭起源。他也因加強荷蘭與美國的關係而在2009年獲得荷蘭騎士勛章。

內頁插圖

精彩書評

“一部知識探險故事,稀奇而迷人……蕭拉瑟的行文,聰明利落,纔華橫溢。在每一頁,他都為讀者貢獻齣新的迷惑、離奇和驚喜。”
——《洛杉磯時報》

“蕭拉瑟是一個很會講故事的人。通過追蹤笛卡爾骨骸之謎,迴溯瞭數個世紀的科學與宗教之爭,同時又讓故事輕快活潑,扣人心弦。”
——《舊金山紀事報》

“蕭拉瑟的思想洞見愉悅人,啓發人,或許——也煩擾人。”
——麗薩·亞丁《自然》雜誌

“《笛卡爾的骨頭》堪稱一部令人信服的思想偵探故事,既揭開滿是灰塵的往昔,也啓示現在。”
——傑弗裏·圖賓《九人:美國最高法院風雲》作者

目錄

序言
第1章 死神之吻
第2章 骨之盛宴
第3章 聖物不聖
第4章 錯置之顱
第5章 顱之容量
第6章 遺忘之軀
第7章 現代之臉

尾 聲
鳴 謝
參考文獻


用户评价

评分

  李长之说:“要同情的了解,无忌惮的指责,可以有情感而不能有意气,可以有风趣而不必尖酸刻毒,根据要从学识中来,然而文字仍需是优美而有力的创作。”

评分

  

评分

挺好的一书,值得观摩

评分

可以与《笛卡尔的秘密手记 》参照阅读

评分

  “理性 VS 信仰”或许是现代性的持续高烧。P96

评分

非常经典的图书值得一生收藏。

评分

  应该讲,几类书评,该当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彼此不能割裂、也不好骄傲或妄自菲薄。

评分

《笛卡尔的骨头:信仰与理性冲突简史》内容简介:笛卡尔是谁?说到笛卡尔是谁,我们头脑中的反应大概是:他是个哲学家,因为他是现代哲学二元论的创始人,认为心灵与身体、灵魂与物质是相分离的;他是个数学家,因为他是分析几何学的发明者,他认为数学是认识宇宙的一把钥匙;他是个思想家,他的“我思故我在”回响了几个世纪,影响了无数的思想者;他是个科学家,他提出划时代的“方法论”。他还研究解剖学、医药学,探索自然和宇宙奥秘,注重科学观察和实验。

评分

读了这本书之后,我发现作者在做班主任工作的时候也有很多的无奈,她曾经这样说过:“‘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在我看来,这句话和‘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是一路的。如果是教师之外的人这样说的,那他就是在恶意地欺负人,把教师往绝路上逼;如果教师自己这样说,那他不是幼稚就是自大狂,迟早要碰个头破血流。我曾经属于后一类。那时,我处于极度危险的境地。”看薛老师这些话,你能觉得这是一个真实的老师,她说的话就象是邻居唠家常那样真诚自然。对于书中她大胆、直率的言辞,我很钦佩,不是每个人都有这种胆识、思维的。她能把一件看似简单惯常的事情剖析提头头是道,透过了表象看到了它的内在根源。她有勇气把一些不同与大家都说的话写在纸上,让别人看,虽然多数人心理或许也如她所想。但凭这一点儿,就让人佩服至极。比如,她对“老师象蜡烛、春蚕”,“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这些话的评析,一针见血,道出了我们老师的共同心声。之所以造就了她感说真话,敢于抵制一切不利于学生成长和进步的制度。因为薛老师的人生信念就是:缺乏真诚、理性和趣味的日子是不值得过的。教育教学中有了平衡愉悦的心态,正确的定位和良好的策略,才能在饱满热情中,在正确策略中扶植学生向上?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