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郵 圖說園林樹木栽培與修剪 園林樹木栽植移植技術書籍 土肥水管理技術 常見園林樹木的栽

包郵 圖說園林樹木栽培與修剪 園林樹木栽植移植技術書籍 土肥水管理技術 常見園林樹木的栽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張小紅,馮莎莎編著 著
圖書標籤:
  • 園林樹木
  • 樹木栽培
  • 樹木修剪
  • 園林綠化
  • 土肥水管理
  • 栽植移植
  • 園藝技術
  • 園林技術
  • 植物養護
  • 園林園藝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弗洛拉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268938
商品编码:11190377624
包装:平装
开本:32
出版时间:2016-07-01
页数:335
字数:310

具体描述



商品參數

圖說園林樹木栽培與修剪
            定價 39.00
齣版社 化學工業齣版社
版次 1
齣版時間 2016年07月
開本 32開
作者 張小紅,馮莎莎 編著
裝幀 平裝
頁數 335
字數 310
ISBN編碼 9787122268938












內容介紹
本書章介紹瞭園林樹木的分類、園林樹木的選擇與配置、園林樹木栽植技術、大樹移植及園林樹木的土肥水管理技術;第二章介紹瞭園林樹木整形修剪的意義與原則、修剪的基本方法、不同類型園林樹木的整形修剪方法;第三至第六章詳細介紹瞭行道樹和庭蔭樹、花灌木、綠籬及藤本類共61種常見園林樹木的栽培管理和整形修剪技術。本書文字簡練、圖文並茂,是園林工作者良好的參考讀物。

目錄
**章園林樹木栽培技術
**節園林樹木分類1
一、根據樹木的生長習性分類1
二、根據葉存在期的長短分類2
三、根據光照因子分類3
四、根據樹木的植物學特點分類4
五、根據樹木的觀賞特性分類4
六、根據樹木在園林綠化中的用途分類5
第二節樹種選擇與配置6
一、樹種選擇的基本原則7
二、樹種特性與樹種選擇7
三、適地適樹的途徑和方法9
四、主要綠化類型的樹種選擇10
五、園林樹木的配置方式18
第三節園林樹木栽植技術24
一、園林樹木栽植的概念24
二、園林樹木栽植原理26
三、栽植前的準備28
四、栽植技術35
五、栽植成活期的養護管理50
第四節大樹移植59
一、大樹移植概述59
二、大樹移植前的準備63
三、大樹移植技術68
四、提高大樹移植成活率的措施78
五、土球破損、散球怎麼辦82
六、大樹降溫微灌係統83
第五節園林樹木的土、肥、水管理84
一、園林樹木的土壤管理84
二、園林樹木的水分管理89
三、園林樹木的營養管理99
第二章園林樹木整形修剪基礎
**節園林樹木整形修剪的意義與原則109
一、園林樹木整形修剪的意義109
二、園林樹木整形修剪的原則109
第二節園林樹木的枝芽特性113
一、芽的種類113
二、枝的種類114
三、枝芽特性117
第三節園林樹木修剪的基本方法121
一、修剪時期121
二、修剪的基本方法122
三、修剪的注意事項129
四、修剪常用工具及使用要點132
第四節不同類型園林樹木的整形修剪方法137
一、園林樹木的整形方式137
二、不同類型樹木的整形修剪149
第三章行道樹和庭蔭樹的栽培與修剪
一、垂柳163
二、饅頭柳165
三、毛白楊167
四、龍爪槐170
五、榆樹172
六、梧桐174
七、二球懸鈴木177
八、銀杏180
九、泡桐182
十、閤歡185
十一、七葉樹188
十二、雞爪槭190
十三、復葉槭192
十四、流蘇樹194
十五、西府海棠196
十六、玉蘭199
十七、碧桃202
十八、梅花204
十九、櫻花207
二十、柿樹210
二十一、蘋果212
二十二、油鬆217
二十三、雪鬆220
二十四、側柏223
二十五、圓柏226
二十六、龍柏227
二十七、香樟樹231
二十八、杜英233
二十九、廣玉蘭236
三十、女貞239
三十一、桂花241
第四章花灌木的栽培與修剪
一、連翹246
二、紫薇248
三、紫荊251
四、榆葉梅255
五、紫丁香257
六、蠟梅259
七、石榴263
八、木槿266
九、牡丹269
十、迎春花273
十一、紅葉石楠276
十二、紅花?木278
十三、三角梅282
十四、夾竹桃285
十五、杜鵑花288
十六、月季290
十七、瑞香294
十八、梔子花298
十九、茶花301
二十、枸骨304
第五章綠籬的栽培與修剪
一、中華金葉榆308
二、火棘310
三、大葉黃楊313
四、小葉黃楊316
五、紫葉小檗318
六、小葉女貞320
第六章藤本的栽培與修剪
一、淩霄323
二、紫藤325
三、葡萄328
參考文獻

《風雅集萃:百年名木古樹的傳奇與智慧》 內容簡介: 本書並非一本尋常的園林樹木栽培技術手冊,也非簡單的圖譜。它是一部關於時間、生命、藝術與人文精神的深度探索,聚焦於那些承載著曆史記憶、見證著歲月變遷的百年名木與古樹。我們不再贅述基礎的栽植、移植、土肥水管理等栽培技藝,而是將目光投嚮這些古老生命的深層哲學,以及它們在人類文明長河中扮演的獨特角色。 本書分為四大篇章,每一篇都力求剝離浮華,直抵生命的本質與曆史的脈絡。 第一篇:根深葉茂,生命的迴響 這一篇章將帶您走進古樹的“內在世界”。我們從生物學的角度齣發,但並非枯燥的術語堆砌,而是以生動形象的語言,揭示古樹驚人的生命力與適應性。我們將深入探討: 細胞的記憶與時間的刻痕: 古樹細胞在漫長歲月中積纍的微觀變化,如何成為一本活著的“年輪史書”。從細胞結構的變化、生長激素的調節,到對極端環境的代償機製,都將以詳實的案例和科學的解析,展示生命頑強的適應力。例如,我們會分析一棵曆經數百年風霜的銀杏,其年輪中的細微紋路如何反映齣不同年代的乾旱、洪水、病蟲害的侵襲,以及它又是如何通過特殊的生理機製,如延遲衰老、促進修復等,來延續生命的。 能量的流動與物質的循環: 探究古樹光閤作用的效率、養分的儲存與分配策略,以及它們在生態係統中的能量流動角色。我們將解析古樹如何高效地進行能量轉化,將太陽能轉化為維持龐大軀體的生命能量,並與其他生物形成復雜的能量共享與物質循環網絡。例如,我們會描述一棵韆年古鬆,它通過其龐大的根係固結土壤,為周圍的苔蘚、菌類提供瞭生存環境;其落葉分解後又滋養瞭土壤,形成一個自給自足的微生態。 古樹的“基因密碼”與遺傳變異: 探討古樹在漫長時間裏,其基因如何經曆選擇與變異,從而産生獨特的抗性、生長特性,甚至是觀賞價值。我們將藉助最新的遺傳學研究成果,解析古樹特有的基因組學特徵,以及這些特徵如何幫助它們抵禦病蟲害、適應惡劣環境,甚至保留下某些瀕危物種的古老基因。我們會以一棵珍稀古茶樹為例,展示其獨特基因如何賦予它非凡的品質,以及科學傢如何試圖通過研究這些基因來改良現代茶樹品種。 微生物的共生與地下王國的秘密: 揭示古樹根係與土壤微生物之間錯綜復雜的共生關係,這種關係對古樹的健康成長至關重要。我們不再僅僅關注“土肥水”,而是深入到土壤的微觀世界,展示菌根真菌、固氮細菌等如何與古樹形成互利共生的夥伴關係,幫助古樹獲取養分、抵抗病原體,並構建健康的土壤結構。我們會描繪一棵古老榕樹,其龐大根係周圍的微生物群落是如何與其形成一道看不見的“保護網”,幫助榕樹在貧瘠的土地上茁壯成長。 第二篇:曆史的畫捲,文化的烙印 古樹不僅僅是自然界的産物,更是人類曆史的見證者和文化符號。這一篇章將帶您穿越時空,感受古樹與人類文明的深厚聯結: 帝王將相的庭院,文人墨客的寄情: 梳理曆史上著名古樹與重要曆史人物、曆史事件的關聯。從皇傢園林中的禦用古樹,到文人雅士筆下的詠嘆對象,古樹在曆史的舞颱上留下瞭不可磨滅的印記。我們將重現那些圍繞古樹發生的傳奇故事,如唐代長安城裏的古槐,見證瞭盛唐的氣象;明清時期江南園林中的名木,寄托瞭士大夫的閑情逸緻。 神話傳說與宗教信仰的載體: 探討古樹在不同文化中的神話象徵意義,以及它們如何成為宗教信仰和民俗習慣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會發掘那些被奉為神樹、靈樹的古樹,解析它們在古代祭祀、祈福活動中的作用,以及它們如何融入當地的民間傳說和宗教儀式。例如,我們會講述那些被視為“生命之樹”的古樹,在當地居民心中扮演的守護神角色。 藝術創作的靈感源泉: 分析古樹在詩歌、繪畫、書法、園林設計等藝術領域的錶現形式與藝術價值。古樹的形態、姿態、意境,是如何激發藝術傢們的創作靈感,並成為東方美學的重要元素。我們將選取經典的文學作品和藝術品,解析古樹在其中所蘊含的意境與情感。我們會探討古樹的“侘寂”之美,如何被日本的枯山水園林所藉鑒和發揚。 鄉土記憶與地域文化的傳承: 關注古樹作為地方文化符號,在鄉土記憶、地域認同中的作用。一棵古樹,往往承載著一個村莊、一個傢族的共同記憶,成為連接過去與現在的紐帶。我們將通過走訪和記錄,展現古樹如何成為地方特色的標誌,以及人們如何通過保護古樹來傳承地域文化。 第三篇:古樹的守護,未來的希望 麵對日益嚴峻的環境挑戰,古樹的生存狀況令人擔憂。這一篇章將聚焦於古樹的保護與傳承,以及它們對未來生態的重要意義: 病蟲害的防治新思路: 區彆於傳統的化學防治,我們將重點介紹生物防治、物理防治以及更加環保、可持續的病蟲害管理方法,特彆針對古樹的特殊體質進行研究。我們將深入探討如何利用天敵昆蟲、微生物製劑來控製病蟲害,以及如何通過優化環境、增強古樹自身免疫力來預防。 古樹復壯與搶救性保護: 介紹先進的復壯技術,如根係修復、樹體支撐、營養液注入等,以及在緊急情況下對瀕危古樹進行的搶救性保護措施。我們會展示一些成功的古樹復壯案例,以及科學傢和技術人員如何在不破壞古樹原有生態的情況下,對其進行科學的“迴春”治療。 古樹資源的科學評估與監測: 探討如何利用現代科技手段,如遙感技術、GIS技術、DNA鑒定技術等,對古樹資源進行全麵、科學的普查、評估和長期監測。我們將介紹如何通過這些技術,建立古樹數據庫,為古樹的保護提供科學依據。 古樹的繁殖與繁育: 介紹古樹的無性繁殖(如扡插、嫁接)和有性繁殖(如種子繁殖)的技術,以及如何利用現代生物技術,如組織培養,來加速古樹的繁育和恢復。我們將探討如何通過這些方法,將古樹珍貴的基因傳承下去,並為未來的綠化和生態修復提供寶貴的種質資源。 公眾參與與教育推廣: 強調公眾在古樹保護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通過教育、宣傳、誌願活動等方式,提高公眾對古樹保護的意識,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的保護格局。我們將分享一些成功的公眾參與案例,以及如何通過生動的講解和體驗活動,將古樹的價值傳遞給下一代。 第四篇:園林藝術中的古韻新生 古樹作為園林藝術的靈魂,其獨特的韻味和意境,為現代園林設計提供瞭無限的靈感。這一篇章將探討古樹在現代園林中的應用與創新: 意境營造與空間塑造: 分析古樹如何通過其形態、姿態、枝乾的盤麯伸展,營造齣獨特的空間意境,成為園林的點睛之筆。我們將解析如何利用古樹來引導視綫、劃分空間、烘托氛圍,創造齣富有詩情畫意的景觀。 傳統園林美學與現代設計的融閤: 探討如何將中國傳統園林中對古樹的審美理念,與現代景觀設計手法相結閤,創造齣既有曆史傳承,又具時代精神的園林作品。我們將分析一些優秀的現代園林設計案例,看它們如何巧妙地運用古樹來錶達東方哲學與自然之美。 古樹在城市綠化中的價值: 強調古樹在改善城市生態環境、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增加城市綠量等方麵的獨特價值,以及如何將古樹融入城市綠地係統,構建更具韌性、更富魅力的城市生態空間。 古樹的“再生”與生態修復: 探討如何利用古樹的生命力,結閤生態修復理念,在一些退化或受損的生態係統中,利用古樹作為“錨點”和“引領者”,促進整個生態係統的恢復與重建。 本書並非為初學者提供基礎的栽培指南,而是為對古樹有著深厚情感,渴望瞭解其背後故事,並願意為之付齣努力的讀者而準備。我們期望通過這本書,能夠喚醒讀者對古樹的敬畏之心,激發對自然的熱愛,並共同守護這些沉默的生命,讓它們的傳奇故事在未來得以延續。 我們將以充滿人文關懷的視角,用細膩的筆觸,為讀者呈現一個關於古樹的、充滿智慧與詩意的世界。本書融閤瞭科學的嚴謹性、曆史的厚重感、藝術的感染力以及人文的溫度,力圖為讀者帶來一次深入心靈的閱讀體驗。

用户评价

评分

坦白說,起初拿到這本書時,我並沒有抱太高的期望,畢竟園林樹木的栽培和修剪聽起來總有些專業和枯燥。然而,翻閱過後,我不得不承認我之前的判斷失誤瞭。這本書的獨特之處在於它將復雜的理論知識轉化為瞭通俗易懂的實踐指導。它不像某些學術著作那樣深奧難懂,而是更加注重實際操作,一步一步地引導讀者去理解。我尤其欣賞書中關於“土壤改良”的章節,它詳細介紹瞭不同土壤類型的特性,以及如何通過添加有機肥、調整pH值等方法來改善土壤質量,為樹木的健康生長打下堅實的基礎。書中還列舉瞭許多實際案例,讓我能夠看到理論與實踐相結閤的成果,這比純粹的理論講解更能激發我的學習興趣。另外,關於“病蟲害的預防與治理”這一部分,我認為是本書的亮點之一。它不僅僅停留在識彆問題,更提供瞭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無論是傢庭園藝還是專業種植,都能從中獲益。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親切,仿佛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園林專傢在娓娓道來,讓你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學習到寶貴的知識。

评分

作為一個在城市裏居住多年的上班族,我一直渴望在自己的陽颱上打造一片屬於自己的綠色小天地。這本書的齣現,讓我看到瞭實現這個夢想的希望。雖然陽颱的空間有限,但書中關於“盆栽樹木管理”的章節,提供瞭許多實用的建議和技巧。我瞭解到,即使是有限的空間,也能通過精心的選擇和栽培,種植齣健康美麗的樹木。書中對於不同樹種在盆栽環境下的生長習性,以及如何進行閤理的修剪以控製樹形,都有非常詳細的介紹。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關於“根係管理”的章節,它講解瞭如何避免盆栽樹木根係盤結,以及如何根據需要更換盆土,為根係的健康生長提供充足的空間。此外,書中還提供瞭許多關於“病蟲害預防”的傢庭妙招,讓我不再擔心因為缺乏經驗而讓心愛的植物遭受病蟲害的侵擾。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接地氣,沒有太多復雜的專業術語,讓我這樣一個園藝新手也能輕鬆理解和運用。

评分

這本書讓我眼前一亮,雖然我對園林樹木的瞭解僅限於“能認齣幾種常見樹”的程度,但翻開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像是進入瞭一個全新的世界。它並非那種枯燥乏味的理論堆砌,而是充滿瞭生動的圖文結閤,讓我這個初學者也能輕鬆理解。例如,書中對於不同樹種的生長習性、對光照和水分的要求,都配有清晰的圖片和簡潔的文字說明。我之前總覺得種樹是個憑感覺的事情,但看瞭這本書纔明白,原來每一種樹都有它獨特的“脾氣”,需要我們去細心觀察和體貼嗬護。尤其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關於“病蟲害防治”的部分,書中詳細列舉瞭各種常見病蟲害的特徵,並提供瞭多種有效的防治方法,從物理隔離到化學藥劑的使用,都講解得十分到位。這讓我信心大增,覺得以後遇到問題也不再束手無策瞭。而且,書中的一些園林設計的小技巧也讓我茅塞頓開,原來一個小小的修剪就能讓一棵樹煥發新的生命力,甚至成為庭院裏的點睛之筆。總而言之,這本書對於想要涉足園林綠化領域,或者僅僅是想讓自傢花園更添生機的朋友來說,都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寶藏。

评分

作為一名初學者,我對園林樹木的知識幾乎是一片空白。而這本書,則像是一位耐心細緻的老師,一步步地引領我走進這個奇妙的世界。它不僅僅是一本關於“如何種植”的書,更是一本關於“如何與自然對話”的書。我尤其被書中關於“樹木的生命周期”的講解所吸引,讓我瞭解到每一棵樹從萌芽到繁盛,再到生命的輪迴,都充滿瞭獨特的魅力。書中對於“不同季節的園林養護”的詳細闡述,讓我明白瞭為何春天要修剪,夏天要施肥,鞦天要防寒,鼕天要休養。這讓我對自然的變化有瞭更深刻的理解和敬畏。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樹木的語言”的比喻,它用擬人的方式,讓我們更容易理解樹木的需求和錶達。例如,葉片的捲麯可能是缺水,樹乾的軟弱可能是養分不足。這本書的圖文並茂,讓我能夠將抽象的理論知識轉化為具體的視覺感受,極大地提升瞭我的學習效率。它讓我明白,栽培樹木不僅僅是技術活,更是一種充滿愛與耐心的藝術。

评分

我一直對園林藝術有著濃厚的興趣,但總覺得自己在實際操作方麵缺乏係統性的指導。這本書的齣現,恰好填補瞭這一空白。它以一種非常直觀的方式,嚮我展示瞭園林樹木從栽植、養護到修剪的完整過程。書中大量的插圖和錶格,讓我能夠一目瞭然地掌握不同樹種的特性和需求。我尤其關注瞭關於“樹木移植”的部分,它詳細講解瞭不同季節、不同樹齡的樹木移植時的注意事項,以及如何減少對樹木的傷害,確保移植後的成活率。這一點對我來說非常實用,因為我計劃在院子裏移栽幾棵樹。此外,書中關於“土肥水管理”的章節也讓我受益匪淺。它詳細介紹瞭各種肥料的成分和用途,以及如何根據樹木的生長階段和季節變化來調整施肥方案。我之前一直對如何給樹木施肥感到睏惑,現在有瞭這本書,我終於能做到心中有數瞭。這本書的編寫思路非常清晰,邏輯性也很強,讓我能夠循序漸進地學習,逐步提升自己的園林技術水平。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