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防治必讀

糖尿病防治必讀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景錄先 編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妇女出版社
ISBN:9787802034457
版次:1
商品编码:11240089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3-06-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32

具体描述

編輯推薦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生活方式的改變,體力活動的減少,不閤理膳食的攝入,競爭壓力的加大,近年來糖尿病發病率在急劇猛增,據統計,目前全世界約有2.5億糖尿病患者,我國糖尿病總人數超過4000萬,糖尿病已被列為繼心腦血管病、惡性腫瘤之後的第三位殺手。
  由於糖尿病的病因至今尚未完全闡明,隨之而來的糖尿病心、腦、腎、眼底及糖尿病足等多種並發癥的發病率、緻殘率、緻死率不斷升高,嚴重威脅著人們的生命和健康,給傢庭和社會帶來巨大的經濟負擔。
  糖尿病危害巨大,且沒有根治的辦法,但是它還屬於可防、可治之病。本書作者是從事臨床醫學工作30多年的糖尿病專傢,在糖尿病的預防與糖尿病閤並癥方麵有獨到見解。本書內容科學、實用,第一版受到讀者的好評,此次修訂增加瞭糖尿病的中醫調養等內容。

內容簡介

  《糖尿病防治必讀》作者從中西醫的角度介紹瞭糖尿病的發病機理及危害、生活方式與糖尿病的關係等相關知識,引導人們正確認識糖尿病與代謝綜閤徵、重視糖尿病的預防與治療,重點闡述糖尿病的西醫治療、中醫治療、糖尿病及並發癥的預防、糖尿病調養等知識,力求貼近生活、貼近讀者,更有益於廣大民眾健康意識和健康素質的提高,使廣大糖尿病患者真正做到“未病先防,既病防變,病後防復”。

作者簡介

  景錄先,主任醫師、研究員。兼任中華中醫藥學會內科分會常務委員、副秘書長;世界中醫藥聯閤會內科糖尿病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副秘書長;北京中醫藥學會糖尿病專業委員會委員;中華醫學會倫理學分會委員;北京醫學倫理學會常務理事、副秘書長。從事臨床工作30多年,在糖尿病的預防與糖尿病閤並癥方麵有獨到見解。承擔有國傢自然基金、國傢重點科技攻關、國傢“115”科技支撐計劃、國傢中醫藥管理局等科研項目10多項;齣版專業論著、科普讀物30多部,發錶論文30餘篇。

目錄

第一章 糖尿病發病率急劇猛增
世界範圍內,糖尿病這個現代難治病的發病率目前已居心腦血管、腫瘤後的第三位。中國已與世界上糖尿病最多的國傢印度和美國齊名。糖尿病正在中國暴發性流行,情勢嚴峻,必須警惕。阻擊這種代謝性疾病,需要廣大民眾積極進行早期預防、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1.糖尿病的現狀和發展趨勢
2.糖尿病發病的特點
3.我國糖尿病患者劇增的原因
4.糖尿病的分型
5.糖尿病患者要跳齣六個怪圈
6.糖尿病的難點與對策
7.2型糖尿病患者呈年輕化趨勢
8.糖尿病是富貴病嗎
9.糖尿病雖可怕,但可防可治
10.糖尿病癥狀知多少
11.糖尿病癥狀細分析

第二章 糖尿病要未病先防
糖尿病是一個非傳染性的生活方式疾病,“未病先防”是糖尿病的關鍵,健康教育與適當保健可以改變那種“死於無知”和“知之而不為之”的不文明生活方式和行為;“防病既變”是得瞭糖尿病要及時掌握疾病的發生、發展與傳變規律,防止或阻斷疾病的發展和並發其他病癥的發生。

1.糖尿病與胰島素的關係
2.糖尿病的前期狀態
3.為何齣現糖耐量減低
4.警惕糖尿病的隱性癥狀
5.肥胖者須警惕
6.嚴防無癥狀性糖尿病
7.警惕不典型的糖尿病患者
8.沒有癥狀並非不是糖尿病,癥狀輕不等於不嚴重
9.有的口腔疾病是糖尿病先兆
10.皮膚頑固瘙癢須警惕
11.外陰瘙癢要排查糖尿病
12.黃色手掌和足底與糖尿病
13.來自眼睛的糖尿病信號
14.不可忽視的信號
15.糖尿病“盯”上齣租車司機
16.準媽媽彆忘瞭做糖尿病篩查
17.妊娠早期做檢查更重要
18.2型糖尿病更親近女性
19.預防糖尿病的戰略措施
20.糖尿病患者防病要有針對性
21.乾預IGT預防糖尿病
22.用“治未病”的思想預防糖尿病
23.情誌異常與糖尿病
24.什麼人容易患糖尿病
25.適當補硒可以控製糖尿病

第三章 糖尿病是現代難治病
糖尿病的實質是什麼?怎麼診斷?我們自己瞭解多少?如何進行各項指標的檢查?讓自己做一個明白的患者,很有必要。

1.何謂糖尿病
2.糖尿病的臨床錶現
3.糖尿病的診斷
4.檢測糖尿病的“金標準”——“糖化血紅蛋白”
5.早期診斷糖尿病的測試——“葡萄糖耐量試驗”
6.首診糖尿病要瞭解的問題
7.警惕糖尿病的癥狀突然消失

第四章 瞭解特殊類型的糖尿病
特殊類型的糖尿病患者雖然隻占整個糖尿病患者數的少數,但它們帶給患者的危害,一點不亞於1型和2型糖尿病。瞭解一些相關知識,有利於這些糖尿病的診斷和治療。

1.老年糖尿病的診治特點
2.老年糖尿病注意事項
3.老年糖尿病血糖控製目標
4.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製的標準
5.2010年版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對
老年糖尿病治療提齣的注意事項
6.糖尿病為何纏上孩子
7.盲目進補害瞭孩子
8.什麼樣的寶寶易得糖尿病
9.易誤診的兒童糖尿病
10.14~18歲是兒童糖尿病的高發期
11.青春期要嚴控血糖
12.喝牛奶和糖尿病有關係嗎
13.糖尿病患者可以懷孕嗎
14.吃母乳可少得糖尿病
15.糖尿病媽媽可以母乳喂養嗎

第五章 引發糖尿病的危險因素知多少
請仔細迴顧一下,在諸多引發糖尿病的因素中,自己是因為缺鉻、濫用激素,還是單純因不良的生活方式所造成,或與遺傳有關,或其他疾病所緻?如何做纔能防患於未然,遠離糖尿病的並發癥?對於這些,我們必須做到心中有數。

1.糖尿病的危害
2.缺鉻老人易患糖尿病
3.生活方式引發的糖尿病
4.健康的生活方式可阻止、延緩糖尿病
5.應酬多可誘發糖尿病
6.睡眠障礙者易患糖尿病
7.長期服降壓藥可誘發糖尿病
8.濫用激素可誘發糖尿病

第六章 糖尿病並發癥降低生命質量
糖尿病雖然發病率高、緻殘率高,不能根治,但是它可防可治。隻要堅持正規治療,按照要求控製飲食、加強運動、保持良好的心態,就基本上可以對糖尿病並發癥說“不”!或讓糖尿病患者同非糖尿病者一樣,健康生活,享受人生。

1.糖尿病並發癥的定義
2.糖尿病並發癥的現狀
3.對糖尿病並發癥說“不”
4.從“喜食”變“厭食”是病情惡化還是好轉
5.糖尿病並發心血管病已成為糖尿病的主要並發癥
6.諸多糖尿病並發癥影響患者生活質量
7.糖尿病閤並代謝綜閤徵

第七章 糖尿病的防治措施
一旦患上糖尿病,不僅要使用藥物治療,還要進行運動、控製飲食、接受糖尿病的宣傳教育與心理調適、對糖尿病的各種指標進行監測管理,隻有這“五套馬車”齊頭並進,方可控製好體重、血糖、血壓、血脂、尿糖,使“五項達標”。

1.應對糖尿病的三個“五”防治原則
2.正確對待糖尿病
3.走齣不良的心理誤區
4.學會自我管理
5.當好自己的護士
6.你的糖尿病保健計劃成功嗎
7.學會與醫生溝通、交朋友
8.提高認識,解除疑惑
9.科學度過每一天
10.糖尿病治療不能全部依賴醫生
11.綜閤治理可獲良效
12.糖尿病患兒也要學會自我管理
13.推薦糖尿病患者的“十不得”經驗
14.不輕信廣告宣傳,做個理性者
15.糖尿病能“根治”是謊言
16.為自己建個小檔案
17.國內外糖尿病最新保健方法
18.樂觀的情緒可讓免疫係統保持最佳狀態
19.看心理醫生,提高生命的質量
20.好心情可以決定血糖的高低

第八章 健康飲食可阻擊糖尿病並發癥
我們說糖尿病是生活方式病,主要指糖尿病與飲食熱量增加、體力勞動減少、運動不足有明顯關係。因此,“管住嘴”至關重要,這是糖尿病患者在科學、閤理調控飲食的同時,必須遵守的原則,也是為糖尿病的治療奠定良好的基礎。

1.飲食控製是糖尿病治療的永恒話題
2.做自己的營養師
3.最閤理的飲食計算法
4.學會計算飲食量
5.飲食可按自己的狀況選擇
6.糖尿病飲食療法新觀點
7.學會用血糖生成指數來選食品
8.飲食控製不等於“挨餓”
9.控製飲食的“十項細則”
10.膳食縴維是糖尿病患者的守護神
11.選豆漿、豆渣陪伴你
12.堅持飲食四項“固定”不變
13.糖尿病患者的大敵——煙和酒
14.偶爾飲酒也彆忘“交換”
15.健康飲料——茶與糖尿病的關係
16.控製血糖彆忘限鹽
17.烹飪與糖尿病的關係
18.女性糖尿病患者多食魚有益
19.專傢奉勸糖尿病患者要少吃肉
20.混閤進食更有利控製餐後血糖
21.糖尿病飲食療法新觀點
22.南瓜不能代替降糖藥
23.正確認識苦瓜
24.糖尿病患者吃水果的技巧
25.糖尿病患者巧吃零食的奧妙
26.“酸、苦”與糖尿病的關係
27.糖尿病患者必須學會恰當選擇
28.食物降糖無科學依據
29.“無糖”食品也不能亂吃
30.不利於糖尿病的飲食
31.魔芋凍——可選的食譜
32.吃堅果有助於控製糖尿病
33.糖尿病患者如何選擇水果
34.天然食物輔助降糖介紹
35.可供糖尿病患者選擇的食譜
36.糖尿病一日飲食食譜舉例

第九章 糖尿病的運動療法
“邁開腿”是糖尿病治療過程中非常重要的方法之一,可見,運動在治療糖尿病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而選擇哪些運動、運動量如何掌握,都是我們需要瞭解的。

1.糖尿病的五駕馬車之一——運動
2.運動鍛煉要選好“氧氣充足時”
3.推薦兩種運動項目
4.運動不當危險多

第十章 糖尿病患者的日常生活調護
對於患者而言,糖尿病的日常管理非常重要,關乎糖尿病患者的生命質量。隻要我們聽從醫囑,閤理飲食,養生有道,健康生活,就一定能把疾病掌控在自己手中。

1.美國科學傢對糖尿病的10項忠告
2.血糖不穩,不可蒸桑拿
3.鼕季是血糖攀升的易發季節
4.夏天降血糖可事半功倍
5.注意黎明現象的發生
6.性生活時也要預防低血糖
7.自駕車要防低血糖
8.當心午夜低血糖
9.尿床也需防低血糖
10.鞦季當心低血糖
11.數脈搏也能識彆低血糖
12.食用低糖水果也可緩解低血糖
13.控製血糖應點、綫、麵相結閤
14.糖尿病患者齣遊須帶四件“寶”
15.糖尿病患者乘機的常識
16.糖尿病患者能自駕車齣遊嗎
17.糖尿病患者要學會選擇保健品
18.彆亂吃核酸保健品
19.保護好自己腳的學問
20.照顧好自己,彆多齣汗
21.就診時應該帶什麼
22.糖尿病患者夏季慎睡涼席
23.堅持定期檢查不能忘
24.過節勿忘遵守“八個堅持”
25.預防視網膜病變的4個小竅門
26.糖尿病患者慎帶隱形眼鏡
27.血糖反復升高,應查找原因
28.糖尿病患者減肥的新理念
29.注意減肥韆萬彆減水
30.水與糖尿病的關係
31.糖尿病患者進補維生素的原則

第十一章 糖尿病的規範治療
糖尿病是終身疾病,正規治療非常重要,韆萬不能有病亂求醫,到處尋找偏方、驗方、靈丹妙藥。應該按照專科醫生的醫囑正確治療,讓其發揮最佳的療效,並要定期復查,使各項指標達標。學習掌握一些相關知識,這有利於防止或阻斷糖尿病的發展和並發其他病癥的發生。

1.藥物和監測
2.胰島素的由來
3.重視糖尿病並發冠心病
4.降血糖的同時彆忘降血壓
5.糖尿病閤並高血壓的治療原則
6.降糖不能忘降脂
7.糖尿病閤並尿路感染的治療對策
8.糖尿病足的新療法——乾細胞移植治療
9.糖尿病超過5年要檢查腎
10.糖尿病性功能障礙的治療
11.治療性功能障礙時須避免的幾個誤區
12.降糖彆忘瞭關愛眼睛
13.經常檢查眼病,及時對癥治療
14.糖尿病閤並胃輕癱的治療
15.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療的特殊性
16.糖尿病患者彆亂吃感冒藥
17.復閤維生素有益糖尿病
18.糖尿病妊娠的診治
19.治療糖尿病有最好的藥嗎
20.糖尿病藥物治療的現狀
21.解密降糖藥須科學選用
22.漏服降糖藥的補救方法
23.老年糖尿病患者晚上服優降糖須防低血糖
24.如何不再“抵抗”胰島素
25.何時選用胰島素最好
26.2型糖尿病患者應正確選用胰島素
27.解除注射胰島素疼痛的技巧
28.重復使用針頭危害大
29.胰島素泵“須帶就帶”
30.謹防胰島素的不良反應
31.避免降糖藥誘發低血糖偏癱
32.動態血糖監測儀可隨時瞭解血糖水平
33.糖尿病藥物治療警惕十大誤區
34.治療糖尿病需“量體裁衣”
35.選用胰島素,您瞭解多少

第十二章 中醫藥如何治療糖尿病
中醫辨證論治糖尿病曆史悠久,源遠流長。現代藥理研究和實踐錶明,中醫藥治療糖尿病療效確切。許多患者通過中醫藥的治療,病情獲得瞭明顯的改善,有效延緩瞭並發癥的發生,提高瞭生活質量。

1.具有降血糖作用的中藥
2.氣功治療糖尿病
3.糖尿病腹瀉也可選用中藥
4.中醫治療糖尿病的驗方
5.中醫治療糖尿病腎病的優勢
6.給糖尿病患者提供的夏季藥膳良方

第十三章 糖尿病患者如何自測血糖
自測血糖對糖尿病患者非常必要,因為糖尿病病程長,不可能時時去醫院,需要患者自己學會檢測血糖、尿糖、血壓、心率等,以便隨時觀察與掌控自己的病情,配閤醫生及時調節飲食、運動量、藥物等。

1.糖尿病患者定期檢測的重要性
2.監測血糖意義大
3.尿糖測定的基本知識
4.糖尿病患者乘機前須查眼底
5.糖尿病患者每年要散瞳檢查眼底1次
6.血糖波動需做“饅頭餐”
7.選購血糖儀的注意事項
8.自測血糖最好采手掌血
9.感冒後多測血糖

第十四章 糖尿病防治的最新信息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糖尿病治療方法有瞭新突破,來自國內外的最新信息,讓糖尿病患者看到瞭希望,擁有瞭更多的選擇餘地。
……

精彩書摘

  1.糖尿病的現狀和發展趨勢
  糖尿病是一種古老的疾病,但是現在發展非常迅速。據推測,21世紀糖尿病將在中國、印度等發展中國傢流行。
  (1)糖尿病發展的嚴峻形勢
  據1995年國傢衛生部重點課題“中國糖尿病流行特點研究”關於中國糖尿病發病基綫情況的調查研究顯示:糖尿病總患病率為3.21%;糖耐量減低(簡稱IGT,是指由血糖正常發展到2型糖尿病的中間階段,也可稱之為糖尿病前期)為5.29%,比1980年全國13省市調查患病率上升瞭約5倍!
  (2)糖尿病的主要發生病因
  主要與種族、遺傳、環境、生活方式、人口老齡化等因素有關。其中,2型糖尿病有傢庭集簇發病趨勢,糖尿病病友直係親屬的患病率比無糖尿病傢族史者高4~10倍。盡管如此,並不等於有糖尿病傢族史者必然會得糖尿病。最終是否得糖尿病,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環境因素的作用,即生活方式的影響。因此,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預防糖尿病的有效手段。
  (3)我國人民尤其要警惕糖尿病
  我國近年來生活水平大大提高,生活方式也在逐漸改變,吃快餐、少運動的人越來越多。尤其是我國加入WTO後,私人購買小汽車的人越來越多。這些都對糖尿病發病有潛在的影響。
  糖尿病患病與生活方式,特彆是飲食熱量增加、體力活動減少有明顯關係。我國1980年至1996年糖尿病的患病率增長瞭約5倍。據調查,僅1978~1987年,我國人均糧食消費水平隻增加瞭30%,而人均消費肉蛋白、含糖飲料分彆增加瞭約100%~200%。反映瞭飲食習慣的改變與糖尿病發病率之間的關係。與此同時,人們的活動量反而減少。
  (4)糖尿病防治教育刻不容緩
  糖尿病防治教育是麵嚮社會公眾的防病宣傳。
  據調查,社會公眾缺乏對糖尿病的認識和有關防治知識。50%~80%的糖尿病病友缺乏對糖尿病基本知識的瞭解。如此導緻的結果隻能是既不知道預防糖尿病,也不知道糖尿病的癥狀,如此即使患瞭糖尿病也不能及時檢查、診斷和治療。而糖尿病是慢性終身性疾病,其緻病因素復雜,治療上需要病友主動參與並長期堅持。
  加強糖尿病防治教育可帶來非常多的益處,主要有:
  ①增強病友對糖尿病的瞭解,提高接受治療的主動性,改善療效;
  ②減少糖尿病並發癥的發生;
  ③節省治療費用。
  (5)對糖尿病患者的幾點建議
  希望每位糖尿病患者掌握好糖尿病防治的“五駕馬車”——糖尿病防治教育、飲食控製、運動療法、藥物治療、血糖監測(後麵的具體篇章中有詳細介紹),這裏著重強調以下三點:
  ①必須要進行飲食控製,根據自己的體重和運動量掌握好飲食量,做到“量齣為入”,這是最基本的治療措施;
  ②要選擇適當的運動(見本書P);
  ③戒煙、限酒。
  糖尿病患者由於代謝不正常,肝髒解毒能力比正常人差,所以糖尿病患者要限製飲酒,特彆是用胰島素進行治療的患者不宜飲酒,否則容易發生低血糖,加速閤並癥的發生。正在服用磺脲類降糖藥的患者,飲酒會引起惡心、嘔吐。
  大傢都知道吸煙的壞處,而糖尿病患者更應強調戒煙。為瞭預防和減輕糖尿病患者心、腦、腎、眼、下肢血管的並發癥,戒煙勢在必行。
  2.糖尿病發病的特點
  (1)糖尿病患者中以2型糖尿病為主
  1985年,WHO把糖尿病分為1型和2型。1997年美國糖尿病協會公布瞭新的診斷標準和分型的建議,並於1999年得到WHO的認可,目前已被普遍采用。
  但主要的、患病率增長最快的就是2型糖尿病,我國2型糖尿病所占的比例高達93%以上。
  (2)有大量高血糖人群
  在臨床上發現不少患者檢查齣血糖偏高,但尚達不到糖尿病的水平,這讓患者心神不安,不知如何是好。其實這就是糖尿病的前期階段,這種人群得糖尿病的危險比血糖正常的人群大得多。在1996年全國糖尿病流行病調查結果中發現,除瞭糖尿病患病率已經達到3.21%的水平以外,還有4.76%的被調查者目前是糖耐量受損,他們是糖尿病患者的後備軍。從現在看來,全國血糖不正常者比例接近8%,總人數已接近1億。
  (3)發病年齡趨嚮年輕化
  解讀糖尿病傢族史會發現,每一代患者的發病時間越來越早,最近幾年,連兒童都加入瞭2型糖尿病的行列。他們由於肥胖引起胰島素抵抗,導緻“黑棘皮病”,脖子和咯吱窩黝黑,血糖高至糖尿病診斷標準。除瞭減肥以減輕胰島素抵抗以外彆無選擇。
  (4)糖尿病發病具有地區性特點
  不同省份相差懸殊,就是同一地區也可能差彆巨大。一般城市比農村高,但在北京等一些大城市的城鄉結閤部,糖尿病病患人數甚至高於城市。
  3.我國糖尿病患者劇增的原因
  (1)經濟狀況改變。不同的物質生活水平會産生不同的疾病譜。隨著經濟狀況的迅速提高,無節製的吃喝給肥胖和糖尿病的齣現提供瞭物質基礎。
  (2)老年化傾嚮。一方麵,糖尿病的發病基礎決定瞭老年人為其易感人群;另一方麵,糖尿病的帶病生存時間常常可達二三十年,即使是青年得病也可帶入老年。隨著老年人數量不斷增加,糖尿病患者數目也在增長,這種現象稱為“增齡效應”。
  (3)人們對糖尿病的警惕性及檢測手段的提高。現在僅憑一滴血就可以查齣糖尿病,這使糖尿病的發病率有所提高。
  (4)不良的生活方式。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人民生活水平迅速得以提高,從物資匱乏到豐富的快速轉變使人們迷失瞭自我,對肥甘厚味之品大快朵頤。這種毫無節製的飲食習慣和保健知識的匱乏讓人們付齣瞭代價,繼之而來的便是患上瞭糖尿病。當前社會背景下,人們普遍能量攝取過多,體力活動不足,生活節奏過快,長期處於緊張焦慮狀態,這些都是糖尿病發生的基礎。一旦遇上糖尿病的觸發因素(如大量進食甜食、緊張、勞纍、精神刺激、感染、外傷、手術、分娩、其他重大疾病及使用升高血糖的藥物等),2型糖尿病便會發病。
  4.糖尿病的分型
  糖尿病共分為4型:
  1型糖尿病:也叫做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是由於胰腺分泌胰島素絕對不足造成的,在我國糖尿病患者中約占5%。此型起病較急,多飲、多食、多尿、消瘦“三多一少”的癥狀比較明顯,有遺傳傾嚮,以兒童發病較多。
  2型糖尿病:多發於中老年,占我國糖尿病患者的90%~95%。此型起病緩慢、隱匿,多見於體態肥胖者,尤其是腹型肥胖或超重者,遺傳因素比1型更明顯。
  妊娠糖尿病:一般在妊娠後期發生,占妊娠婦女的2%~3%。發病與妊娠期進食過多,以及胎盤分泌的激素抵抗胰島素的作用有關。雖然大部分患者分娩後可恢復正常,但將成為今後發生糖尿病的高危人群。
  其他類型:指某些內分泌疾病、化學物品、感染及其他少見的遺傳、免疫綜閤徵所緻的糖尿病。該類型的糖尿病國內非常少見。
  5.糖尿病患者要跳齣六個怪圈
  糖尿病的發病率日益增多,但絕大多數屬於2型糖尿病,如果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適當的治療,可達到維持健康與勞動力的目的。不過,為數不少的患者在自我保健方麵易進入一些誤區,非常值得提齣。
  怪圈之一:缺乏營養常識
  營養療法在糖尿病的治療上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醫學傢一緻主張在閤理控製熱能的基礎上,提高碳水化閤物的比例。這種療法可提高胰島素的敏感性,反而有利於穩定病情。
  但由於糖尿病閤並血管病變者很多,有不少患者對此顧慮重重,擔心“瞎眼”“爛腳”,而除瞭主食、蔬菜和豆製品外,什麼也不敢吃。這些極端偏食的人,所獲得的能量達不到人體基礎代謝和勞動代謝的要求,而産生營養不良性疾病並造成嚴重的後果。所以,糖尿病患者應該平衡膳食,而絕不可偏食。
  怪圈之二:忽視運動療法
  糖尿病的治療需依靠“五駕馬車”,而相當多的患者還不知道運動療法是怎麼一迴事。殊不知適當的運動可增加機體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從而降低血糖;運動還能夠增強肌力,促進血液循環,推遲小血管病變的發生。患者除非閤並有活動性肺結核,或已發生瞭嚴重的心、腎並發癥或酮癥酸中毒,否則都應參加體育鍛煉。鍛煉的項目應量力而行,但要持之以恒。項目可選擇散步、慢跑、打球、騎自行車等,每次的時間以30~60分鍾為宜。
  怪圈之三:不定期復查血糖
  對糖尿病的治療效果,須從血糖的檢測得知。所以患者應根據病情而定時地復查血糖水平,並視血糖高低而調整降糖藥的用量。不少老年患者不願驗血,顯然不利於對疾病的監測。有的患者以驗尿糖來替代血糖,可是尿糖不一定能反映血糖的真實水平。其原因是每個人的腎糖閾相差很大,故驗尿糖不能替代驗血糖。
  怪圈之四:輕視體格檢查
  自從胰島素問世以後,糖尿病患者死於酮癥者已極少。糖尿病患者幾乎無例外地會發生微血管病變,由此而並發糖尿病性心髒病、腎髒實質損害、白內障和腦動脈硬化。這些閤並癥危及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甚則危及生命,所以患者必須定期作相關的檢查,使醫生及時瞭解病情,進行適當的治療。而不能怕檢查麻煩,隻滿足於配取降糖藥,這樣顯然是不正確的。
  怪圈之五:習慣於“少量飲酒”
  “少量飲酒”被很多人奉為養生之道,實際上這個說法在醫學上並沒有得到認可。糖尿病患者在得瞭心髒並發癥後,如以為“少量飲酒”對心髒有好處,則是錯瞭。因為酒可産生不少熱量,如每次飲100ml黃酒,其中酒精所産生的熱能,已達到一個體重60kg的腦力勞動者一天熱量需要的10%,這顯然會乾擾糖尿病患者的治療方案。長期飲酒還易引起高甘油三脂血癥;服用磺脲類降糖藥及注射胰島素的患者在飲酒後可齣現心悸、氣短,甚至會發生嚴重的低血糖癥狀。“少量飲酒”一旦成瞭習慣,在一次飲酒量過多時,便有死於低血糖的危險。
  怪圈之六:濫用利尿藥
  在臨床上發現有的患者有水腫就使用利尿藥,雙氫氯噻嗪常被用於高血壓病及某些有浮腫癥狀的疾病。其主要缺點是會降低糖耐量,導緻血糖升高;還可引起血脂升高、電解質紊亂和腎功能損害的不良作用。所以,糖尿病患者忌服噻嗪類利尿藥。
  在復方的降壓製劑中,復方降壓片、復方羅布麻片等中都含有雙氯噻嗪,必須引起注意。
  6.糖尿病的難點與對策
  (1)血糖的控製
  治療糖尿病患者的目的,最重要的是控製血糖,而控製血糖的方法不是簡單的治療,更不是單純的西藥治療或中藥治療,而是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提齣控製糖尿病的五項措施,即①飲食控製;②運動療法;③藥物治療;④糖尿病防治教育;⑤血糖監測。可見對血糖控製不良應從多方麵查找原因,絕不能單純從藥物治療上查找原因而一味地加大藥物的劑量或種類,從而造成不良後果。所以應該:
  ①傳授有關知識給糖尿病患者及傢屬,使之瞭解、熟悉糖尿病的病因(遺傳因素及環境因素)、臨床錶現、診斷及治療方法,教會糖尿病患者關於自我血糖、尿糖測定及胰島素注射的技術,告知飲食控製與運動療法的重要性,並具體指導實施。
  ②加強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教育。由於治療初期常常可以很快使血糖下降,但不久又會齣現血糖迴升,或某一時段的血糖升高,此時患者往往懷疑藥物的治療效果,還有的患者有工作緊張或傢庭不愉快等精神因素的影響等。這時應加強患者的自我管理教育,不宜加大降糖藥物的劑量和種類。
  (2)並發癥的控製
  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疾病,並且以存在嚴重的、緻命性的並發癥為特徵。對糖尿病患者的治療除瞭盡可能滿意地控製血糖,最重要的是將並發癥降至最低程度。控製並發癥必須做到:
  ①控製血糖;
  ②控製血壓;
  ③調整血脂;
  ④選用中西醫結閤治療效果更好。
  (3)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糖尿病是以胰島素分泌不足和(或)作用缺陷導緻高血糖為特徵的一組代謝性疾病,其中絕大多數為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患者在早期往往沒有癥狀,以緻很多年不能被診斷。糖尿病持續高血糖可導緻各種器官的長期損害、功能失調以緻功能衰竭,特彆是眼睛、腎髒、神經、心髒和血管。未被診斷的糖尿病患者患冠心病、中風和周圍血管疾病的危險性明顯高於非糖尿病患者,而且與脂代謝異常、高血壓和肥胖有明顯相關性。因為早期診斷和及時治療可以減輕2型糖尿病患者的癥狀和並發癥,因此在有條件的情況下應該對2型糖尿病患者進行篩查。
  (4)預防或減少並發癥的發生
  早期的糖尿病患者,當血糖在10.0mmol/L(180mg/dl)以下時一般沒有什麼癥狀。由於高血糖導緻一係列的代謝異常,如果長期得不到糾正,必將導緻全身中小動脈硬化,可齣現多係統、多器官病變及並發癥。一旦齣現並發癥,往往是不可逆的,且呈進行性加重,給患者帶來不可挽迴的損失。
  糖尿病在現階段還不能完全根治,糖尿病並發癥是直接或間接引起患者緻殘、緻死的主要原因。這些並發癥有的是可以避免的,有的是可以延緩發生或發展的。因此如何預防和減少糖尿病並發癥是十分關鍵的,以盡早防治糖尿病的並發癥。根據發達國傢經驗,新發現的1型糖尿病應在發病5年後每年篩查1次,2型糖尿病患者則應在確診糖尿病後立即進行篩查,然後根據檢查結果對無並發癥患者每年篩查1次,對已有並發癥者,則應根據病情進一步檢查或決定復查時間,同時更有針對性地加強治療。
  爭取做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纔能降低糖尿病緻殘率和緻死率,從而提高患者生存質量,延長壽命。
  7.2型糖尿病患者呈年輕化趨勢
  近年來,2型糖尿病患者年齡組逐漸下移,本以中老年居多的糖尿病患者群中,青少年的身影已越來越常見。
  據報道,糖尿病之所以呈年輕化趨勢,與青少年長期吃糖及高脂肪食物有必然聯係。近年來,我國一些獨生子女吃得多而活動得少,營養失調導緻體重上升加快,結果齣現糖尿病。此外,傢族有糖尿病遺傳傾嚮的青少年糖尿病的發病率也較高。
  8.糖尿病是富貴病嗎
  人們總認為糖尿病是富貴病、文明病。這個觀點並不全麵。糖尿病患病率急劇增高的地方往往是迅速由窮到富的發展中國傢,文化程度滯後於經濟發展,保健意識相對欠缺的地區。可見,糖尿病是一種流行於剛剛開始富裕、走進文明的“欠富裕、不文明病”。
  中國人飲食以天然碳水化閤物或粗糧為主。粗糧的血糖指數並不高,而且營養較豐富,糖尿病並不會大規模齣現。真正的“殺手”是精製碳水化閤物,例如糖、精粉和白米。中國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澱粉加工日益精細,並引入高糖食品和包裝飲料,因此到21世紀糖尿病患者層齣不窮。
  你可知為什麼如果你母親有2型糖尿病,你就容易得糖尿病呢?因為你們的飲食結構相似,她吃什麼,就給你吃什麼。所以,我們每個人隻要攝入過量的精製糖和澱粉,一二十年後就可能得糖尿病。一份調查錶明,中國人糖尿病前期人群轉化為糖尿病的高危險居世界前列,高達10%,是世界平均值的兩倍。未來20年,中國糖尿病將迅速嚮城鎮擴散,並最終嚮廣大農村大規模蔓延。如果不進行預防,2025年整個中國糖尿病發病率將可能高達20%,糖尿病總人口可能增加到3億。
  9.糖尿病雖可怕,但可防可治
  糖尿病主要是由於體內胰島素分泌不足或對胰島素的需求增多,引起血糖升高,尿糖齣現,嚴重時發生脂肪、蛋白質、礦物質、水及酸堿代謝紊亂,引起糖尿病的急性並發癥。如果糖尿病長期得不到良好控製,還能造成心,腦,腎,神經,眼和其他重要器官的並發癥,甚至導緻殘廢或死亡。簡單地說,糖尿病能影響到全身的健康。從這一角度來說,糖尿病是一種非常可怕的疾病。
  長期的體內高血糖無法排齣體外,隻能依靠腎髒從尿中排齣,而使尿量增多,排尿次數增加,患者體內失去大量水分,因而口渴多飲。同時葡萄糖是體內能量的最主要的來源,為維持機體活動,就要補充失去的糖分,要求多吃食物,但由於體內缺乏有效的胰島素,不能充分利於葡萄糖,被迫消耗自身的蛋白質、脂肪來補充熱量,導緻患者體重減低,消瘦無力,齣現常說的“三多一少”癥狀,即多飲、多食、多尿和體重減輕。然而許多患者並沒有錶現齣明顯的“三多一少”癥狀,而隻錶現齣視力模糊,皮膚瘙癢或僅有疲乏感,這也是糖尿病被稱為“微笑殺手”的原因,許多時候沒有明顯的癥狀就悄悄發病,所以就需要通過檢查血糖來明確診斷。得瞭糖尿病,通過科學的飲食調整,運動鍛煉以及藥物治療,糖尿病完全能夠得到控製而且不影響健康。所以從這方麵來看糖尿病並非絕癥,而是一種可防可治之病。
  10.糖尿病癥狀知多少
  糖尿病患者因患的類型不同,且在不同病期,故有輕重不同的癥狀與錶現,輕者感覺不明顯,重者可以影響生活,一般有典型的“三多一少”癥狀。
  多尿:是指尿的次數增多,而且尿量也多,甚至尿的泡沫多,尿漬發白、發黏、發甜。
  多飲:尿多之後使體內的水分減少,當體內水的總量減少時,即可引起大腦口渴中樞的興奮而口乾口渴而多飲。然而,老年人中樞神經感受性減弱,盡管體內水分丟失明顯,而口渴中樞無感覺,也不思飲,這在老年人較常見。
  多食:由於血糖不能進入細胞,不能為細胞利用,則會刺激大腦的飢餓中樞興奮而多食,使進食後無飽腹感,於是進食次數和進食量都明顯增多。
  消瘦:由於體內葡萄糖利用減少,脂肪分解增加,蛋白質閤成不足,分解加快等,均可引起消瘦,多尿使體內水分的丟失更會加重消瘦癥狀,血糖越高,病情越重,消瘦也就越明顯。
  疲勞乏力:由於血糖高,營養物質不能進入細胞,細胞缺乏能量所緻。據報告,有2/3的糖尿病患者有無力的癥狀,甚至超過消瘦的人數。
  容易感染:糖尿病影響免疫功能,以至抵抗力降低,容易齣現皮膚疥腫,呼吸、泌尿、膽道係統的各種炎癥,且治療睏難。
  容易齣現皮膚異常:感覺神經障礙引起四肢末梢部位皮膚感覺異常,如蟻走感,麻木,針刺感,瘙癢,尤其女性外陰瘙癢可為首發癥狀。
  性功能障礙:糖尿病引起血管、神經係統病變以及心理障礙等引發男性陽萎,女性性冷漠、月經失調等性功能障礙。
  X綜閤徵:I型糖尿病存在胰島素抵抗、高胰島素血癥的情況,故可同時或先後齣現高血壓、高脂血癥、肥胖、冠心病、高血液黏稠度等,這雖不屬於糖尿病癥狀,但有這些情況時,應注意血糖是否升高。
  ……

前言/序言

  隨著社會的進步,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帶來物質的極大豐富,正當人們盡情地享受物質文明的同時,一些非遺傳性的慢性疾病、現代難治病也嚮人類開始挑戰與進攻。糖尿病作為常見、多發的疾病,其發病率在全世界範圍內有逐年增加的趨勢。據統計,目前全世界約有2.5億糖尿病患者,我國糖尿病總人數已超過5000萬。糖尿病已被列為繼心腦血管病、惡性腫瘤之後的第三位殺手。由於糖尿病的病因至今尚未完全闡明,隨之而來的糖尿病心、腦、腎、眼底及糖尿病足等多種並發癥的發病率、緻殘率、緻死率不斷升高,嚴重威脅著人類生命和健康,給傢庭和社會帶來巨大的經濟負擔,特提醒廣大人民群眾和患者應高度重視。健康又一次為我們拉響瞭警報!
  中國是個發展中國傢,近年來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生活方式的改變,體力活動的減少,不閤理膳食的攝入,激烈競爭壓力的加劇,糖尿病發病率在急劇猛增,危害巨大,且沒有根治的辦法,但是,它還屬於可防、可治之病,隻要大力開展糖尿病教育,加強宣傳防治糖尿病知識的力度,就可以盡可能地避免糖尿病及其並發癥的發生和發展,把糖尿病帶給人類的災難降到最低。
  為迎接新時代的挑戰,醫學界也迎來瞭新的發展機遇,全國各地從事糖尿病專業的專傢、學者從中醫、西醫、中西醫結閤的不同領域針對糖尿病及其並發癥,采用現代科學技術的方法和手段開展多層次、多角度的科學研究,並取得瞭多項重大成果,為我國糖尿病學的發展和糖尿病的防治開創瞭新的局麵。
  瑞士著名的糖尿病教育專傢Asal教授說得好:“糖尿病及其並發癥的高質量治療,取決於對糖尿病患者的教育。”加強糖尿病知識方麵的教育,主要包括兩個方麵,一是增強廣大人民群眾和患者對糖尿病的瞭解、認識,提高早預防、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嚴格控製並發癥的主動性;二是節省治療費用,讓廣大人民群眾和患者從源頭堵住疾病的發生,防患於未然,並力求改變那種“死於無知”和死於“知之”而不“為之”的不文明生活方式和行為。
  世界衛生組織嚮全世界宣布:“個人健康的壽命60%取決於自己;15%取決於遺傳;10%取決於社會因素;8%取決於醫療條件;7%取決於氣候的影響。”良好的生活方式直接關係著你、我、他的健康。人們大多數死於自己培養起來的“文明”“富貴”生活方式,這不是天災,而是人禍。為瞭更好地引導人們學習“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協調,認識和達到“未病先預防”“已病要早治”“既衰要防變”的目的,要增強自我保健意識、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選好自己的健康目標,盡量多地瞭解現代健康知識,把健康的金鑰匙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我們認為,醫學界必須要首先唱響健康教育與醫學普及的主鏇律。本讀物的編寫旨在引導人們破除迷信,樹立科學、正確的健康觀,珍愛生命、關注健康,這是編寫者的初衷和齣發點,也是全體作者的共同心願!本讀物內容通俗易懂、知識麵廣、實用性強,力求能反映近年來糖尿病防治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全新的健康理念,並用科普的方式將深奧的醫學理論深入淺齣地介紹給廣大讀者,讓他們學會“健康的自我管理”,“把健康和生命掌握在自己手中”,讓防治糖尿病的健康教育走進韆傢萬戶。促進防治糖尿病知識的普及,提高糖尿病患者生存的質量。
  本讀物是我們多年臨床研究經驗的積纍和廣泛參閱國內外相關文獻、期刊、雜誌的體會和見解,可能會存在片麵和不同的觀點,歡迎提齣寶貴意見,並懇請讀者和專傢們批評指正。在編寫過程中參考引用瞭一些文獻、報刊、網站作者的相關信息和觀點,在此錶示誠摯的謝意!

用户评价

评分

F糖尿F病是现代G难治病

评分

  由于糖尿病的病因至今尚未完全阐明,随H之而来的糖尿病心、脑、肾、眼底及糖尿病足等多种并发症的I发病率、致残率、致死率不断升高,严重威胁着人L们的生命和健康,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

评分

15.g老年糖g尿病患者治疗的特殊性

评分

  在临床上发现不少患者检查出血糖偏高,但尚达g不到糖尿病的水i平,这让患者心神不j安,不知如何是好。其实这就是j糖尿病的前期阶段,这种人群得糖尿病的危k险比血糖正常的人群大得多。在1l996年全国糖尿病流行病调查结果中发现,除了糖尿病患病率已经达到3.21%的水平以外,还有4.76%的被调查者目前是糖耐量受损,他们是糖尿病患者的后备军。m从现在看来,全国血o糖不正常者比例接近8%,总人数已接p近1亿。

评分

1.饮食控制是糖尿病治疗的永e恒话题

评分

7.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的治疗对策

评分

  你可知为什么如果你母亲有2型糖尿病,你就容易得糖尿病呢?因为你们的饮食结构相似,她吃什么,就给你吃什么。所以,我们每个u人只要摄入过量的精v制糖和淀粉,一二十年后就可能得糖尿病。一份调查表明,中国人糖尿病前期人群转化为糖尿病的高危险x居世x界前列,高x达10%,是世界平均值的两倍。未来20年,中国y糖尿病将迅速向城镇扩散,并最终向广大农村大规模zx蔓延。如果不进行预z防,20A25年整个y中国糖尿病发病率将可能高达20%,糖尿病总人口可能增加到3亿。

评分

  ①必须要进行饮食控制,根据自己的体重和运动量掌握好饮食量,做到“量出为入”,E这D是最基本的治疗措D施;

评分

7.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的治疗对策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