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道者:中國古代哲學論辯

論道者:中國古代哲學論辯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英] 葛瑞漢 著,張海晏 譯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SBN:9787500438670
版次:1
商品编码:11278044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3-08-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599
字数:479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內容簡介

  《論道者:中國古代哲學論辯》參考瞭中國文獻現有的英文譯本,但所有引文全都是重譯的。這對於保證關鍵詞譯法的一緻性是必不可少的。不管怎樣,可資利用的翻譯必然反映齣19世紀以來漢學研究進展各階段的水平;讀者如在舊譯本中查找《論道者:中國古代哲學論辯》的引文,有時會發現難以識彆。《論道者:中國古代哲學論辯》的漢語拼音采用的是韋氏音標係統。

作者簡介

  葛瑞漢(1919-1991),當代英國著名漢學傢和哲學傢。1919年生於威爾士:早年就讀於牛津大學;二戰期間在英國皇傢空軍服役,曾在倫敦大學亞非學院接受日語培訓,並被派往馬來西亞、泰國等地擔任日文翻譯;退役後重返亞非學院學習中文,1950年畢業後留校任教,1953年獲博士學位,曆任講師,教授:1981年當選為英國學術院院士;1991年病逝。《泰晤士報》稱他為:“世界公認的中國哲學和語言研究的重要權威,中國哲學與詩詞的天纔翻譯傢,把中國古代的生活理念介紹給西方的傑齣闡釋者。”
  他的主要著作有《兩位中國哲學傢:程明道與程伊川》(1958年)、《列子譯注》(1960年)、《價值問題》(1961年)、《後期墨傢邏輯、倫理與科學》(1978年)、《(莊子):內七篇及其他作品》(1981年)、《理性與自發性》(1985年)、《陰陽與關聯思維的本質》(1986年)、《中國哲學與哲學文獻研究》(1986年)、《論道者:中國古代哲學論辯》(1989年)和《理性中的非理性》(1992年)等。其中,《論道者:中國古代哲學論辯》是其最重要的代錶作。

內頁插圖

精彩書評

  中國哲學的古典時期(公元前500-前200年)正處於周王朝衰亡與戰國時代(公元前403-前221年),一個中國曆史上沒有一統天下的中央巨擘的特殊時代。由於不存在一個單一的國傢權力自上而下推行大一統,遂緻諸子百傢的興起。此一時期,哲學爭鳴與理性論辯。
  “這是一部極具可讀性和巨擘性的中國古代思想史,是一部具有哲學原創性、敏銳感和深刻洞識的著作。在未來很多年,它必定將成為初學者所偏愛的學術指南,成為未來學術研究的主要資源和起點,從而居於核心地位。此書不啻為一席哲學盛宴!”
  ——弗格瑞特 美國加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教授
  
  “葛瑞漢的《論道者》是其在漢學、語言學和哲學交匯領域優秀學術生涯的高峰。我相信,這部書很快將成為中國哲學課程的標準教科書——不僅如此,由於此書對比較哲學這個新興領域的眾多而獨創的貢獻,它將被所有跨文化研究領域的學者經常引用。”
  ——羅思文 美國馬裏蘭大學聖瑪利亞學院教授
  
  “這是迄今我所見到的有關中國古代哲學流派的令人興奮和極具洞察力的描述。葛瑞漢博士分析瞭儒傢和墨傢,論說瞭莊子和道傢的學說,討論瞭像公孫龍這樣的邏輯學傢……總之,這是一部令人著迷的書!”
  ——李約瑟英國劍橋大學教授,《中國科學技術史》作者

目錄

中文版代序
英文版原序
導言
一 天命秩序的崩潰
1.保守的迴應:孔子
禮與樂
政府若禮儀
天與神
統一道德的綱領
孔子與20世紀西方哲學
儒學在中華文明的中心地位
2.激進的迴應:墨子
三錶法
功利主義的檢驗對傳統實踐的批判
統一的道德原則
國傢的集權化與官僚化
天、神與命
墨傢學派的劃分
3.返歸隱居生活:楊硃學派
楊硃學派的學說
假定的楊硃利己主義
4.小社會的理想化:神農烏托邦
神農的黃金時代
許行
神農理想的影響
5.理性論辯的加劇:詭辯論者
惠施
公孫龍
《白馬論》
《指物論》
《左右論》
6.主體性的發現:宋鈃
《管子·內業》

二 從社會危機到形而上學危機:天人相分
1.從孔子到孟子:道德根植於天賦的人性
政府
與告子辯論人性
人性善
兩部儒傢文獻:《大學》與《中庸》
2.從墨子到後墨:理性功利原則的道德的再錘煉
知與名
化與必
三 天人分途
……
四 帝國及天人的再統
附錄1 中國道德哲學的準三段論劃分
附錄2 中國思想與漢語的關係
注釋
英文縮寫錶
參考文獻
人名索引
主題索引
葛瑞漢論著目錄
重印附記

精彩書摘

  視人之國若視其國,視人之傢若視其傢,視人之身若
  視其身。是故諸侯相愛則不野戰……(《墨子·兼愛中》)
  接著,繼續討論“八害”的其餘部分,結束於“凡天下禍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愛生也”。
  墨子的“兼愛”明顯源於孔子的“一以貫之”的“一”。但孔子把它理解為紛繁的禮儀義務之網的指導原則,墨子則把它抽象為禮儀義務本身也將由其判斷的超驗原則(transcendent principle)。“兼愛”指關懷每一個人,而不論他是否與自己有血緣親屬關係。正是這種由對某一原則的無情執著,推導齣它的邏輯結論,使墨傢學說展現齣不僅有彆於儒傢而且有彆於整個中華文明的思想麵貌,正是在這幾個世紀,這個文明形成瞭其持久延續的形態。墨傢以外無人發現以下一點是可以容忍的:你應該像關愛你自己的傢庭一樣關愛彆人的傢庭。這條教義無論如何含有一個難題,直到後期墨傢將墨傢倫理體係精緻化後纔得以澄清。雖然對他人的愛應該是平等的,無論親疏遠近,然而每人都把對自己親人的關愛包括在他的義務之中,這也正是為瞭全體的利益。“兼愛”是一種道德原則而非社會平等原則。這個問題在儒傢孟子與墨傢人物夷子的一場論戰中提瞭齣來。孟子為瞭證明善良衝動即人性,曾以孺子入井為例;因為無論落井者親疏與否,人們都會為之震驚,前去搭救。夷子則認為這意味著對兒童的愛與親疏遠近無關,盡管每一個孩子都受到傢人的關愛;而且,君王對百姓的愛亦復如此,用《尚書》中的一句話說,叫做“若保赤子”。
  也?之則以為愛無差等,施由親始。”徐子以告孟子。孟子曰:“夫夷子信以為人之親其兄之子為若親其鄰之赤子乎?彼有取爾也:赤子匍匐將入井,非赤子之罪也。且天之生物也,使這一本,而夷子二本故也。”
  夷子的“二本”,即無差彆地愛所有人與偏愛自己的親人,被孟子視為自相矛盾的原則。
  “兼愛”原則的最直接應用,便是“非攻”。它提到“國與國相攻”是六害之首,彼此間的愛可將它消弭。反戰的論點首先是基於對進攻者,其次是社會全體利害的審慎權衡。戰爭乾擾瞭農業耕種和收獲,在徵戰或災疫中奪去瞭無數生靈,消耗瞭大量武器和馬匹,故而,因沒有犧牲貢奉而疏遠瞭祖先神靈。然而,為什麼要進行戰爭呢?君王說:“我貪伐勝之名及得之利。”這位墨者認為,勝者的稱號沒有實際用處,他說:“計其所自勝,無所可用也;計其所得,反不如喪者之44多。”攻占一個小城,殺人也許數萬,一個嚴重的問題是,漸趨空曠的諸侯國競相吸引移民前來開荒墾地。“然則土地者,所有餘也;王民者,所不足也。今盡王民之死,嚴下上之忠,以爭虛城,則是棄所不足而重所有餘也。”
  但是,南方的荊、吳和北方的齊、晉這種靠吞並小國而確有所獲的大國又怎樣呢?否定的看法是,這隻對少數人有利而對大多數人有害。“雖四、五國則得利焉、猶謂之非行道也”,好似醫生有一種藥,萬人食之而四、五人見效,“猶謂之非行藥也”。接著以被戰爭吞滅的國傢為例,“尚者以耳之所聞,近者以目之所見”。在一個原作者和成書年代常有疑問的時代,我們欣喜地注意到,所有這些事例都發生於公元前432年至前431年之間,在墨子的時代流傳。
  ……

前言/序言

  這是一部古典古代(公元前500-前200年)的中國哲學通史,得益於近數十年來有關中國哲學文獻、語法和注釋研究的進展。它的主題既關注於哲人們思考什麼,也關注他們怎樣思考,焦點集中於對抗學派間的爭論。我們現在得知,這些文獻的理性話語(rationaldiscourse)比我們原來想象的要多得多,自從學者們充分考察後期墨傢文集,因而對文本問題不再感到畏懼以後更是如此。但本書也同樣關注對與西方理性極端相反的思維模式的分析,關注《老子》的格言、陰陽宇宙論的關聯性和《周易》的占筮係統等。本書中的直接引文有時超齣我所要解釋說明的範圍,以避免將“思想”與思和說(thinking and saying)危險地分離開,除瞭“兼愛”(墨子)、“性善”(孟子)和“性惡”(荀子)等標簽和口號外,這種分離使餘下的東西所剩無己。
  20世紀早期用英文著述的主要中國哲學史著作,齣自受西方思想影響的激發而重新考察自己傳統的中國人,如接受實用主義(Pragmatism)的鬍適與接受新實在論(Neo-Realism)的馮友蘭。近年來,最具創意的觀點來自西方漢學與專業哲學的交匯處,如哲學傢弗格瑞特(Herbert Fingarette)的《孔子:神聖即凡俗》以及漢學傢安。


  


用户评价

评分

1、保守的回应:孔子

评分

6、主体性的发现:宋鈃

评分

3、返归隐居生活:杨朱学派

评分

  要素一:先是文化统一,政治分裂,然后分裂的政治造成一系列破坏性战争,接着出现政治统一。这一模式出现在安第斯文明,中美洲文明,叙利亚文明(在亚述帝国及其后继者新巴比伦帝国和阿黑门尼德帝国时出现统一),中华文明(战国后的秦的统一),印度文明(列国战争后统一于孔雀帝国),苏美尔-阿卡德文明(阿卡德帝国和后来由乌尔第三王朝建立的帝国,以及再由汉莫拉比突然重建的帝国),俄罗斯东正教文明(莫斯科帝国),日本的远东文明(德川幕府统一)。埃及文明也有类似模式,诺姆时众多独立的主权国家,彼此不断发生战争,后来从上埃及到第一瀑布以下的整个尼罗河流域都在政治上统一到所谓的古王国中,但是其政治统一与文明的破晓时期同步,甚至是反其道而行之。

评分

3、从杨朱学派到道家庄子:返归自然以顺天

评分

  他的主要著作有《两位中国哲学家:程明道与程伊川》(1958年)、《列子译注》(1960年)、《价值问题》(1961年)、《后期墨家逻辑、伦理与科学》(1978年)、《(庄子):内七篇及其他作品》(1981年)、《理性与自发性》(1985年)、《阴阳与关联思维的本质》(1986年)、《中国哲学与哲学文献研究》(1986年)、《论道者:中国古代哲学论辩》(1989年)和《理性中的非理性》(1992年)等。其中,《论道者:中国古代哲学论辩》是其最重要的代表作。葛瑞汉(1919-1991),当代英国著名汉学家和哲学家。1919年生于威尔士:早年就读于牛津大学;二战期间在英国皇家空军服役,曾在伦敦大学亚非学院接受日语培训,并被派往马来西亚、泰国等地担任日文翻译;退役后重返亚非学院学习中文,1950年毕业后留校任教,1953年获博士学位,历任讲师,教授:1981年当选为英国学术院院士;1991年病逝。《泰晤士报》称他为:“世界公认的中国哲学和语言研究的重要权威,中国哲学与诗词的天才翻译家,把中国古代的生活理念介绍给西方的杰出阐释者。”

评分

质量不错,发货迅速。

评分

主题索引

评分

今天家里没有牛奶了,我和妈妈晚上便去门口的苏果便利买了一箱牛奶和一点饮料。刚好,苏果便利有一台电脑坏了,于是便开启了另外一台电脑。因为开电脑和调试的时间,队伍越排越长。过了5,6分钟,有一个阿姨突然提出把键盘换了,这样就能刷卡了。我妈妈就在旁边讲了一句:“键盘不能热插拔,必须要重启。”那个阿姨好像没听见,还在坚持已见。我提出:“妈妈,我们不要在这家店卖了吧!又不是在其他地方买不到。”妈妈看了看队伍,同意了。我们把东西一放,就去了另一家百货。我提出要换另一家店不是只因为这队伍太长,还有店员素质之差。你布置了两台电脑,那你随时都要准备好换一台电脑呀,你现在让人的感觉就是你只有一台电脑能用,那一台就好像是摆设,没有一点用。我气愤不过跟妈妈说“我们去网上买吧”这样就来京东了,看到了这本书就顺便买了。书不错 还送光碟 就是快递不给力 太慢了 但还行 好期待的书 可来了好了,我现在来说说这本书的观感吧,一个人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的腔调,不论说话还是写字。腔调一旦确立,就好比打架有了块趁手的板砖,怎么使怎么顺手,怎么拍怎么有劲,顺带着身体姿态也挥洒自如,打架简直成了舞蹈,兼有了美感和韵味。要论到写字,腔调甚至先于主题,它是一个人特有的形式,或者工具;不这么说,不这么写,就会别扭;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腔调有时候就是“器”,有时候又是“事”,对一篇文章或者一本书来说,器就是事,事就是器。这本书,的确是用他特有的腔调表达了对“腔调”本身的赞美。|京东商城图书频道提供丰富的图书产品,种类包括小说、文学、传记、艺术、少儿、经济、管理、生活等图书的网上销售,为您提供最佳的购书体验。网购上京东,省钱又放心!在网上购物,动辄就要十多元的运费,往往是令许多网购消费者和商家踌躇于网购及销售的成本。就在买方卖方都在考虑成本的同时,京东做了一个表率性的举动。只要达到某个会员级别,不分品类实行全场免运费。这是一个太摔的举动了,支持京东。好了,现在给大家介绍两本好书:《电影学院037?电影语言的语法:电影剪辑的奥秘》编辑推荐:全球畅销三十余年并被翻译成数十种语言,被公认为讨论导演、摄影、剪辑等电影影像画面组织技巧方面最详密、实用的经典之作。|从实践出发阐明摄影机位、场面调度、剪辑等电影语言,为“用画面讲故事”奠定基础;百科全书式的工作手册,囊括拍摄中的所有基本设计方案,如对话场面、人物运动,使初学者能够迅速掌握专业方法;近500幅机位图、故事板贯穿全书,帮助读者一目了然地理解电影语言;对大量经典影片的典型段落进行多角度分析,如《西北偏北》、《放大》、《广岛之恋》、《桂河大桥》,深入揭示其中激动人心的奥秘;《致青年电影人的信:电影圈新人的入行锦囊》是中国老一辈电影教育工作者精心挑选的教材,在翻译、审订中投入了巨大的心力,译笔简明、准确、流畅,惠及无数电影人。二、你是否也有错过的挚爱?有些人,没有在一起,也好。如何遇见不要紧,要紧的是,如何告别。《莫失莫忘》并不简单是一本爱情小说,作者将众多社会事件作为故事的时代背景,俨然一部加长版的《倾城之恋》。“莫失莫忘”是贾宝玉那块通灵宝玉上刻的字,代表着一段看似完美实则无终的金玉良缘。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举案齐眉,到底意难平。“相爱时不离不弃,分开后莫失莫忘”,这句话是秋微对感情的信仰,也是她对善缘的执念。才女作家秋微近几年最费心力写的一本小说,写作过程中由于太过投入,以至揪心痛楚到无法继续,直至完成最后一个字,大哭一场,才得以抽离出这份情感,也算是对自己前一段写作生涯的完美告别。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