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圖書館藏宋元版漢籍研究》對美國國會圖書館以及各大東亞圖書館收藏的中國古籍尤其是宋元版的曆史和現狀做瞭詳細介紹,概括瞭前人有關美國圖書館收藏中國宋元版古籍的研究情況。在充分吸收這些研究成果的基礎上,以圖書館為單位,對美國所藏的125部宋元版漢籍進行瞭考證和論述,並針對其中比較重要的刻本做瞭深入的研究。
是韆阿羅漢聞是語已,上升虛空高七多羅樹,皆言:咄無常力大,如我等眼見佛說法,今乃言我聞,便說 偈言:
评分(庚)阿難重覆佛所說法、韆阿羅漢上虛空皆言:如我眼見是佛所說
评分【摘要】正幾年前,北京大學古文獻研究中心的幾位同事,選定瞭一個科研題目——到美國調查國會圖書館以及六所高校圖書館館藏的宋元版漢籍,並攝其書影,編成一部《美國圖書館藏宋元版漢籍圖錄》,為學界人士增一津筏。與此同時,邀我擔任該項目的學術顧問。我雖在青年時代攻讀過"版本目錄學"這門課程,但後來的幾十年,這門學問幾乎近於被禁錮,其珍善本圖書多以不是理由的名目被"專藏",難以藉閱。因經眼者日少,遺忘者日多,所以乍聞其事,有點惶恐,不敢應允;但參與者多為熟識舊友,又是在同一杆大旗下共事的同仁,難以推卻,隻好應諾,內心則以"顧我則笑,問道於盲"自解。
评分功德滿三界,無常風所壞。
评分1通過以上刻工的係聯及版麵新舊程度的分析,我們可以基本判明撫州本經書的各次補版時間。撫州公使庫在孝宗淳熙四年(1177)前後刊刻“六經三傳”,之後又在光宗紹熙四年癸醜(1193)、寜宗嘉泰二年壬戌(1202)、開禧元年乙醜(1205)、嘉定五年壬申(1212)、嘉定六年癸酉(1213)、嘉定十七年甲申(1224)、理宗紹定四年辛卯(1231)、淳佑二年壬寅(1242)、淳佑八年戊申(1248)、寅佑五年丁巳(1257),前後不下十次,統一進行瞭各經書闆的修補工作。就是說,在原刻書闆刻成十六年後,第一次進行修補;以後漸次刷印,壞版日益齣現,每隔十幾年甚至每隔幾年,就又進行一次修整書闆的工作。至鹹淳九年(1273),黃震知撫州的時候,書闆績有新的損壞,黃震遂委托友人將仕郎餘姚高夢璞,又一次進行書闆修整的工作。此次修整,除將損壞嚴重的重刻新版,殘損較輕的因舊闆修補,計“換新闆再刊者一百一十二,計字五萬六韆一十八;因舊闆整刊者九百六十二,計字一十一萬五韆七百五十二”外,還因舊本屢經修繕,文字多訛,又“為正其訛七百六十九字”。同時又新刻瞭《孝經》、《論語》、《孟子》三經,以足九經之數。
评分無常力甚大,愚智貧富貴,
评分如火燒萬物,無常相法爾。
评分功德滿三界,無常風所壞。
评分本書對美國國會圖書館以及各大東亞圖書館收藏的中國古籍尤其是宋元版的曆史和現狀做瞭詳細介紹,概括瞭前人有關美國圖書館收藏中國宋元版古籍的研究情況。本書特色綜括如下:(一)搜尋範圍廣。本書所收錄,幾近美藏宋元版漢籍全部,可稱搜羅殆盡。(二)撰著團隊強。本書由全國高校古委會主任兼北京大學中國古文獻研究中心主任安平鞦教授策劃統籌,已故南開大學來新夏教授任學術顧問,華東師範大學嚴佐之教授任審稿人,北京大學古文獻研究中心曹亦冰教授任主編,北京大學楊海崢、顧永新、盧偉三位副教授、副研究員負責各館、分彆撰寫。(三)圖文相配,簡約直觀。本書以書影為主,輔以文字著錄。通過書影,讀者可以對原書麵貌有直觀的感知;通過文字,讀者可以對原書各方麵狀況有清晰的瞭解。(四)價值意義重大。美藏宋元版漢籍有其獨特性,且具有很高的價值:第一,對於版本的確定具有參考價值;第二,有少數書籍屬於珍稀本;第三,有中國大陸失存的本子;第四,在漢籍流傳和收藏上具有較強的研究價值。因此,安教授在本書序中評價其“基本準確地提供瞭美國圖書館現在所藏宋元版古籍的數量和價值,廓清瞭一些學者的不符閤實際的說法,有利於今後的學術估量和學術研究,功德無量”。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