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1-22
其人如天:史記中的漢人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其人如天》作者、颱灣作傢薛仁明自2013年始,在颱北書院長期開設史記講授課程,成為颱北書院最年輕講師,被書院山長林榖芳戲稱為“破格聘請,因為畢竟聞道有先後”。此言不虛,薛仁明談史記,確能談齣不一般的風采,令人眼前一亮。他直取楚漢群雄的心魂,逆轉長期以來對劉邦項羽形成的刻闆印象,令人叫絕;他暗中以老莊的眼光來評說漢朝的開國人物與時代氣象,言語之間與司馬遷如莫逆知音。他讓史記中的真意如水落石齣般呈現,這種筆力可謂有神,令人感到酣暢淋灕。
《其人如天》讀史記,直接觸及曆史人物的魂魄,讀來令人心曠神怡。
作者如同司馬遷及其筆下人物的知心人,經他勾勒,劉邦、項羽、張良、韓信、蕭何等一代豪傑便仿佛有血有肉活脫脫地來到今天;作者從他們身上發現的生命氣象又著實給人新鮮感,仿佛我們今天纔識得他們的真容。劉邦錶麵上無賴輕慢,內裏的伸縮自如卻是王者風範;項羽外錶上蓋世無雙,負纔任氣卻是他英雄氣短的原因;張良的從容有餘令人遙想不盡,相較之下,韓信的自矜倨傲就顯得格外刺眼……
當我們觸摸到這群古“漢”人敞亮飽滿的魂魄,再看曆史會感到格外真切,我們自己也能從中找迴中國人該有的生命氣象。
“今天讀到仁明寫的這本書,真的有一種魂兮歸來話史記的感覺。……仁明要告訴我們的是,原來漢人的真容就在《史記》裏。”——詩人 楊鍵
薛仁明,1968年齣生於颱灣茄萣,颱大曆史係、佛光大學藝術學研究所畢業,私淑鬍蘭成,師從林榖芳。曾長期睏惑於安身立命之道,十八歲時且因之休學半年。十九歲開始,有心於儒釋道三傢,關心的焦點,是文化之重建與生命之修行。
現於颱北書院開設長期課程,是颱北書院最年輕的講師。並長期於兩岸各大報刊登載文章,被兩岸媒體譽為“中國文化的踐行者”。著有《鬍蘭成?天地之始》《萬象曆然》《孔子隨喜》《人間隨喜》《這世界,原該天清地寜》等。
大陸版自序 / 1
颱版自序 / 10
第一輯 天人之際
消散迷失已久的魂魄,久違瞭!
──我讀史記 / 15
天人之際 / 22
進可成事,退不受睏 / 28
“烹太公”與“踹小兒” / 36
魂魄猶樂思沛 / 44
讀書人讀劉邦 / 48
“拼爹”與“靠爸” / 54
不過一敗 / 58
多談意思,少說意義 / 63
項羽殺人 / 71
從鹹陽大屠殺到新朝氣象 / 77
天清地曠 / 88
第二輯 漢傢氣象
長者 / 95
閑人 / 103
綽綽然,有餘地 / 110
一棒打響曆史 / 118
其猶龍耶? / 125
韓信的姿態 / 134
韓信之死 / 143
陳平厲害在哪? / 160
為君難,為臣不易──劉邦與蕭何 / 167
“蕭規曹隨”之外的曹參 / 176
有此風光,便能成事 / 185
屠狗樊噲 / 193
今暴得大名,不祥 / 200
其人如天 / 207
離去的身影 / 213
太史公與孔子覿麵相逢 / 218
附錄
史記乃是我們的傢書(楊鍵)
——讀薛仁明新作《其人如天》 / 228
綽綽然,有餘地
兩韆多年前,垓下突圍、疾走東城,最後,逃到烏江邊的,如果不是項羽,而是劉邦,那麼,結果又會如何?我想,烏江亭長若是艤船以待,喘息未定的劉邦,肯定顧不上換氣,二話不說,立馬便催請開船。萬一,這烏江亭長是個項羽粉絲,遲遲不肯渡劉;那麼,劉邦大概會使齣渾身解數,或勸、或慰,或哄、或騙,如若不然,也可能是或搶、或奪,總之,必定要趕緊渡江不可。渡瞭江,劉邦既不憂思難遣,也沒躊躇不前,反正,隻要保住色身,一切好說。勝負乃兵傢常事,老實說,他輸慣瞭;輸得再慘,也不過,就是一敗。一路上,不管逃得多麼難堪,劉邦壓根沒放心上。因為,身段與麵子,那是項羽的問題,他沒這種睏擾。對劉邦而言,人生赤條條而來,赤條條而去;想這麼多,其實,是庸人自擾。
劉邦平民齣身,是個無賴,當然可以赤條條而來、赤條條而去。然而,祖上世代為楚將的項羽,纔一齣生,他的周遭環境,他的生活氣息,便已讓身段與麵子層層疊疊,都成瞭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彆人可以不在意,可偏偏項羽就萬萬不能不在意。這樣的貴族齣身,兼又年少暴得大名,幾乎就注定瞭他最後的結局:垓下突圍、疾走東城,到瞭烏江邊,思前想後、踟躕再三,然後,把自己,活活逼死。
是的,性格決定命運。對劉、項而言,迥然有彆的齣身,不僅決定瞭他們的性格,更預示瞭最終的命運。不過,貴族齣身,或者說,世傢子弟,盡管常常有類似的極難負荷的包袱,可是,這樣的背景,真的就隻是包袱嗎?其實不然。在某些人身上,正因有此背景,反而纔更有辦法成就某種極獨特又極有內蘊的生命特質。
譬如誰?
張良。
一般而言,世傢子弟起手便高,他們有傢學、有人脈、有資源,因此,容易成名,也容易成就一番事業。這理,大傢清楚;個中好處,任誰也都明白。但我要說的,不是這個。
張良的身上,有種生命特質,姑且名之,曰:“綽綽然,有餘地”。這樣的“綽綽然,有餘地”,固然與其天資、與其閱曆有關,但是,和他的貴族背景、世傢身份,更脫離不瞭乾係。
那時,劉邦滅楚,定天下,即皇帝位,開始論功行封。一分封,“群臣爭功,歲餘功不決”,都一年多瞭,還搞不定呢!當年封侯,眾人呶呶不休,日也爭、夜也爭,從沒個定論。然而,這一群功臣,麵對曹參,倒是異口同聲,鹹以為他“身被七十創,攻城略地,功最多,宜第一”。後來,曹參果然封瞭平陽侯,至於食邑,則有一萬零六百三十戶。換言之,萬戶之侯,大約,就是論功行封的極緻吧!
可是,當天下甫定,張良連開口都沒有,劉邦倒主動說瞭,“運籌策帷帳中,決勝韆裏外,子房功也”,遂要張良“自擇齊三萬戶”,以為食邑。嘖嘖!在齊地(那可是個富庶之地呀!)隨意挑個三萬戶,那不等於“功最多,宜第一”的曹參的三倍嗎?是的,麵對如此“浩蕩皇恩”,隻見張良既不疾、亦不徐,從從容容,言道,“始臣起下邳,與上會留(在留地不期而會),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計,幸而時中。臣願封留足矣,不敢當三萬戶”。一席話,說得極溫婉謙讓,又極情深意重,真真是“綽綽然,有餘地”;劉邦聽瞭,當然隻能成全他,遂封張良為“留侯”。
食邑三萬戶,唉,那可是多少功臣連癡心妄想都不敢企及的呀!當時,為瞭位次、為瞭食邑多寡,這些平民齣身的功臣汲汲營營、紛紛擾擾,或不滿、或不服,獨獨張良身在其中,卻像個局外之人。隻見他風輕雲淡、一片清寂;彆人夢寐以求的,他倒是寜可少,不願多。畢竟,“五世相韓”的貴族齣身,張良什麼榮華富貴沒見過?當年為秦所滅時,他傢裏,還“傢僮三百人”呢!富貴與榮華、功名與利祿,個中的真假,裏頭的虛實,他豈能不明白?又焉能不清楚?“今以三寸之舌,為帝者師,封萬戶,位列侯,此布衣之極,於良足矣!”如此自謂布衣,當然隻是謙稱。張良如此謙衝抑讓、澹泊寜靜,除瞭他本來就是個異人之外,其實也因貴族齣身,故而早早就看過、嘗過、經曆過人人嚮往的那些錦綉繁華;正因親身經曆過繁華,又親眼看見過繁華落盡,於是,在起落之間,他就比誰都從容;在取捨之際,更比誰都“綽綽然,有餘地”。
正因如此,同樣是捨,同樣是退,比起他人,張良也有更多的淡定與安然。譬如,當年範蠡辭彆勾踐,雖說醞釀極久,但真到瞭時候,卻隻在刹那之間,便斬斷一切情緣,從此萬事不管,徹底遠走高飛。那樣地決絕,那樣地不留情麵,固然極乾淨、極利落,卻也讓越王勾踐有種被剝光衣服、無所遁形的羞辱感,頓時之間,勾踐惱羞成怒,原先潛藏的殺心,一下子便噴湧而齣,遂公開要範蠡立即迴返,“孤將與子分國而有之”,他更想說的話,則在後頭,“不然,將加誅於子!”
相較而言,張良卻是不同。劉邦雖然也殺功臣,可他與張良之間,從頭到尾,卻啥問題都沒有;但見君臣二人,多有揖讓,始終宛若賓主,一團和氣哪!於是,張良即使功成身退,也不給人壓力,更不讓人緊張;他隻是不居功,隻是謙衝澹泊,然後以一種若有似無、似無還有的姿態自自然然地淡齣。早先,在扶漢興劉時,張良就舉止安詳;所有的作為,大化無形,宛若春雨潤物一般,悄然無聲。而後,待要幡然轉身時,張良安詳如故;即使揮手告彆,也是既無風雨亦無晴,果真,一派天清地寜。
這天清地寜的張良,因傢世顯赫,自幼起,見識所及,不論王公貴族,抑或奇人異士,所閱多矣。所閱既多,加上天資過人,因此,當年留地一會,張良憑其不世齣的穿透力,一眼便看齣劉邦的天纔豐姿(“沛公殆天授!”),當下,更清楚劉邦的性格與為人。他很明白,今日劉邦,與當年勾踐,其實不同;來日他要功成身退,也完全不必像範蠡那般激烈、那般劍拔弩張。
張良的從容,也得力於他們傢“五世相韓”的特殊背景。眾所周知,戰國後期是個秩序陵夷、封建崩解的時代。在這樣的時代,張良父祖能如此長期為相(先後經曆瞭韓昭侯、韓宣惠王、韓襄哀王、韓厘王、韓悼惠王五個君主),顯然,必深諳君臣相與之道,否則,焉能久居此位?事實上,這君臣相與之道,或許纔是張良最深刻也最具分量的傢學淵源吧!比起他人,張良很早就明白,不管為君,或是為臣,雙方總有其限製,亦各有其難處。這些限製與難處,從小他聽多瞭,也看多瞭;因此,世傢子弟的他,通透於世情,齣入於人我;因此,聰明的他,對種種人性的幽微有著最如實的觀照(所以,極溫婉謙讓)與最細緻的體諒(所以,極情深意重)。他很清楚,為臣子者,若整天眼巴巴地期待主上聖明、廓然無私,這固然幼稚;可若一直揣想著國君如何狡詐陰險、凶狠殘酷,竟日把“狡兔死,走狗烹”這樣的話兒掛在嘴邊,其實,也不切實際。事實上,君有君道,臣有臣道,“為君不易,為臣難”,隻有如實體會到彼此的限製與相互的難處,纔可能真正不忮不求、不亢不卑,也纔可能在進退之間“綽綽然,有餘地”。這樣的餘地,既可留給對方,更是留給自己。
作為一個明白人,張良永遠身在其中,也永遠像個局外之人;他像是置身局外,卻又最能掌握全局。他為人臣,最知君;他貴族齣身,可又比誰都看得齣平民齣身的劉邦的能耐;他有著世傢子弟最好的生命質地,卻也比誰都更能欣賞那種赤條條來去的無賴的強大生命力。如此張良,其眼力、其能耐、其氣度,又豈止“運籌帷帳中,決勝韆裏外”這寥寥數言便能說道得盡?
……
大陸版自序
“漢”人的生命氣象
北京有個黃明雨,平日極低調,特殊的是,我曾在長沙、後又在北京,先後聽過兩個人,背著他,就說瞭三迴,曰,“黃明雨這人瞭不起!”那兩位,平日都不輕易許人。他們口中的“瞭不起”,究竟是怎麼個瞭不起,我沒細問。不過,讓人背後批評,總是容易;讓人在後頭這麼無保留地揄揚,卻真稀罕。我的揣想是,明雨是個乾纔,又極有懷抱;世間上,能力與理想可同時兼得者,本來就少。可話說迴來,這種人雖少,但以天地之大,真要去找,仍可找齣那麼一些的。因此,我覺得明雨最特殊的,其實是在於他既能乾又有理想之外,還有一份與他眼下這四十齣頭的年紀看似不太“相稱”的異常清晰的眼力。這眼力,藉用佛傢的話來說,或許,就是正知見吧!
有能力,有懷抱,又有正知見,這應該就是黃明雨受到揄揚的真正原因。近來,明雨在北京新創瞭一所體製外的師範學校,為瞭延聘中國文化的師資,數度來颱,探訪瞭幾位名傢。後來,他到颱東池上,和我談起某某名傢極好、極瞭不起,又說起另位某人則是名過其實,其學問的後頭,少瞭些真實相應的“生命氣象”。我聽他這麼一說,心頭一震,隨即又頷首頻頻。咳!久違瞭,百年以來,“生命氣象”這寥寥四字,久不聞矣!這“生命氣象”,幾幾乎,都已成瞭廣陵絕響。明雨這一提,我清楚,是對於整個國學的驪龍取珠,甚至,也是整個中國文明的直探核心!
這些年來,大陸的國學熱方興未艾,發展的勢頭,一年猛過一年。有人認為,如此熱潮,乃源於政府的維穩需求,換言之,這是一場由上而下、帶有強烈政治目的的運動。如此說法,自然有理。不過,這畢竟隻是皮相之見,隻知其一、未知其二呀!根據這幾年兩岸往返的所見所聞,我越來越清楚,國學熱的後頭,其實還有一股許多人感覺得到卻未必充分意識的力道。這力道,甚大,甚強,而且,後勁十足;這力道,如果用傳統的話語來說,大概,就是“曆史的氣運”吧!
這股“曆史的氣運”,顯然,已將大陸帶進一個全新的轉摺點。一方麵,隨著中國崛起,大陸已徹底走齣貧弱,也開始百年未曾有之自信。可另方麵,當中國人有瞭自信之後,對於自己到底是誰,或者說,對於中國人真正的文化身份,卻感到空前的迷惘。這樣的迷惘,當然源自於五四以來、“文革”達到極緻、改革開放之後又仍一片歐風美雨、百年之間從無中斷也從未稍停的自我否定與自我掏空。因為迷惘,許多人的內心深處惶惴疑惑,都有一種無傢可歸的漂泊感;也因為迷惘,整個社會纔充斥著一種無以名狀的浮躁與不安。
這樣的“曆史氣運”,說穿瞭,就是當下大陸的中國人不願意再迷惘,於是,便有一股強大的力道,想要轉摺,想找齣口,想告彆自我否定與自我掏空,更想藉由文化的肯定與珍重來找迴自己。換句話說,國學熱最根底的理由,隻不過是當下已然麵目模糊、甚至是魂飛魄散的中國人,一股腦地、滿心熱切地,想看清自己麵目,想找迴自己的魂魄罷瞭!這魂魄,若用明雨的話來說,正是所謂的“生命氣象”。
就這樣,為瞭召喚魂魄,為瞭找迴中國人的“生命氣象”,國學熱一路延燒,其勢遼遼,至今未央。值此之際,卻有個極簡單、也極根本的問題,那是:到底該從何入手?通常,我的迴答是:先讓祭祀恢復吧!先藉此讓中國人恢復與曆史、與天地的聯係吧!相較於大陸,颱灣人的魂魄之所以比較安定,一方麵,固然受益於宗教之繁盛,另方麵,也更得力於在中國早已綿延數韆年、在颱灣更至今數百年未曾間斷的祭祀之興旺。有瞭祭祀,有瞭與曆史、與天地的聯係之後,人就不會乾枯空虛,人就會有氣象。
除瞭祭祀之外,又有人會追問,還該讀些什麼?還該做些什麼?關於此,大陸近年來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事實上,不論是儒釋道的哪一傢,抑或是琴棋書畫的哪一種,甚至小說、戲麯,但凡深造其中,優遊既久,約莫都可從中受益,亦可循之而走上中國人的心靈“迴傢之路”。其中,我推薦《史記》。
《史記》寫人為主,此其殊勝也。既然是寫人物,就具體,就比儒釋道三傢以說理為主的經典更能雅俗共賞,也更易於親近。中國人一嚮不喜抽象思考,總願意以事顯體、以色顯空。西洋人談思想、論哲學,都得纏繞著抽象思考。中國人不然。中國人不糾纏於抽象世界,鮮少談論哲學,也不太關注思想,最在意的,其實是一個個真實而鮮活的人兒;換言之,中國人關心的焦點,是人的生命氣象。因此,中國人喜歡在具體的人事物之中有所感、有所悟,再進而契入大道。也因此,中國人著史、讀史、說史,皆天下第一,皆世界各民族所不能及也。
在浩瀚的史書中,《史記》當然是齣乎其類、拔乎其萃。首先,太史公下筆如有神助,經其勾勒,人物的魂魄,便呼之欲齣。其次,太史公視野閎闊,看人有縱深,寫人有層次,越是細讀,就越讀之不盡。最後,《史記》記的是兩韆多年以前的中國古人,通常,古人越古,越有元氣;古人越古,也越有看頭。因為,他們的氣象大,他們離天近。若用司馬遷的話來說,那時的人們,恰恰是立於“天人之際”。
《史記》中立於“天人之際”的“漢”人,既有神采,又比周代以前的人們更形貌清晰,其實,最接近我們今天亟欲找迴的中國人那該有的生命氣象。我讀《史記》,看那群古“漢”人的模樣,觀其胸襟,察其氣度,不禁,就要欣羨嚮往!彆的不說,單單劉邦那一幫人,總讓我在反復咀嚼之際,忽地就神清氣爽瞭起來。這種神清氣爽,恰恰是眼下兩岸讀書人最感匱乏的。譬如剛纔,我讀瞭《張丞相列傳》,裏頭有位周昌;今天看來,他似乎名氣不大,也不算顯要,可偏偏卻是個極有神采、極有氣象的人。周昌骨鯁剛正,有原則,“敢直言”,即使當時顯要如相國蕭何、曹參,也沒人敢與之相抗。有一迴,劉邦在內廷閑居,周昌不待通稟,直接就入宮奏事。一進宮,但見高祖緊緊摟著愛妃戚姬,正半點都不正經。周昌一看,滿臉不悅,二話不說,掉頭就走。劉邦瞥見瞭,趕緊放開戚姬,急急追齣,一躍,直接就騎到周昌脖子上,涎皮賴臉、似假若真地問道,“我何如主也?”周昌仰著頭,絲毫不給高祖麵子,惡狠狠、沒好氣地言道,“陛下即桀、紂之主也”。劉邦聽聞,嗬嗬大笑,可從此,卻也更加畏憚周昌。
臣子罵他是桀紂,這無賴劉邦,既不怒、也不憤,一方麵哈哈大笑,一方麵又深知畏憚。這般吞吐,這般開闔,這般好好玩又好認真,可真讓我們見識到,什麼是王者氣象!
後來不久,因惠帝柔弱,幾次,劉邦欲廢太子,另立戚姬之子如意。廢嫡立庶,本動搖國本之大事,因此,一迴朝會,劉邦纔提議廢嫡,眾大臣便紛紛力諫,可卻幾乎無效。(朝議時,呂後側耳廂間,一旁竊聽,聞聽高祖此議,不由得魂飛魄散、渾身顫抖。) 正當劉邦君臣僵持不下之時,但見平日有口吃毛病的周昌挺身而齣,不假辭色,拼命力爭,在盛怒之下,遂激動言道,“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雖欲廢太子,臣期期不奉詔。”(期,必定也;期期,因激動而口吃,故多說瞭一個期字。) 劉邦看著慷慨激昂、明擺著即使廢除太子也絕不奉詔的周昌,心中一凜,暗暗叫聲不好;可聽到口吃的周昌,滿口“期期”,卻又忍俊不住,遂“欣然而笑”,事情也於是作罷。(會後,呂後見瞭周昌,不由分說,便噗通一跪,跪謝周昌,“微君,太子幾廢!”[若不是你,太子大概就被廢瞭!])
我喜歡這樣的故事,也喜歡這樣的人兒,更喜歡這樣的生命氣象。這些年來,我讀《史記》,接著又寫《史記》,年初,文章結集,明雨早早要瞭書稿,全書讀罷,下瞭四個字的評語,曰,“心曠神怡”。這“心曠神怡”,顯然,不在於我的文章;甚至,也不完全隻因司馬遷的生花妙筆與閎闊視野;我想,真正的關鍵,仍在於《史記》中這一幫的“漢人”。這一幫“漢人”,不論是無賴如劉邦,抑或是剛正如周昌,他們都明亮爽快,也俱有風光。兩韆多年後,我們與之覿麵相逢,仍可頓覺“心曠神怡”。我看《史記》這群“漢人”,除瞭明雨所說的“心曠神怡”之外,還不時要心生感佩。明明,這幫人經曆瞭戰國末年的兵連禍結、生靈塗炭,隨即,又遭逢秦代的嚴刑峻法、殘酷暴虐;那苦痛與磨難,相較於近代中國,恐怕是不遑多讓吧!可怪的是,偏偏他們既不憤、又不戾,身上沒半點傷痕,也幾乎沒有佛傢所說的那個“業”字。這群沒“業”、沒傷痕的人,經曆過那樣的時代,仍然一徑地光朗朗、明亮亮,一個個,精神奕奕、氣象非凡。我總覺得,正因這群人不受時代所束縛,明亮爽快、不見傷痕,也纔會有日後亮堂堂的四百年漢傢歲月。一個人不受時代所限,也沒被苦難所縛,這就是大氣象。有此氣象,就能開創得瞭未來。今天兩岸談國學、談中國文化,橫說竪說,無非就是要召喚古“漢”人這樣的生命氣象!
颱版自序
那迴,我在颱北書院上課,有學員提問,讀史記與個人的安身立命,到底有什麼乾係?
提問者,是位中年男子,近年來,遇到瞭人生的大睏頓;很長的一段時間,心頭都解不開。後來,他在《中國時報》讀瞭我談史記的文章,頗有觸動;暑日去瞭趟池上,恰好,又在大坡池與我不期而遇。不久,我開瞭課。每一迴,他總極早就到;每一次,他總扣著最真切處發問。我喜歡這樣的真切。
這樣的真切,現代人漸漸離得遠瞭。這些年來,許多人都找不到著力點;日子過得並不舒坦,也有點沉重,卻又有些說不齣的飄浮感。一如每天,他們可能低著頭,滑著手機,看似忙碌;也可能翻著書,寫著稿子,看似用功;但用功忙碌之餘,總仍有種難以形容的不對勁。這不對勁,他們有時也察覺得到,可是,未必能掙脫得瞭。信息社會將鋪天蓋地的訊息,淹沒瞭他們;即使是所謂學問、所謂文化,常常也隻是阻隔瞭他們。結果,他們慢慢失去瞭對人對事對天地萬物該有的真切感。因不真切,故而飄浮。因不真切,故而他們無力掙脫。
隻有真切,生命纔有風光,也纔能夠翻轉。《史記》不隻是一本史書,更是一本極真切的生命之書。我寫《史記》,希望能寫齣一種風光,也能寫齣一種真切。
二○一四年元月三日,薛仁明於颱東池上,是時山坡上梅花盛開
不錯不錯不錯
評分沒細看呢,紙質還不錯
評分東西真的很好,一直信賴京東!
評分書的質量非常好,撿到便宜嘍
評分有衛青霍去病封狼居胥,不教鬍馬度陰山,匈奴哀嘆使我婦女我顔色!
評分非常不錯 看瞭之後 都有點穿越的衝動
評分其人如天:史記中的漢人
評分書很好,京東很給力,很劃算
評分其人如天:史記中的漢人 正品,到貨快
其人如天:史記中的漢人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