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國末代皇帝愛新覺羅·溥儀的迴憶錄。該書按時間順序敘述,先從傢世開始介紹,然後對童年、在位、逃難、改造等這幾個人生大片段按順序介紹。全書語言通俗,故事情節強,適閤對末代皇帝的生活感興趣者閱讀。
與1964年齣版的《我的前半生》相比,這次齣版的“全本”,多齣十五六萬字,內容更完整,史實更豐富,文學性更強,並訂正瞭“定本”引文的少量失誤,基本上保留瞭二稿本的原貌。同時,增加瞭二稿本所沒有的編者腳注(以“編者注”字樣與未加此字樣的作者原注相區彆)。 內容推薦 在中國乃至世界曆史的冊頁上,他是從[真龍天子]被改造成為普通公民的唯一例子。他有著跌宕起伏的傳奇經曆和脫胎換骨的新生。因此,其作品世所矚目,暢銷不衰。
與1964年齣版的《我的前半生》相比,這次齣版的“全本”,多齣十五六萬字,內容更完整,史實更豐富,文學性更強,並訂正瞭“定本”引文的少量失誤,基本上保留瞭二稿本的原貌。同時,增加瞭二稿本所沒有的編者腳注(以“編者注”字樣與未加此字樣的作者原注相區彆)。編者腳注主要作瞭四個方麵的揭示:一、標齣書稿未被刪改的地方;二、指齣書稿中的一些史實差誤;三、對書稿中的某些內容加以說明;四、個彆腳注反映1979年“定本”重印之後某些專傢的修改意見。
齣版說明
中國人的驕傲
第一章 我的傢世(1859-1908)
一、醇賢親王的一生
二、外祖父榮祿
三、慈禧太後的決定
四、攝政王監國
五、親王之傢
第二章 我的童年(1908-1917)
一、登極與退位
二、帝王生活
三、母子之間
四、毓慶宮讀書
五、太監
六、我的乳母
在綫試讀部分章節 光緒三十二年,即公元一九○六年的舊曆正月十四,我齣生於清朝的醇親王府。我的祖父奕寰,是道光皇帝文寜的第七子,清朝的第一代醇親王,死後謚法“賢”,所以,後來稱做醇賢親王。我的父親載灃,是祖父的第五子。因為第一和第三、四子早殤,第二子載活被姨母慈禧太後接進宮裏,當瞭皇帝(年號光緒)。所以,祖父死後,由父親襲瞭王爵,他是第二代也是末一代的醇親王。我是第二代醇王的長子,三歲那年的舊曆十月二十日,慈禧太後和光緒皇帝病篤,慈禧突然決定立我為嗣皇帝,承繼光緒,兼祧同治(載淳,是慈禧親生子,載活的姨兄弟)。我入宮後的兩天內,光緒與慈禧相繼去世。十二月初二,我登極為皇帝——清朝的第十代,也是最末一代的皇帝,年號宣統。宣統三年辛亥革命爆發,我退瞭位。
我的記憶是從退位時纔開始的。但是,敘述我的前半生,如果先從我的祖父和我的老傢醇王府說起,事情就更清楚些。
醇王府,在北京曾占據過三處地方。鹹豐十年,十九歲的醇郡王奕寰奉旨與懿貴妃葉赫那拉的妹妹成婚,依例先行分府齣宮,他受賜的府邸坐落在宣武門內的太平湖東岸,即現在中央音樂學院所在的地方。這是第一座醇王府。後來,載活做瞭皇帝,根據雍正朝的成例,“皇帝發祥地”又稱為“潛龍邸”的地方須升為宮殿,或者空閑起來,或者仿雍王府(雍正皇帝即位前住的)改為雍和宮的辦法,改成廟宇,供養菩薩。為瞭騰齣這座“潛龍邸”,慈禧太後把什刹後海的一座貝子府賞給瞭醇王,撥齣瞭十六萬兩銀子重加修繕。這是第二座醇王府,也就是被一螳人慣稱為“北府”的那個地方。我做瞭皇帝之後,我父親做瞭監國攝政王,這比以前更加瞭一層搬傢的理由。由此,隆裕太後(光緒的皇後,慈禧太後和我祖母的侄女)決定給我父親建造一座全新的王府,這第三座府邸地址選定在西苑三海(即南海)的集靈囿紫光閣一帶。正在大興土木之際,武昌起義引起瞭風暴,於是醇王府的三修府邸、兩度“潛龍”、一朝攝政的傢世,也就和清朝曆史一起告終。
在清朝最後的最黑暗的年代裏,慈禧太後給醇王府造成瞭榮華富貴,醇王一傢給慈禧太後做瞭半世紀的忠僕。我的祖父更為她效忠瞭一生。
我祖父的親生母是道光皇帝的莊順皇貴妃烏雅氏,生於道光二十二年,死於光緒十六年。翻開皇室傢譜“玉牒”來看,醇賢親王奕寰在他哥哥鹹豐帝在位的十一年間,除瞭他十歲時鹹豐登極被封為醇郡王之外,就沒有得到什麼可說的“恩典”,可是在鹹豐帝死後那半年間,也就是慈禧太後的尊號剛齣現的那幾個月問,他忽然接二連三地得到瞭這一大堆頭銜:正黃旗漢軍都統、正黃旗領侍衛內大臣、禦前大臣、後扈大臣、管理善撲事務、署理奉宸苑事務、管理正黃旗新舊營房事務、管理火槍營事務、管理神機營事務……這一年,他隻有二十一歲。一個二十一歲的青年,能齣這樣大的風頭,當然,這是由於攤上瞭一個好親戚,妻子的姐姐當上瞭皇太後。但是事情也並不如此簡單。我從很小的時候就聽說過一個故事。有一天,王府裏演戲,演到“鍘美案”最後一場,陳士美被包龍圖的鍘刀壓得鮮血淋灕的時候,年幼的六叔載洵嚇得坐地大哭,我祖父立即聲色俱厲地當眾喝道:“太不像話!想我21歲時就親手拿過肅順,像你這樣,將來還能擔當得起國傢大事嗎?”原來,拿肅順這件事纔是他的事業的真正起點。
事情發生在距今整一百年前。一八六一年,第二次鴉片戰爭以屈辱的議和告以結束之後,逃到熱河的鹹豐皇帝已經臥病不起,臨終之前,召集瞭隨他逃亡的三名禦前大臣和五個軍機大臣,立瞭六歲的兒子載淳為皇太子,並且任命這八位大臣為贊襄政務大臣。第二天,鹹豐帝“駕崩”,八位顧命王大臣按照遺命,扶載淳就位,定年號為祺祥,同時也就把朝政抓在手裏,發號施令起來。
這八位顧命王大臣是怡親王載垣、鄭親王端華、協辦大學士戶部尚書肅順和景壽、穆蔭、匡源、杜翰、焦佑瀛等五個軍機大臣。掌握瞭實權的是兩位親王和一位協辦大學士,而肅順更是其中的主宰和靈魂。肅順在鹹豐朝中很受器重,據說他很善於擢用“人纔”,後來替清朝齣力鎮壓瞭太平天國的漢族大地主曾國藩、左宗棠之流,原就是由他推薦提拔的。因為他重用瞭漢人,受他排擠的貴族們對他極其嫉恨。有人說他在太平軍聲勢最盛的時期,連納賄勒索也僅以旗人為對象。又說他為人凶狠殘暴,專權跋扈,對待異己手腕狠毒,以緻結怨內外,種下禍根。其實,肅順遭到殺身之禍,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由於他是取得朝廷實權的這個集團的主宰,而這個集團正對當時新形成的一個勢力采取排斥的態度,換句話說,他們沒有認清楚在北京正和洋人打交道的恭親王這時已經有瞭什麼力量。恭親於奕新,在鹹豐朝本來不是個很得意的人物。鹹豐把奕新丟在北京去辦議和這件苦差事,卻給奕新造成瞭機遇。奕新代錶朝廷和英法聯軍辦瞭議和,接受瞭空前辱國喪權的《北京條約》,頗受到洋人的信任。這位得到洋人支持的“皇叔”,豈肯甘居在肅順這班人之下。再加上素來忌恨肅順的王公大臣的慫恿,恭親王於是躍躍欲試瞭。正在這時,忽然有人秘密地從熱河離宮帶來瞭兩位太後的懿旨。
這兩位太後一位是鹹豐的皇後鈕祜祿氏,後來尊號叫慈安,又稱東太後,另一位就是慈禧,當時又稱西太後。西太後原是一個宮女,由於給鹹豐生瞭兒子,後來提升為貴妃,兒子載淳是鹹豐的獨子,當瞭皇帝,母以子貴,她立時又成瞭太後。不知是怎麼安排的,她剛當上太後,便有一個禦史齣麵奏請兩太後垂簾聽政,但是遭到肅順等人的狠狠駁斥,說是本朝根本無此前例。這件事對沒有什麼野心的慈安太後來說,倒無所謂,但在慈禧心裏卻結下瞭深仇。就像她當妃子時要取寵鹹豐一樣,既有瞭欲望,不達目的是誓不甘休的。她首先讓慈安太後相信瞭那些顧命大臣心懷叵測、圖謀不軌,然後又讓慈安同意,秘密傳信給恭親王,召他來離宮商議對策。當時肅順等人為瞭鞏固既得勢力,曾多方設法來防範北京的恭親王和離宮裏的太後。關於太後們如何避過肅順等人的耳目和恭親王取得瞭聯係,有種種不同的傳說。有人說太後的懿旨是由一個廚役秘密帶到北京的,又有人說是慈禧先把心腹太監安德海公開責打一頓,然後下令送他到北京內廷處理,太後們的懿旨就這樣叫安德海帶到瞭北京。總之,懿旨是到瞭恭親王手裏。恭親王得信後,立即送來奏摺,請求覲見皇帝。肅順等人用“留守責任重大”的“上諭”沒堵住他,他已跑到熱河來瞭,肅順忙用叔嫂不通問的禮法阻他和太後們會見,但是在慈禧的第二步安排下,這次阻攔又告失敗。這又有幾種傳說。一種說法是恭親王化裝成“薩滿”(經常進宮祭神的滿族巫婆)進去的。一種說法是恭親王直接將瞭肅順一軍,說既然叔嫂見麵不妥,就請你在場守著好瞭,肅順一時臉上下不來,隻好不再阻攔。還有一個說法是恭親王祭拜鹹豐靈位時,慈禧太後讓安德海送一碗麵賞給恭親王吃,碗底下卻藏著一張紙條,這就是慈禧給奕新的陰謀計策。總之,什麼奇怪的傳說都有,但是人們卻都沒注意一個很重要的情況,便是我的祖父祖母當時也在熱河,慈禧做瞭太後,和自己妹妹見麵也是一件很平常的事,這個通訊員比什麼太監、飯碗等等自然更加靠得住。不管哪個傳說可靠,反正恭親王和太後們把一切都商議好瞭。這個商議的內幕雖然無案可查,但是從後來的事件發展上看,一切也就很明白:太後們迴到北京,封奕新為議政王,八個“顧命王大臣”全部逮捕。兩個親王賜自盡,肅順砍瞭頭,其餘的充軍的充軍,監禁的監禁。同時,載淳的年號改為“同治”,意思兩太後一同治政,從此開始瞭同光兩代四十七年垂簾聽政的曆史(也開始有瞭“洋槍隊”去打太平軍,有瞭洋務派,有瞭“寜贈友邦不與傢奴”的一套政策)。我的祖父在這場政變中,為慈禧建立的功勛是捉拿瞭肅順——那時他奉命護送“梓宮”(鹹豐的棺材)正走到半壁店。“半壁店拿肅順”這齣戲,給我祖父帶來瞭前麵所說的那一串頭銜。P1-4
我的前半生 全本 愛新覺羅•溥儀 2007經典全本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評分
☆☆☆☆☆
都會眷顧 v 電影
評分
☆☆☆☆☆
都會眷顧 v 電影
評分
☆☆☆☆☆
給長輩買的,寫的還好。
評分
☆☆☆☆☆
有錯彆字哦!快遞實在太慢瞭
評分
☆☆☆☆☆
紙張軟趴趴的 沒有質感
評分
☆☆☆☆☆
與1964年齣版的《我的前半生》相比,這次齣版的“全本”,多齣十五六萬字,內容更完整,史實更豐富,文學性更強,並訂正瞭“定本”引文的少量失誤,基本上保留瞭二稿本的原貌。同時,增加瞭二稿本所沒有的編者腳注(以“編者注”字樣與未加此字樣的作者原注相區彆)。編者腳注主要作瞭四個方麵的揭示:一、標齣書稿未被刪改的地方;二、指齣書稿中的一些史實差誤;三、對書稿中的某些內容加以說明;四、個彆腳注反映1979年“定本”重印之後某些專傢的修改意見。與1964年齣版的《我的前半生》相比,這次齣版的“全本”,多齣十五六萬字,內容更完整,史實更豐富,文學性更強,並訂正瞭“定本”引文的少量失誤,基本上保留瞭二稿本的原貌。同時,增加瞭二稿本所沒有的編者腳注(以“編者注”字樣與未加此字樣的作者原注相區彆)。編者腳注主要作瞭四個方麵的揭示:一、標齣書稿未被刪改的地方;二、指齣書稿中的一些史實差誤;三、對書稿中的某些內容加以說明;四、個彆腳注反映1979年“定本”重印之後某些專傢的修改意見。
評分
☆☆☆☆☆
書裝訂很好,內容也很棒
評分
☆☆☆☆☆
還是看書有感覺,就是好大一本呀,手拿著久瞭纍
評分
☆☆☆☆☆
內容好好好,封皮易壞壞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