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兒科醫生育兒聖經(漢竹)》是北大醫院著名兒童保健專傢南亞華30年臨床實踐和育兒經驗的總結。在她的職業生涯中,以特有的親和力,讓幾十萬的寶寶得到細心的的嗬護。
上班族媽媽每天睡前看10分鍾,就可以輕鬆瞭解寶寶的營養與喂養、輔食添加、日常護理、習慣養成、情商培養、四季養育、早教遊戲……全方位關注寶寶的成長。
新生兒階段事無巨細,詳盡地展示瞭寶寶養育的方方麵麵。讓新手媽媽告彆初為人母的不知所措,遇到問題時能沉著冷靜地麵對,堅定自己養育健康聰明寶寶的信心。
新手媽媽疑問總結瞭媽媽關心的育兒問題,在第一時間幫助新手爸媽解開育兒難題,正確認識寶寶的生理、心理特點,從而促進寶寶的健康成長和早期發育。
對於寶寶的小疾病及其應急處理做瞭全麵介紹。讓新手爸媽能在寶寶生病時及時做齣適宜處理,幫助寶寶減輕癥狀,讓疾病盡快好轉。
內容簡介
寶寶什麼時候能開口叫“媽媽”?
寶寶生病瞭,怎麼照顧?
怎樣吃齣健康、聰明的寶寶?
如何教育,纔能讓寶寶有個好性格?
……
當媽媽把初生寶寶抱在懷裏時,是否又感動又欣喜?又是否在感動之餘還有一些不知所措?你做媽媽的生涯開始瞭,但是你卻在擔心自己能否養育好寶寶,成為稱職的媽媽……其實隻要掌握科學的方式,避開一些傳統育兒方式的誤區,養育健康聰明的寶寶並沒有想象中那麼難。
這本書會告訴你,讓寶寶一覺睡到自然醒比把他弄醒喂奶要重要得多,隻要寶寶沒有餓醒,媽媽晚上大可不必頻繁喂奶;寶寶不肯乖乖睡覺的時候,韆萬不要抱起來用力搖晃,把他輕輕放在床上,慢慢地寶寶就學會自己入睡瞭;如果爸爸媽媽想培養一個懂禮貌的乖寶寶,那麼請做好寶寶的榜樣,因為爸爸媽媽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會在無形中感染和熏陶著寶寶……
寶寶是一朵嬌嫩的花,需要爸爸媽媽貼心、全麵的嗬護。期待本書能讓你從初為人父人母的手忙腳亂中解脫齣來,成長為育兒達人,享受寶寶健康快樂成長的每一天!
作者簡介
南亞華,北京大學第一醫院著名兒童保健專傢,中央電視颱少兒頻道特約主講。
她是一位擁有近30年臨床實踐和育兒經驗的兒童保健專傢,也是一位喜愛寶寶的奶奶。在她的職業生涯中,以特有的親和力,讓幾十萬的寶寶得到細心的的嗬護。
她還是中央電視颱少兒頻道特約主講,多次參與育兒節目的錄製,並在各種相關報刊發錶兒童保健科普文章近百篇。
她的博客起名為:“南大夫快樂育兒日記”,微博宣言是“愛我的工作,也愛所有的寶寶感謝他們帶給我無盡的快樂”“快樂育兒”是她的理念,期待新手爸媽在南大夫的指導下,能從初為人父人母的手忙腳亂中解脫齣來,成長為育兒達人,享受寶寶健康快樂成長的每一天!
內頁插圖
精彩書評
★南大夫為新手媽媽準備的這份貼心禮物,解讀瞭寶寶生長發育中的規律、需求,如何觀察寶寶的每一個錶情、動作,以及如何護理、喂養等,讓媽媽和寶寶心心相連。
——中國優生科學協會理事 吳光馳
★根據不同月齡寶寶的營養需求和身體特點,精選瞭典型食譜,幫助媽媽有針對性地給寶寶補充營養。
——北京協和醫院營養科主管營養師 李寜
★對寶寶常見問題的解讀,讓媽媽們成為寶寶貼心的“傢庭醫生”。
——全國百名傑齣女中醫師 陳霞
目錄
新生兒
新生兒特點26
新生兒生長發育標準/26
新生兒能力發展標準/27
2~4天內體重會減輕/28
頭會顯得比較大/28
眼睛有點斜視/28
“馬牙”和“螳螂嘴”不是病/28
麵部錶情會有怪相/28
幾乎都會“脫皮”/29
青灰色“胎記”大多在4歲時消失/29
每天睡18~22小時/29
偶爾打噴嚏並非感冒/29
兒科醫生說喂養30
初乳最為珍貴/30
盡早吮吸是母乳喂養成功的基礎/30
最舒服的哺乳姿勢/31
……
日常護理38
抱寶寶要用手托著他的頸部/38
前3個月不要用枕頭/38
給寶寶選擇柔軟舒適的棉質衣物/38
斜襟的衣服最適閤剛齣生的寶寶/38
尿布和紙尿褲配閤著用/39
看懂寶寶的大便/39
小屁屁的護理“男女有彆”/40
五官、臍帶及皮膚護理/41
洗澡是一次大行動/42
……
寶寶疫苗接種一覽錶46
計劃內疫苗接種具體時間錶/46
一些計劃外疫苗也可接種/47
疫苗接種注意事項/47
兒科醫生答疑48
寶寶頭上的囟門是什麼/48
寶寶紅屁股怎麼辦/48
女寶寶“陰道流血”“白帶”正常嗎/48
寶寶“羅圈腿”怎麼辦/49
寶寶頭垢怎麼去除/49
怎樣判斷生理性黃疸/50
寶寶齣氣呼嚕呼嚕的,是生病瞭嗎/50
……
習慣養成54
晚上睡覺時關掉燈,不要開小夜燈/54
絕對安靜的睡眠環境不利於寶寶健康/54
同房不同床睡最好/55
被子太厚影響寶寶睡眠質量/55
……
情商培養56
和寶寶建立良好的親子依戀/56
關於依戀的研究結果/56
是否産生安全依戀對寶寶將來影響很大/56
……
四季育兒須知57
春季:保持室溫恒定、濕度適宜/57
夏季:預防痱子很重要/57
鞦季:須防寶寶上火/57
鼕季:彆忘記給寶寶補充魚肝油/57
早教小遊戲58
寶寶,我是媽媽/58
天亮瞭,天黑瞭/58
寶寶跟你握握手/59
1~3個月寶寶
……
4~6個月寶寶
……
7~9個月寶寶
……
10~12個月寶寶
……
13~15個月寶寶
……
16~18個月寶寶
……
附錄:寶寶健康發育監測卡
精彩書摘
新生兒特點
新生兒順利娩齣後,産房醫生會為他清理呼吸道,擦去口鼻中的黏液,再用吸管吸齣呼吸道黏液;接著刺激新生兒哭,待新生兒大聲啼哭後,處理臍帶。做完這些後,醫生會擦淨新生兒身上的胎脂,在病曆上打上新生兒足底印和媽媽的拇指印,接著會測量身長、體重,醫生還會進行新生兒評分。
新生兒生長發育標準
身長:新生兒的身高標準範圍為:男寶寶46.8~53.6厘米,平均值為50.2厘米,女寶寶46.4~52.8厘米,平均值為49.6厘米。
體重:根據體重值,可把新生兒分為正常體重兒(2.5韆剋≤體重<4韆剋)、低體重兒(體重<2.5韆剋)、巨大兒(體重≥4韆剋)。
外形:皮膚紅紅、涼涼的,頭部相對較大,頭發貼在頭皮上,四肢蜷麯,小手緊握,哭聲響亮。
呼吸:呼吸很淺,頻率忽快忽慢,節律常不一緻,每分鍾大約40~60次,兩周後會逐漸穩定。
便尿:齣生後不久排齣墨綠色的黏稠狀胎便,2~3天後轉成黃便。齣生24小時內第1次排齣尿液,顔色淡黃,有時可能會帶些橘紅色結晶。
睡眠:一晝夜有18~22小時都處於睡眠狀態,隻有餓瞭、尿瞭纔會醒來哭鬧片刻,吃飽或更換尿布後安然入睡。
先天反射:已具備覓食、吮吸、握持、踏步、自我保護等先天反射本領,這些是新生兒特有的。大部分先天反射在3~4個月後消失。
新生兒能力發展標準
聽覺:醒著時,近旁10~15厘米處發齣響聲,可使新生兒四肢軀體活動突然停止,好像在注意聆聽聲音。新生兒喜歡聽媽媽的聲音,不喜歡聽過響的聲音和噪音。如果在耳邊聽到過響的聲音或噪音,他的頭會轉到相反的方嚮,甚至用哭聲來抗議這種乾擾。隻要新生兒醒著,傢人要多和他說話,用親切的語氣和他交談,還可以給他準備搖動時會發齣柔和響聲的玩具。
觸覺:已經習慣於被子宮包裹的新生兒,齣生後還是喜歡緊貼著身體的溫暖環境。當抱起新生兒時,他們喜歡緊貼著你的身體,依偎著你。新生兒哭的時候,爸爸媽媽最好抱起他,並且輕輕地拍拍他,這一過程可以滿足新生兒觸覺安慰的需要。新生兒對不同的溫度、濕度、物體的質地和疼痛都有觸覺感受能力,喜歡接觸質地柔軟的物體。嘴唇和手是新生兒觸覺最靈敏的部位。
視覺:新生兒一齣生就有視覺能力,雖然他大部分時間都在睡覺,但每2~3小時會醒來一會兒,當他睜開眼時,爸爸媽媽可以試著讓他看自己的臉。新生兒的視焦距調節能力差,最佳距離是20厘米,爸爸媽媽可以在距離新生兒眼睛20厘米處放一個紅色圓形玩具,吸引新生兒的注意力,然後移動玩具上、下、左、右擺動,新生兒會慢慢移動頭和眼睛追視玩具。
……
前言/序言
《兒科醫生育兒聖經(漢竹)》—— 您值得信賴的育兒夥伴 在生命的最初歲月裏,每一個細微的成長跡象都牽動著父母的心。從呱呱墜地那一刻起,寶寶的健康、快樂與發展,便成為瞭傢庭的焦點。然而,對於初為人父母的我們,麵對新生兒的到來,常常伴隨著欣喜,也難免夾雜著一絲絲的惶恐與不安。如何科學地喂養?如何應對常見的疾病?寶寶的睡眠問題如何解決?大運動、精細動作、語言、認知,這些成長的裏程碑又該如何引導?無數的問題在腦海中盤鏇,渴望著專業、可靠的解答。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兒科醫生育兒聖經(漢竹)》應運而生。它並非僅僅是一本堆砌著冰冷醫學術語的指南,而是集結瞭資深兒科專傢的臨床經驗、最新的科學研究成果,並融入瞭對為人父母的深刻理解與關懷,旨在成為您在育兒道路上最堅實、最溫暖的後盾。這本書的誕生,凝聚瞭無數個日夜的鑽研與思考,每一頁都飽含著對孩子健康成長的期盼,以及為父母減輕負擔的誠摯心願。 科學育兒,奠定健康基石 《兒科醫生育兒聖經(漢竹)》將科學育兒的理念貫穿始終,從孕育生命的萌芽開始,便為準父母們提供瞭詳盡的指導。書中細緻地闡述瞭孕期營養的重要性,如何通過均衡的飲食為寶寶打下堅實的健康基礎。當寶寶降臨人間,喂養成為瞭首要課題。本書對母乳喂養的益處進行瞭深入的解讀,提供瞭科學的哺乳技巧和注意事項,幫助新手媽媽們順利度過哺乳期。對於需要配方奶喂養的寶寶,書中也提供瞭詳盡的奶粉選擇、衝調方法以及喂養量的建議,確保寶寶能夠攝取充足的營養。 隨著寶寶的成長,輔食的添加是另一個關鍵的轉摺點。書中將輔食添加的過程分解為循序漸進的步驟,詳細介紹瞭不同月齡段寶寶的營養需求,以及各類食材的選擇、製作方法和注意事項。從米粉、蔬菜泥到肉類、蛋黃,每一個階段的輔食都經過精心的設計,既能滿足寶寶的營養所需,又能培養他們健康的飲食習慣。此外,本書還著重強調瞭兒童過敏性疾病的預防與管理,提供瞭關於常見過敏原的識彆、應對策略,以及在日常喂養中應注意的事項,幫助父母們更好地守護寶寶的健康。 守護健康,從“醫”開始 孩子的健康是父母最關切的事情。《兒科醫生育兒聖經(漢竹)》憑藉其深厚的兒科醫學背景,為父母們提供瞭全方位的健康守護指南。書中詳細介紹瞭新生兒期、嬰兒期、幼兒期等不同階段,寶寶可能麵臨的常見健康問題,例如: 呼吸道感染: 從感冒、咳嗽到支氣管炎、肺炎,書中不僅解釋瞭這些疾病的病因、癥狀,更重要的是提供瞭傢庭護理的詳細指導,包括如何判斷病情的嚴重程度,何時需要就醫,以及在居傢護理中可以采取的有效措施。 消化係統問題: 腹瀉、便秘、嘔吐、喂養不耐受等,這些都是寶寶成長過程中常會遇到的難題。本書深入淺齣地講解瞭這些消化係統疾病的成因,並為父母們提供瞭切實可行的應對方法,例如如何調整飲食、補充水分,以及識彆需要緊急醫療乾預的警示信號。 皮膚問題: 尿布疹、濕疹、痱子等,這些看似小問題,卻時刻睏擾著寶寶和父母。書中詳細列舉瞭各種常見的皮膚問題,並提供瞭科學的護理建議,幫助父母們有效預防和緩解寶寶的皮膚不適。 疫苗接種: 疫苗接種是預防傳染病最有效的手段。本書係統地介紹瞭國傢推薦的兒童免疫接種計劃,詳細解釋瞭每種疫苗的作用、接種時間、可能齣現的反應以及應對措施,幫助父母們科學、及時地為寶寶完成疫苗接種,構築堅實的免疫屏障。 常見意外傷害的預防與處理: 跌落、燙傷、誤食異物等意外情況,是每個傢庭都需要警惕的。書中不僅強調瞭傢庭環境的安全隱患排查,更提供瞭在發生意外時的緊急處理步驟,以及如何爭取最佳的救援時機,為寶寶的安全保駕護航。 本書在講解疾病時,始終堅持以預防為主,強調日常的健康管理。從作息規律的養成,到環境衛生的保持,再到季節性疾病的預防,書中都給齣瞭具體的指導。此外,針對一些寶寶可能齣現的特殊狀況,如黃疸、高燒、抽搐等,書中也提供瞭清晰的判斷標準和就醫建議,讓父母們能夠更加從容地應對突發情況。 點亮智慧,激發潛能 孩子的成長不僅僅是身體的強壯,更是心智的成熟和潛能的激發。《兒科醫生育兒聖經(漢竹)》深諳此道,將兒童發展的科學理論融入到育兒實踐中,引導父母如何陪伴孩子健康成長。 睡眠的藝術: 睡眠問題是睏擾許多傢庭的難題。書中科學地解析瞭嬰幼兒的睡眠特點,提供瞭建立規律睡眠習慣的實用方法,從睡前儀式到睡眠環境的營造,一步步引導父母幫助寶寶形成健康的睡眠模式,讓寶寶安睡,傢長也得以休息。 語言的啓濛: 語言是思維的載體,也是溝通的橋梁。本書詳細介紹瞭寶寶語言發展的規律,提供瞭豐富多彩的語言啓濛方法,例如親子閱讀、兒歌遊戲、日常對話等,激發寶寶的學習興趣,促進其語言能力的全麵發展。 運動與感知: 大運動能力如爬行、站立、行走,精細動作能力如抓握、捏取,以及感官認知的發展,都是寶寶探索世界的重要途徑。書中提供瞭針對不同月齡寶寶的運動訓練建議和感官刺激遊戲,幫助寶寶在玩耍中不斷挑戰自我,發展各項能力。 情緒的梳理與引導: 孩子的情緒是其內心世界的晴雨錶。本書關注孩子的情緒發展,指導父母如何理解寶寶的情緒信號,如何用恰當的方式迴應,幫助孩子學會情緒的錶達與管理,培養健康的心理素質。 玩中學,學中玩: 遊戲是孩子的天性,也是最好的學習方式。本書提供瞭大量的親子遊戲和益智活動,這些活動不僅有趣味性,更蘊含著科學的教育理念,能夠有效地促進寶寶的認知、社交、創造力等多方麵發展。 本書在引導父母陪伴孩子成長時,始終強調“尊重”與“耐心”。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其陪伴方式對孩子的影響至深遠。書中鼓勵父母放下焦慮,以積極、開放的心態與孩子互動,發現孩子獨特的閃光點,並因材施教,為孩子的未來發展播下希望的種子。 溫暖陪伴,共赴美好 《兒科醫生育兒聖經(漢竹)》不僅僅是一本知識的集閤,它更是一份沉甸甸的關懷與理解。在育兒的徵途上,父母們可能會經曆迷茫、疲憊,甚至自我懷疑。本書深知這一點,因此在內容編排上,不僅注重科學性與實用性,更融入瞭溫暖的人文關懷。 書中通過生動的案例分析,展現瞭真實育兒場景中的睏惑與解決之道,讓讀者産生共鳴,感受到“原來我也不是一個人在戰鬥”。作者們以親切而專業的語言,解答瞭父母們最關心的問題,消除瞭不必要的擔憂,增強瞭父母們的信心。 本書還特彆關注瞭父母自身的心理健康。在高效育兒的同時,它也提醒父母們關注自己的情緒,學會自我調適,保持積極的心態,纔能更好地陪伴孩子成長。書中提供的傢庭溝通技巧,也旨在幫助父母與伴侶之間建立更良好的協作關係,共同承擔育兒的責任與樂趣。 《兒科醫生育兒聖經(漢竹)》是一本全方位、多角度的育兒指南,它如同您身邊一位經驗豐富、耐心細緻的兒科醫生,隨時準備為您解答疑問,提供支持。它將幫助您從容應對育兒過程中的各種挑戰,更重要的是,它將點亮您與孩子之間的親密關係,讓每一個充滿愛的日子,都成為孩子健康、快樂、智慧成長的美好篇章。翻開這本書,您將開啓一段充滿知識、愛與成長的奇妙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