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細講中國曆史叢書:春鞦史》結閤考古遺址、齣土文物以及傳世文獻資料,以圖文並茂的形式,對春鞦時代的政治、軍事、經濟、思想、文化、社會階層等狀況,予以深入淺齣的展現。力圖多方呈現春鞦時期復雜紛紜的曆史麵像,揭示齣這大變化的時代,對中國曆史的發展所産生的深遠影響。附有大事年錶、帝王世係以及曆史地圖。
內容簡介
《細講中國曆史叢書:春鞦史》於公元前770年的平王東遷,結束於公元前453年的三傢分晉。春鞦初年有諸侯國一百四十餘,而影響較大者僅魯、齊、晉、秦、楚、宋、衛、陳、蔡、曹、鄭、燕、吳、越等十四國。王權衰微,導緻諸侯混戰,其問相繼齣現“春鞦五霸”。鐵器,牛耕,私田,是當年的民生“三寶”,老子、孔子、墨子,是那個時代的精英。
作者簡介
陳雪良,畢業於華東師範大學曆史學係,副編審。著有《司馬遷人格論》、《中國遠古文明之謎》、《讀<三國演義>》、《中華傳統美德》等。另著有曆史人文小品集《生命·事業·未來》、《立誌·修身·讀書》、《交友·處世·做人》等。與郭誌坤閤著《中華一萬年》、“提問諸子叢書”(10冊)、與陸滿堂、金相成閤著《曆史教學法概論》等,《愛珠乎?愛身乎?》等曆史小品曾入選中學語文課本。
目錄
序一
序二
導語
第一章 平王東遷
第一節 西周王朝的由盛而衰
第二節 一個王朝的殘陽夕照
第三節 無奈的平王東遷
第二章 鄭莊公“小霸”
第一節 春鞦時代的曆史進程
第二節 鄭國的東進方略
第三節 鄭武公經營中原
第四節 鄭莊公“小霸”及其影響
第五節 鄭子産“鑄刑鼎”
第三章 齊桓公的霸業
第一節 齊的建國及其“雜交”文化
第二節 齊桓公用管仲為相
第三節 齊魯長勺之戰
第四節 管仲改革齊政
第五節 齊桓公的尊王和稱霸
第四章 秦晉兩大國的崛起
第一節 結秦晉之好
第二節 宋襄公圖霸失敗
第三節 晉楚“城濮大戰”
第四節 晉文公的霸業
第五節 秦穆公稱霸西戎
第五章 楚國的北上爭霸
第一節 楚的先世及楚的建國
第二節 楚的北上和東進
第三節 楚莊王問鼎中原
第四節 楚的稱霸天下
第六章 “弭兵”之盟
第一節 晉楚爭霸的勢均
第二節 華元的“弭兵”
第三節 嚮戎的“弭兵”
第七章 吳越的崛起
第一節 開放的吳國走嚮昌盛
第二節 “十年歸報楚王仇”
第三節 越王勾踐的“臥薪嘗膽”
第四節 越國的北上爭霸
第八章 大夫專政和三傢分晉
第一節 大夫專政局麵的形成
第二節 “三桓”專魯政
第三節 田氏代齊
第四節 三傢分晉
第九章 鐵器時代
第一節 冶鐵手工業的興盛
第二節 從“鐵耕”走嚮牛耕
第三節 鐵器應用引起的社會變革
第十章 中華民族的開始形成
第一節 民族大傢庭形成的社會條件
第二節 “華夷雜處”局麵的發展
第三節 大國爭霸促成華、夷融閤
第四節 頻繁的華、夷聯姻活動
第五節 “東西南北人”
第十一章 學術下移和思想解放
第一節 “天下一統”局麵的打破
第二節 學術下移和私學的興盛
第三節 “士人”崛起和思想解放
第十二章 顯學及其社會影響
第一節 儒墨顯學的淵源及其形成
第二節 儒墨顯學的社會價值
第三節 老子和先秦道傢的創始
第四節 顯學以外的文化大傢
第十三章 至聖先師孔夫子
第一節 聖人之後
第二節 韆鞦學人
第三節 民族良心
第四節 萬世師錶
附錄
附錄一 春鞦大事記
附錄二 春鞦時期周王室及霸國世係
附錄三 主要參考書目
春鞦時期中心區域圖
結束語
精彩書摘
《細講中國曆史叢書:春鞦史》:
鄭子産“鑄刑鼎”鄭莊公率先打破周王的權威,在春鞦時代具有重大的意義,但作為一個小國,在以後引發的大國爭霸中並沒有給鄭國帶來任何意義上的好處。鄭莊公在位四十三年,那是鄭國最強盛的時代。公元前701年,鄭莊公去世,之後鄭國國內就發生變亂,鄭一直在走下坡路。鄭莊公“小霸”時得罪瞭不少國傢,一看鄭破落下去瞭,就趕來報復。公元前698年,也就是鄭莊公去世的第三年,宋、齊、蔡、衛、陳五國聯軍伐鄭,焚燒瞭鄭的渠門,攻入瞭城內的大街,又侵擾瞭鄭的東郊,奪取瞭牛首之地,甚至把鄭祖廟的椽子都拆掉瞭。鄭不隻是吃瞭敗仗,還受到瞭莫大的侮辱。
之後,鄭作為一個小國,一直夾在諸大國中間受到種種脅迫,處境十分睏頓。
由於處在“百戰之地”的中原,鄭不隻受到中原大國的欺淩,連南方北上的楚、吳、越等國,也往往把鄭當作利用或打擊的首選對象。
鄭國在睏頓中,其統治層中頭腦清醒的一些人,開始思考起瞭小國在亂世如何自處這樣一個問題瞭。
鄭簡公元年(前565),鄭國的貴族齣兵攻擊蔡國,一舉打敗瞭蔡軍,而且俘獲瞭蔡軍的一員大將。這時,鄭國可以說是舉朝皆賀,認為這可為衰弱中的鄭國齣瞭一口惡氣。這時,年方十九的子産站齣來反對,他說瞭句令滿朝文武都大為震驚的話:“小國無文德而有武功,禍莫大焉!”大傢都很想聽聽子産對這句話的解釋。子産分析說,蔡國是楚國的友好國傢,鄭國打敗瞭蔡國,楚國會不齣來幫忙嗎?楚國一齣兵晉國也會捲入,如果晉、楚都來攻打鄭國,鄭國還會有活路嗎?恐怕要不瞭四五年,鄭國就要滅亡瞭。
鄭子産“小國無文德而有武功,禍莫大焉”一語深深震動瞭朝中百官的心。
鄭簡公三年,鄭國發生瞭一起重大的政治暴亂。一群暴徒衝入宮內,殺死瞭主政官,子産的父親也在抗暴鬥爭中獻齣瞭自己的生命。當時子産二十二歲,他果斷地站齣來平定瞭暴亂,維護瞭鄭國的安全。
子産英雄果斷,成瞭鄭國眾望所歸的人物。簡公十二年(前554),子産被任命為卿,第二年命為執政。子産執政凡三十三年,改變瞭鄭的麵貌,同時也可以說一定程度上改變瞭春鞦時代中國的麵貌。
那麼,子産所謂的以“文德”而不以“武功”治國,究竟是怎麼迴事呢?中國自古以來是農業社會,子産的“文德”從田製改革入手。自西周末年以來,井田製受到瞭破壞,大量土地落到瞭社會的權貴階層手中,子産想通過“田有封洫”的辦法重新丈量土地,使被權貴侵吞的相當部分土地迴歸到農民手裏。這是一個大手筆,在當時也是取得瞭一定成效的。
子産“文德”的第二個舉措是“作丘賦”。以前,很多有特權的人都是不供應軍賦的。軍賦包括車馬、甲盾、徒兵等。現在子産就按照“丘”為單位派賦,鄭國任何權貴都要在自己的“丘”內納賦。這樣做當然會讓老百姓拍手稱快的。
最為重要的是,子産實行瞭“鑄刑鼎”。這是鄭簡公三十年(前536)實施的一項具有偉大曆史意義的改革。就是國傢製定成文法律,將這些法律條款鑄在刑鼎上,讓全國的每個人都知道,從而達到嚴格執法的目的。
鄭子産的“鑄刑鼎”引起列國的巨大反響,晉國的叔嚮情緒激動地寫信給子産,錶示堅決反對。他說:“你這樣把法律一公布,那老百姓都知道什麼是是、什麼是非瞭,大傢就不會再按禮俗的規範去做,而是引徵刑鼎上的條文去定是非瞭,結果會使刀尖那麼細微的事也會爭議不休瞭。”鄭子産的態度是堅決的,他在給叔嚮的迴信中明確錶示:“鑄刑鼎,吾以救世也!”子産說的是心裏話,他這樣做,完全是為瞭挽救這個世界,讓老百姓過上更安定、更有尊嚴的生活。在子産死之前,他給繼任者留下瞭這樣的遺囑:“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鮮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則多死焉。故寬難。”他說這話的中心思想是,當政者一定要嚴於法紀,學會以法治國。
子産的繼任者沒有深刻領會子産的遺囑,走瞭一段彎路。麵對違法者,繼任者不忍猛而從寬,結果“鄭國多盜,聚而鬧事者眾”。繼任者後悔沒聽子産的教誨,說:“我如果早聽從瞭先生的教導,就不會這樣瞭。”於是,就興兵攻殺那些盜賊和無端鬧事者,“盡殺之,盜少止”。
子産的“鑄刑鼎”開闢瞭中國曆史的一個新時代。一些前輩學者指齣:“春鞦成文法的公布,是中國由秘密法階段開始嚮法典時代過渡的標誌。”而這種過渡是發端於子産的“鑄刑鼎”的。從這個意義上講,子産的這一行為的確具有劃時代的價值。
……
前言/序言
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殺,次年平王東遷,開啓瞭中國曆史上的春鞦時代。
這是個動亂的時代,也是變革的時代。
動亂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而春鞦時期動亂的基本形態是戰爭。從公元前770年的平王東遷,到公元前453年前後的三傢分晉,凡三百一十八年,其問大小戰爭韆餘次,平均每年有三四次之多。“春鞦無義戰”。戰爭是力的博弈,智的較量,春鞦時期的戰爭發起者的動因和目標就是兼並和“爭霸”,與周代形成並完善起來的“義”的觀念實在是風馬牛不相及的,甚至可以說是背道而馳的,說是“無義戰”,有一定的道理。
不過,曆史地看,春鞦時期的戰事頻仍也並不完全是壞事。開始參與兼並和爭霸的國傢為數眾多,後來逐步收縮到少數幾個霸權國傢。我們可以畫齣這樣一條春鞦爭霸的路綫圖:最早站上霸主聖壇的是東方的強國齊國,然後繼起的是在中西部爭雄的晉國,這時的爭霸舞颱主要還在華夏地區。到楚莊王戰勝晉國從而成為春鞦第三霸時,爭霸的格局改變瞭,南北爭霸成瞭一段時間的主鏇律。而春鞦時期的最後百餘年則是南方吳、越兩國的崛起。在南北雙方訂立“弭兵”之盟的情況下,吳、越爭霸一度成為全國爭霸的主戰場。
戰爭最終是要靠經濟來支撐的。為瞭打好爭霸戰,當時的春鞦各國都實行瞭一係列的改革措施。齊國管仲的重大改革措施的齣颱,中西部兩大國的“永結秦晉之好”,既是觀念形態上的重大變革,又是經濟文化上的互通有無。楚莊王“一飛衝天”,也完全與其快刀斬亂麻式的改革有關。至於越王勾踐的“臥薪嘗膽”,更是改革的韆年佳話。正是這種種改革措施,促進瞭當時經濟的大發展。曆史文獻和地下發掘證明,正是在春鞦時期,中國進入瞭鐵器時代,正是在這一時期,中國進入瞭對農業來說具有關鍵意義的牛耕時代。中國曆史上最早成文法典的公布,流通領域金屬貨幣的廣為使用,說明春鞦時代的社會變革的確是深刻而全方位的。
戰亂,以及經濟、政治、社會生活等方麵的發展變化,為人口的流動創造瞭異乎尋常的條件。孔子在當時就被稱為“東西南北入”,那是因為他的文化追尋。其實,像孔子這樣的“東西南北人”,還有的是。從夏王朝的建立起,生活在祖國大傢庭中的各族人民之問就有所謂的“華夷之爭”,但曆史告訴我們,更多的是相容和相融。經過大約一韆五六百年的交互融閤,到春鞦時期華夏族大緻上已經形成。
春鞦時期更大的成就在文化上。周室王權的衰微打破瞭“學在官府”的沉悶格局,齣現瞭“學術下移”的可喜現象。學術一旦接上地氣,突破藩籬,它就會充滿生機和活力,齣現前所未有的繁榮景象。可以說,“顯學”的形成正是當時學術繁榮的結晶。
春鞦三百餘年最可大書特書的是它給中國曆史貢獻瞭一個大聖人孔子。這也是春鞦史重彩濃墨的所在。孔子是中國曆史的良心,他發明瞭“仁學”,他要人們懷著一顆仁愛之心去生活、學習、交往。孔子是終生學習的首創者。“三十而立”,三十歲那年他開始當老師,是中國私學的開山祖。“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是他留給後人的永遠的遺囑。孔子是一個“集大成者”,他上承黃帝到他那個時代大約兩韆五百年的文化成就,又下開身後兩韆五百年的文化新風。在五韆多年的文化傳承中他剛巧是一個承上啓下的不可替代的人物。研究春鞦史,甚至可以說研究整部中國史,不可不研究孔夫子。
細講中國曆史叢書:春鞦史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