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商業模式的全新設計》內容體係清楚,很多來源於實踐案例,讓讀者從理論到實踐都能受益。齣色的企業是設計齣來的!
內容簡介
企業設計,設計企業未來。人類社會偉大的發明,既不是某項技術,也不是某項産品,而是自身的模式創造、機製創設和製度設立。
未來,越來越多的齣色企業是設計齣來的,包括商業模式設計、業務流程設計、管理機製設計、組織形態設計和企業文化設計等,共同構成一個全新的管理學體係——企業設計。商業模式設計,是企業設計的第一步。
《商業模式的全新設計》通過原創的理論、工具和方法,大道至簡的邏輯,通俗易懂的語言和作者親手設計的大量企業實操案例,一次清晰地揭示瞭一個全新的商業模式,到底是如何一步一步原創設計齣來的,從而助力中國企業和成韆上萬的企業經營管理者掌握新的經營思維,走嚮新的管理境界。
作者簡介
戴天宇,北京大學匯豐商學院管理學副教授、商業模式研究中心副主任、經濟學和管理學範式革命的倡導者,經濟學新範式創始人,企業設計學科創始人,管理製度設計學創始人,商業模式設計學創始人。
理學和工學雙學士、法學碩士、經濟學博士、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工商管理博士後,曾在外企、私企、國企、政府、高校等多類組織中任職。紮實的理論基礎,豐富的實踐經驗,使得其另闢蹊徑、原始創新的戴氏管理學體係既科學、嚴謹又接地氣。
已齣版著作:《經濟學:範式革命》《無為而治:設計自動運行的企業製度》
目錄
引子 從戰略管理到商業模式 //1
首先需要變革的,是管理學的研究視角 //9
其次需要變革的,是管理學的研究視野 //12
第1 章 什麼是商業模式 //17
從盲人摸象說開去 //20
企業賺錢的價值基礎 //25
企業賺錢的價值鏈路基礎 //31
商業模式到底是什麼 //35
第2 章 需求定位及客戶鎖定 //41
定位首先是需求定位 //44
需求鏈及利益相關者 //51
超越營銷,鎖定客戶 //54
案例實戰:客戶鎖定 //62
第3 章 價值環節及其重組 //71
價值流、價值鏈路及價值環節 //75
重組價值環節,改變商業模式 //78
商業模式創新的價值重組手術 //89
案例實戰:價值類型轉換 //99
第4 章 交易方式及其變換 //107
變換交易方式,改良商業模式 //111
變換交易構形,改進商業模式 //118
降低交易成本,減少交易風險 //125
案例實戰:交易方式變換 //130
第5 章 贏利模式與商業位勢 //139
贏利模式與價值交易形態 //143
基於第三方的贏利模式優化 //149
商業位勢與收益分配 //155
案例實戰:贏利模式升級與優化 //162
第6 章 商業模式重構與商業模式設計 //169
局部優化的商業模式重構 //172
案例實戰:商業模式重構 //180
從頭開始的商業模式設計 //184
案例實戰:商業模式的全新設計 //195
參考文獻 //203
精彩書摘
第二章 需求定位及客戶鎖定
?
用戶體驗最基礎的是用戶需求,如果脫離瞭用戶需求,一個設計再漂亮的産品,也無法和用戶産生共鳴。
——周鴻禕
導 讀
為什麼Intel要在産品上標注“Intel Inside”?
為什麼說0~14歲兒童的用戶定位根本不靠譜?
為什麼說QQ、微信根本不是所謂的粉絲經濟?
進口紅酒如何通過喝酒喝成股東來鎖定客戶?
商業模式的微觀解析,從哪裏開始入手呢?需求!
需求,是一切價值活動的齣發點和落腳點,也是整條價值鏈路的箭頭指嚮。任何與價值活動有關的分析,包括商業模式的解析,都須以需求作為指引和方嚮(見圖1-15)。
市場經濟,需求引導供給,需求決定供給。價值創造的齣發點是需求,商業交換的落腳點也是需求,就連企業在市場競爭中那些深思熟慮的關鍵決策和重要抉擇,從産品到服務,從品牌到營銷……也無一不是以客戶的需求作為首要考慮因素的。
所謂定位,首先就是需求定位。
定位首先是需求定位
近些年來,“定位理論”風行一時,並且延展到企業經營的各個方麵,如企業定位、品牌定位、産品定位、市場定位等,各種說法都有,可一旦迴歸到市場經濟的核心邏輯——“需求決定供給”,則不難理解,企業最首要的定位,其實是“需求定位”。
所謂“需求定位”,就是說:我們的産品和服務所瞄準的,到底是哪一類用戶的哪一類需求?
答案也非常明確:第一位考慮的是“最終用戶的需求靶點”。
以液晶電視機為例,假設三星將顯示屏以1000元的價格賣給創維,創維生産齣電視機,再以3000元賣給國美,國美以4000元賣給消費者。顯然,國美的4000元收入、創維的3000元收入乃至三星的1000元收入,都來自鏈條最末端的最終消費者,最終埋單的是他們。如果産品和服務不符閤最終消費者的需求,這一鏈條上的所有企業都會受影響。換言之,最終決定企業興衰榮辱乃至生死存亡的,是最終消費者,他們纔是企業真正的衣食父母。
“需求定位”和“目標客戶群體定位”不是一迴事,後者的眼界相對狹隘,往往隻看到與自己企業直接打交道的下遊客戶,但更多的時候,隻分析直接的下遊客戶是遠遠不夠的,因為客戶的下遊,還有客戶的客戶……事實上,一路追尋下去就會發現:決定企業的産品和服務能否持續銷售齣去,或者說決定企業最終命運的,是最終用戶。
Intel公司在這一點上看得很明白。CPU隻是電腦的三大件之一,必須和主闆、內存等結閤,纔能裝配成完整的電腦主機。按照常理,Intel隻需開拓直接的下遊客戶,搞定整機廠商聯想、戴爾等就可以瞭。但Intel有遠見卓識,不僅要求下遊的整機廠商都要在顯著位置標上“Intel Inside”,還麵嚮最終用戶大做廣告,結果最終用戶在購買電腦時,首先問的是“是不是Intel的CPU”,電腦主機品牌反而被置於次要位置。也就是說,Intel越過瞭下遊的電腦整機廠商,直達最終用戶,並通過影響和掌控最終用戶,獲得瞭産業鏈上的強勢話語權。
細心的讀者可能會指齣,最終消費者和最終用戶並不完全等同。是的,在絕大多數時候,最終消費者就是最終用戶,但也確實存在著二者分離的特殊市場,其一是禮品市場,其二是兒童用品市場。
禮品是典型的“買的人不用,用的人不買”,購買者和使用者是錯位的。不過,如果是真心實意地送禮,則仍要充分考慮對方的期望或喜好,所以最終用戶的因素還是起決定性作用的。
一傢生産男士剃須刀的企業通過調研發現,雖然剃須刀的使用者是男性,但購買者通常是女性,剃須刀大多是作為禮物送給父親或者愛人。這傢企業據此認為,既然多數購買者為女性,就應該按照女性的審美觀去設計産品和包裝,於是推齣瞭粉色係列,不料在市場上遭遇瞭慘敗。原因很簡單:最終消費者是女性,但最終用戶是男性,女性買剃須刀作為禮物送給她的愛人,首先考慮的,恐怕還是她愛人的喜歡程度吧。
不過,在中國確實存在一種特殊情況,送禮並非齣自真心,東西有沒有用其實不重要,重要的是送禮的人“有麵子”“拿得齣手”。譬如“今年過節不收禮,收禮隻收腦白金”廣告中的“腦白金”,之所以能大行其道,就是緊緊抓住瞭一部分中國人虛情假意送禮的國民特性。
至於兒童用品市場,由於跨度非常大,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寶兒童裝公司(應企業要求,這裏采用化名),最初的産品定位是0~14歲兒童的高端服裝,因而在宣傳上也是極力突齣優雅、品位、原創、優質麵料和優質做工。
我為企業設計商業模式時,隻問瞭一個簡單問題:誰在買?
購買不同年齡段的童裝,決策主體及其消費理念是完全不同的。0~3歲的嬰幼兒用品,購買者和使用者是錯位的,父母買啥就是啥;3~6歲,會參考孩子意嚮,但主要是父母拿主意;7~12歲,則以孩子意見為主;12歲以上,進入青春叛逆期,自我意識凸顯,我的衣服我做主,甚至和父母對著乾。要想麵麵俱到,同時精準滿足差異如此巨大的不同購買決策者的審美和喜好,怎麼可能?因此,“0~14歲兒童”這一用戶定位,根本就是不著調的。
根據以上分析,企業最後摒棄瞭原來不靠譜的用戶定位,將最終用戶群體重新定位為:尚未進入青春期的7~12歲中産傢庭時尚兒童。
確定瞭最終用戶,接下來,就要確定最終用戶的需求靶點,即在最終用戶的諸多需求中,企業選擇哪一點或哪幾點作為其産品或服務瞄準的“靶心”。所用的分析工具,則是馬斯洛的需求層次錶。
仍以寶兒童裝公司為例,如何確定最終用戶的需求靶點呢?
確定最終用戶的需求靶點,不能基於一廂情願的主觀臆斷,也不能基於嚴謹但卻蒼白的邏輯推導,一定要設身處地,身臨其境,深入各種現實的、鮮活的、生動的使用或者消費場景,感知和把握最終用戶的各種要求、各種期待,不厭其煩地將其詳細記錄下來,然後分門彆類,一一填入馬斯洛需求層次錶中(見圖2-1)。
圖2-1?童裝的馬斯洛需求層次分析示例
接下來,進行錶上作業,在反復的比較中,遴選齣若乾最終用戶對於産品或服務的核心需求點;在反復的比較中,遴選齣若乾最終用戶非常渴望卻未被滿足的需求痛點。企業的産品或服務瞄準的需求靶點,應當從核心需求點或需求痛點中選齣。譬如寶潔公司(P&G;)的洗發液産品,潘婷瞄準的需求靶點是“營養發質”,飄柔瞄準的需求靶點是“飄逸柔順”,海飛絲主攻的是“去除頭屑”。
一般來說,在成熟的産品或服務市場中,核心需求點都已經被滿足,新進企業能夠做文章的,往往隻剩下需求痛點。
如果企業選擇的需求靶點,與核心需求點、需求痛點三點重閤,則是再好不過瞭。能做到靶心、準星、缺口三點一綫,說明靶點選擇是恰當的,需求定位是適宜的;否則,就要慎重考量以下問題:還有哪些最終用戶的需求沒有被滿足?還有最終用戶的哪些需求沒有被滿足?是否需要重新選擇目標用戶或需求靶點?
經過上述分析過程,寶兒童裝公司最終選定瞭主攻的需求靶點:試衣隱私、場景體驗與著裝顧問。據此構建齣“場景模擬、角色扮演、以玩帶銷”的場景體驗式銷售模式,即在直營連鎖店中設立迷你型的公主城堡試衣間、王子莊園試衣間……讓孩子們在試衣間裏換上衣服去體驗、去感受。可以想見的是,兒童一旦穿上瞭身,怕是脫不下來瞭。
以上的需求定位過程,是從最終用戶齣發,確定需求靶點,繼而確定自己的産品和服務,必要時進行産品和服務創新。需求定位還有另外一條路徑,即從企業現有的産品和服務齣發,找齣與之相匹配的最佳需求點,繼而追蹤齣目標用戶群體。當然,無論從哪一頭齣發,分析時都要同時兼顧另一頭,聯動起來整體思考。
與新鮮齣爐的烘焙蛋糕相比,袋裝蛋糕的保質期要長得多,食品添加劑的用量也較多,如乳化劑、膨鬆劑、凝固劑、防腐劑、脫氧劑、著色劑、增稠劑、酸度調節劑等。正因為如此,隨著人們的食品安全意識提升和收入水平提高,城市居民越來越傾嚮於購買現場烘焙的蛋糕。
一傢生産袋裝蛋糕的小食品廠,過去都是將産品直接送到售賣點就完事瞭,至於售賣點最終賣給瞭誰,從來沒有細究過,直到售賣點進貨量在過去兩年裏不斷下滑,纔隱隱感到齣瞭問題。
在我的建議下,企業花大力氣對最終用戶群體進行深入調研,這纔弄明白:隨著城市居民對食品安全的要求升級,老客戶的需求量在萎縮。如果産品一時沒有辦法轉型,就得尋找新的最終用戶群體。
會是誰呢?顯然,是那些對生活質量將就、對食品添加劑問題將就,但對價格不將就的人,由此確定為:18~28歲的男性單身藍領階層。
單身藍領男性長什麼樣,讀者頭腦裏自有一幅清晰的人物素描。一個好的最終用戶定位就應該像這樣,看到大街上來來往往的行人,馬上就能確定:這個人可以成為我的最終用戶,而那個人不是。
有些中間産品或服務,由於其用途的廣泛性和發散性,無法精準確定最終用戶,怎麼辦?可以退而求其次,確定下遊客戶及需求靶點即可。當然,下遊客戶除瞭將更下遊的需求信息嚮上遊傳導外,自身也會提齣一些需求,如更低的價格、更長的賬期、更快速供貨。
需求鏈及利益相關者
確定瞭最終用戶的需求靶點,接下來,就要以此作為基點,進行需求鏈倒溯分析,從而弄清楚企業最主要的利益相關者。
以草莓汁飲料為例,不同的最終用戶群體,會有不同的需求,如路人甲關注的是解渴、口感好、風味獨特、色澤清亮和飲用方便;路人乙看重的是飲用方便、容量適閤和包裝美觀;路人丙強調的是低糖、少添加劑和營養健康。將這些需求點全部匯總起來,便形成瞭最終用戶的需求集閤。
問題是,要想完全滿足需求集閤中的這些需求,不是一傢企業能做到的,需要多傢企業的協同和配閤。解渴、口感好是飲料企業的事;飲用方便、容量適閤、包裝美觀是包裝企業的工作;低糖、少添加劑則是食品輔料企業的任務;風味獨特、色澤清亮還涉及育種公司和草莓種植農場;營養健康甚至還要追溯到農藥企業、化肥企業。
最先感知最終用戶這些需求的,通常是終端零售企業,如超市、便利店、餐飲店等,然後再將其傳導給區域代理商,但在傳導過程中,往往還會加上自身的理解和自身的需求,譬如說要求先貨後款;區域代理商嚮上遊的飲料生産企業傳導時,也會加上自身的需求,譬如說供貨及時;而飲料生産企業在嚮果汁加工企業、食品包裝企業、食品輔料企業等傳導下遊需求的過程中,同樣也會加上自身的需求,甚至還包括嚮其他方如銀行提齣資金需求。
這個將最終用戶的需求層層嚮前傳導的鏈條,就是“需求鏈”。
如圖2-2所示,所有的需求都是由最末端的最終用戶的需求引發的,經層層傳導、層層疊加,反饋到最首端,其中的各傢企業自然形成瞭一個利益共生體。所以,企業最主要的利益相關者,就在需求鏈上。
圖2-2?草莓汁飲料的需求鏈示例
這就厘清瞭“利益相關者的交易結構”這一商業模式定義中沒有解決的問題,即利益相關者到底是誰。在相互依存、緊密聯係的地球村中,誰都有可能是利益相關者。萬裏之遙的一傢巴西公司,扇動瞭一下“蝴蝶翅膀”,經過復雜連鎖效應,最後導緻中國某企業倒閉,請問巴西這傢公司是不是中國企業的利益相關者?如果不是,實在說不過去;如果是,又有些牽強,因為這兩傢公司都不認識對方。所以,“利益相關者的交易結構”這一定義中,利益相關者的範圍到底有多大?邊界應該劃在哪兒?之前並沒有說清楚。現在,通過需求鏈分析,就把企業最主要的利益相關者找齣來瞭。
從需求鏈分析還可以看齣,真正的企業競爭到底發生在哪兒?許多人都將企業競爭簡單理解為是和同行競爭。但實際上,由於客戶群體、産品和服務、贏利模式等存在諸多差異,即使是同一行業內的企業也不一樣,就像鯷魚和鱈魚,一個以浮遊動物為食,一個以底棲動物為食,沒有直接競爭關係,可若順著食物鏈往前捋,就會發現,是其所在的食物鏈在競爭,爭奪浮遊植物資源。企業競爭也是如此,真正的企業競爭,並不是發生在行業內部,而是在最終用戶那裏,是這一傢企業同其上下遊,與那一傢企業同其上下遊,爭奪和瓜分最終用戶的需求空間,因為在一定時期內,最終用戶的需求空間是有限的(見圖2-3)。
圖2-3?真正的企業競爭,是在爭奪最終用戶的需求空間
一些生産原材料和中間産品的企業,並不直接麵對最終用戶,但需求鏈的競爭,仍會將它們捲入到對最終用戶需求空間的爭奪戰中,畢竟企業的命運與需求鏈是休戚相關的。所以,即使是上遊企業,也要留齣一隻眼睛,時刻觀察和掌握最終用戶的需求動嚮和變化趨勢。
超越營銷,鎖定客戶
近兩年,“互聯網思維”的概念雖然很火,但將各種華麗的錶述除去,就能返璞歸真,見其本質。說白瞭,互聯網思維就是從過去的經營企業、經營産品轉嚮經營客戶,一切以客戶需求和體驗為中心。
盡管經營客戶的提法由來已久,但互聯網的全麵商業化纔真正引爆瞭這一曆史性轉摺。過去企業在經營中,雖然嘴上也說“客戶是上帝”,但齣發點還是企業,挖空心思的是想如何將産品營銷給客戶,而互聯網思維的齣發點是客戶,想方設法去挖掘、追蹤和滿足客戶的需求,即使不是自己的産品也沒關係,這就是“經營客戶”。
經營客戶,具體來說是分四步走,即:建立客戶接觸界麵→建立客戶流量入口→建立客戶鎖定機製→持續經營客戶;或者更精練的說法是:接觸客戶→轉化客戶→鎖定客戶→經營客戶。經營客戶的前提是鎖定客戶,如果不能鎖定客戶,再多的粉絲和擁躉也沒有商業意義。
所謂鎖定客戶,可以用一句俗語概括:不買我的,也得買我的。鎖定客戶是一種機製設計,是在企業和客戶之間構造一種利益黏性機製,客戶一旦被黏上,就很難再擺脫,隻要買我一次,就得買我多次;隻要買我多次,就得終身買我的。
顯然,鎖定客戶和市場營銷的作用機理是截然不同的。市場營銷隻是外在地影響客戶,今天企業做廣告、做活動,客戶可能買你的,但明天競爭對手做廣告、做活動,客戶可能就會跟著彆人跑瞭。要知道,客戶都是“精緻的利己主義者”,他們做齣的任何購買決策,都是從自身利益齣發的,絕不會齣於對企業的感恩之情而做齣有損於自身利益的購買決策。因此,客戶都是不忠誠的,“客戶忠誠度”實際上是一個僞命題,企業不能把希望寄托於客戶非理性的忠誠之上。
正因為客戶都是追求自身利益的,所以,隻要利益黏性機製設計得足夠巧妙,就能讓客戶很難脫鈎。目前,已經發現的客戶鎖定辦法有二十多種,這裏試舉其中幾種。
方式1:産品鎖定
國內電蚊香市場巨頭林立。一傢企業為進入市場,開發瞭嬰幼兒專用電蚊香液,主攻天然草本提取、無化學閤成、無氣味、無刺激等最終用戶的靶點需求。目標客戶確定後,接下來,如何鎖定客戶呢?
考慮到高端電蚊香器在使用時,防燙傷、防過熱和定時是消費者迫切希望有的功能,因而企業在做産品開發時,增加瞭溫控和時控芯片,並特彆設計瞭相應的接口,因此導緻的結果是:隻有我傢的電蚊香液瓶,纔能接進我傢的電蚊香器,彆傢的接不進去。具體到産品銷售上,高端電蚊香器免費送,但電蚊香液隻能持續買我傢的,這就是産品鎖定。
惠普的打印機+墨盒、利樂的灌裝機+紙盒、吉利的刀架+刀片,中國移動的零元手機+通信套餐,都屬於産品鎖定。需要澄清的是,這些做法不是完整的商業模式,隻是商業模式中的客戶鎖定方式。
方式2:産品係列鎖定
從1980年的第一張猴票開始,眾多集郵愛好者每年都排隊搶購當年的生肖郵票。一年又一年,持續買下去,這就是産品係列鎖定。
國內一些企業受此啓發,在産品的外包裝印上一係列精美圖案,這對收藏愛好者和普通消費者都有很大的吸引力,因為是人都有好奇心,都想收集齊瞭看個究竟。相聲《宇宙牌香煙》就道齣瞭其中的奧妙:“你想收藏我一套圖案,就是八仙過海一套,你最少買我八盒香煙;金陵十二釵,買我十二盒;蘇杭三十六景,買我三十六盒;一百單八將,買我一百零八盒;五百羅漢,買我五百盒;我那還有百萬雄師下江南!”而且,還有更厲害的做法,那就是“每套我都少印三張”。
統一小浣熊乾脆麵曾經風靡中國各大校園,無數學子不停購買,原因不是因為它好吃,而是為瞭袋中那畫工精良的水滸一百單八將卡片。
方式3:消費習慣鎖定
2013年,天津爆齣“第一口奶”事件。一些婦産科的大夫、護士將初生嬰兒的“第一口奶”留給某行賄的奶粉品牌,讓嬰兒産生口感依賴甚至“上癮”,從而達到長期牟利的目的,這就是消費習慣鎖定。
微軟操作係統也是如此,雖然版本不斷升級,但基本操作從未大改,用戶形成習慣後,即使買瞭蘋果電腦,也有很多用戶改裝微軟操作係統。
前言/序言
推薦序1
學術的生命,就在於不斷打破傳統,超越前人。為此,需要創新的勇氣和能力。北京大學匯豐商學院自創院以來,始終將經濟學、金融學、管理學等各個學科領域的學術創新作為學院發展的原動力,並取得瞭初步的成果。例如,在商業模式這一新興學科領域的研究和探索,匯豐商學院獨樹一幟,已在國內外形成瞭較高的知名度,魏煒教授等學者提齣的“魏硃六要素分析模型”在學術界和企業界産生瞭廣泛的社會影響。
同樣專注於商業模式的研究,戴天宇教授則另闢蹊徑,從更微觀的“價值環節”入手,在魏煒教授的商業模式理論體係之外,建立起一套截然不同的商業模式理論分析框架和方法體係,並在這本書中呈現。
一個學院,在同一研究領域孕育齣兩套大相徑庭的學術理論,這在北大並不奇怪。“兼容並包、思想自由”是北大的學術傳統,也是匯豐商學院的魅力所在。我們博采眾長,海納百川,鼓勵各種學術思想之間的碰撞和挑戰,支持各位教授之間的爭鳴與閤作。
戴天宇教授
商業模式的全新設計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