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4-11-05
“鬼子”來瞭:現代中國之惑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著名曆史學傢楊奎鬆教授首部專欄結集,剖析中國在現代化過程中的復雜麵嚮。
對於延續瞭兩韆年文化傳統的古老中國來說,近代一兩百年麵臨*嚴峻的現實莫過於“鬼子來瞭”。這裏的“鬼子”,不僅是指當年侵占中國半壁江山的“日本鬼子”,從更廣闊的意義上講,自始至終都是挾西方現代工業文明而來的“西洋鬼子”。古老在這個異質文明的衝擊下,沿海和內地、城市和鄉村、精英與民眾,乃至各種不同人群之間,在行為、觀念和生活交往方式上都益現懸隔、碰撞,社會亂象叢生、矛盾層齣不窮,人們在思想、觀念上的差距,也近乎天壤之彆,越來越多的讀書人“日日夜夜在新、舊、中、西中打滾”,在迷思和睏惑中前行。
為何許多人不愛國?在不同的語境中,“民族主義”有什麼高低優劣之分?“民族國傢”和“國民國傢”又有何差彆?中國近代的發展究竟應該以誰為師,而老師為何總是欺負學生?為什麼說抗日戰爭是民族復興的樞紐?“中學”和“西學”到底誰“化”誰?這個世界有沒有一個幸福終點站?
中國的齣路有且隻有一條,那就是中國的現代化。世界潮流,浩浩蕩蕩,從躋身現代國傢之林的角度看,“鬼子來瞭”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楊奎鬆,曆任中共中央黨校《黨史研究》編輯部編輯、中國人民大學中共黨史係講師、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北京大學曆史係教授、華東師範大學特聘教授。
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現代史,著有《“中間地帶”的革命》、《國民黨的“聯共”與“反共”》、《忍不住的“關懷”》、《西安事變新探》、《毛澤東與莫斯科的恩恩怨怨》等專著十餘種,並在China Quarterly、Diplomatic History、Cold War History,中國大陸、中國颱灣及日本等地學術雜誌上,發錶研究論文二百餘篇。
生活在當下,瞭解一點中國近代社會的麯摺進化過程,頗有必要。作為一個兩韆年來一直在傳統社會軌道上緩慢爬行的農業國,中國自17、18世紀以來嚮人類現代工業社會迅速轉進的每一步,都是有條件的,這一條件就是外部環境,亦即世界大勢的迅猛發展與衝擊。
——楊奎鬆
引言
不知有國? / 1
種族平等? / 11
此“啓濛”非彼啓濛 / 21
恢復中華? / 31
以日為師 / 41
飄不久的黃龍旗 / 51
與外國委蛇 / 63
“你一國我一國” / 73
愛人還是愛國? / 83
愛鄉還是愛國? / 93
“國民國傢”的流失 / 103
“惡國傢甚於無國傢” / 113
四海同胞主義 / 123
工人無祖國? / 133
華人與狗不得入內? / 143
立國的資格 / 153
祁老太爺的無奈 / 163
抗戰建國 / 173
師傅領進門 / 185
這個世界誰“化”誰? / 195
我們是誰? / 207
幸福終點站? / 217
後記
“鬼子”來瞭
多年前薑文拍過一個片子,叫《鬼子來瞭》,看過的人大都稱贊不已。作為曆史研究者,我喜歡該片,除瞭它故事講得流暢生動、演員演得形象逼真外,更是因為它能大膽直麵復雜人性,真實地呈現齣瞭今人難得一見的現代中國史上一個悲催的側麵。這裏說的“悲催”,並不是薑文後來對記者解釋的,即中國農民太過善良,不知該如何麵對侵略的日本鬼子之類;也不是有的影評人所斥責的,那些農民像魯迅筆下麻木冷漠的中國人一樣,有奶便是娘,隻會窩裏鬥,對侵略者全然沒有憤恨。其實,片中發生在馬大三等眾多村民與日本鬼子之間的種種故事,所以會讓今人深受觸動,恰恰在於它和我們今天民族主義語境下的種種教育宣傳形成瞭一種鮮明的反差。人們很難否認這一微觀史實的存在,因為類似這種被一些人尖銳地批判為民族劣根性的錶現,迄今為止依然可以在我們的身邊看到。同時,人們又不能不深感睏惑:為什麼在日本大舉入侵,中國政府和軍隊為保住國傢付齣重大犧牲,半壁河山慘遭塗炭之後,還會有那麼多國人隻關心自傢的溫飽與得失,而不知民族國傢為何物?從曆史研究的視角齣發,馬大三一村人的錶現並非不可理解,它既不是太過善良之過,與和所謂民族劣根性也扯不上多少關係。在中國古代幾韆年的曆史上,普通百姓見慣瞭“城頭變幻大王旗”。管它王朝更迭多頻繁,臉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一樣完糧納稅,一樣過日子。縱使碰到蠻夷入主中原,野蠻殺戮更甚於現代日本鬼子的情況,史上也鮮能見到習慣瞭逆來順受的農民隻為瞭反抗蠻夷入侵就起來造反的。這也是為什麼,沒有哪位史學傢會因為古代農民不愛“國”去批評指責他們太少血性或太缺乏覺悟。
今人所以對馬大三等村民的錶現容易敏感,無非是因為它們發生的年代距今太近,與自己從書本視聽中得到的曆史記憶差得太遠瞭。但這也反映齣,世人對於古代國傢和現代國傢是有完全不同的評價尺度或價值標準的。因為很少人不知道,古代的所謂國傢,本質上是“朕”的私産,是所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的帝王之物。其興衰存廢、擴張割讓,“乾卿底事”,更輪不著那些連故土鄉親都不曾離開過的底層農民去關心。不論古代農民對這類事情如何反應,今人都批評不著他們。和古代國傢不同,今人觀念中的現代國傢是建立在國民認同基礎上的一個政治文化共同體。換言之,不論是否做得到,至少大多數人都認同“國傢興亡,匹夫有責”的說法,都相信沒人能夠離開國傢而存在,且國強則民尊,國衰則民辱。因此客觀上,人們很容易認為,哪怕是遠離都市的馬大三這樣閉塞的農民,也理當信奉並遵從盧梭所說的那個維係著這個共同體的公共意誌,“把自己全部地奉獻齣來”,自覺地與侵略者做鬥爭。但問題在於,馬大三等村民真的脫離瞭古代社會,進入到現代國民國傢的運行軌道中來瞭嗎?他們和正在形成過程中的現代中國結成瞭相互依存的關係瞭嗎?他們清楚自己生活的這個世界已經發生瞭質的改變,自己已經成為現代中國國民的一分子,對這個國傢的獨立、這個民族的存亡,負有不可推卸的曆史責任瞭嗎?古代中國真的已經變為一個在國民一緻認同下,存在著公共意誌的政治文化共同體,亦即現代民族國傢瞭嗎?
馬大三等人在抗日戰爭中的錶現,之所以仍舊可以理解,一個最基本的原因,是人類社會從古代到現代的轉變,需要漫長甚至是復雜的過程。對此,我們或許可以用黑格爾關於人之成為人,必須經過從“自在”進到“自為”的轉變的說法來做一解讀。基於亞裏士多德關於“人是有理性的動物”的觀點,黑格爾指齣:同樣是人,生物意義上的人與社會意義上的人是不同的人。“胎兒自在地是人,但並非自為地是人;隻有作為有教養的理性,他纔是自為的人”。按黑格爾的觀點,人隻有形成瞭有教養的理性,纔能“使自己成為自己自在地所是的那個東西”。否則,人充其量隻是一個為自我而存在的生物意義上的人,而無法成為一個對自己和對他人有用的社會的人。
古代社會條件下民族的存在,充其量隻是自在意義上的民族。隻有在現代工業化和城市化發展的條件下,一個自在的所謂國民,纔有可能在與其他陌生國民的碰撞和交往中逐漸地變成一個自為的國民,即不僅意識到自己的民族國傢屬性,而且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權利、義務和責任。也隻有在這樣一種前提下,纔有可能形成現代意義上的國傢,一個自在的民族纔可能在與他民族的相互碰撞及交往中逐漸地形成一個自為的民族,即不僅清楚自己的權利地位、國傢屬性,而且能夠成為國際社會政治秩序的共同建設者和平等參與者。不難想象,這樣一種轉變不僅是長期的,而且必須建立在現代工業化和城市化的發展基礎之上。像馬大三等生活在牛耕人種的傳統農業生産方式中的舊式農民,多數大字識不瞭幾個,村裏既沒有廣播電視,也看不到報紙雜誌,不少人連縣城都沒去過,對小山村之外的世界幾乎一無所知,又如何能係統地受到現代社會理性的教養,變成今人所希望的有血性和有覺悟的民族的國民之一分子呢?
不錯!搞活動,拿下,好好學習一下!漲知識!物流很給力,快遞小哥辛苦瞭。
評分很好的一本書
評分書好輕,還沒看,不過一直喜歡楊奎鬆。
評分好書先囤著,然後慢慢看!傢裏有瞭好多書,一直深深愛著書,同時自己也從事著寫作的工作。都寫一些小說、小品劇本,還有話劇
評分京東自營質量好,送貨快!
評分京東物流迅速,包裝完好,好評!
評分京東自營質量好,送貨快!
評分可以的 大傢加油 多看書 送到農村傢裏瞭 這幾天還下雪 雖然好像角有點磕瞭???
評分京東物流迅速,包裝完好,好評!
“鬼子”來瞭:現代中國之惑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