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韆年農夫 中國朝鮮和日本的永續農業/東方經濟文庫》記錄和研究瞭東方農業生産者真實的生活環境和耕作方法。幾世紀之前,東亞三國的農業已經能夠支撐起如此高度密集的人口,並且可持續發展至今,而且這個勢頭還將保持下去。美國人十分推崇遠東地區人們的原生態農耕方式,認為推廣中國、朝鮮和日本可持續農業經驗對全人類都是有幫助的。在遠東地區,所有可以食用的東西都被當作人類或者畜禽的食物,不能吃或者不能穿的東西則被用來當作燃料。在東方的農田,你看不見一塊閑置的土地,見不到一點被浪費的資源。在現代農業耕作方式的弊端紛紛顯現的時刻,東亞傳統的耕作方式再一次引起瞭世界的重視。“迴歸自然”重新成為受人關注的理念。
富蘭剋林·H.金(F.H.King),曾任農業部土壤局局長,被稱為美國土壤物理學之父。*有《土地》《灌溉與排水》《農業物理學》《住宅、鄉村學校以及馬廄的通風係統》。
程存旺,中國人民大學博士研究生,好農場的CEO,曾參與創建瞭小毛驢市民農園、大水牛市民農園和分享收獲農場,又創立瞭好農場APP,為有機生態農場提供專業的在綫管理軟件。
石嫣,分享收獲農場主,中國人民大學博士,清華大學博士後,國際社會生態農業聯盟副主席,中國社會生態農業CSA發起人之一和重要推動者。
再版序言 中國農業的睏境與齣路
中文版序 言理解中國的小農
英文版序言
慨述
第一章 日本一瞥
第二章 中國的墓地
第三章 香港和廣東
第四章 上溯西江
第五章 水渠和梯田
第六章 老百姓的習俗
第七章 燃料、建築及紡織材料
第八章 漫步田野之問
第九章 廢物利用
第十章 在山東
第十一章 東方,“擁擠”的時空
第十二章 東方的稻米種植
第十三章 絲綢文化
第十四章 茶産業
第十五章 關於天津
第十六章 中國東北與朝鮮
第十七章 再訪日本
後記 踐行文化自信共享中國智慧
很好,很便宜的东西,值得买
评分一百年前的书,书挺好的,对于了解传统农业很有好处!
评分质的要求,对教育规律的把握,对教学艺术的领悟,对教学特色的追求。
评分谭其骧从1956年起住四大一小五间房间、厨房和卫生间独用的一套住房,“文革”中被挤占了两间。1974年底给他“落实政策”,让他搬到同一宿舍一套二大一小的独用房内。1980年初,上海市拨出一批新建住宅,以应高级知识分子落实政策的燃眉之急,谭其骧迁至淮海中路1753号102室。这套住房的三个房间合计59平方米,没有厅,住着一家三代及李永藩一位已退休的弟弟、保姆共七口,逢到过年、暑假儿孙来时人更多。谭其骧将最大的一间用书橱一分为二,里面约十平方米作他的书房兼卧室,外面14平方米作会客室和放书橱,晚上还要供家人睡觉,而在另外两个房间中也放着他的书橱或书架。尽管学校及有关领导曾多次向上级报告反映,市政府领导也曾作出批示给他子女另配了一间房子,但根据上海和学校的具体规定,他作为一位教授,不可能分到更大的住房了。
评分1956年谭其骧就开始拿302.5元的月薪,但他在经济上一直并不宽裕。在这份高薪中, 他要拿出相当大一部分,先后用于奉养母亲,资助曾经供养他读书的姑妈、经济困难的三哥和内弟、其他有急难的亲友。“文革”中他得知老友谢兴尧每月只领得生活费60元,“岁云暮矣,天寒地冻,煤米维艰”,立即寄去20元,“区区仅表心意”,因为这钱“乃私房钱所积,小金库无多也”。
评分发货很及时,品相完好。对于学农的人帮助很大。
评分好。。。。。。。。。。。。。。。。。。。。。。。。。。。。。
评分只是翻译了一部多年前外国人写的关于农业的游记而已。
评分还没看,不过看样子是正版!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