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中國企業聯閤會、中國企業傢協會課題組參照國際上通行的做法,以2016年業營業收入為入圍標準推齣的中國500強企業年度發展報告,分析瞭入圍企業在我國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記載和反映瞭我國大企業的新進展、麵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建議。內容豐富、詳盡,連續十餘年的係列分析,具有詳細的數據支持,是企業傢和學術界政府研究的刊物。
《2017中國500強企業發展報告》是由中國企業聯閤會、中國企業傢協會組織編寫的全方位記載和反映我國500強企業2016年度發展狀況的大型綜閤性報告。第一章 2017中國企業500強分析報告 ;第二章 2017中國製造業企業500強分析報告 ;第三章 2017中國服務業企業500強分析報告;第四章 2017中國跨國公司分析報告;第五章2017中國企業效益200佳分析報告;第六章2017中外企業500強對比分析報告;第七章2017中國500強與世界500強行業領先企業主要經濟指標對比;第八章2017中國企業500強數據;第九章2017中國製造業企業500強數據;第十章2017中國服務業企業500強數據;第十一章中國有關地區企業100強數據;第十二章2017世界企業500強數據;第十三章中國500強企業按照行業分類名稱、通訊地址。
中國企業聯閤會、中國企業傢協會是經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核準注冊的全國性社團法人組織,是中國全國性、經濟類型的社會團體,是企業、企業經營者的聯閤組織。
目 錄
第一章 2017 中國企業 500 強分析報告
一、2017 中國企業 500 強的規模特徵
二、2017 中國企業 500 強的效益特徵
三、2017 中國企業 500 強的所有製格局和發展特徵
四、2017 中國企業 500 強的行業特徵
五、2017 中國企業 500 強的總部分布特徵
六、2017 中國企業 500 強的創新特徵
七、2017 中國企業 500 強的國際化特徵
八、2017 中國企業 500 強的兼並重組活動
九、新的曆史條件下中國大企業成長的新命題以及存在的差距和問題
十、現階段對中國大企業做優做強以及做偉大企業的幾點建議
第二章 2017 中國製造業企業 500 強分析報告
一、2017 中國製造業企業 500 強規模特徵分析
二、2017 中國製造業企業 500 強利稅狀況分析
三、2017 中國製造業企業 500 強創新投入與産齣分析
四、2017 中國製造業企業 500 強所有製比較分析
五、2017 中國製造業企業 500 強行業比較分析
六、2017 中國製造業企業 500 強區域分布特徵分析
七、2017 中國製造業企業 500 強國際化經營分析
八、製造業大企業麵臨的挑戰與機遇
九、促進製造業大企業持續健康發展的建議
第三章 2017 中國服務業企業 500 強分析報告
一、2017 中國服務業企業 500 強的規模特徵分析
二、2017 中國服務業企業 500 強的經濟效益情況分析
三、2017 中國服務業企業 500 強的行業情況分析
四、2017 中國服務業企業 500 強的地域分布特徵
五、服務業大企業成長趨勢與特點
六、促進服務大企業健康成長的建議
第四章 2017 中國跨國公司 100 大分析報告
一、中國對外投資和企業國際化取得積極進展
二、2017 中國跨國公司 100 大及跨國指數
三、2017 世界跨國公司 100 大及跨國指數
四、中國跨國公司國際化的主要差距
五、提升企業國際化經營水平的幾點建議
第五章 2017 中國企業效益 200 佳分析報告
一、2017 中國企業效益 200 佳盈利增長分析
二、2017 中國企業效益 200 佳規模增長分析
三、2017 中國企業效益 200 佳的行業、地區、所有製結構分析
第六章 2017 中外 500 強企業對比分析報告
一、2017 世界 500 強的最新格局及中國上榜企業發展特徵
二、2017 世界、美國、中國企業 500 強的總體發展態勢比較
三、中國企業的差距和優勢:幾個行業領域的比較
第七章 2017 中國 500 強與世界 500 強行業領先企業主要經濟指標對比
錶 7-1 2017 中國 500 強與世界 500 強鋼鐵業領先企業對比
錶 7-2 2017 中國 500 強與世界 500 強計算機、辦公設備業領先企業對比
錶 7-3 2017 中國 500 強與世界 500 強工程與建築業領先企業對比
錶 7-4 2017 中國 500 強與世界 500 強銀行業領先企業對比
錶 7-5 2017 中國 500 強與世界 500 強航空航天業領先企業對比
錶 7-6 2017 中國 500 強與世界 500 強防務業領先企業對比
錶 7-7 2017 中國 500 強與世界 500 強公用設施業領先企業對比
錶 7-8 2017 中國 500 強與世界 500 強電子、電氣設備業領先企業對比
錶 7-9 2017 中國 500 強與世界 500 強礦業、石油采掘業領先企業對比
錶 7-10 2017 中國 500 強與世界 500 強化學品業領先企業對比
錶 7-11 2017 中國 500 強與世界 500 強建材、玻璃業領先企業對比
錶 7-12 2017 中國 500 強與世界 500 強煉油業領先企業對比
錶 7-13 2017 中國 500 強與世界 500 強貿易業領先企業對比
錶 7-14 2017 中國 500 強與世界 500 強汽車與零部件業領先企業對比
錶 7-15 2017 中國 500 強與世界 500 強財産和意外保險業領先企業對比
錶 7-16 2017 中國 500 強與世界 500 強電信業領先企業對比
錶 7-17 2017 中國 500 強與世界 500 強郵件、包裹及貨物包裝運輸業領先企業對比
錶 7-18 2017 中國 500 強與世界 500 強製藥業領先企業對比
錶 7-19 2017 中國 500 強與世界 500 強網絡通信設備業領先企業對比
錶 7-20 2017 中國 500 強與世界 500 強能源業領先企業對比
錶 7-21 2017 中國 500 強與世界 500 強人壽和健康保險業領先企業對比
錶 7-22 2017 中國 500 強與世界 500 強工業機械業領先企業對比
錶 7-23 2017 中國 500 強與世界 500 強多元化金融業領先企業對比
錶 7-24 2017 中國 500 強與世界 500 強船務業領先企業對比
錶 7-25 2017 中國 500 強與世界 500 強航空業領先企業對比
錶 7-26 2017 中國 500 強與世界 500 強網絡服務和零售業領先企業對比
錶 7-27 2017 中國 500 強與世界 500 強專業銷售業領先企業對比
第八章 2017 中國企業 500 強數據
錶 8-1 2017 中國企業 500 強
錶 8-2 2017 中國企業 500 強新上榜企業名單
錶 8-3 2017 中國企業 500 強各行業企業分布
錶 8-4 2017 中國企業 500 強各地區分布
錶 8-5 2017 中國企業 500 強淨利潤排序前 100 名企業
錶 8-6 2017 中國企業 500 強資産排序前 100 名企業
錶 8-7 2017 中國企業 500 強從業人數排序前 100 名企業
錶 8-8 2017 中國企業 500 強研發費用排序前 100 名企業
錶 8-9 2017 中國企業 500 強研發費用所占比例排序前 100 名企業
錶 8-10 2017 中國企業 500 強淨資産利潤率排序前 100 名企業
錶 8-11 2017 中國企業 500 強資産利潤率排序前 100 名企業
錶 8-12 2017 中國企業 500 強收入利潤率排序前 100 名企業
錶 8-13 2017 中國企業 500 強人均營業收入排序前 100 名企業
錶 8-14 2017 中國企業 500 強人均淨利潤排序前 100 名企業
錶 8-15 2017 中國企業 500 強人均資産排序前 100 名企業
錶 8-16 2017 中國企業 500 強收入增長率排序前 100 名企業
錶 8-17 2017 中國企業 500 強淨利潤增長率排序前 100 名企業
錶 8-18 2017 中國企業 500 強資産增長率排序前 100 名企業
錶 8-19 2017 中國企業 500 強研發費用增長率排序前 100 名企業
第九章 2017 中國製造業企業 500 強數據
錶 9-1 2017 中國製造業企業 500 強
錶 9-2 2017 中國製造業企業 500 強各行業企業分布
錶 9-3 2017 中國製造業企業 500 強各地區企業分布
錶 9-4 2017 中國製造業企業 500 強淨利潤排序前 100 名企業
錶 9-5 2017 中國製造業企業 500 強資産排序前 100 名企業
錶 9-6 2017 中國製造業企業 500 強從業人數排序前 100 名企業
錶 9-7 2017 中國製造業企業 500 強研發費用排序前 100 名企業
錶 9-8 2017 中國製造業企業 500 強研發費用所占比例前 100 名企業
錶 9-9 2017 中國製造業企業 500 強淨資産利潤率排序前 100 名企業
錶 9-10 2017 中國製造業企業 500 強資産利潤率排序前 100 名企業
錶 9-11 2017 中國製造業企業 500 強收入利潤率排序前 100 名企業
錶 9-12 2017 中國製造業企業 500 強人均營業收入排序前 100 名企業
錶 9-13 2017 中國製造業企業 500 強人均淨利潤排序前 100 名企業
錶 9-14 2017 中國製造業企業 500 強人均資産排序前 100 名企業
錶 9-15 2017 中國製造業企業 500 強收入增長率排序前 100 名企業
錶 9-16 2017 中國製造業企業 500 強淨利潤增長率排序前 100 名企業
錶 9-17 2017 中國製造業企業 500 強資産增長率排序前 100 名企業
錶 9-18 2017 中國製造業企業 500 強研發費用增長率排序前 100 名企業
錶 9-19 2017 中國製造業企業 500 強行業平均淨利潤
錶 9-20 2017 中國製造業企業 500 強行業平均營業收入
錶 9-21 2017 中國製造業企業 500 強行業平均資産
錶 9-22 2017 中國製造業企業 500 強行業平均納稅總額
錶 9-23 2017 中國製造業企業 500 強行業平均研發費用
錶 9-24 2017 中國製造業企業 500 強行業人均淨利潤
錶 9-25 2017 中國製造業企業 500 強行業人均營業收入
錶 9-26 2017 中國製造業企業 500 強行業人均資産
錶 9-27 2017 中國製造業企業 500 強行業人均納稅總額
錶 9-28 2017 中國製造業企業 500 強行業人均研發費用
錶 9-29 2017 中國製造業企業 500 強行業平均資産利潤率
第十章 2017 中國服務業企業 500 強數據
錶 10-1 2017 中國服務業企業 500 強
錶 10-2 2017 中國服務業企業 500 強各行業企業分布
錶 10-3 2017 中國服務業企業 500 強各地區企業分布
錶 10-4 2017 中國服務業企業 500 強淨利潤排序前 100 名企業
錶 10-5 2017 中國服務業企業 500 強資産排序前 100 名企業
錶 10-6 2017 中國服務業企業 500 強從業人數排序前 100 名企業
錶 10-7 2017 中國服務業企業 500 強研發費用排序前 100 名企業
錶 10-8 2017 中國服務業企業 500 強研發費用所占比例排序前 100 名企業
錶 10-9 2017 中國服務業企業 500 強淨資産利潤率排序前 100 名企業
錶 10-10 2017 中國服務業企業 500 強資産利潤率排序前 100 名企業
錶 10-11 2017 中國服務業企業 500 強收入利潤率排序前 100 名企業
錶 10-12 2017 中國服務業企業 500 強人均淨利潤排序前 100 名企業
錶 10-13 2017 中國服務業企業 500 強人均營業收入排序前 100 名企業
錶 10-14 2017 中國服務業企業 500 強人均資産排序前 100 名企業
錶 10-15 2017 中國服務業企業 500 強收入增長率排序前 100 名企業
錶 10-16 2017 中國服務業企業 500 強淨利潤增長率排序前 100 名企業
錶 10-17 2017 中國服務業企業 500 強資産增長率排序前 100 名企業
錶 10-18 2017 中國服務業企業 500 強研發費用增長率排序前 100 名企業
錶 10-19 2017 中國服務業企業 500 強行業平均淨利潤
錶 10-20 2017 中國服務業企業 500 強行業平均營業收入
錶 10-21 2017 中國服務業企業 500 強行業平均資産
錶 10-22 2017 中國服務業企業 500 強行業平均納稅總額
錶 10-23 2017 中國服務業企業 500 強行業平均研發費用
錶 10-24 2017 中國服務業企業 500 強行業平均人均淨利潤
錶 10-25 2017 中國服務業企業 500 強行業平均人均營業收入
錶 10-26 2017 中國服務業企業 500 強行業平均人均資産
錶 10-27 2017 中國服務業企業 500 強行業平均人均納稅總額
錶 10-28 2017 中國服務業企業 500 強行業平均人均研發費用
錶 10-29 2017 中國服務業企業 500 強行業平均資産利潤率
第十一章 中國部分地區企業 100 強數據
錶 11-1 2017 天津市企業 100 強
錶 11-2 2017 上海市企業 100 強
錶 11-3 2017 重慶市企業 100 強
錶 11-4 2017 山東省企業 100 強
錶 11-5 2017 湖北省企業 100 強
錶 11-6 2017 浙江省企業 100 強
錶 11-7 2017 廣東省企業 100 強
錶 11-8 2017 廣西壯族自治區企業 100 強
錶 11-9 2017 安徽省企業 100 強
錶 11-10 2017 黑龍江省企業 100 強
第十二章 2017 世界企業 500 強數據
錶 2017 世界企業 500 強
第十三章 中國 500 強企業按照行業分類名單
錶 中國 500 強企業按照行業分類
農林牧漁業
煤炭采掘及采選業
石油、天然氣開采及生産業
房屋建築土木工程建築電力生産農副食品
食品
飲料
酒類
輕工百貨生産
紡織印染
服裝及其他紡織品
傢用電器製造
造紙及包裝
石化及煉焦
輪胎及橡膠製品
化學原料及化學品製造
化學縴維製造
藥品製造
醫療設備製造
水泥及玻璃製造
其他建材製造
黑色冶金
一般有色
貴金屬
金屬製品加工
鍋爐及動力裝備製造
機床製造
物料搬運設備製造
工程機械及零部件
工業機械及設備製造
電子、電氣設備製造
電綫、電纜製造
風能、太陽能設備製造
計算機及辦公設備
通信設備製造
半導體、集成電路及麵闆製造
汽車及零配件製造
摩托車及零配件製造
軌道交通設備及零部件製造
航空航天
兵器製造
船舶製造
綜閤製造業
電網
水務
綜閤能源供應
鐵路運輸
公路運輸
水上運輸
港口服務
航空運輸
航空港及相關服務業
郵政
物流及供應鏈
電信服務
廣播、電視服務
軟件和信息技術(IT)
互聯網服務
能源礦産商貿
化工醫藥商貿
機電商貿
生活消費品商貿
農産品及食品批發
生産資料商貿
金屬品商貿
綜閤商貿
連鎖超市及百貨
汽車、摩托車零售
傢電及電子産品零售
醫藥及醫療器材零售
商業銀行
保險業
證券業
多元化金融
住宅地産
商業地産
園區地産
多元化投資
商務中介服務
人力資源服務
科技研發、規劃設計
國際經濟閤作(工程承包)
旅遊和餐飲
文化娛樂
綜閤服務業
後 記
十、現階段對中國大企業做優做強以及做偉大企業的幾點建議
如果說做大作為中國企業此前的主要目標已經基本完成,那麼做優做強以及做偉大企業將是中 國大企業下一階段的主要目標。客觀地說,做優做強和做偉大企業不是一蹴而就能完成的,而應該 是中國大企業的中長期目標和方嚮。現階段,中國大企業處在從傳統增長動力嚮新增長動力轉換的 關鍵時期,既要抬頭看遠方,樹立做優做強、做偉大企業的長遠目標,又要低頭看腳下,處理好企 業存在的突齣問題,特彆是掌握好動力轉換的節奏和力度。
1. 要樹立做優做強、做偉大企業的願景目標 中國大企業正處在一個偉大的時代,有前所未有的曆史機遇來實現做優做強以及做偉大企業的 願景。一方麵,中國經濟到瞭從8000 美元嚮13000 美元快速提升的過程,中産傢庭和人群的總體規 模和購買力都急劇增加,消費及産業結構升級為中國大企業做優做強、做偉大企業提供瞭必備的需 求側條件;另一方麵,國傢大力實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簡政放權,稅製改革,國企改革,等等, 都大幅減少瞭束縛生産力發展的體製機製障礙;同時,全球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浪潮已經洶湧而至,中國大企業前所未有地與發達國傢先進企業幾乎處在同一起跑綫上。中國大企業到瞭從單純“做大” 走嚮“做優做強”、做偉大企業的階段。第一,做偉大企業要“順潮流而動”,製定遠大而不虛無縹 緲的願景和戰略目標。阿裏巴巴集團的願景目標是構建未來的商務生態係統,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 意,讓客戶相會、工作和生活在阿裏巴巴,並持續發展最少102 年。阿裏巴巴集團正是因為擁有高 超的戰略眼光和獨到的戰略定位,纔能製定齣這樣的願景和戰略目標,改變瞭中國人的消費習慣、 支付方式,將互聯網科技、互聯網金融、實體經濟有機融閤在一起,形成瞭新實體經濟。第二,要 瞄準全中國乃至全世界未來若乾年的重大需求進行創新攻關。華為的願景和戰略目標是共建更美好 的全聯接世界,其服務範圍涵蓋全聯接移動體驗、全聯接政府、全聯接金融、全聯接媒體、全聯接 鐵路、全聯接城市、全聯接電網、全聯接體育等各領域。為此,華為投入重金大力攻關研發 5G 核心 網技術以及華為海思芯片,為 5G 時代的“萬物互聯”提前若乾年進行産業布局和研發,目前已經取 得瞭突破性的成果。中國在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礎軟件、極大規模集成電路裝備製造、新一代移動通 信技術、原創新藥、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等領域還存在影響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短闆産業,中 國大企業要有使命感、責任感,以産業報國為己任,在滿足國民經濟重大需求的同時實現企業的做 優做強做偉大的目標。
加快企業創新發展 著力振興實體經濟
中國企業聯閤會、中國企業傢協會會長 王忠禹
2016 年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齣要著力振興實體經濟,堅持以提高質量和核心競爭力為中心,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擴大高質量産品和服務供給。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通過的《政府工作報告》又強調,要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實體經濟優化結構,不斷提高質量、效益和競爭力。
早在2015 年,習近平總書記就指齣,要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科技創新、産業創新、企業創新、市場創新、産品創新、業態創新、管理創新等,加快形成以創新為主要引領和支撐的經濟體係和發展模式。以上這些創新,與每個企業都密切相關。其中,科技創新和管理創新更是企業創新的重點內容。我們過去就常講,推動企業發展的兩個“輪子”,一個是科技,一個是管理。隻有這兩個“輪子”轉得好,纔能推動企業更快、更好發展。
一、加快科技創新,做強實體經濟
創新驅動是振興實體經濟的重要引擎。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實體經濟取得瞭快速發展,企業的發展動能正從主要依靠資源和低成本勞動力等要素驅動轉嚮創新驅動。但也要看到,在實體經濟中,低端供給過剩、中高端供給不足的結構性失衡問題仍然很突齣;産品結構還無法適應消費結構升級變化,高品質、個性化、高附加值産品的供給能力不足;傳統製造業中的關鍵裝備、核心零部件和基礎軟件嚴重依賴進口。隻有加快科技創新,纔能盡快改變這種狀況,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上海代錶團討論時,從創新驅動的高度,提齣瞭明確的要求。一是要以全球視野、國際標準,提升科學中心集中度和顯示度,在基礎科技領域做齣大的創新,在關鍵核心技術領域取得大的突破。二是要 突破製約産、學、研相結閤的體製機製瓶頸,讓機構、人纔、裝置、資金、項目都充分活躍起來,使科技成果更快推廣應用轉化。三是要大興識纔、愛纔、敬纔、用纔之風,改革人纔培養使用機製,藉鑒運用國際通行、靈活有效的辦法,推動人纔政策創新突破和細化落實,真正聚天下英纔而用之,讓更多韆裏馬競相奔騰。這三個方麵,既是推進企業科技創新的方嚮,也是加快企業科技創新的內容。華為公司經過 20 多年持續高投入的創新研發,已經突破技術跟隨者的發展階段,成為以科技産品引領世界潮流的 中國企業,也是世界100 個知名品牌中,唯一的中國知名品牌。國傢電網強化創新意識,穩步推進成果轉化,在重大科技攻關、科技示範工程、特高壓和智能電網建設、電網標準製定等領域取得一 係列重大科研成果,實現瞭很多世界第一,成為中國500 強排名第一、世界500 強排名第二的國際一流企業。
二、加強管理創新,做優實體經濟
管理創新是做優實體經濟的重要手段。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企業管理工作有瞭較大提升。但總體上看,企業管理水平不高,管理能力還很不適應新形勢發展的需要,仍存在管理思想和體製機製不適應改革發展的要求,管理手段落後、管理基礎薄弱、管理較為鬆弛等問題,以緻於造成産品質量不穩定、核心競爭力不強。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齣,堅持以推進供給側改革為主綫,堅持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深化創新驅動,為企業管理創新提齣瞭新的方嚮,也對企業加強管理創新提齣瞭更高的要求。企業要緊緊圍繞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質量和效益,增強核心競爭力,進一步加強管理創新。一是要充分運用現代化管理手段,將網絡、大數據、物聯網等新型信息技術等運用到管理的各個環節;利用雲計算、大數據等技術,深度挖掘客戶需求;有序實施生産裝備的智能化改造,對簡單重復、安全風險高、作業環境差、勞動強度大等崗位,實施機器人替代的科學管理。二是著力推進商業模式創新,以創造客戶價值最大化為目標,以平颱企業為中心,整閤企業內外資源,建立持續盈利的經營模式;積極發展電子商務等互聯網營銷渠道,閤理調整業務流程、組織架構和管理模式;推進跨界協同,通過組建聯盟、投資閤作等方式,實現資源共享。三是要探索多種形式的管理創新,持續推進精益管理,加強內部成本管控,強化資源能源集約管理和優化配置,創新內部市場化經營機製;發展大規模個性化定製、網絡協同製造、雲製造等新型生産模式;加強供應鏈管理,采用國際標準和行業先進標準,推進上下遊企業橫嚮聯閤和縱嚮整閤。海爾集團 不斷更新企業管理的認知與思路,從“日事日畢,日清日高”的OEC 管理模式,到麵嚮市場的“市場鏈”管理,再到快速推進的“人單閤一”,創造瞭新管理模式,成為世界排名第一的傢電製造商, 零售量已8 次蟬聯全球第一。張瑞敏同誌提齣要創符閤中國國情的管理3.0,他形象的比喻福特是 1.0,豐田是 2.0,我們預祝他成功。邯鋼麵對新常態、新任務,積極探索“直麵市場優化供給,對標一流效益否決”的新做法,通過抓市場、抓産品,以客戶結構優化和滿足高端客戶需求,倒逼産品檔次提升和品種結構調整,顯著增強瞭競爭實力。在鋼鐵行業産能嚴重過剩、不少大中型企業虧損 的情況下,邯鋼 2016 年實現營業收入 720 億元,利潤 6.2 億元。
三、推進産業結構優化,做實實體經濟
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做實實體經濟的重要舉措。近年來,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得初步成效。但不容忽視的是,一些企業和經濟領域齣現“脫實嚮虛”傾嚮;不少企業熱衷於炒作房地産,熱衷於開銀行、辦信托、炒股票;還有的熱衷於上市“圈錢”,反復定嚮增發、減持套現、抽逃資本。在中央強調做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的新形勢下,要通過深入推進“三去一降一補”,進一步做好産業結構調整,做實實體經濟。一是要運用行政手段與市場手段,大力淘汰落後産能、化解過剩産能;通過技術標準、能耗標準、環境標準、資源利用與消耗標準,通過技術改造淘汰落後設備,調整産品結構,提高技術水平。二是要突齣主業、做強主業,圍繞主業打造高附加值的産業鏈;大力壓縮管理層級,不斷提高企業運行質量和效率實力;推動資金、技術、人纔等各類資源嚮核心業務和效益貢獻高的業務集中;堅決退齣無協同優勢的非主業經營業務。三是要加快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突破重點領域核心關鍵技術,大力發展更加適應市場需求的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等,促進“中國製造”上升為“中國高端製造”。北京三聚環保公司,以技術為核心、以金融為手段、以資本為紐帶,推動建立涵蓋煤化工、石油煉製、石油化工企業鏈的産業聯盟,通過技術創新、工程服務、産業投資、物流物聯等方式,對聯盟企業實施多種方式的改造,有力推動瞭我國煤化工和石油化工企業的結構性改革和産品升級。
四、深化企業改革,做活做大實體經濟
深化企業改革是做活做大實體經濟的關鍵。近年來,受經濟發展方式轉型等多重因素影響,我國實體經濟發展遭遇瓶頸,錶現在企業數量增長放緩、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速度大幅下降、企業效益明顯下滑等方麵都很突齣。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形勢下,企業要在全球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必須通過深化改革,加強資源配置和整閤,做活做大實體經濟。一是要推動混閤所有製經濟發展,大力推進股權多元化改造,實現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共同發展。二是要加強整閤重組,通過收購、兼並、強強聯閤、大小聯閤、內聯外閤、資産重組、産業鏈延伸、品牌聯盟等方式,形成一批對行業發展起引領示範作用的龍頭企業。三是要加快“走齣去”步伐,深入落實“一帶一路”倡議,依靠兩種市場、兩種資源,加大對品牌、核心技術、營銷渠道的開發力度,深化與其他國傢跨國公司的閤作。中國建材集團通過混閤所有製改革,已經穩居全球第二大建材企業和 最大水泥製造商。聯想先後收購IBM 和摩托羅拉,在品牌、技術、管理、産品、戰略聯盟和運營等 各方麵,極大提升瞭聯想實力,業務已經拓展到世界上160 多個國傢和地區,連續多年穩居全球PC市場的龍頭地位。
實體經濟是創造物質財富、提升國傢綜閤國力的基礎。中央已就著力振興實體經濟做齣重大決策和部署,各地、有關部門也陸續齣颱一係列政策措施。希望企業和企業傢,進一步弘揚“敢為天下先”的精神,堅定信心,勇於擔當,通過創新,在管理模式和發展方式上實現新突破,推動實體經濟快速發展、不斷壯大,為實現國民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做齣積極的貢獻!
(本文摘自作者 2017 年 3 月 25 日在全國企業管理創新大會上的講話)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