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提問:麥肯锡工作法

學會提問:麥肯锡工作法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日] 大島祥譽 著,金磊 譯
圖書標籤:
  • 麥肯锡
  • 谘詢
  • 問題解決
  • 思維方式
  • 商業
  • 管理
  • 效率
  • 溝通
  • 分析
  • 職場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ISBN:9787505742833
版次:1
商品编码:12319284
品牌:磨铁图书(Xiron)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8-03-01
用纸:轻型纸
页数:2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産品特色

編輯推薦

你有沒有拼命工作,卻陷入迷茫的時候?

這個時候停下來,問自己以下三個問題:


1.那真的是重要的事情嗎?

2.為什麼你會認為那是很重要的呢?

3.這麼重要的事情將會帶來什麼?


也許,迴答瞭以上三個問題,你會突破自己的思維定勢,找齣提升自我的新答案。這正是這本書的價值所在。


☆ 大島祥譽是麥肯锡研究專傢、麥肯锡管理谘詢師。

☆ 麥肯锡——全球用工作方法鑄就傳奇的戰略管理谘詢公司,可以輕鬆齣入一流公司的董事會。

☆ 麥肯锡盛行數十年的“提問式思維”,全麵打造提問的能力。

☆ 提問,是解決問題的開始;學會提問,靠自己給齣答案。


內容簡介

當今時代充斥著大量的信息,而且變化速度飛快。據說人一天中要思考2 萬~3 萬次,思考的內容就像一個鏇渦,讓人感到焦慮。

提問,讓我們將思維聚焦到正確的方嚮上,讓大腦朝著這個方嚮思考,以此達到通過提問控製思維的目的。提問,是一種有力且強大的工具,幫助我們梳理自己的思維和行動,找到解決問題的對策,産生新想法和新的創意,讓我們的人生發生改變。

麥肯锡研究專傢、麥肯锡管理谘詢師大島祥譽從提問的本質齣發,教你麥肯锡盛行數十年的“提問式思維”。本書歸納瞭提問的6大好處、好的提問的4個標準、以及提升工作效率的“三部麯”等,讓我們突破思維定勢,發現問題本質,擺脫工作煩惱,提升人生質量。


作者簡介

[日]大島祥譽

Senju Human Design Works董事長。畢業於上智大學外國語學院,後取得美國杜剋大學福庫商學院MBA學位、芝加哥大學人文科學碩士學位。在麥肯锡公司從事新事業開拓戰略、公司戰略以及經營戰略的製定等谘詢項目。

之後供職於美世人力資源谘詢公司(WilliamM.Mercer)、華信惠悅谘詢公司(Watson Wyatt)、環球創投(Global Venture Capital)、三和綜閤研究所等企業。

2002年獨立創業,從事高管培訓、組織變革谘詢、隊伍建構及領導力開發等谘詢服務。


精彩書評

判斷一個人,

不是看他給齣什麼樣的迴答,

而是看他提齣什麼樣的問題。

——伏爾泰


假如隻給我一個小時的時間拯救世界,我會先花 55 分鍾去發現問題,然後再用餘下的 5 分鍾解決問題

——愛因斯坦


高質量的提問,決定瞭高質量的人生。

——安東尼 ? 羅賓


提問的能力是人生和職場上的ZUI強武器。

——大前研一


ZUI為重要的五個問題:我們的使命是什麼?

我們的客戶是誰?

對客戶來說,什麼纔是有價值的?

我們渴望的業績是什麼?

我們的計劃是什麼?

這五個問題就是經營管理的利器。

——彼得·德魯剋


目錄

第1章 為什麼優秀的顧問會特彆注重提問

1. 取得絕佳業績的秘密就隱藏在提問之中 /002

  提問能讓大腦運轉起來 /005

2. 在麥肯锡工作期間學會的“提問式思維”/007

3. 你要試著進行提問 /010

  梳理雜亂的信息 /011

  找齣事物的本質,縮短所需時間 /013

  將不同的事物聯係起來,發散我們的思維 /014

  引導至正確的方嚮 /016

  改善人際關係 /017

  改變自我 /019

4. 正因為身處不斷變化的時代,所以纔要經常提問 /020

  “搜索 × 提問”可以拓寬各種可能性 /022

5. 提問帶來機遇 /024


第2章 什麼是好的提問

1. 什麼是“好的提問”/028

2. 提問可以改變我們看世界的方式 /030

3. 問題應該隻有一句話 /032

  將焦點放在最重要的事情上 /034

4. 不要帶有自己的主觀判斷 /036

5. 從不同角度看問題 /038

6. 要能讓人變得積極 /042

7. 好的提問的四個方嚮 /045

  詢問事物的本質 /050

  麵嚮未來的問題 /053

  跳脫束縛的問題 /054

  激發對方 /057

8. 看似是一個問題,實則非也 /060

9. 將問題記筆記 /062

  筆記就是“腦洞”/064

10.“項目列錶式”的提問筆記 /065

11.“叫份外賣”/067


第3章 通過提問解決工作上的煩惱

1. 所有的工作都從提問開始 /072

2.“提問三部麯”讓你的工作不再返工 /073

  準確瞭解情況 = 通過提問抓住事物的本質 /074

  以提問的形式給齣假設 /075

  驗證這一假設 /076

3. 提問能讓大腦進行最佳的運轉 /077

  < 開闢新事業時的提問 > 麵對未知的問題,要運用主動進攻型的提問 /085

  < 從零開始的思考能催生新事物 > 大膽地提齣疑問 /089

  < 能準確搜集信息的提問① > 詢問具體的場景,從而發現新的消費需求 /091

  < 能準確搜集信息的提問② > 對所發錶意見的“前提”進行提問 /096

  < 為瞭解決問題而提問 > 用“問題”消滅問題的兩段式提問 /098

4. 迅速提齣問題並加以驗證 /103

  成功的人並非立刻行動,而是立刻提問 /103

5. 越早提問就有越多可能性 /106


第4章 通過提問來打動自己和他人

1. 用提問來解決人際關係上的煩惱 /112

  價值觀的差異 /112

  不要帶有主觀判斷 /114

2. 榖歌所重視的尊重、共鳴、寬容的力量 /117

3. 打動對方的提問原則 /119

  打動對方的提問①:用提問化解難言之隱 /121

  打動對方的提問②:讓對方接受“苛刻”的要求 /123

4. 被否定時,通過提問改變現狀 /127

  < 可用於頭腦風暴或會議中的提問 > 提問時要注意對場麵的觀察 /130

  < 可用於頭腦風暴或會議中的提問 > 變負為正 /132

  < 能提升團隊實力的提問 > 用四個問題改變團隊成員的想法 /135

  < 改變想法的練習 > 用“角色化”提問法改變內心的想法 /139

5. 用提問中獲得的啓示,激勵自己 /142


第5章 通過提問提高人生的質量

1. 提問帶來新的思考 /146

  發現“思維的習慣”/147

2. 注意“五感”的違和感 /149

3. 從“必須……”中跳脫齣來 /151

  經常自問:什麼纔是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 /151

  沒有體力也很容易受到周圍人的影響 /153

4. 越是重大的問題,越要讓自己暫時放空 /155

5. 提齣“迴顧性”的問題 /157

6. 通過提問重新找迴滿心期待的自己 /160

  要重視簡單的迴答 /161

7. 我的世界被問題打開的瞬間 /163

附  錄 不同場景下的“提問”列錶 /167

後  記 世間一切皆由“提問”而起 /175

參考文獻 /178

作者簡介 /179


精彩書摘

你要試著進行提問


那麼,時刻記著進行提問,將會給我們帶來什麼樣的改變呢?提問帶來的好處,大緻可分為以下 6 個,並將依次說明:


? 梳理雜亂的信息→整理信息,減輕工作上的煩惱

? 找齣事物的本質,縮短所需時間→減少工作中的無用功

? 將不同的事物聯係起來,發散我們的思維→更容易催生新點子

? 引導至正確的方嚮→為工作上遇到的瓶頸或思維睏境找齣突破口

? 改善人際關係→並非說服對方,而是以提問的方式讓對方主動地采取行動

? 改變自我→可以幫助自己找齣真正重要的或想做的事情,從而立刻付諸行動


梳理雜亂的信息

提問可以幫助我們對雜亂無章的信息進行梳理。

舉個例子,你是否會為這些事感到焦慮:今天要完成提交給客戶的資料,而且下午還要在公司內部召開碰頭會;還有,上司還交代瞭文件核對的工作;此外,為戀人購買生日禮物也是不能忘的大事!

要做的事情一大堆,而且雜亂無章,這往往讓人感到特彆焦慮。此時,如果你問自己:當前必須馬上去做的事情是什麼?你就可以將手頭的事情列齣一個清單。如:

? 準備下午公司內部的碰頭會

? 完成提交給客戶的資料

? 完成上司交代的文件核對工作

? 將所有的工作提前做完,下班後去買禮物

這樣一來,雖然必須完成的工作一樣沒有變,但不可思議的是,你是否感到自己的麵前開闢齣瞭一條道路呢?即使是工作以外的事情,也可以通過提問梳理我們的思路。

再如,休息的時候與朋友一起去戶外遊玩,麵對以下的選項,常常會不知道如何選擇吧?

? 騎單車

? 在景色優美的公園裏燒烤

? 釣魚

? 戶外運動

這時,如果朋友平時工作都很忙碌而顯得有些疲憊,你就可以問自己:哪個活動不需要耗費太多體力?很快就會發現“燒烤”是最正確的選擇。

所以你看,提問能夠有效地將此前那些不知如何是好的信息,進行簡單的梳理,從而讓你不再為之煩惱。


找齣事物的本質,縮短所需時間

為瞭趕一項急著要完成的任務而拼命工作時,又來瞭另一項催得更急的任務;或者因為認為某一點很重要而搜集的信息,結果發現其實並沒有那麼重要……

在工作中,如果總是做類似的無用功,會讓人工作的勁頭變得低下。但是,如果能在著手工作之前就提齣問題,其實是可以減少無用功的。

就像之前所說的,提問可以有效地幫助我們梳理雜亂的信息。當你想“那個必須完成,這個也必須完成”的時候,隻會讓自己變得很疲勞,可以通過“此時此刻應該做什麼事情”這樣的問題,從眾多的待辦事項中選齣一個去做,如果發現選錯瞭,就馬上換做另外的一件事,像這樣循環往復就可以讓我們接近正確的選擇。

例如,想要縮短工作的時間,可以問問自己:


此時此刻,要將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哪件事情上?

這真的是必須做的工作嗎?

這件事情很重要嗎?


像這樣提齣問題,從而幫助自己明確真正重要的工作。同時,還可以這樣問,幫助自己找齣不必要的工作:

這個工作真的很有必要嗎?

如果完不成,真的會導緻什麼問題嗎?


通過以上這兩類問題,能夠讓我們將工作進行一次整理。

而且,導緻工作拖延的一大原因,就是我們總是在煩惱各種事情,卻遲遲沒有動手去做。麵對許許多多的任務,不知道自己該從何下手,麵對多個選項卻無法做齣選擇……煩惱於這些情況的人,請務必試一試這裏所教的方法。


將不同的事物聯係起來,發散我們的思維

人在沒有任何限製的自由狀態下,反而想不齣任何創意。

拿齣一張白紙,然後齣題:自由想象,無論想到什麼都可以,請給齣一個麵嚮 30 歲群體的新産品創意。

幾乎所有人都無所適從,或者頭腦中一片空白,想不到任何的點子。

但是,如果將要求換成“能讓 30 歲群體消費的産品是什麼呢”這樣帶有一定條件限製的問題,我們的大腦就會很容易開始思考:哪些纔是讓 30 歲群體願意消費的産品呢?即便不能馬上給齣答案,但是可以去網上搜索,然後瞭解到“最近,比起實物消費,人們更願意在休閑娛樂或自我投資等方麵進行消費”,這樣一來也許會有很多點子産生。

有意思的是,比起完全自由的狀態,我們越是在受限製的條件下,越是能夠想齣豐富的創意。

帶有條件限製的提問,會給我們的思想帶來切入點和方嚮。將我們的視綫集中到某個嶄新的切入點,這樣纔能讓我們迸發齣全新的思維。而且,這種方嚮性將是無限的。

提問為我們打開瞭無限種可能性的大門,這麼說也毫不過分。


提問能將不同的事物聯係起來

先前我們說過寶礦力水特的故事,那就是通過將不同事物聯係起來之後,産生齣的創意想法。再如,日本的可口可樂公司推齣的 I LOHAS 天然水,也是通過與其他領域的概念“嫁接”之後的産物。其主要創意源自“能否將礦泉水與生態環保的理念聯係起來”這一想法。

I LOHAS 是在礦泉水市場接近飽和的狀態下誕生齣的産品。當時雖然人們的生態環保意識有所提高,但是在日常生活中與“自然”“生態”等概念相關的産品並不多見。因此,通過購買飲料的行為,與“生態環保”的理念聯係起來,這款礦泉水一經麵世便廣受好評,三年的時間共售齣瞭 20 億瓶,成為具有巨大號召力的品牌。通過一個想法,即將“水”和“生態環保”這一新生領域嫁接之後,便在已是“紅海”的礦泉水市場上,開闢齣瞭一片完全沒有競爭的“藍海” 。

現今是一個物質豐富的時代。當前所謂的“新鮮感”並非指從零開始,創造齣一個此前世界上完全不存在的事物,而是要藉助差異化的思維,通過嫁接的方式産生新的創意。

我認為,今後通過提問産生差異化的點子,這件事將會變得越來越重要。


引導至正確的方嚮

假如,齣現瞭意料之外的狀況時,你會怎麼辦呢?

這種時候,大部分人可能會問:“為什麼事態會變成這樣啊?”“到底是誰的錯?”“這種情況要持續到什麼時候?”……

這就像搜索犯人的行動。總之,要弄清楚“因為那樣,所以纔會這樣”“全是因為這個人做瞭這件事導緻的”,從而找齣“壞人”,或者弄明白“之後還要忍耐這樣的狀況多長時間”等。換言之,麵對這樣的狀況,人們給予的是一種被動的、消極的判斷。

當然,這樣的行為方式並不意味著完全都是不好的。但是,這將無法給人們帶來任何的積極因素。

同樣的狀況,如果換作是一個頭腦靈光的人,即會提問題的人,他會怎麼發問呢?


“這能否帶來什麼機遇呢?”

“該怎麼做纔能讓事態朝著好的方嚮發展?”

“我們能從中學到什麼?”

“其中蘊含的意義是什麼呢?”

怎麼樣?同樣是提問,這種方式是不是給人帶來瞭一種積極的嚮前看的力量呢?

乍一看,好像遇到瞭很嚴重的狀況,但是不要去責備他人,而是以一種“自省”的態度,提齣適當的問題,這樣反而能帶來更多的可能性,也能讓我們找到好的答案。


像這樣,好的提問,可以改變大傢所遭遇的狀況和麵臨的問題,更進一步地說,也能使我們周遭的環境朝著更好的方嚮改變。

迄今為止,我所遇到的優秀顧問和領導者,他們都有著相同的素質,即通過好的提問來鼓舞身邊的人,並將其作為一種催生齣新想法的媒介,從而取得良好的成果。

我將這種能給周圍的人們帶來正麵影響的人,稱為頭腦靈光的人。這麼想的話,頭腦靈光的人,換句話說,就是那些能提齣好的提問的人。

其實好的答案就在我們中間,隻是,平時都被思維定式和負麵情感掩蓋瞭。

可以說,通過提問的方式,我們能夠打消這種迷茫感,從而發現內在的答案。通過提問所獲得的答案,也能夠將我們引導至正確的方嚮。


改善人際關係

心理學傢阿爾弗雷德 ? 阿德勒曾說過:“我們每個人的煩惱,有九成來自人際關係。”因此,如果能將這九成的問題解決掉,我們的工作和人生就能變得更加和諧。

提問,是一種輕鬆化解人際關係煩惱的能力。

比方說,某人對你蠻不講理。一般情況下,你會意氣用事地反駁道:“說什麼呢,我可要生氣瞭!”但是,如果一直抱有提問的意識,你就可以有意識地控製自己的反應。

大部分情況下,由於被對方激怒,會說齣帶有攻擊性的話——“你說什麼”,或是讓自己變得很悲觀——“都是我的錯啊”,這兩種態度都屬於應激反應。

可是,麵對蠻不講理的人,無論我們是選擇忍氣吞聲,還是報以攻擊性的反擊,都會讓我們自身的價值變得低下。如果不這樣,而是針對具體的狀況,問問自己:這種局麵,到底是因何而起的呢?這樣一來,就能讓我們對情況有一個更客觀的把握。例如,對方雖然很憤怒,但是其本質上是釋放齣瞭一種求援信號——想要有人能理解自己;抑或對方的意圖並非如此,可能是因為“自己被彆人捉弄瞭”而感到生氣。

如果是這種情況,就不應該一味地反駁。首先要化解對方的怒火,一旦對方平復瞭憤怒的情緒之後,會意識到自己的所作所為是不對的,並且會主動地做齣選擇,讓事態朝著積極的方嚮轉變。

此外,通過提問也能讓我們瞭解對方的情緒,如:因為我做瞭讓你憤怒的事情而感到抱歉。但是,你剛剛所說的話也的確傷到瞭我。像這樣從一個客觀的視角來傳遞信息。

避免感情用事的氣話,而是采用客觀的錶述,這樣一來對方會更容易接受,並開始反思自己的言行。


我們在工作上遇到的麻煩問題,比起問題本身,更多的還是因為人與人之間的摩擦和感情用事,使得問題變得更加復雜。

正因為如此,我們要一直抱有提問的意識,讓工作上的問題在變復雜之前,就被很容易地化解掉。



改變自我

對自己進行提問,將能使我們實現自我的改變。

例如,當自己感覺遇到瓶頸時,可以像這樣自問自答:到底是什麼阻礙自己前進呢?

當我們弄清楚原因之後,接著再問自己:這很重要嗎?這真的發生瞭嗎?

令人意外的是,人們常常發現都是被一些無關緊要的事情所束縛,在瞭解瞭這些之後,纔重新獲得瞭動力。


前言/序言

越是睏惑迷茫的時候,

越是可以通過“提問”來改變現狀



你是否遇到過這些煩惱呢?

? 要做的事情太多,卻總是被工作纏身

? 看著周圍總是感到十分焦慮

? 工作總是無法順利地開展

? 無法確定具體工作的優先次序

? 找不到工作的動力

? 工作中,下屬或搭檔總是不能按自己的所想行動

? 與人溝通的過程中充滿瞭各種煩惱

? 自己正在做的工作沒有獲得上司的好評

? 想不齣更好的點子

? 不知道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是什麼

? 麵對人生的重大選擇時,總是遲遲不能作齣決定

……

你越是拼命地工作,越是感覺不快樂,反而讓自己陷入瞭痛苦之中。因為你總是處於迷茫的狀態,所以每天都無法體會到那種發自內心的快樂。

如果眼下的你正處於這種狀態,那麼通過提問就能夠讓你從迷茫的狀態中走齣來。

也許有些讀者對於我用如此肯定的語氣,會感到非常不可思議吧。

從我在麥肯锡工作開始,一直到後來獨立齣來從事輔導和顧問的工作,我所做的事情就是為各種各樣的項目或相關的人群,提供解決問題的幫助。

例如,為瞭開闢新的市場而確定産品的目標客戶,幫助製定銷售戰略,找齣組織停滯不前的主要原因並幫助其重新找迴活力,甚至有時還要對“是否該和對方結婚”這樣的人生問題給齣我的建議。

這麼說來的話,大傢一定以為我是那種麵對對方所提齣的問題,立刻就能給齣“答案”的那種人吧,其實不然,我唯一做的事情就是提問。

在幫助客戶解決問題時,我所做的事情用一個詞概括就是——提問。

?“那真的是重要的事情嗎?”

?“為什麼你會認為那是很重要的呢?”

?“這麼重要的事情將會帶來什麼?”

像這樣,通過提問的方式幫助客戶梳理此前混亂的思維,打消其“不知該如何是好”的迷茫感,使其明白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和前進的方嚮。是不是看起來特彆簡單呢?

當你麵對睏難或者新的挑戰時,必須厘清當前的狀況。如果你隻看到事情復雜的一麵,就會讓自己的心情變得很壓抑,其實大可不必這樣。

麵對狀況時,你隻需要做一些簡單的提問,就能夠讓自己拓展視野,撥開雲霧見青天。這樣的瞬間我親眼見證過很多次,甚至我自己也經曆過。


以上這些絕不僅僅是基於我個人的經驗之談,從我們大腦的功能方麵來說,也是有其道理的。

大腦的一個基本功能就是麵對提齣的問題,找齣相應的答案。我們的大腦具有“填補空白”的功能。“空白”就是指那些未知的事物。當空白齣現時,大腦就會陷入不安,並且在潛意識中開始不斷地去尋找答案。

你是否遇到過這樣的情景:之前已經忘得一乾二淨的某首歌麯的名字,或者某個電影演員的名字,突然有一天就迴想起來瞭。

實際上,無論你是清醒著還是睡著,你的大腦(潛意識)都一直在拼命尋找答案。

當這個答案被想起來時,你會有一種特彆舒暢的感覺。因為當大腦的空白被填上時,我們就會獲得一種極大的放鬆感和幸福感。

因此,當我們麵對某個提問時,大腦就會自動開始運轉。也就是說,僅僅通過打開提問的“開關”,就能讓大腦自動開始進行復雜的處理,直到找齣讓我們滿意的答案為止。總之,通過提問,確實會使我們的工作和人生産生較大的改變。

本書旨在讓各位讀者掌握提問的方法並切身體驗其帶來改變的能力,從而幫助大傢打消工作和生活上的迷茫感。


提問是一種非常有力且強大的工具。它能夠幫助我們梳理自己的思維和行動,是讓我們實現夢想的原動力,還能幫助我們找到解決問題的對策,産生新想法和新點子,讓我們的人生和工作收獲質的劇變。

好的提問將能營造齣良好的氛圍,催生良性的溝通,並帶給人勇氣。最終,也有助於構建良好的人際關係和親密的信賴感。

那麼,事不宜遲,我們趕快開始學習能給人生帶來變化的提問方法吧!



用户评价

评分

经济实惠,京东快递快........

评分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

值得一看,推荐&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评分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

很好看的书,很值得一读

评分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

经济实惠,京东快递快........

评分

经济实惠,京东快递快........

评分

很好看的书,很值得一读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