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英雄史詩譯叢:薩迦 [Saga ]

世界英雄史詩譯叢:薩迦 [Saga ]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佚名 著,石琴娥;斯文 譯
圖書標籤:
  • 冰島薩迦
  • 古諾爾斯文學
  • 維京時代
  • 英雄史詩
  • 中世紀文學
  • 曆史小說
  • 文學譯著
  • 北歐神話
  • 文學經典
  • 史詩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ISBN:9787544761482
版次:1
商品编码:12323350
品牌:译林(YILIN)
包装:精装
丛书名: 世界英雄史诗译丛
外文名称:Saga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7-09-01
用纸:纯质纸
页数:1096
字数:620000

具体描述

編輯推薦

薩迦,英文名稱為Saga。北歐的傳說主要包括傢族和英雄傳說,它基本收集在一部名為《薩迦》的集子中。“薩迦”意為“話語”,實際是一種短故事。 它是13世紀前後被冰島和挪威人用文字記載的古代民間口傳故事,包括神話和曆史傳奇,它主要反映瞭古代斯堪的納維亞人戰天鬥地的事跡,錶現氏族社會的生活、宗教信仰、精神風貌等,歌頌貴族英雄人物,有些內容還有傳記,族譜和地方誌的特點,這種文學風格同神話文學《埃達》一樣,對北歐和西方文學有很大影響。本書收輯瞭久負盛名的五部薩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概括冰島薩迦的全貌。
本書為中國社科院外國文學研究所北歐文學專傢石琴娥領銜傾心迻譯,她曾長期在我國駐瑞典和冰島使館工作,為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哥本哈根大學和奧斯陸大學訪問學者和訪問教授。曾獲瑞典作傢基金奬、2000—2001年度中國外國文學圖書一等奬、第五屆國傢圖書奬提名奬和2006年安徒生國際大奬。

內容簡介

“薩迦”這個名詞是從動詞衍生而來,源齣於古日耳曼語,其本意是“說”和“講”,也就是講故事的意思。公元十三世紀前後冰島人和挪威人用散文把過去敘述祖先們英雄業績的口頭文學記載下來,加工整理就成瞭《薩迦》。流傳至今的《薩迦》不下於一百五十種,主要反映瞭冰島和北歐氏族社會的英雄人物的戰鬥生活經曆和人民的社會生活、風俗習慣、宗教信仰與精神麵貌,也兼有人物傳記、傢族譜係和地方誌的內容。��
這部選集中一共收瞭五篇薩迦,除瞭《埃吉爾薩迦》和《伏爾鬆薩迦》外,其餘三篇都屬於“冰島人薩迦”,即冰島的傢族薩迦,以有彆於根據日耳曼英雄史詩改編的故事。這幾篇都是薩迦中*有價值的珍品,通過它們我們可以一窺全部《薩迦》的麵貌。

精彩書評

《薩迦》是傳統的講敘藝術和13世紀歐洲13世紀流行的文學技巧巧妙結閤而創作齣的獨特文學類型,在歐洲中古時期一枝獨秀。

——石琴娥

薩迦的感染力是無法令人滿意地描寫齣來的,隻能通過閱讀各個薩迦作品纔能親身體會得到個中滋味。
   ——韋斯泰恩·奧拉鬆(冰島大學冰島文學教授)


  西方小說的傳統就根植於冰島薩迦之中。
   ——奧拉夫·埃吉爾鬆(冰島前駐華大使)


目錄

譯序��
埃吉爾薩迦��
鮭魚河榖薩迦��
尼亞爾薩迦��
貢恩勞格薩迦��
伏爾鬆薩迦

精彩書摘

埃吉爾的祖先

一 剋維爾德烏爾夫和他的一傢

1.從前有一位名叫烏爾夫的好漢,是比亞爾費和哈爾蓓拉的兒子,他的外祖父是無畏者烏爾夫,舅舅是拉姆施塔的半人半魔哈爾比約恩,哈爾比約恩的兒子是柯蒂爾·厄恩。烏爾夫身材魁梧而且強壯有力,雄健偉岸得無人能及。他在年輕時曾橫行於波間浪際,充當海盜四齣擄掠劫奪。他有個夥伴名叫貝爾萊的卡裏,此人齣身名門,以英勇大膽和孔武有力著稱,而且還是一個狂暴鬥士。烏爾夫同卡裏共享錢財不分你我,結下瞭深厚的友誼。待到年事稍長,他們兩人都洗手不乾海上的劫掠營生,卡裏迴到岸上經營他在貝爾萊的農莊,成瞭一個非常富有的莊園主。卡裏膝下有三個子女,大兒子名叫綿羊埃依溫德,二兒子駝背奧爾維爾,女兒名叫薩爾比約堡格。她是個容貌美麗、性情溫柔的女子。烏爾夫求娶得她為妻。於是他也返迴自己傢鄉,經營他的幾處莊園。他傢資巨富,擁有阡陌縱橫的大片土地,手頭上還擁有大量的錢財。他像他的祖輩先人一樣榮膺瞭國王的地區吏〖ZW(〗挪威和北歐中古時期的社會結構為:貴族(雅爾、地區吏和頭領)和自由民(農莊主、自耕農)五個等級。這五個等級的人都有權參加自由人大會,即所謂“庭”的大會。傢丁、僕傭、工匠、農奴等人則不計入內。

雅爾為國王的宰輔行政官吏,擁有不必嚮國王交納賦稅的領地並豢養有自己的軍隊。地區吏則是一個區域的行政官吏,自己並不擁有領地和軍隊,隻有在委任地區奉國王命令行事。這一頭銜可繼承和世襲,因而逐漸形成地區吏傢族。挪威於1308年廢除瞭這一頭銜。這樣一個顯赫頭銜,成瞭當地一個權勢十足的顯貴人物。

據說烏爾夫經營莊園雷厲風行而且井然有序。他幾乎每天黎明即起,早早地到田野裏去檢查當天派好要做的活計,隨後再去鐵匠工場驗看,在此之後又去查看牲畜群和田地的狀況。有時候他也同前來徵詢他忠告的人交談,他總是能夠作齣指點,因為他委實非常聰明。可是一到晚上他總是變得脾氣狂躁性情怪僻,以緻沒有人能夠同他說得上話。而且天一黑他就昏昏欲睡早早就寢,所以人們傳說他模樣多變有如一條夜間齣沒的狼,因而把他叫成剋維爾德烏爾夫,亦即夜狼烏爾夫之意。

剋維爾德烏爾夫和薩爾比約堡格婚後生下兩個兒子,大兒子名叫托羅爾夫,二兒子名叫格裏姆。待到他們長大成人時他們兩個都像他們父親一樣身材高大,強壯有力。托羅爾夫是個英俊倜儻而又富有天賦纔華的翩翩少年,他在性格上十分像他母親娘傢那一族人,喜愛尋歡作樂,手頭闊綽揮霍,每樁事情上都汲汲於功利名望,是一個雄心勃勃的人,而且人緣非

常之好,人人都喜愛他。格裏姆卻是皮膚黝黑、長相醜陋難看,他非但在相貌上而且在性情脾氣上都同其父如齣一轍。他長大成人後心靈手巧,對木工和鐵匠活計都很擅長,於是便當上瞭一個十分能乾的工匠。每年鼕天他都常常用拖拉大圍網捕撈鯡魚,許多僕傭下人亦踴躍跟隨他一起去拖拉圍網。

在托羅爾夫年滿二十歲之時,他決意要齣海去打劫擄掠。剋維爾德烏爾夫提供給他一艘長船。貝爾萊·卡裏的兩個兒子埃依溫德和奧爾維爾亦投入麾下跟隨他一起齣海遠徵。他們兩兄弟召集瞭一大批人,乘坐另一艘長船。整個夏天他們都齣沒於海上大肆擄掠,搶劫所得財物頗為豐厚,眾人便分攤均享。一連許多個夏天他們都在外搶掠,到瞭鼕天纔迴到傢去。托羅爾夫將許多搶劫來的金銀財寶送交給他的父母。在那時候不乏發財和成名的機會。剋維爾德烏爾夫已漸入老境而他的兩個兒子卻如日中天已完全長大成人。

2. 當時菲尤特蘭一帶自立為王國,國王名叫奧德比約恩,他手下有個雅爾名叫赫羅爾德,赫羅爾德之子是托爾裏爾。那時有位雅爾名叫瘦個子阿蒂利,居住在格奧拉爾。這位雅爾有三子一女承歡膝下,三個兒子名叫哈爾斯坦恩、霍爾姆斯坦恩和赫爾斯坦恩,女兒芳名是花容月貌的蘇爾維格。

有一年鞦天格奧拉爾舉行燔祭典禮,前來頂禮膜拜的人蜂擁而至。駝背奧爾維爾在擁擠的人群裏瞅見瞭蘇爾維格的美貌。這驚鴻一瞥使得奧爾維爾對她傾心不已,便去嚮她提親求婚。然而那位雅爾卻一口拒絕這門婚事,他認定這門親事並非鳳侶鸞儔,未免辱沒瞭自己的女兒。於是奧爾維爾隻得苦吟齣許多謠麯〖ZW(〗奧爾維爾相思成疾,為蘇爾維格寫瞭不少情愛謠麯,當時社會習俗視這類舉動為誹謗褻瀆,玷汙瞭那個女子的清白。依照法律可以宣判將他流放山林,而蘇爾維格的傢屬嚮他偷襲或將他殺死則被認為是正當的報復。〖ZW)〗來宣泄自己的情思。他對蘇爾維格相思之極,已無心再去從事海盜掠劫的營生。於是托羅爾夫和綿羊埃依溫德便同他分道揚鑣,他們兩人依然橫行海上擄掠劫奪。

二 金發王哈拉爾德君臨挪威

3.那時候黑王哈夫丹的兒子哈拉爾德在維剋繼承瞭他父親的王位。他即位伊始許下莊嚴宏願,發誓說他將不梳頭也不剪發,直到他當上全挪威至尊無上的國王。從那時起他就被稱呼為不修邊幅的哈拉爾德。他著手逐個剪除那些同他毗鄰的小王國,派兵去攻打並且將他們徵服,他的這些業績已經記述成幾個長篇故事,在此不再贅述。過不多時日他已經占有瞭烏普蘭。他從那裏再朝北而上進入特隆赫姆。經過多次鏖戰廝殺,整個特隆納拉格地區都落入他的囊中,他在那裏建立瞭君權統治之後鏇即移師北上,直搗納姆榖地來收拾赫爾勞格和洛拉勞格兄弟倆,當時他們都是那裏的國王。兩兄弟聞聽得他要前來攻打的音訊後,赫爾勞格便帶領瞭十一個手下人走進瞭一座墳墩之中,並且立即將墳墩的頂封死,那座墳是他們叫人建造瞭三年纔修成的。可是洛拉勞格卻歸順降服於王權,甘願遜位而領受雅爾的封號。自歸順後他俯仰皆須聽命於哈拉爾德,不再享有任何國王的權利。哈拉爾德國王在輕取瞭納姆榖地和哈羅加蘭一帶地方之後,便在那裏設置瞭幾個雅爾來為他的王國管轄當地事宜。

在這次徵服行動之後,哈拉爾德移師南下,率領一支船隊駛往默爾荒原,他在那一帶同匈迪約弗國王打瞭一仗,旌旗所指敵人望風披靡,匈迪約弗國王授首於陣前。於是哈拉爾德國王便進占諾德默爾荒原和羅姆斯峽榖。��

可是匈迪約弗的兒子大斫刀蘇爾維卻脫身逃逸。他前往宋恩默爾去投奔安恩維德國王,懇請他發兵援救。

“雖則眼下傢破人亡的是我們,”他慷慨陳詞道,“可是為時不久你亦將大難臨頭,因為

我已料定哈拉爾德先徵服諾德默爾和羅姆斯峽榖,隨心所欲地把那裏的人們都變成他的農奴

和傢奴,在此之後他纔能騰齣手來對付你。你將會麵臨我們曾經親身經曆過的同樣事情,也

就是說被迫挺身起來保衛你的傢業財産和自由,並且到處去嚮每個你所能夠指望的人遊說尋

求援手。我已整裝待命,準備率領我的部下和你同仇敵愾對抗他那暴戾恣睢和橫行霸道的行


徑。再不然你或者可以步那些納姆榖地人的後塵,甘心情願地嚮哈拉爾德俯首稱臣,成為供他役使差遣的奴僕。我的父親寜願在他自己的王國裏戰死亦不肯在他的晚年再淪為另外一個國王的扈從屬下,這種高風亮節委實可敬可嘉。我料想你必是義無反顧的,而且凡是有點傲骨自尊和勇敢氣概的好漢都會這樣做。”��

這一番擲地有聲的諍言直諫規勸得那位國王心悅誠服,他決意召集起兵馬來保衛他的國傢。他同蘇爾維兩人起誓結盟、戮力同心將兵力閤在一起。然後他又派齣使臣去嚮統治菲尤特蘭的奧德比約恩國王相求援救。當使臣來到奧德比約恩國王跟前嚮他陳述瞭來意之後,這位國王便同他的臣僚友好商議對策,他們都勸說他應俯允使臣所求,立即調兵遣將,同默爾荒原的人馬閤兵一處抗擊進犯。於是奧德比約恩國王便傳令叫人送齣戰爭令箭發往各地,同時在他的整個王國之內宣布召集軍隊的命令,並且將此音信派人送達那些有權有勢的頭領,召喚他們徵調人馬前來聽候王命。孰料當國王的信使來到剋維爾德烏爾夫之處傳遞瞭國王給他的口信,並且告訴他說國王要他把他手下人全都召集起來跟著他一起前去聽候調遣時,剋維爾德烏爾夫竟一口拒絕,他說道:

“國王若是認為他在菲尤特蘭受到攻打而不得不保衛他的國傢之時我責無旁貸有義務舉兵前去,這倒尚在情理之中。可是我看不齣來我有什麼義務要跑到北邊的默爾荒原去為他們廝殺打仗,去保衛他們的國傢。你不妨迴去告訴你那個國王說,簡而言之一句話,就說在他倉促上陣之際剋維爾德烏爾夫寜可呆在自己傢裏。他既不打算召集起人馬,更不打算去同不修邊幅的哈拉爾德交戰。再說我相信哈拉爾德眼下正大交好運而我們的國王背時得運氣都不夠盈握。”

國王的信使無奈隻得返迴去復命,他如實嚮國王稟告此次齣使無功而歸。而剋維爾德烏爾夫卻消消停停地在莊園上閉門納福。

4. 奧德比約恩國王率領召集起來的兵馬嚮北挺進直抵默爾荒原,他在那裏同安恩維德國王和大斫刀蘇爾維閤兵一處,三彪人馬匯成一支人數眾多的大軍。哈拉爾德國王亦率軍自北而至。雙方大軍在索斯凱爾島內側相遇交鋒,鏖戰多時隻殺得血肉橫飛屍骸橫陳,這一仗雙方都損兵摺將十分慘重。在哈拉爾德這一邊陣亡的有兩個雅爾阿斯高特和阿斯比約恩,還有拉迪爾雅爾哈康的兩個兒子格裏喬加德和赫爾勞格,還有彆的許多有權勢的貴族。而在默爾

荒原這一邊喪生的有安恩維德國王和奧德比約恩國王。大斫刀蘇爾維見勢不妙便在陣前拔腳

逃跑,虧得他逃得快僥幸保全瞭性命。日後他成為一個聲勢極大的海盜,時常劫掠騷擾哈拉

爾德的王國,乃至使哈拉爾德的王國濛受巨大的損失,於是他得到瞭“大斫刀”的綽號。血戰既畢,哈拉爾德終於製服瞭鬆恩榖地。可是奧德比約恩的弟弟維濛德仍然盤踞在菲尤特蘭並且自立為王。

時值深鞦,臣僚們嚮哈拉爾德國王進諫說,大軍不宜於在深鞦南下包抄菲尤特蘭。於是哈拉爾德便任命魯恩瓦爾德為管轄默爾荒原和羅姆斯峽榖兩個地區的雅爾,而他自己則北歸駐紮在特隆赫姆。他身邊依然保留著一支人數可觀的大軍。

當年鞦天,阿蒂利的兒子們前往偷襲駝背奧爾維爾的傢,想要將他殺死。他們人多勢眾,奧爾維爾自知不敵,便不敢戀戰抵擋,隻得抽身逃走。他一路嚮北而行來到默爾荒原,在那裏覲見瞭哈拉爾德國王。此後奧爾維爾便聽命於國王左右,當年鞦天他跟隨國王前往特隆赫 姆。他與國王成為莫逆知己,在國王身邊侍奉很久,並且成瞭國王的宮廷詩人。

那年鼕天,魯恩瓦爾德雅爾從半島內側海麵越過埃依德灣往南來到菲尤特蘭。他來到一個名叫諾斯特峽榖的地方,因為他時時都在探聽維濛德國王的行蹤,獲悉他在那天晚上要到那裏去宴飲作樂。魯恩瓦爾德雅爾包圍瞭那座房屋,縱火焚燒,將那個國王和其餘九十個人活活燒死在屋子裏麵。那時候奧爾維爾的父親貝爾萊的卡裏亦乘坐一艘長船率領船上所有水手前來魯恩瓦爾德雅爾麾下效勞。在剪除瞭那個國王之後貝爾萊的卡裏同魯恩瓦爾德閤兵在一處乘船駛往北邊來到默爾荒原,魯恩瓦爾德將維濛德的所有船隻以及凡是能搬動移走的所有金銀財物統統據為己有。隨後貝爾萊的卡裏再往北行來到特隆赫姆,覲見瞭哈拉爾德國王,

於是他便成為國王的臣僚。

來年春天,哈拉爾德國王又統率一支船隊沿海岸南下,徵服瞭菲尤特蘭和費雅勒爾,委派他手下的官吏管轄那兩處地方,他任用瞭赫羅阿爾德雅爾掌管丹納峽灣。

在接管新近剛成為他的囊中之物的那些州郡時,哈拉爾德國王總是嚴密監視當地的貴族大莊園主還有那些被懷疑為有可能興風作浪的人物。他勒令他們在這兩者之間作齣抉擇:或是為他齣力效命或是離開這個國傢。再不然還有第三條齣路,那就是遭受酷刑虐待或者丟掉性命,也還有些人被斬掉雙手或者雙腳的。在每一個新徵服的地區,哈拉爾德國王把全部的土地統統收歸國王所有,哪管什麼世襲地産或者自由農民田地,也不管那地方是聚居區還是荒無人煙的,無論在陸上或者海上。他還把所有的農民都變成隸屬於他的佃戶。不管是在森林裏從事砍伐、用海鹽醃製食物的,還是捕魚打獵的,人人都必須嚮他交納賦稅。有許多人忍受不住這種農奴般的徭役苦差便紛紛逃離這個國傢。他們往東逃到瑞典的耶姆特蘭和赫爾辛蘭;往西逃至不列顛的赫布裏底群島、愛爾蘭的都柏林一帶、法蘭西(當時被北歐人稱為瓦爾蘭)的諾曼底、蘇格蘭的凱斯內斯、英格蘭的奧剋尼群島和設得蘭群島還有丹麥的法羅群島。這時候冰島已經被發現。


前言/序言

譯序

石琴娥

“薩迦”這個名詞是從動詞衍生而來,源齣於古日耳曼語,其本意是“說”和“講”,也就是講故事的意思。公元十三世紀前後冰島人和挪威人用散文把過去敘述祖先們英雄業績的口頭文學記載下來,加工整理就成瞭《薩迦》。流傳至今的《薩迦》不下於一百五十種,主要反映瞭冰島和北歐氏族社會的英雄人物的戰鬥生活經曆和人民的社會生活、風俗習慣、宗教信仰與精神麵貌,也兼有人物傳記、傢族譜係和地方誌的內容。��
這部選集中一共收瞭五篇薩迦,除瞭《埃吉爾薩迦》和《伏爾鬆薩迦》外,其餘三篇都屬於“冰島人薩迦”,即冰島的傢族薩迦,以有彆於根據日耳曼英雄史詩改編的故事。這幾篇都是薩迦中最有價值的珍品,通過它們我們可以一窺全部《薩迦》的麵貌。以下分彆作一簡析。
�オ�
《埃吉爾薩迦》成篇於約1200年,是“冰島人薩迦”由興起走嚮鼎盛過程中的一部傑
作,傢族薩迦發展到此時寫作技巧已趨成熟,因而它盡管在結構上尚不緊湊,有些地方過於
枝蔓,情節安排上也還斧鑿痕跡斑斑可見,有些細節鋪墊牽強粗糙等等,但是它卻是薩迦裏
少見的力作。這是因為它噴湧一股磅礴的氣勢,一股霸道的陽剛氣勢,正是這股陽剛之氣纔
使人活得尊嚴,活得痛快。人們可以喜歡或者不喜歡這股氣勢,然而無法不被它的魅力所吸引。在這一點上,無論是享有盛譽的《尼亞爾薩迦》或者工筆細膩的《鮭魚河榖薩迦》,或者是以浪漫主義見長的《吉斯列?索爾鬆薩迦》和《強者格雷蒂爾薩迦》都難以與它相比。
這部薩迦描述的是詩人埃吉爾?斯卡拉格裏姆鬆(約910—990年)的生平傳說。埃吉爾是當時冰島首屈一指的行吟詩人,曾奔走於北歐諸國和英格蘭的宮廷,成為在挪威和丹麥最有名的宮廷詩人。故事是嚴格按照薩迦的程式分成兩部分展開。前半部分敘述埃吉爾的祖父剋維爾德烏爾夫(?—約891年)和父親斯卡拉格裏姆(約863—946年)因不堪金發王哈拉爾德剪滅異己的血腥而逃離挪威來到冰島定居。有的傢族成員,如埃吉爾的伯父托羅爾夫(約858—890年)投靠瞭王室但終究招忌被戮。第二部分敘述埃吉爾又當詩人又當海盜,飄泊於挪威、丹麥、英格蘭等地宮廷,並參與瞭北歐海盜時期曆史上有名的幾次戰役。他承繼祖先遺願,矢誌不渝地同哈拉爾德的後人血斧王埃裏剋周鏇鬥爭,終於全身而歸,返迴冰島。��
《埃吉爾薩迦》從故事內容上看講述的是埃吉爾和他的祖先從九世紀末到十世紀末長達百年的反抗王權的鬥爭,他們一傢三代同挪威兩朝君主進行瞭多次較量,而無論哈拉爾德也好、埃裏剋也好,挪威王室始終未能占到上風。這樣的故事題材在當時是非常流行的。冰島初期移民除瞭少量凱爾特族的愛爾蘭人之外,絕大多數是喪失瞭土地、財産、地盤和權勢的挪威各個獨立小王國的貴族領主和他們的扈從。他們力求把冰島建成一個對抗王權專製的堅固堡壘。他們仍陶醉於往昔的輝煌,要把失去的一切至少在冰島重新建立起來。他們決不容許自己的榮譽受到半點玷汙,也決不容忍自己的自由遭到絲毫侵犯。這部薩迦緊緊抓住瞭這
一主題,把當時海盜社會的眾生相昭示於人,正因如此,這部薩迦是“冰島人薩迦”裏政治
性最顯著,同挪威政局變遷和動蕩最密不可分的一部。����
《埃吉爾薩迦》最大的特點在於它的曆史真實性。薩迦裏所敘述的事件地點多半同有關的編年史和其他史籍記載相吻閤,有些細節還可以作為正史的旁證,雖不可避免有些齣入,但不見得太離譜。這部薩迦的最大長處是人物的塑造,在薩迦裏生動地刻劃齣瞭一個身為自由農的北歐海盜的形象。埃吉爾是個保持瞭世代相襲的海盜社會信條的自由農,他始終信奉多神教,從來不肯背棄自己的異教信仰,反對一切權威的任何約束,是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然而,如果說這部薩迦的史料都還相當真實可信的話,恰恰是這個著作者灌輸瞭莫大心血力圖寫得栩栩如生的人物卻顯得非常離譜,很缺乏真實性。埃吉爾在冰島充其量隻是一個富有農戶之傢的執拗的憨小子,可是到瞭海外竟然變成瞭孤膽英雄;他從狂暴鬥士手裏拯救弱女子,又破除法術的魔力解除瞭病人痛苦,又力挽狂瀾幫助英格蘭軍擺脫覆沒頹勢、轉敗為勝,甚至還以一首長詩從血斧王手裏贖迴瞭自己的人頭。��
《埃吉爾薩迦》的著作者據信是斯諾裏?斯圖拉鬆,著名的國王薩迦《挪威列王傳》就是他的力作,因而無論是寫作技巧還是駕馭文字的能力,他都是當時的頂尖大手筆。斯諾裏對挪威王室抱有強烈抨擊態度,然而他筆下的金發王哈拉爾德依然不失為一代英主的形象,而他筆下的埃吉爾卻凶狠殘酷得令人無法接受。其道理似乎在於當時北歐氏族社會瓦解,正在走嚮封建集中,而哈拉爾德國王順應瞭曆史潮流,在後人眼裏他的作為自然就頗能理解。而埃吉爾身上則保留瞭太多的北歐海盜的原始性的草莽氣息,因襲瞭日耳曼史詩裏的英雄模式,於是這個超人般的人物形象便與周圍的現實格格不入。而在後人看來,這個人物無法無天、恣睢暴戾,簡直麵目可憎。不過話又說迴來,北歐海盜若不是這副模樣那麼又該是什麼形象?正是如此纔顯齣作者的高超的寫作纔能和技巧。尤其令人大加稱道的是寫者在薩迦結尾時花瞭不少筆墨描述他的反英雄之死:年邁目盲卻又時刻惦記著阿塞爾斯坦送給他的兩箱白銀,直到他將白銀沉入湖裏並且殺死瞭隨同去的奴僕之後纔安心死去,而這樣卑鄙的死法是會被日耳曼史詩的英雄人物所衊視和唾棄的。��
《埃吉爾薩迦》亦是迄今國際上薩迦學的研究者們爭論得最多的一部“冰島人薩迦”。爭執不下的問題主要是:這部薩迦的著作者究竟是斯諾裏?斯圖拉鬆,還是埃吉爾的兒子哈多爾?埃吉爾鬆?故事史料的真實性如何?這部薩迦屬於“稗官野史”還是“曆史小說”?埃吉爾本人的經曆中,如他到約剋與血斧王見麵並用一首詩贖迴人頭顯係杜撰。而薩迦裏的詩篇哪些是埃吉爾原作,哪些是後人添加進去的,也引起人們爭論不休。�オ�
《鮭魚河榖薩迦》成篇於1225年左右,也可譯作《拉剋斯達爾薩迦》,是一部十分典型而又非常齣色的傢族薩迦。它是“冰島人薩迦”達到鼎盛的標誌,對以後的冰島和北歐文學的影響也最大。��
這部薩迦敘述瞭柯蒂爾一傢七代人(如果算上小保利?保利鬆則是八代人)的興衰榮枯和恩怨情仇,前後曆時一百五十年。整個薩迦嚴格按照傢族薩迦的傳統寫法,分成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柯蒂爾舉傢齣逃和在冰島定居下來的傢史。作為移民的第一代柯蒂爾來到冰島,一切都要從頭草創。他的女兒沉思者烏恩是個精明乾練的強人,經過她的運籌帷幄,第二代人在鮭魚河榖站住瞭腳跟並且奠定瞭日後興旺發達的基業。經過幾代人的慘淡經營,終於在以霍斯哥爾德為代錶的第五代人手上發達,成為雄踞一方、有財有勢的大莊園主。霍斯哥爾德買奴為妾而那個女奴竟是愛爾蘭公主,生下的兒子孔雀烏拉夫海外認親成瞭愛爾蘭國王的外孫,於是這個傢族不再是“土財主”,而是血統高貴的王親國戚,真是花團錦簇富貴雙全。然而花無百日紅,這個傢族在第二部分由興至衰榮畢而枯。故事以女主人公古德隆恩的四個夢為先兆逐步鋪開。孔雀烏拉夫之子剋雅丹捲入瞭與古德隆恩的愛情糾葛而招惹殺身之禍。霍斯哥爾德這個傢族由鼎盛而走嚮衰落,彆的傢族紛紛崛起取而代之。至此“君子之澤五世而斬”的故事也就完成。��
《鮭魚河榖薩迦》在寫作技巧上有它的獨到之處,文學價值極高。它的問世一改“冰島人薩迦”以往幾乎韆篇一律的麵貌,把薩迦著作推嚮瞭新的轉摺點。它的藝術成就首先在於結構嚴謹緊湊,枝蔓很少,條理分明,綫路清晰。而情節上則麯摺婉轉,引人入勝,尤其在第二部分緊緊地圍繞瞭古德隆恩的夢兆和由愛變恨的心理展開故事情節,一環緊扣住一環,絲絲入扣把悲劇推嚮高潮。這部薩迦在人物刻劃上遠超過以往的所有薩迦。一般說來,薩迦的主人公都是男的,女性大抵是擺設,即使女主人公也是陪襯,除瞭“美貌齣眾”之外,可以說是麵目模糊、少有性格的,而這部薩迦卻彆開生麵以女主人公為中心,男主人公剋雅丹還有保利等人都是她的陪襯。在這部薩迦裏,女主人公古德隆恩的形象描繪得生動鮮明,敢愛敢恨,能媚能悍,既潑辣又狠毒但卻不能算潑婦妒妻之流。這個人物的內心世界勾畫得很深刻,著墨不多並仍舊沿用薩迦的傳統手法通過對話來錶現。在剋雅丹遇害之後,古德隆恩僅僅輕描淡寫地對丈夫說瞭一句:“我手上的綫還沒有織完你倒已經把他殺掉瞭。”這樣的假惺惺連保利也禁不住被惹惱瞭。這一段對話欲擒故縱,平靜之中內涵深沉,令人不能不拍案叫絕。��
《鮭魚河榖薩迦》雖然是一部以傳統錶現手法描寫,以浪漫主義為基調的典型傢族薩迦,然而它背離傳統薩迦的框架,開創瞭自己的特有風格是顯而易見的。這部薩迦的第二部分已經涉及愛與恨這個文學的永恒題材,並且展示瞭真善美和假醜惡之間的衝突。這場愛情悲劇的兩個男主人公中,剋雅丹是個驕橫恣睢而又輕佻張狂的紈絝子弟。他想當海盜卻不具備海盜氣概,接受基督教化卻原封不動保留瞭異教思想,於是會乾齣諸如把彆人堵在屋內使他們無法齣來如廁的“報仇壯舉”,這類兒戲是真正的海盜所不屑於乾的,而真正的基督教徒也不屑於乾的。他為瞭追求榮譽和財富撇下古德隆恩到海外去碰運氣,他與挪威公主談情說愛幾乎當上“駙馬爺”,惜乎被國王橫加攔阻並且把他遣返歸國。至於保利,則是個市儈小人。他沒有後颱隻能依靠自己奮鬥往上爬,因而遠比剋雅丹心狠手辣而工於心計。然而不管他們性格剛柔品德好壞,都已是有血有肉的凡夫常人,同日耳曼史詩裏的“英雄人物”已經不可同日而語。如果說在剋雅丹和保利身上還有些程式化的殘餘因而還顯得有些呆闆的話,那麼女主人公古德隆恩身上這種傳統的束縛就更少,幾乎是蕩然無存瞭。她嬉笑怒罵、由著性子,奸刁促狹、我行我素,甚至為瞭饜足情欲而去做雞鳴狗盜的下三濫之事。她的個性昭彰於人前,不再像以往薩迦中的女子那樣雲山霧罩,如同鏡花水月一樣不可捉摸。古德隆恩與其說是一個北歐海盜時期的閨閣女子,倒不如說她更像騎士文學裏的歐洲貴婦。此外這部薩迦裏除瞭有四句短詩之外,既沒有冗長的詩章,也沒有枯燥單調的法律程序,這就使得整部薩迦顯得生趣盎然並不沉悶。
�オ�
《尼亞爾薩迦》成篇於約1280年,著寫者佚名,說法不一尚待考證。這部薩迦是“冰
島人薩迦”裏篇幅最長的,曆來被譽為“有王者風範的扛鼎之作”。��
《尼亞爾薩迦》仍沿用傳統的史詩式的散文敘事體,在結構上也是因襲傳統分成兩部分,但是已不像過去的薩迦那樣上半部講述祖先,下半部講述本人。這部薩迦講述的是兩個好朋
友的故事。武藝齣眾的貢納爾和精通法律的尼亞爾,這兩個自由農是相互支持幫助的生死之
交,各自乾齣一番事業然而歸宿是相同的,都是被堵在屋裏活活燒死。薩迦的第一部分講述自由農貢納爾從海外歸來功成名就財大氣粗,又娶瞭美貌婦人哈爾蓋德為妻。哈爾蓋德生性淫蕩而歹毒,不斷滋事挑撥,以緻好友失和,貢納爾日益孤立最後被仇傢燒死。第二部分講述尼亞爾的四個兒子殺死瞭貢納爾的親錶侄也是其女婿的特拉依恩,引發瞭更大規模的仇殺。尼亞爾想盡辦法來緩解矛盾,但雙方宿怨難消,於是尼亞爾毅然要求兒子們放棄抵抗,舉傢被燒死在屋裏。尼亞爾的女婿卡裏死裏逃生後進行瞭報復,殺掉不少仇人。後來他和仇傢的首領弗洛西都受到基督教的感召與啓示,在去羅馬朝聖歸來後,雙方終於放棄仇殺贏得瞭和平。��
整個故事發生在從約950年到1016年的六十多年時間裏,而“火燒尼亞爾”一案是當時轟動全冰島的最大仇殺案件,也是冰島從移民伊始到縱火案發生之時(1011年)全島最大規模的傢族之間的械鬥。以弗洛西為首的仇傢聯盟齣動瞭一百五十多人前去攻打焚燒尼亞爾的莊園。這部薩迦裏所描述的仇殺起因和以往的薩迦均不相同,既不是為瞭維護保全榮譽,也不是爭奪財富權勢,而是貢納爾和尼亞爾這一對好友的妻子之間閑言碎語、瑣碎細故所引起,再摻進瞭嫉妒猜疑、勾心鬥角。起初從錶麵上看似乎波瀾不興,既無口角亦無爭吵,所以沒有引起多少警覺以緻養癰成患,第一次仇殺便毀掉瞭七條人命。以後這場因為細故引起的仇殺如同滾雪球一般越滾越大,幾乎把這一帶地方的大小頭領和各個農莊都牽扯進去,弄成不可收拾的局麵。而當事的各個傢族,或是傢破人亡從此銷聲匿跡,或是一蹶不振,傢道陡然中落,鬧得兩敗俱傷不堪迴首。��
《尼亞爾薩迦》的主題思想十分明確,即是要求法治與和平,並且通過主人公尼亞爾的言行大聲疾呼:海盜時期那種隨意殺人無法無天的狀態再也不容許維持下去。這種呼聲在氏族逐漸解體沒落,封建集權正在崛起的時候是順應瞭曆史潮流的一大進步,因而比起以往的任何一部“冰島人薩迦”來說,它更具有內涵和深度。薩迦裏的貢納爾之死和尼亞爾之死形成瞭鮮明對照。貢納爾若是明智一些敢於退讓一步趨利避禍,他本來是可以躲過奪命之劫的,然而日耳曼傳統信條和虛榮把他逼上窮途末路,分明孤掌難鳴仍硬要擺齣英雄氣概,結果弄得傢破人亡。他憑藉高超武藝,單身與十幾個仇人對峙直到弓弦斷裂被人燒死。他的抵抗不能不說是壯烈慷慨的,然而除瞭埋下更多的仇恨種子之外,似乎並沒有引起多少關注,很快就被人遺忘。這錶明瞭日耳曼英雄史詩套在英雄人物頭上的光環早已褪色得不再光彩。與此相反,尼亞爾舉傢被焚的反英雄行為乍看起來十分窩囊,然而人多勢眾的仇傢為之震悚,整個社會為之轟動,雖然由於當時舊勢力的強大尼亞爾甘願被焚的壯舉並沒有取得即時的功效,但從長遠來看他的寬容彆人犧牲自己的精神,乃是對一味打打殺殺的海盜行徑的最深刻的控訴和揭露,並且最終取代瞭任意殺人的海盜處世方式。��
《尼亞爾薩迦》之所以享有極高聲譽,因為確實寫得成熟深刻,無論從結構情節上,還是寫作技巧上都具有高度的藝術成就。更主要的成就應歸功於它的思想性,可以說它是一部思想性和藝術性完美結閤的薩迦。這部薩迦與以前的“冰島人薩迦”不同之處在於它的內容充滿瞭說教,所宣揚的教義、教條貫穿於整部薩迦始終,並且用以引導故事的開展。薩迦裏散發齣濃鬱的基督教精神,宣揚寬容、主張博愛、提倡自我犧牲來求得和平。主人公尼亞爾便是這種基督精神的化身,他的好朋友貢納爾則是代錶瞭往昔的北歐海盜英雄的形象,實際上是他的對立麵。尼亞爾的大兒子斯卡普赫定也是北歐海盜的形象,然而卻隻落得瞭陪他的老父殉葬的下場。如果把《埃吉爾薩迦》、《鮭魚河榖薩迦》和《尼亞爾薩迦》作個比較的話,便可以看齣它們的不同。在《埃吉爾薩迦》裏,埃吉爾尚能維持住北歐海盜的輝煌形象,有些地方還能光彩照人,整個故事貫穿著北歐多神教精神,直到埃吉爾死後他的兒子皈依瞭基督教,這種局麵纔起瞭變化。這部薩迦之中幾乎找不到多少基督教的說教。在它二十五年之後成篇的《鮭魚河榖薩迦》裏,幾代主人公可以說“一代不如一代”。如果說這個傢族的第一代柯蒂爾是個矢誌反抗王權、決心維護昔日傳統的守舊的“仁人誌士”的話,那麼在他身上還保留著幾乎全部的北歐海盜的光輝,而他的後代卻在一代又一代地褪色。到瞭第五代霍斯哥爾德,就儼然是個麵團團的富翁鄉紳,第六代孔雀烏拉夫則是達官貴人的寫照,而第七代剋雅丹則是個遊手好閑的公子哥兒。薩迦裏說到他們武藝如何高強,當海盜如何英勇以緻發瞭不少橫財,這也可能因為他們確實當過海盜,但是他們的藝術形象和指導他們舉止言行的價值觀已經不再是古典北歐海盜瞭。��
《鮭魚河榖薩迦》裏已經有基督教的說教,不過比較隱晦,例如通過人物的懺悔來印證教義的正確性等,對於異教思想和習俗亦不過分地排斥和露骨地批判。而到瞭在它之後五十年成篇的《尼亞爾薩迦》麵貌就基本上改觀瞭:尼亞爾和貢納爾作為相反的兩極齣現,貢納爾的壯烈赴死隻是更反證齣尼亞爾所宣揚的基督教教條的正確,而薩迦結尾的仇傢之間捐棄前隙、求得和平是去羅馬朝聖將罪惡的心靈洗滌得聖潔之後纔得以實現的。這三部薩迦代錶瞭“冰島人薩迦”的三個不同發展階段,顯示齣瞭薩迦的演變方嚮。��
《尼亞爾薩迦》另一個精彩之處在於它描述瞭冰島的法律訴訟的程序和審判過程。尤其是尼亞爾被燒死之後的法律訴訟更是寫得細緻逼真。不過薩迦中的敘述全照搬瞭十三世紀法庭模式而不是十世紀的。十世紀時法庭還沒有那樣完善和成熟。至於說第五法庭的建立和阿耳庭作齣皈依基督教的決定全都歸功於尼亞爾恐怕是不確實的,那隻是薩迦對這個人物的藝術誇張。�オ�

《貢恩勞格薩迦》大約成篇於1250年至1300年之間,也有一說是十三世紀的最後十年
。這部短篇薩迦描述公元1000年前後活躍於北歐諸國宮廷的有名宮廷詩人蛇舌貢恩勞格的生平。它篇幅很短,故事緊湊情節生動,趣味性很強,雖說是篇薩迦,其實同後來的短篇小說差不多。這是因為它産生於薩迦時期的後期,敘史記實的束縛已大大減少,而虛構部分增加不少。此外,這部薩迦在寫作上受到歐洲大陸騎士文學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
《貢恩勞格薩迦》敘述瞭詩人同美女海爾嘉從小青梅竹馬並訂下婚約,可是等他從海外歸來,美女已另適他人,於是詩人同那人決鬥並同歸於盡。這個題材是當時十分風行的。和這個故事題材相同的薩迦還有《詩人庫爾瑪剋薩迦》和《詩人哈爾弗雷德薩迦》等。這些薩迦多半寫的是詩人喪生於情人的丈夫劍下殉情而亡。這類愛情故事的共同特點是薩迦裏其實很少有描寫愛情的場麵,即便談到愛情也隻是寥寥數筆一帶而過。因而這類愛情悲劇恐怕充其量來說,也隻能是婚姻嫁娶上的不如意或者由婚姻而釀成仇殺悲劇。��
“冰島人薩迦”敘述愛情故事的並不多,大抵是以《鮭魚河榖薩迦》為起端。薩迦裏對愛情的描寫既沒有柏拉圖式的精神理念或者自我哀怨,也沒有卿卿我我情話綿綿。在《海爾格?托爾裏鬆薩迦》裏有一段據說是最露骨細膩的愛情描寫,它這樣寫道:
�オ�
海爾格此時看見十二個麗姝飛騎而來穿過樹林,她們全都騎著栗紅馬,身著紅色裙袍。她們勒住馬匹翻身跨下馬背時,黃金的馬嚼子閃齣熠熠光華。其中有個貴婦人要比所有其他的女人更為俏麗動人,彆的女人都圍在這位貴婦人身邊侍候她下馬。
她們把馬匹趕到草地上去吃草,然後用色彩相間、綴滿金綫刺綉的條紋布支起一座金碧輝煌的帳篷,帳篷四周的犄角都用黃金包裹,帳篷中央立柱的頂上是一個碩大的黃金圓球。在做完這些準備之後,她們架起一張桌子,端上來各色佳肴。她們又打水來洗手,盛水用的是一個四周黃金鑲嵌的銀壺。��
海爾格站在帳篷旁邊觀看著她們,那位貴婦人對他說道:“海爾格,到這裏來,和我們一起吃喝吧。”��
他便按照吩咐吃喝起來,覺得菜肴十分精緻,美酒醇厚可口,而酒杯更是光澤如鑒。待到桌麵撤下去之後,就搭起床鋪,床上被褥比尋常人傢的富麗華美得多。貴婦人詢問海爾格願意獨自睡眠還是同她閤睡一張床。他問瞭她的芳名。��
“我的名字叫英吉堡格,是格拉西爾平川的古德濛德的女兒。”她迴答說道。��
“我願意和你一起睡覺。”他說道。��
於是,他們兩人雙雙上床,一連在一起睡瞭三個晚上。��
��
所謂最細膩的描寫亦是以景物為主,而在《鮭魚河榖薩迦》裏剋雅丹同挪威公主的愛情、挪威王太後收赫魯特為男寵,在《尼亞爾薩迦》裏哈爾蓋德的淫亂都是語焉不詳粗綫條式一筆帶過。��
齣現這種情況是因為在北歐海盜時期推崇的是男子漢習武好鬥、建功立業,而兒女情長則被認為是一種低下有害的人性,戀愛和偷情並不像後來騎士小說裏那樣受到推崇,而是被看成是武士的品德低下甚至是恥辱。如果一個武士看中瞭哪個美貌女子,隻消使用武力強搶或綁架弄到手纔是值得稱道的業績。如《挪威列王傳》裏描敘瞭狂暴鬥士哈希綁架瞭西古爾德國王的女兒拉剋希爾公主並打算娶她為妻,而黑王哈夫丹派齣人馬襲擊瞭哈希並救齣拉剋希爾,於是在當晚便按照古代英雄傳奇的傳統大擺筵席,同被救齣的公主成婚共寢。他們生齣的兒子就是赫赫有名的金發王哈拉爾德。無論哈希或者哈夫丹都沒有同那位公主談情說愛而是采取武力解決。因此,在號稱愛情故事的《貢恩勞格薩迦》裏既沒有哀怨悱惻的傾吐,也沒有繾綣纏綿的戀情描寫。倘若說有這類描寫的話,那也隻不過有兩處地方,其一是海爾嘉婚後同貢恩勞格在河邊邂逅,貢恩勞格不顧一切跳過河去同她聊天並且送給她一件長袍。其二是海爾嘉臨死之前將這件長袍鋪開在自己麵前凝視良久,然後栽倒在丈夫懷裏香消玉殞。��
《貢恩勞格薩迦》反映當時的社會生活和思想觀念是十分真實的。就以愛情而言,貢恩勞格對海爾嘉其實是用情不專,因為他在海外三年並沒有不可逾越的障礙非逼得他羈留異國,他原本可以早點迴來實踐婚約卻一而再地誤期不歸,等到心上人已另嫁他人這纔後悔莫及並且懷恨在心。將他逆旅羈絆的是貪圖富貴的虛榮心,他在海外沒有得到高官厚賞也沒有發到橫財而無顔“榮歸故裏”。如同其他許多薩迦一樣,女主人公海爾嘉是個擺設和陪襯,她對婚姻大抵是逆來順受聽任安排的。薩迦裏敘述到貢恩勞格在海外飄泊見瞭五個君主,得到一些微薄賞賜,殺過一個地痞式的海寇,歸來時仍兩手空空,既無官爵也無財富和榮譽。這類反傳統的敘述似乎更令人可信。貢恩勞格身為詩人卻沒有作過一首愛情詩並不令人費解,因為那時候的癡男怨女不像後來那樣有滿肚子情感要傾吐,所以也不會産生法國《破曉歌》那類歌頌情愛的愛情詩。而更現實的是由於海盜社會遺留下來的習俗,寫情詩或者寫詩描敘女性美和愛情都會被看成是傷風敗俗和對女性的褻瀆輕慢,於是那個傢族的男成員便可以按照海盜社會的習慣法要求詩人“到小島上去走一趟”,即進行一對一的生死決鬥。而確實有些輕浮文人由於寫情詩而送掉性命,所以在薩迦裏很少甚至幾乎看不到情詩。
�オ�
《伏爾鬆薩迦》的前身是《埃達》裏的伏爾鬆詩篇,是日耳曼地區流傳已久的口頭文學。這部英雄史詩講述瞭伏爾鬆傢族的英雄、屠龍壯士西古爾德殺死惡龍得到萊茵寶藏從而引發的一連串爭鬥仇殺。這個傳說其實是民族大遷移之後,匈奴與哥特王國爭奪勃艮第和萊茵
河下遊一帶富饒地區的曆史現實在文學作品中的寫照。傳說中的匈奴女子布隆希爾德的哥哥
艾德禮就是曆史上威名遠播橫掃歐洲的“上帝之鞭”匈奴王阿提拉(公元433至453年在位)。
而屠龍壯士西古爾德的遺腹女阿斯洛格,據說生下瞭以騷擾英格蘭並打敗法蘭剋的查理大帝
而載入史冊的丹麥海盜首領多毛的拉格納?洛德布洛剋。雖然拉格納橫行歐洲是九世紀中葉的事情,從時間來說這未免過於離奇,好在文學畢竟不是曆史,況且拉格納後裔中有一支確實移民到瞭冰島並且定居下來 。��
這個傳說本身並非完全虛構,而中心情節匈奴女子布隆希爾德唆使丈夫貢納爾殺死昔日情人西古爾德也不是編造,曆史上確有其事。公元575年,法蘭剋國王吉布裏剋的王後弗雷德貢達嗾使吉布裏剋謀殺瞭奧斯特拉國王西剋伯特,因為西剋伯特背棄瞭她而另娶西哥特王國公主布呂恩希爾德為妻。這樁謀殺案背後有許多宮廷陰謀,牽涉到不少王公貴族,成為轟動一時的話題,後來以說唱形式從法蘭剋傳到日耳曼族地區和北歐,成為英雄史詩的絕佳題材,《尼伯龍人之歌》講的也就是這個故事。��
正因為上述緣故,在北歐和歐洲其他國傢的文學書籍和百科全書裏,都將這部薩迦冠以“冰島薩迦”的名稱,可是冰島人卻不太情願把它算作自己的薩迦,而隻說它是“日耳曼英雄傳奇薩迦”或者“昔日的薩迦”。


用户评价

评分

不错

评分

很好的书,质量很好,推荐购买!

评分

老版译林史诗系列重印。老版旧书里尼伯龙根之歌最难弄到了,现在重印刚好收一套。可以配合萨迦里的弗尔松世家看,同一个故事的不同版本。

评分

艾达,很好的书,质量很好,推荐购买!

评分

很不错的书,值得阅读和收藏!

评分

世界英雄史诗译丛:萨迦,很好的世界英雄史诗。

评分

书的质量好,是正版,早就想买了。

评分

京东优惠月,买了许多书,先囤起来,一下也看不了这么多,但是这书实在是太好了,价格特别优惠,先买下,慢慢阅读。。

评分

公元九至十三世纪,在北欧各地民间传唱的诗体歌谣,在冰岛由佚名行吟诗人记录成文便是《埃达》。它记载叙述海盗和海盗生活,诗中出现的神祇无不是海盗形象。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