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基本信息,請以下列介紹為準 | |
| 商品名稱: | 正麵管教(修訂版)+0-3歲孩子的正麵管教 全2冊 傢庭與育兒 書籍 |
| 作者: | (美)簡·尼爾森(Jane Nelsen) 著;玉冰 譯 |
| 市場價: | 80元 |
| ISBN號: | 9787550268517 9787550255975 |
| 齣版社: | 北京聯閤齣版 |
| 商品類型: | 圖書 |
| 其他參考信息(以實物為準) | ||
| 裝幀:平裝 | 開本:16開 | 語種:中文 |
| 齣版時間:2016-07-01 | 版次:1 | 頁數:310 |
| 印刷時間:2016-07-01 | 印次:1 | 字數:273韆字 |
| 主編推薦 | |
| 1、銷美國400多萬冊,被翻譯成16種語言銷; 2、讓數百萬孩子、父母和老師受益終身的經典之作; 3、自1981年本書**版齣版以來,《正麵管教》已經成為管教孩子的“黃金準則” 4、簡·尼爾森——教育學博士、傑齣的心理學傢——在本書中告訴21世紀的父母和老師們: 懲罰和嬌縱為什麼對孩子都不好,並且不管用? 怎樣用既不懲罰又不嬌縱的正麵管教方法培養孩子受益終生的良好品質? 如何用正麵管教方法自動消除孩子的不良行為? 如何贏得孩子與父母和老師的閤作? 如何消解大人與孩子之間的權力之爭? “父母”對孩子會有什麼危害? 各種性格的父母對孩子會有什麼正反兩方麵的影響?父母如何發揮自己性格中的優點,避免缺點給孩子造成的不良影響? 老師們如何避免對孩子造成管教問題? 從3歲到青春期的十幾歲的孩子以及孩子的父母和老師,都將因為本書而有效改變傢裏和學校的氣憤,改變自己的人生。 |
| 內容簡介 | |
| 沒有哪個父母不為瞭孩子而竭盡全力,但*美好的願望卻不一定給孩子帶來很好的結果。自1981年本書**版初版以來,《正麵管教》已經成為瞭管教孩子的“黃金準則”,本書被翻譯成16中語言,在美國銷量超過400萬冊,在美國之外的國傢銷量超過200萬冊。自1987年**次修訂之後,每10年修訂一次,本書根據英文原版的第三次修訂版(2006年齣版)翻譯,該版首印數為70多萬冊。正麵管教是一種既不懲罰也不嬌縱的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隻有在一種和善而堅定的氣氛中,纔能培養齣自律、責任感、閤作以及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纔能學會使他們受益終身的社會技能和生活技能,纔能取得良好的學業成績……如何運用正麵管教方法使孩子獲得這種能力,就是本書的主要內容。 |
| 作者簡介 | |
| (美)簡·尼爾森(JaneNelsen)教育學博士,傑齣的心理學傢、教育傢,加利福尼亞婚姻和傢庭執業心理治療師,美國“正麵管教協會”創始人。她是7個孩子的母,22個孩子的奶奶或外祖母,還是2個孩子的曾祖母。曾經擔任過10年的有關兒童發展的小學、大學心理谘詢教師。她是18本著作的作者或閤著者,是眾多ZHU名育兒及養育雜誌的顧問。她於2013年5月中旬至6月初展開“正麵管教中國行”,在北京、上海、深圳三地的公開演講受到瞭中國父母的熱烈歡迎。 |
| 目錄 | |
| 正麵管教(修訂版) 譯者的話:我為什麼要翻譯這本書 序言及緻謝 引言 第YI章正麵的方法 DANG*當心!是什麼在起作用! 如果既不嚴厲也不嬌縱,那該怎麼辦? 和善與堅定並行 相反相吸:DANG*當一個傢長和善,而另一個堅定時 幫助孩子體驗到歸屬感和自我價值感(心靈紐帶) 是否長期有效? 教給孩子具備良好品格所需要的有價值的社會和生活技能 正麵管教之旅 迴顧 正麵管教工具 問題 第2章幾個基本概念 自尊:一個容易造成錯覺的概念 “贏得”孩子 我們言行背後的感覺 阿德勒的基本概念 1.孩子是社會人 2.行為以目的為導嚮 3.孩子的首要目的是追求歸屬感和價值感 4.一個行為不DANG*當的孩子,是一個喪失信心的孩子 5.社會責任感或集體感 6.平等 7.犯錯誤是學習的好時機 8.要確保把愛的訊息傳遞給孩子 迴顧 正麵管教工具 問題 第3章齣生順序的重要性 排行ZUI大的孩子 排行ZUI小的孩子 排行中間的孩子 獨生子 一些例外 傢庭氛圍 運用齣生順序的知識來鼓勵孩子 齣生順序和婚姻 齣生順序和執教風格 小組練習 迴顧 問題 第4章重新看待不良行為 責任感不等於責難或羞辱 什麼是不良行為? 幫助識彆錯誤目的和觀念的綫索 第YI條綫索 第二條綫索 對每一種錯誤目的的有效鼓勵方式 尋求過度關注 尋求權力 報復 自暴自棄 目的揭示法 失望行為的不同錶現 對待十幾歲的孩子 迴顧 正麵管教工具 問是 第5章DANG*當心邏輯後果 自然後果 決定你自己要做什麼 邏輯後果 轉移孩子的行為 邏輯後果與行為的錯誤目的 轉變態度的必要性 讓孩子們事先參與 迴顧 正麵管教工具 問題 …… 第6章關注於解決問題 第7章有效地運用鼓勵 第8章班會 第9章傢庭會議 第YI0章你的性格對孩子性格的影響 第YI1章綜閤應用 第YI2章傢裏和教室裏的愛與歡樂 附錄1發起一個正麵管教學習小組 附錄2通過“同伴輔導”培養社會責任感 附錄3給傢長的信0-3歲孩子的正麵管教 引 言 序 第1部分 傢有嬰兒的生活 第1章 迎接寶寶的到來 在頭幾個月你需要知道的 為寶寶的到來做準備 幻想與現實 我怎麼知道該做什麼? 你的傢就是你的傢 你想讓自己的孩子擁有什麼?具有長期效果的養育的重要性 關於“愛” 堅定、靈活、溫和 重新定義“我們”和“我”:父母對自己的關愛 養育是父母雙方的責任 睡眠:“噓……寶寶睡著瞭!” 母乳喂養 獲得你所需要的幫助 發自內心的養育 需要思考的問題 第2章 正麵管教的原則 運用於你的傢庭中的理念 阿德勒和德雷剋斯:養育研究的先驅 什麼是“管教”? 為什麼有些父母不接受非懲罰的方法 應當避免的管教方式 她想要什麼就要什麼 孩子們真正需要的是什麼 情感聯結的重要性 個人的力量和自主 社會和人生技能 需要思考的問題 第3章 神奇的大腦 幫助你的孩子學習 持續成長的大腦 先天還是後天? “更好”的寶寶 迴路連接:你的孩子的真正需要 依戀的重要性 如何培養成長中的大腦——以及擁有這個大腦的孩子 對寶寶的綫索作齣迴應 觸摸、說話和唱歌 提供玩耍的機會——並和孩子一起玩 鼓勵好奇心和安全的探索 讓寶寶有自己的時間 要教孩子——永遠不要搖晃或打孩子 照顧好你自己 仔細選擇幼兒園 喜愛並欣賞你的孩子 頭三年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需要思考的問題 第4章 瞭解你的孩子 進入你的孩子的世界 理解你的孩子的性格 孩子是通過“做”來瞭解這個世界的 齣生順序影響著孩子如何看待這個世界 孩子探索和試驗的發展需要可能會被貼上“不良行為”的標簽 小孩子很少故意做齣不良行為 孩子的身高和能力對其行為有很大影響 孩子對“現實”和“幻想”的概念與成年人的不同 耐心是大多數小孩子難以達到的美德 男孩和女孩:性彆重要嗎? 關於男孩和女孩的事實 父母和性彆 是正常發展,還是不良行為? 需要思考的問題 第2部分 你的發展中的孩子 第5章 我該如何開始? 正麵管教工具 糾正之前先建立情感聯結 建立日常慣例 以尊重的方式教給孩子尊重 運用你的幽默感 進入孩子的內心世界 以和善而堅定的行動堅持到底:說瞭就要當真,如果當真,就要堅持到底 要有耐心 對孩子進行照管、分散其注意力和轉移其行為 接受你的孩子的獨特性 重新思考“暫停” 把愛的信息傳遞給孩子 需要思考的問題 第6章 情感能力和語言的發展 第7章 信任與不信任 “我可以依靠你嗎?” 第8章 自主與懷疑和羞愧 “我可以自立(但不要不管我!)” 第9章 瞭解適齡行為以及如何對待 第10章 性 情 是什麼讓你的孩子? 第3部分 你的孩子的世界 第11章 鼓勵的藝術 培養孩子的自我價值、自信和適應能力 第12章 洞察力和提前計劃 對自己和孩子要有信心 第13章 睡 眠 你無法強迫孩子 第14章 “張大嘴……好不好?” 學步期的孩子和飲食 第15章 如 廁 “這是我的事,不是你的。” 第16章 在這個大韆世界裏生活 分享以及其他社會能力的發展 第4部分 傢庭之外的世界 第17章 大自然的養育 第18章 連綫的大腦 科技的影響 第19章 誰在照看孩子? 選擇並適應兒童看護 第20章 如果你的孩子有特殊需要 第21章 作為一傢人一起成長 |
| 促銷語 | |
| 賣點一:銷美國400萬冊,被翻譯成16種語言銷。 賣點二:讓數百萬孩子、父母和老師受益終生的經典之作。 賣點三:自1981年本書**版齣版以來,《正麵管教》已經成為管教孩子的“黃金準則”。 |
在閱讀《傢庭教育孩子》這部分內容時,我感受到瞭一種深層次的、關於父母自我成長的呼籲。這套書的厲害之處在於,它將焦點從“如何改變孩子”巧妙地轉移到瞭“如何改變我們自己對待孩子的方式”。我意識到,很多時候孩子的行為,其實是我們自身未被滿足的需求或未解決的情緒的投射。書中對父母自身情緒管理的探討,對我觸動很大。它提醒我,一個穩定的、內在和諧的父母,是給予孩子最好的安全感。我希望這部分內容能提供更深層次的自我反思練習,幫助我識彆齣那些潛藏在我的教育方式背後的“父母的執念”——比如,我是否因為自己童年的經曆,而對孩子有過度的期望或恐懼?如果能通過閱讀這些內容,我能更坦誠地麵對自己的局限性,並有意識地去療愈這些部分,那麼我相信,我對孩子的管教,自然會變得更加平和與有效,這纔是真正的“治本”之道。
评分說實話,我之前讀過不少類似的育兒書籍,很多都是觀點先行,然後用一些成功案例來佐證,讀起來容易讓人産生一種“知易行難”的無力感。然而,這套書在理論闡述之後,似乎總能緊接著提供一套非常具體、幾乎可以拿來即用的工具箱。例如,在處理衝突場景時,它不僅僅是告訴你“要保持冷靜”,而是給齣瞭詳細的“暫停呼吸”、“使用‘我’的陳述”的具體句式模闆。這種極強的實操性,是我非常欣賞的一點。我尤其欣賞作者在強調“規則”和“界限”時,並沒有將父母塑造成一個高高在上的裁判,而是將規則的建立過程描述成一種與孩子協商、共同維護傢庭契約的行為。這讓我感到,管教不再是權力鬥爭,而是一種責任的共同承擔。我希望這套書能夠幫助我建立起一套內在的定力,無論孩子如何試探底綫,我都能堅定而溫柔地堅守住那些對他們長期發展有益的原則。
评分拿到這套書的時候,我正處於教育孩子過程中的一個迷茫期,感覺自己好像使齣瞭渾身解數,說瞭很多道理,做瞭很多讓步,但孩子的某些行為模式似乎並沒有得到根本的改變。我尤其頭疼“如何讓孩子真正聽進去”這個問題,感覺溝通的牆壁越來越厚。這套書的封麵設計和書名給我一種很實際、很貼近日常的期待,希望能從中找到一些立竿見影的技巧,或者至少是更科學的視角來理解孩子的“不配閤”。坦白說,我更傾嚮於那種能提供具體情境演練和對話腳本的指南,因為在火頭上,那些理論性的闡述往往很難被快速提取和應用。我對“正麵管教”這個概念本身持開放態度,相信懲罰和吼叫不是長久之計,但如何構建一個既有規則又能讓孩子感到被尊重和理解的教育體係,對我來說仍是一個巨大的挑戰。我希望這套書能給我帶來的是一種思維模式的轉變,而不是僅僅停留在錶麵說辭的堆砌上,期待它能提供一套可操作的、能夠適應不同年齡段孩子特點的係統性方法論,讓我能從“對抗”轉嚮“閤作”,真正看到孩子內在動力的激發。
评分初翻這套書時,我立刻被那種娓娓道來的敘事風格所吸引,它不像傳統的教育書籍那樣充滿瞭生硬的術語和高高在上的指導口吻,反而更像一位經驗豐富、語氣溫和的前輩在分享她的心路曆程和踩過的“坑”。我特彆關注其中關於“傾聽的藝術”那一部分,因為我發現自己經常在孩子說話時,腦子裏已經在組織如何反駁或者給齣解決方案瞭,根本沒有真正捕捉到他們錶達背後的情緒。書中對於如何使用“無評判性的觀察”和“反射性傾聽”的描述,讓我猛然醒悟,原來我以為的“聽”,其實隻是在等待自己發言的機會。這種細膩的情感捕捉訓練,對於改善我與青春期女兒的關係尤為關鍵,她現在最需要的是確認感,而不是我的說教。我希望後續的章節能更深入地探討如何處理那些非常情緒化、邏輯混亂的錶達,因為那些時候,我常常會因為無法理解而感到挫敗,進而訴諸權威。
评分這三本書的結構安排相當巧妙,它們似乎是圍繞著一個完整的傢庭教育循環展開的——從理解孩子的動機到設定有效的界限,再到最終實現雙方的共同學習和成長。我注意到《如何說孩子纔肯學》這一冊似乎更側重於如何將知識點轉化為孩子內在的驅動力,這正是我目前最欠缺的部分。我總是在教導“應該”做什麼,但鮮少觸及“為什麼”對他們自身有益。我期待書中能提供一些關於如何將傢務、學習任務等日常瑣事,轉化為具有內在意義和成就感的“項目”的方法。特彆是對於那些對學習錶現齣抵觸情緒的孩子,單純的奬勵或懲罰機製常常會失效,我們需要的是激發他們探索世界的原初好奇心。如果能有具體的案例分析,展示父母是如何一步步引導孩子發現“學習的樂趣”而非“完成任務的壓力”,那將是極大的收獲。我希望能找到一種替代“強迫”的柔性力量,讓教育真正成為一種共同的探索之旅。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