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係作者在其中山大學博士後齣站報告基礎上修改而成。本書集中探討晚清佛學的政治倫理維度。作者認為:晚清思想的一個重要特色是佛學與政治思潮關涉日益緊密,而政治思想傢多兼佛學傢,進而形成以政治改革為重心的“政治佛學”。“政治佛學話語”淵源自乾隆末年彭紹升和戴東原之間的儒佛之辯,並經龔自珍和楊文會的次第開展,最後在1890-1911年之間形成瞭雖曆時短暫,然而卻影響深遠的近代政治言說範式。清末康有為、梁啓超、譚嗣同、章太炎等人均以佛學思想為媒介提齣自己的政治思想,由此呈現瞭佛學與自由主義、無政府主義等思潮的諸多聯係。本書在吸取以往研究的基礎上,以人物為綫索,探討瞭晚清思想傢及各類佛學信仰共同體與政治思潮的關涉,對許多晚清思想史問題作齣瞭新穎彆緻、饒有興味的“知識史”考察。該書部分內容已經在《華東師範大學學報》(哲社版)、《宗教哲學季刊》發錶。
##材料有趣味。重要人物独立成章节,但其实体例内部互动很多,但可以看得出作者意在以人物评述为契机展示各种思想路径的野心。文字平易,我这种几乎零基础的读者读起来也很轻松。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最近几年读到的少有的思想史佳作之一,出自青年学人之手。功力相当了得,文笔也相当典雅。只是感觉缺乏一条大线条贯穿全书。
评分##勾勒晚清思想史中一条隐线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