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Part 1 備孕知識
孕前應該做的檢查
營養準備
生活與工作調整
優生遺傳常識
Part 2 孕早期:激動又忐忑
1~2周: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準媽媽
3~4周:小種子在子宮內“安傢”瞭
5周:小人兒有蘋果籽大小瞭
6周:早孕反應馬上要開始瞭
7周:又餓又惡心的感覺有點不好受
8周:小人兒相當於一顆葡萄的大小
9周:尿頻可能開始“騷擾”你
10周:聽,小心髒在跳動
11周:可能觸摸到子宮的存在瞭
12周:妊娠斑來報道
專題:孕早期的不適與疾病防護
Part3 孕中期:體味“大肚子”的美好
13周:早孕反應消失,心情愉快
14周:乳房增大並嚮兩側擴張
15周:胎寶寶能夠感覺外部光綫強弱瞭
16周:驚喜!胎動齣現瞭
17周:韌帶變化可能讓腹部有輕微觸痛
18周:要注意補鈣
19周:不要太刺激乳房,以免引起宮縮
20周:小人兒的性彆特徵明顯瞭
21周:子宮逐漸壓迫到肺部
22周:你的體重開始迅速增長
23周:子宮不斷增大帶來諸多不適
24周:胎寶寶的大腦有意識瞭
25周:換一種心態來麵對孕期不適
26周:“帶球”行動,更要小心
27周:警惕你的血糖值
28周:隔著肚皮能摸到小腳丫
專題:孕中期的不適與疾病防護
Part4 孕晚期:分娩
29周:假性宮縮變頻繁瞭
30周:美妙的肚皮“舞蹈”
31周:子宮升高讓你有點喘不上氣
32周:胎寶寶繼續發育,宮內空間減小
33周:胎頭下降引起多種不適
34周:肌肉、韌帶變鬆弛,為分娩作準備
35~36周:放鬆心情,減少産前焦慮
37~38周:你需要包吃適當活動和充分休息
39~40周:小生命隨時都會誕生
專題:孕晚期的不適與疾病防護
Part5 生孩子、坐月子,從此人生大不同
分娩常識
自然分娩——從臨産到分娩
剖宮産——術前術後特彆照顧
月子裏的營養與飲食
月子裏的起居注意
産後的身體恢復計劃
新媽媽的哺乳必修課
小夫妻的育兒新生活
Part6 新生兒養育
第1周的新生兒
第2周的新生兒
第3周的新生兒
第4周的新生兒
專題:新生兒常見病
附錄
內容簡介
本書內容涵蓋備孕、懷孕、生産、坐月子、新生兒喂養與護理的關鍵點,涉及營養、胎教、運動、心理調適、傢人配閤、日常護理等優生優育的方方麵麵,圖文對照,幫你消除孕産期焦慮,更安心懷胎養胎。同時環保紙、環保油墨印刷,安全,一書在手,好“孕”無憂。
作者簡介
翟桂榮,北京婦産醫院,主任醫師,教授,長期從事産科醫教研工作。在“好大夫在綫”等網站有很高的評價。深受孕産婦愛戴,口碑很高。因“成功接生滄州五胞胎”而受到媒體關注。
這本書簡直是為我這種新手媽媽量身定做的“救命稻草”!我懷孕後,周圍親戚朋友推薦的書籍堆成瞭小山,但內容大多是泛泛而談,要麼過於學術化,要麼就是各種“錦鯉附體”式的玄學建議,看得我雲裏霧裏,焦慮感倍增。直到我翻開這本,立刻感受到一股清流。它的敘事方式非常貼近生活,就像一位經驗豐富、說話幽默的鄰傢長輩在跟你拉傢常。比如,關於孕早期反應,它沒有用那些拗口的醫學名詞,而是細緻描述瞭“起床像打仗”、“聞到油煙味想原地爆炸”的真實感受,並給齣瞭超實用的應對小妙招,比如“把薑片含在嘴裏過馬路”、“用小風扇對著自己吹,營造‘冰箱’的錯覺”。更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對孕期情緒管理的探討。作者非常敏銳地捕捉到瞭準媽媽那種忽而狂喜、忽而抑鬱的復雜心境,並用一種非常理解和包容的口吻來引導我們接納這些情緒,而不是一味地要求“保持開心”。閱讀體驗極佳,每讀完一章,都感覺心裏的石頭落下一半。那些關於孕期體重控製的建議,也擺脫瞭“少吃就是美德”的刻闆印象,而是強調營養均衡和運動的結閤,讓我既能安心享受孕期的美食,又不會因為體重增加而過於恐慌。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教會瞭我如何放鬆地、有尊嚴地度過這特殊的九個月。
评分我必須要鄭重推薦一下這本書裏關於分娩準備的那一章節,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乾貨!我之前看的一些孕期指南,對分娩過程的描述總是帶著一種戲劇化的恐懼感,搞得我每次一想到“見紅”就心驚膽戰。然而,這本書的處理方式非常科學、冷靜,卻又不失溫度。它詳細拆解瞭從初次宮縮到寶寶齣生的每一個階段,不僅解釋瞭身體內部發生瞭什麼生理變化,還貼心地提供瞭應對疼痛的非藥物乾預方法,比如呼吸法的具體練習步驟,以及如何與助産士或醫生有效溝通你的需求。我尤其喜歡它裏麵提到的一段話:“分娩是身體的本能,你比自己想象的要強大一萬倍。”這句話給瞭我巨大的精神力量。而且,它還專門闢瞭一塊內容講“傢屬支持係統”的重要性,詳細指導瞭準爸爸在産程中可以做些什麼來緩解孕婦的緊張感,這一點真的太重要瞭,讓整個傢庭都能參與進來。這本書的好處在於,它把“未知”變成瞭“已知”,而當恐懼來源於未知時,知識就是最好的解藥。我感覺自己已經不是被動地等待生産,而是主動地準備迎接一位新生命的到訪。
评分從一個極度注重科學育兒和數據分析的角度來看,這本書的參考價值也絕對是頂尖的。它並非單純的經驗分享集錦,而是建立在大量可靠的孕産研究基礎上的實用指南。比如,在討論維生素和營養補充劑的部分,它沒有盲目地推崇某一種“網紅”産品,而是清晰地列齣瞭在不同孕期,哪些微量元素是必須通過飲食或補充劑來獲取的,並注明瞭推薦的每日攝入量(RDA)和相應的食物來源。當我對比其他市麵上流行的書籍時,發現很多都含糊其辭,這本書則直接給齣瞭具體的數值和建議,讓人心中有數。例如,關於胎兒的生長發育麯綫追蹤,它提供的圖錶清晰易懂,能讓我更好地理解每一次産檢B超報告上的那些復雜數據代錶的意義。這種嚴謹性,對於追求精確信息的現代父母來說,是極其重要的品質。它讓我在做任何關於飲食調整或生活習慣改變時,都有一個可靠的“科學依據”可以遵循,而不是憑感覺行事。總而言之,這本書兼顧瞭情感支持與硬核知識,平衡得恰到好處。
评分從排版和閱讀體驗上來說,這本書也做得非常齣色,這點常常被忽略,但對我這樣一個容易分心的人來說至關重要。它的章節劃分邏輯性很強,不會齣現前言和後記的內容在中間突然跳躍的情況。更重要的是,它采用瞭大量醒目的“小貼士”、“重點提醒”和“準爸爸參與區”的模塊化設計。在那些需要快速獲取信息的關鍵時刻,比如“寶寶哭鬧不止怎麼辦?”或者“何時需要立即就醫的紅色警報信號”,信息能被迅速定位,而不是埋藏在一大段文字描述裏。我經常在夜裏被突如其來的小狀況驚醒,這本書的小卡片式設計就幫瞭大忙,一眼就能抓住重點。而且,這本書的紙張質量很好,印刷清晰,即便是反復翻閱也不容易損壞。對我來說,一本實用的育兒書籍,必須耐得住高頻次的查閱,這本書顯然是做到瞭這一點。它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我床頭邊一個隨時待命的、知識豐富的“副駕駛”,讓人倍感安心踏實。
评分這本書在處理“産後恢復與坐月子”這一塊,展現瞭極高的現代性和包容性,完全打破瞭我對傳統“月子中心”那種森嚴規矩的刻闆印象。我原本擔心,買瞭孕期書,産後內容會不會就是老一套的“不洗頭、不碰冷水、多喝米湯”。但這本書的內容更新穎、更人性化。它非常尊重個體差異,明確指齣“坐月子”的核心目標是身體的恢復和情感的穩定,而不是盲目服從某些流傳已久卻未必科學的禁忌。比如,對於産後抑鬱的早期識彆和應對,它給齣瞭非常詳盡的自測清單和求助渠道,態度是積極麵對,而不是諱莫如深。在飲食方麵,它提供瞭不同體質的産後恢復食譜,並且巧妙地將“傳統滋補”與“現代營養學”結閤起來,比如在強調喝湯補水的同時,也提醒要注意鹽分的攝入。這種尊重現代生活方式,同時又不完全拋棄傳統智慧的做法,讓我覺得非常舒服。這本書讓我明白,坐月子可以是自我關懷的過程,而不是一種受限的刑期。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