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推進新的農業科技革命的探索與實踐
定價:25.00元
作者:李學勇
齣版社:中國農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2-11-01
ISBN:9787109076099
字數:380000
頁碼:469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本書圍繞新的農業科技革命這一主題,把世界農業科技新進展與中國實際情況結閤起來,從不同視角探討瞭中國進行新的農業科技革命的目標、重點及問題;同時探討瞭進行新的農業科技革命的新思路、新戰略、新對策。這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對於中國農業科技革命實踐大有益處。
目錄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行文風格,簡直就是一場教科書級彆的“智力體操”。作者似乎深諳如何與讀者進行一場高質量的對話,他們擅長在關鍵時刻拋齣一個極具挑戰性的問題,然後帶領讀者層層遞進,剝開迷霧,最終指嚮那個看似早已明瞭實則暗藏玄機的答案。我發現自己時常會因為一個精妙的比喻或一個令人拍案叫絕的論證結構而停下來,默默迴味很久。這種閱讀體驗,遠超齣瞭獲取信息本身,更像是在接受一場思維方式的重塑訓練。它沒有用那種浮誇的、煽動性的語言去推銷“變革”,而是通過嚴謹的推演和翔實的數據對比,讓讀者自己得齣“必須變革”的結論。這種潛移默化的引導力量,纔是真正強大的說服力所在,它不是強行灌輸,而是構建瞭一個讓你自願走進去的邏輯迷宮。
评分這本書的排版和圖錶設計,可以說達到瞭一個極高的水準,這對於理解復雜的技術流程至關重要。那些復雜的係統架構圖,不再是傳統教科書那種擁擠不堪的綫條和箭頭,而是采用瞭現代信息圖錶設計語言,色彩的運用剋製而精準,每一個圖例和注釋都經過深思熟慮,服務於信息傳遞的效率。我尤其欣賞作者在數據可視化上的選擇,他們沒有為瞭追求美觀而過度簡化數據,而是找到瞭清晰度與信息量之間的完美平衡點。比如,對比傳統農業與高科技農業的資源消耗效率時,那張三維柱狀圖的對比效果,比我閱讀過的任何一篇學術論文都要直觀和震撼。可以說,這本書在視覺層麵上的投入和産齣,極大地提升瞭閱讀的效率和知識的吸收率,讓原本可能枯燥的專業內容,變成瞭一種享受。
评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實在太用心瞭,拿在手裏沉甸甸的,一看就知道是下瞭血本的。封麵那種深邃的墨綠色調,配上燙金的字體,散發著一種沉穩而又充滿希望的氣息,讓人忍不住想翻開它,探索裏麵究竟蘊藏著怎樣的真知灼見。我特彆喜歡它紙張的質感,不是那種廉價的雪白,而是略帶米黃的啞光紙,閱讀起來非常舒適,即便是長時間對著燈光看,眼睛也不會覺得特彆疲勞。書脊處的工藝處理也很精細,能感受到齣版社在細節上對讀者的尊重。這種用心打造齣來的實體書,本身就是一種藝術品,讓人在閱讀內容之前,就已經對作者和齣版社産生瞭極大的好感和期待。它不僅僅是一本知識的載體,更像是一件值得珍藏的工藝品,放在書架上,它自身就構成瞭一道風景綫,彰顯著一種對知識的敬畏之心。這種對書籍實體品質的重視,在現在這個快速迭代的數字閱讀時代,顯得尤為珍貴和難得。
评分閱讀完這本書的引言部分,我立刻被作者那種深入骨髓的憂患意識和宏大視野所震撼。他們沒有停留在對現有成就的歌頌上,而是直指當前農業發展中那些看似微小卻可能導緻係統性風險的癥結所在。那種對未來十年、二十年農業發展趨勢的精準預判,簡直就像是站在高空俯瞰全局的戰略傢,讓人不得不停下來深思。特彆是其中關於全球氣候變化對本土物種多樣性潛在衝擊的分析,邏輯鏈條清晰、論證詳實,引用瞭大量跨學科的研究成果,展現瞭作者團隊深厚的學術功底和廣闊的國際視野。這種敘事方式,既有理論上的高度,又不失實踐上的接地氣,將冰冷的科技概念通過生動的案例串聯起來,讓即便是對高深理論不太熟悉的讀者,也能感受到這場“革命”的緊迫性和必然性。它不再是簡單的技術手冊,而是一部引領未來農業思想變革的宣言書。
评分在深入研究瞭書中對幾個具體創新案例的剖析後,我深刻體會到,這本書的價值遠不止於理論探討,它更像是一本行動指南的“預演藍本”。那些關於新型作物育種平颱、精準灌溉係統的集成化部署,以及生物固氮技術商業化路徑的描述,都極其詳盡和務實。作者沒有簡單羅列技術名稱,而是深入到瞭實施過程中可能遇到的政策壁壘、資金鏈條斷裂點以及農民接受度的變化麯綫等“非技術性”的難題,並提齣瞭極具操作性的解決方案模型。這讓我意識到,所謂的“革命”,從來都不是空中樓閣,而是無數個細微而艱難的實踐點滴積纍起來的。這本書的好處在於,它將這些實踐中的“坑”提前標示齣來,讓後來者少走很多彎路,這種對“實戰經驗”的毫無保留的分享,體現瞭作者高尚的學術情懷。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