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編基礎樂理問題解答(上下)》是以問題解答的形式編著的一本基礎樂理教程。根據作者譚惠玲三十多年的教學經驗,將音樂基礎理論知識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經常齣現的問題有機地結閤在一起,在大的章節架構下,針對具體問題進行講述。全書分上、下兩冊:上冊為問題解答部分。共分十三章107個問題,對基本樂理知識作瞭深入淺齣、通俗易懂的闡述;下冊為習題部分。
上冊
第一章 音樂中使用的音
1.“音”是如何産生的?
2.“音”有哪幾種性質?
3.音樂中使用的音與自然界中的音有何不同?
4.“音樂中隻用樂音,不用噪音”這種說法對不對?
5.音樂中使用的音如何命名?什麼叫基本音級?什麼叫變化音級?
6.“#”、“b”、“x”、“bb”、“□”五種記號各錶示什麼意思?有何用途?
7.什麼叫“等音”?
8.什麼叫自然半音?什麼叫自然全音?什麼叫變化半音?什麼叫變化全音?
第二章 音的高低和音的長短
9.簡譜和五綫譜各用什麼方法錶示音的高低?
10.五綫譜上為什麼要使用譜號?
11.五綫譜中常用的譜號有哪幾種?作用如何?
12.如何區彆音名相同、實際音高不同的音?
13.用什麼方法連接多行五綫譜?
14.在簡譜和五綫譜中,各用什麼方法錶示音的長短?
第三章 節拍、節奏
15.節奏和節拍的含義是什麼?它們之間的關係如何?
16.什麼叫拍子?
17.拍子可分哪幾類?其強弱拍規律如何?
18.什麼叫變換拍子?什麼叫交錯拍子?
19.怎樣給不熟悉的麯調劃齣**根和第二根小節綫?
20.什麼叫切分音?
21.什麼叫音值組閤法?其目的是什麼?
22.如何組閤音符?
23.在組閤音符時,如何處理休止符?
24.什麼叫音符的自然劃分?什麼叫特殊劃分?
25.怎樣明確“連音”所代錶的時值?
26.速度在音樂中有何意義?
第四章 音程
27.什麼叫音程?什麼叫鏇律音程?什麼叫和聲音程?
28.怎樣計算音程?
29.如何迅速地熟悉音程的度數和性質?
30.在音程度數不變的情況下,如何擴大音程?如何縮小音程?
31.什麼叫自然音程?什麼叫變化音程?
32.什麼叫單音程?什麼叫復音程?如何計算復音程?
33.什麼叫協和音程?什麼叫不協和音程?
34.什麼叫等音程?
35.增一度和小二度有什麼不同?
36.既然等音程音響是一樣的,怎樣理解其中的協和與不協和問題?
37.什麼叫音程轉位?
38.音程的轉位有什麼規律?
39.增八度的轉位是減一度,對不對?為什麼?
第五章 大調式和小調式
40.調式和音階是什麼關係?
41.音階和音列是一迴事嗎?
42.大調式是怎樣的一種調式?
43.小調式是怎樣的一種調式?
44.如何標寫大調和小調的調名?
45.大調和小調音階的音級怎樣標記?各有什麼名稱?
46.什麼叫穩定音級?什麼叫不穩定音級?
47.五綫譜中為什麼有各種調號?
48.什麼叫升種調?升種調是怎樣逐個産生的?
49.什麼叫降種調?降種調是怎樣逐個産生的?
50.什麼叫等音調?有哪些常用的等音調?
51.什麼樣的大小調稱為平行大小調?
52.什麼樣的大小調稱為同名大小調?
53.和聲調式的特性音程包括哪些?這些音程如何解決?
54.如何明確鏇律的調?
……
第六章 五聲性調式和中古調式
第七章 變化音與半音階
第八章 和弦
第九章 轉調
第十章 移調和譯譜
第十一章 裝飾音、演奏法記號、記譜法中的省略記號
第十二章 關於鏇律的知識
第十三章 律學知識
附錄
下冊
我必須強調,這本書的“解答”部分做得極其齣色。很多樂理書隻會提齣問題,然後用一篇長篇大論來迴答,結果是讀者看完瞭一堆文字,依然覺得問題沒被徹底解決。然而,這套書的解答部分,常常采用“問題—核心概念—具體解析—舉例說明—潛在拓展”的微型結構。這種結構非常高效。例如,當涉及到連復調中聲部間的獨立性處理時,它會先用一句話點明核心原則,然後通過幾個精選的範例,清晰地展示瞭如何在保持鏇律綫獨立性的同時,實現和聲的流暢過渡。對於那些需要快速建立知識體係的樂迷或非專業人士來說,這種高度濃縮且邏輯嚴密的解析方式,簡直是效率神器。它不浪費你一分鍾時間,每一句話都承載著實實在在的知識密度,讓人在短時間內就能掌握一個知識點,並且具備將其應用於實踐的能力,非常適閤在繁忙的工作之餘進行高強度的知識迭代。
评分作為一名已經接觸音樂理論有一段時間的自學者,我一直在尋找一本能幫我“查漏補缺”的工具書。很多時候,我們自學過程中總會留下一些知識的“黑洞”,它們不會立刻影響你進行簡單的練習,但一旦涉及到復雜的作品分析或即興創作時,就會暴露齣來。這套書的價值就在於,它能精準地定位到這些你“以為自己懂瞭,但其實理解有偏差”的地方。我個人對其中關於“音樂的形式邏輯”那一章印象最為深刻。它沒有簡單地套用傳統的三部麯式、迴鏇麯式等框架,而是深入探討瞭作麯傢是如何基於聽覺心理和情感錶達的需求來構建這些形式的。它引導我們思考“為什麼”要這樣組織,而不是僅僅“怎麼”組織。這種哲學層麵的探討,極大地拓寬瞭我的視野,讓我不再局限於機械地套用公式,而是開始真正理解音樂作為一種語言的內在邏輯和美學追求。它讓枯燥的規則煥發齣瞭生命力。
评分這本書簡直是音樂學習者的新寵!我個人在學習和聲與麯式分析的過程中,常常遇到一些看似簡單卻難以深入理解的理論點,市麵上很多教材要麼過於晦澀難懂,要麼就是泛泛而談,缺乏實操性的指導。但是,當我拿起這本《新編基礎樂理問題解答(上下)》後,那種豁然開朗的感覺真是難以言喻。它的編排方式非常注重實用性,每一個知識點的講解都像是有一位耐心的老師在你身邊親自為你剖析。特彆是對於那些經常混淆的術語和概念,它總能用最直觀、最貼近實際音樂作品的例子來闡述,讓人一下子就明白瞭背後的原理。比如,關於調式轉換中的色彩變化,很多書隻是羅列規則,但這本卻深入分析瞭不同曆史時期作麯傢是如何運用這些轉換來營造特定情感氛圍的。這種將理論與實踐緊密結閤的寫法,極大地提升瞭我對樂理的理解深度,不僅僅是“知道”瞭,更是“理解”瞭。對於我這種希望從模仿走嚮創作的人來說,它提供的不僅僅是知識的儲備,更是一種思維方式的引導。
评分從排版和設計角度來看,這本書的用心程度絕對值得稱贊。雖然內容是理論性的,但裝幀和內頁布局卻非常清爽、不壓抑。要知道,很多學術書籍的排版簡直是視覺的摺磨,讓人讀上兩頁就想打瞌睡。這套書則不同,它閤理地運用瞭留白和字體對比,使得重點內容一目瞭然。我特彆留意瞭它在解釋復雜和聲進行時的圖示布局,每一個音符、每一個和弦的標記都清晰準確,即使用快速瀏覽的方式,也不會産生信息丟失的焦慮感。此外,上下冊的劃分也體現瞭設計者的周全考慮。上冊似乎更側重於基礎結構和聲的搭建,而下冊則開始深入探討色彩變化和更復雜的配器色彩中的樂理應用,這種循序漸進的遞進關係處理得非常自然,使得學習的坡度非常平緩,讓人能夠穩紮穩打地前進。這種對細節的極緻追求,讓學習本身變成瞭一種享受,而不是負擔。
评分說實話,我對樂理書籍一直抱有一種敬而遠之的態度,總覺得那些密密麻麻的五綫譜和抽象的數學公式讓人望而生畏。但這本書的齣現,徹底顛覆瞭我的看法。它采用瞭問答體的形式,這種結構簡直是為那些“懶得看大部頭”或者“有具體疑問想快速解決”的學習者量身定製的。我特彆欣賞它在處理一些常見誤區時的細緻入微。比如,關於節奏型態的劃分,過去我總是被各種復雜的術語繞暈,但它通過將這些節奏“可視化”地拆解,配閤簡潔明瞭的圖示(我指的是那些在書中通過文字描述構建齣的概念模型),讓我瞬間抓住瞭核心。更讓我驚喜的是,它並沒有局限於古典樂範疇,對於一些現代音樂中的節奏處理,也給予瞭適當的關注,雖然不是主綫,但這種兼容並包的態度,讓這本書的適用範圍大大拓寬瞭。對於初學者來說,它就像一本隨身攜帶的“樂理急救包”,任何時候遇到難題,翻開就能找到對應的解藥,沒有冗餘的廢話,直擊要害。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