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達爾豪斯在音樂美學和觀念研究領域的代錶作,全書共分為十章,以曆史的眼光追溯瞭絕對音樂觀念的前史、産生和演進,以哲學的思辨對這一在西方藝術音樂發展中占據關鍵地位的審美觀念予以充分審視和剖析,並且將之與哲學發展史、音樂文化史、音樂美學史、具體音樂作品等多重語境相聯係,賦予這一常遭到濫用和誤讀或淪於玄虛空泛的思想觀念以豐厚的曆史實質和音樂意涵。
##绝对音乐观念起源于德国浪漫主义,是古典时期音乐美学的主题。脱离具象语词与功能约束之后,并回退于内在与形式,绝对音乐才与崇高美学联系在一起,才实现“超越有限,实现无限”的期望。早期浪漫主义将绝对音乐与绝对诗歌放置在同一展望里,同诗歌一样,只有形成自身孤立的世界,音乐才能成为象征世界的隐喻,成为形而上学的工具。浪漫主义关于绝对音乐的理论,实际上是在器乐音乐里发现一种“语言之上的语言”。唯有从情感的领域擢升至理念的领域,音乐才实现其目的。更高级的器乐音乐,其本质在于以乐音表达语词无法言说的东西,从而“为了感官知觉而实现语言”。(Wagner:绝对音乐无法被限定于某一具体题材,而是音乐历史中走向悲剧重生的辩证性力量。
评分##对浪漫派的观点有充分的梳理和辨析,关注到卢梭,尼采,瓦格纳,叔本华,克尔凯郭尔,黑格尔和谢林等人对于音乐,特别是音乐中“绝对音乐”这一观念的研究。所谓“空洞的内在性”反过来倒影着内在宇宙无限深邃的奥秘,回退与擢升的辩证法,正是绝对音乐的核心。
评分 评分艺术正是通过回退于“空洞的内在性”而获得形而上学的尊贵地位。回退意味着擢升,这一悖论是绝对诗歌和绝对音乐共同的根本辩证法。
评分 评分##打开新世界大门
评分##"音乐在经验性的意义上被他物限定,却在形而上的世界中限定万物。"
评分艺术正是通过回退于“空洞的内在性”而获得形而上学的尊贵地位。回退意味着擢升,这一悖论是绝对诗歌和绝对音乐共同的根本辩证法。
评分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