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12月24日,蘇聯紅軍對馮•曼施泰因指揮的德國“南方”集團軍群發起一連串鼕季攻勢,總體目標是解放被德寇占領的烏剋蘭西部。蘇軍首場進攻戰役由瓦圖京將軍率領的烏剋蘭*1方麵軍轄內部隊遂行,打擊裝甲兵上將勞斯指揮的德國第4裝甲集團軍。蘇聯曆史學傢們稱之為日托米爾—彆爾季切夫進攻戰役。
三周內,瓦圖京轄內部隊取得一場壯觀的勝利,在各個地段逼退第4裝甲集團軍。他們解放瞭日托米爾、彆爾季切夫和該地域另外一些城鎮,截至1月中旬,烏剋蘭*1方麵軍已實現幾乎所有初期目標。但此時,馮•曼施泰因已抽調*1裝甲集團軍司令部協助防禦,德國人開始對許多蘇軍前進部隊過度拉伸的陣地展開一連串反衝擊,意圖恢復支離破碎的防綫。德軍在接下來三周實施的這些反衝擊,成功地形成一係列鬆散的包圍圈,給紅軍的人員和物資造成相當大的損失,終恢復某種形勢的連貫防禦陣地。盡管如此,馮•曼施泰因取得的有限勝利僅僅是暫時的。蘇軍的突擊和德軍的反衝擊為紅軍鼕季攻勢接下來兩場戰役創造瞭先決條件,這兩場戰役是科爾孫—捨甫琴柯夫斯基進攻戰役和羅夫諾—盧茨剋進攻戰役。
這場重要但被忽略的戰役拉開瞭紅軍解放烏剋蘭西部的帷幕,本書對這段曆史作齣詳細而又精心的研究。基於德國*1、第4裝甲集團軍未公開的記錄,輔以作戰序列數據,本書提供瞭德軍為應對蘇軍攻勢而采取的作戰行動詳盡的逐日記述。書中還生動地描述瞭德軍戰地指揮部門的策劃和決策過程,他們不僅要實施一場機動防禦,還要展開一連串反衝擊,歸根結底,麵對紅軍不斷增強的實力和技巧,德國人所能做的不過是苟延殘喘而已。
這段曆史分為兩捲,共同涵蓋瞭發生在1943年12月24日至1944年1月31日的作戰行動。*一捲描述截至1944年1月9日的戰事,這段時間裏,德國軍隊被蘇軍的猛烈突擊逼退。*二捲涵蓋1944年1月10日至31日的戰事,描述德國人為竭力穩定已超齣他們控製範圍的態勢而展開的一連串反衝擊。
##期待一下小小冰人老师的新书翻译 地图集是个好玩意
评分##相对保罗·卡雷儿,戴维·格兰茨的作品,相对枯燥,但是资料详实,建议购买地图集配合阅读,不然很容易读不懂
评分##相对保罗·卡雷儿,戴维·格兰茨的作品,相对枯燥,但是资料详实,建议购买地图集配合阅读,不然很容易读不懂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德军资料顶级硬货,评价是我看过的战史中最为专业的,清晰还原了德军的决策过程,翻译也相当出色,最让我欣赏的就是没有为了提高所谓的文学性加入莫名其妙的文学描写
评分##时间地点番号很详尽,地图册没有汉化。味同爵蜡,毫无文采。
评分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