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至先生經典著作,當代杜甫研究必讀之書
編輯推薦
馮至先生既是一位詩人,同時又是一位學者,他撰述的《杜甫傳》是一項開創性的研究,本書是當代杜甫研究繞不過去的必讀書。
內容簡介
杜甫是我國曆史上最偉大的詩人之一,由於他對祖國與對人民的熱愛,寫齣許多反映與批判現實的、不朽的詩篇。本書的作者馮至既是一位詩人,同時又是一位學者,他撰述的《杜甫傳》是一項開創性的研究,是當代杜甫研究繞不過去的必讀書,從字裏行間中可以看齣作者的深情和嚴謹。全書篇幅不長,就十幾萬字,卻是高度濃縮,文字清通而富有詩意。
##这一版本的装帧和封面、内页设计都很不错。
评分##受存在主义影响的冯至。读来 是苍凉悲壮的一生。或许只有在草堂时,那一旁的桃花和溪水给了带无限的慰藉吧。 有机会去探访草堂。
评分##本来可以给五星,可是本书最后一句话,“现在,一切的情况与从前迥然不同了,我们的新中国会有更多的人民的诗人产生,但是他们不会遭到像杜甫经历的那样的命运,更不会得到像杜甫那样的悲剧的结局”,让我对这句话之前的所有优点的钦佩都变成了感叹。 因为我会觉得本书所表现出来的难得的对传记主角的克制,“当人看而不是当神来赞”,甚至批判的劲儿,都只是新中国成立之际,喝高了的表现,只是用他者来显自己,用从前来为现在贴金的得意忘形。 哎,真是一股傻傻的浪漫主义,可知,之后的人民诗人没有一个胜过杜甫,以后的人民诗人却可能更比杜甫悲惨。 抛去这些作者创作心态,实际的效果是:这本书塑造了一个生动,立体,简洁,悲悯的活生生的杜甫。
评分##比较有冯至那个时代的政治色彩,各个维度拓展的也不是很开。尤其是读了哈金的《李白传》之后,个人觉得后者在学术性和通俗性之间的平衡做得更好一些。
评分##诗是吾家事。杜甫在成都居住的茅屋为秋风所破。
评分##受存在主义影响的冯至。读来 是苍凉悲壮的一生。或许只有在草堂时,那一旁的桃花和溪水给了带无限的慰藉吧。 有机会去探访草堂。
评分##是诗亦是史
评分##四十岁以前的杜甫,也许是他人生中最美好的一段时光,不愁吃穿,热心仕途,壮游各地,交友诗豪;四十岁以后的杜甫,饥寒交迫,辗转流离,“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四十岁之前的杜甫,已经达到了仕途的顶峰,而四十岁以后的杜甫,在诗歌上的顶峰才刚刚起步。在最困顿的日子里,他写出了“三吏三别”,写出了《兵车行》,写出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而立之前的杜甫,眼里满是仕途,而立之后的杜甫,心里装的是百姓。在贫病交加之中,杜甫挂念仍旧是身边所见的贫苦百姓,还有比他更乐观的吗?
评分##读完觉得,杜甫并非一步封神,更像是一个普通人在努力生存。少年时分崇拜家中先祖长辈,并决定走相同路线,但并非自己真正想要,所以努力程度也一般;后游历山川交朋唤友,渐渐对世界有了自己的看法想法;突逢家道中落,有心大搞事业却屡不得志,再逢乱世,更是流离失所,多方求援,渐渐地,杜甫的自我意识崛起,破碎的山河、贫苦的人民让他忧愁不已......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