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革命前的歐洲社會與經濟

工業革命前的歐洲社會與經濟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意] 卡洛·M. 奇波拉
圖書標籤: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全书目录】
图目录 /表目录
前言
上篇静态近似法
第一章 需求
分析类型
人口
需要、欲望和有效需求
收入及其分配
需求的类型
个体需求
公共需求
教会的需求
外需
第二章 生产要素
“输入”的种类
劳工
资本
自然资源
组织
第三章 生产力与生产
选择与生产力
生产的决定性因素
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生产力水平
积极生产
消极生产
下篇动态描述
第四章 城市革命:公社
第五章 人口:趋势与瘟疫
第六章 技术
技术发展:1000~1700年
技术的传播
第七章 企业、信用与货币
企业与信用
货币趋势
第八章 生产、收入与消费:1000~1500年
大扩张:1000~1300年
经济趋势:1300~1500年
第九章 现代的崛起
不发达欧洲抑或发达欧洲?
欧洲的扩张
科学革命
一种能源危机
第十章 欧洲经济力量平衡的变化
经济趋势:1500~1700年
西班牙的衰落
意大利的衰落
荷兰北部的崛起
英国的崛起
尾声
附表/参考书目/索引
· · · · · · (收起)

具体描述

★ 意大利著名經濟史學傢

★ 加州大學伯剋利分校經濟史學教授

★ 歐金尼奧•巴爾贊奬金獲得者卡洛•M.奇波拉力作

★ 再現工業革命之前歐洲的幸福與苦難

【內容簡介】

工業革命是當今世界形成過程中的巨大推手,它作為農業社會與工業社會的分界,仿佛是一個促成急劇變化的瞬間。然而,工業革命僅是這一漫長轉變過程的最後階段,在它發生之前的那七百年間,歐洲社會與經濟是在無數因子的輕微碰撞中嚮著這一時刻緩慢前進的。

卡洛•M.奇波拉跨越當前經濟理論與經濟史之間的鴻溝,在一個連貫的分析框架內探討瞭前工業化時期歐洲的瘟疫與經濟動蕩、工業發展與職業病、工薪變動與人口遷移、小作坊的沒落與流水綫的興起等社會與經濟問題,並在大量文獻的佐證下,對人類發展做齣瞭可靠的總結。而我們生活於其中的世界正是由此而來的,伴隨著所有的幸福和苦難。

【本書榮譽】

本書對曆史問題和思想進行瞭廣泛的探討,既激發瞭人們的靈感,又照亮瞭人們前行的道路。

——《泰晤士報文學增刊》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整体低于预想。数据,理念老旧,框架文笔有可取之处。

评分

评分

评分

没有重新建构理论模型阐释工业革命,但对如何接近,乃至试图处理工业革命这种宏大命题提供了示范。面对不均质的复杂的欧洲,任何范而论之的说法显然都是值得怀疑的。

评分

##较早的经济史,后半部分不错

评分

##原来以为会是叙事为主的历史书,但没想到作者是从社会经济史的角度,以静态概念和动态主题两方面展开的分析。之前从未读过这类书,所以面对书中许多细致的统计图表有些不知所措。不过还是有颇多收获:(一)科学与技术在文艺复兴之后的结合,预示着科学不再作为哲学,而是在现实中发挥重要作用。(二)瘟疫、战争、政治形式和商业制度影响着贸易中心的转移。(三)英国为何后来居上?思想上开明、系统的理性主义;善于在军事、贸易上转变不利条件,把握有利条件;长期的商业活动和暴力掠夺。(四)商业的繁荣和强大的竞争力,往往体现了整个社会的活力和竞争力。(五)工业革命前,西方逐渐让获得利润成为纯粹的世俗事件,这是其走向工业革命的重要因素。以这个标准看,很难将封建社会后期的“资本主义萌芽”看作是未来技术革命的契机。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