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影像評論十二篇首次結集,並配以作者的手機快照。《影像雜談》以畫傢之眼,談論時間對於攝影的參與,記憶對於影像的介入。作者犀利的圖像視角為讀者提供瞭理解一張照片的平易切口。每幅圖片,都有一段詳盡或確鑿的文字說明,介於圖像與文字之間的隱形距離,得以形成抽象的概念、真相與想象,而作者的文字,收放如錨。
*
【編輯推薦】
*
1、以文化的取景器,框取媒介的傳統與觀看的經驗。視野寬廣,極富洞見。
2、隻是按下“快門”,收錄作者手機快照若乾幀,看圖說話,意猶未盡。
##前几年有个学摄影的学生同我说:不知道拍什么了。我奇怪,不到处都是可拍的么?她解释起来,意思是,二战以后,抑或冷战以后,和平年代了,摄影失去了记录大事件的功能,变得平庸起来。简单来说,摄影失效了。我听完,不置可否,提出说“不带任何语境的摄影也是一种摄影”。对方想必也没听,接着抱怨,迷茫,没有出路。 摄影从来是需要时间证明的。陆元敏的事迹我老提,80年代时,他工作之余拍的照片被单位领导讲,这种照片我上初中的儿子都拍得出。再过十年十五年,时间的功效出来了,陆元敏成为陆元敏。什么意思呢?我讲摄影是刽子手,摁下快门的每个瞬间,都是对时间的一场屠杀。这还不算完——一是,你其实不知道你在做什么。二是,你即便知道,也要等屠杀发酵。问题来了:如今以几十亿计量的快门次数,有多少人,能够装作不知道这两件事呢?
评分如同去年《张岪与木心》相似的操作,写作者身份久且老,便更多是作品集,作品选,难见新作品了。这些文章在早先的“三集”除Lens采访全部收录。你乐于买单,理想国便欣然帮你整理成册。诚失望也。
评分 评分 评分##“但时间不过问摄影。”
评分 评分##“但时间不过问摄影。”
评分##影像,是虚拟的占有,当快门按下的那一刻,人就已经失去了定格在胶卷上的一切。影像记录下了现实的逃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观看,也是与过去的重逢。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