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繪是流行於日本江戶時代(1601-1867)、齣自民間畫工的版畫藝術,被譽為“日本民俗的百科全書”,它以花魁美人、歌舞伎演員、春宮魅惑、民俗風景、花鳥蟲魚等社會風俗為主要題材,錶現當時社會各階層的生活百態和流行時尚。
中國浮世繪研究權威潘力清晰地講述瞭浮世繪300年的興衰史。鳥居派、歌川派等7大流派的來龍去脈,喜多川歌麿、葛飾北齋、歌川廣重等31位大師的生平故事與藝術成就,《歌撰戀之部》《富嶽三十六景》《名所江戶百景》等200多幅經典作品的風格解析,都在書中得到瞭完美展現。
每一幅浮世繪都承載著豐富的日本民俗文化密碼,隻有巨細無遺地解鎖這些信息,纔能說是真正看懂浮世繪,也纔能對日本文化有更準確的認識。——潘力
————編輯推薦————
① 連⽇本專傢都贊嘆不已,國內最權威的浮世繪著作
☆ 國際浮世繪學會理事長⼩林忠評價本書為“中國第⼀部全⾯、深⼊研究浮世繪的著作”
☆ 芝加哥大學日本研究委員會主席切爾西·福剋斯維爾說這本書“讓觀賞和研究250年的日本版畫史充滿樂趣”
☆ 2007年首版以來深受讀者喜愛,被評價“專業,係統”“看完可以把浮世繪瞭解得透透的!”
② 收錄7大流派、31位浮世繪⼤師的200多幅經典作品,完整呈現浮世繪300年藝術曆程
☆ 鳥居派、歌川派等7大流派,喜多川歌麿、葛飾北齋、歌川廣重等31位大師,《歌撰戀之部》《富嶽三十六景》《名所江戶百景》等200多幅經典作品,在書中完美展現
☆ 17世紀在畫師菱川師宣筆下興起,19世紀末伴隨幕府政權結束衰落,全景式呈現浮世繪從興起到衰落的完整曆史
③ 精確解讀每一幅浮世繪的風格特點,秒變浮世繪鑒賞專傢
☆ 以《富嶽三十六景》聞名的葛飾北齋,為什麼孜孜不倦地描繪不同角度、不同季節的富士山?
☆ 單憑把美人畫從全身像轉為半身像,喜多川歌麿就成為美人畫的大師?
☆ 醜化歌舞伎演員並遭到粉絲圍堵,東齋洲寫樂的畫作卻成為“浮世繪最輝煌的作品”的原因是什麼?
☆ 各大流派的來龍去脈,各個畫師的藝術成就,各件作品的風格解析,在書中一一揭曉
④ 透視浮世繪背後的日本社會與文化,讀懂日本文化的精髓
☆ 浮世繪畫師為什麼都喜歡畫花魁?相比中國的春宮圖,日本的春畫顯得“粗野”的原因是什麼?結閤當時的社會背景,精準解析浮世繪中的民俗密碼
☆ 日本史前時期的一件火焰形陶器,如何影響數韆年的日本美術?在本國日漸衰落的浮世繪,靠什麼一步步徵服西方人?透過浮世繪,讀懂日本文化的精髓
⑤ 2020精裝紀念版,全麵升級內容、設計
☆ 加入作者新的研究成果:增加對作品的解讀,加入多幅經典畫作。
☆ 精簡攝影作品,聚焦浮世繪作品:攝影圖片介紹的日本文化,今天的讀者已經比較熟悉;放大浮世繪作品,讓讀者更能享受畫作豐富的細節。
☆ 調整篇章結構,提高可讀性。
☆ 版式更加舒朗,帶給讀者更好的閱讀體驗。
————名人推薦————
中國第一部全麵、深入研究浮世繪的著作。——小林忠(國際浮世繪學會理事長)
潘力先生不僅是優秀的美術傢,也是中國齣色的日本美術研究者。——馬淵明子(日本國立西洋美術館館長)
這本設計精美、詳盡研究浮世繪的著作,讓觀賞和研究250年的日本版畫史充滿樂趣。——切爾西·福剋斯維爾(芝加哥大學藝術史係副教授、日本研究委員會主席)
《浮世繪》把浮世繪的文化源頭一直追溯到日本原生文明、大和繪風俗畫以至中國畫和西洋畫的影響,把浮世繪的來龍去脈梳理得異常清晰。——王鏞(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中央美術學院教授)
##虽然艺术史上看到浮世绘的介绍挺多的,但还是第一次这么详尽看一本专著。系统全面,细致入微,配图精彩,释读部分言简意赅,对西方影响部分也是通过本书才有了较多了解,一口气读完。在我看来唯一不足的地方可能是最后与中国对比的拉踩有点过了。
评分##比旧版,好太多辽。主要是,图够大!
评分##基本都是干货,序章还用短短的篇幅介绍了琳派,作为查阅浮世绘知识的索引是一本足够了,浮世之美正如书中所言:浮世不过一梦,何必如此认真,还是将眼前美好瞬间化作永远的记忆吧。
评分##特别好的一本,讲文化脉络讲得很清晰。之前我对浮世绘就有兴趣,像这样完善的介绍是第一次看。之前去外滩一号看了浮世绘大展也是潘力博士办的,讲真比楼上的日出印象展好多了,看完我对象一完全不懂画的人还斥巨资买了画集。
评分不定期会去诚品苏州逛,逛到这本,立即心动,比较遗憾的是没有春宫图。
评分##《浮世绘》——正经之作,有时却又太正经了。如能偶涉闲笔,折射出江户时代的活泼和热闹,我更爱沉浸其中的烟火浮生,尘世风景。遗憾的不是没有春画,而是春画只有局部,要知道从女人微蜷的纤趾里,还能看到若许唐风呢。
评分##虽然艺术史上看到浮世绘的介绍挺多的,但还是第一次这么详尽看一本专著。系统全面,细致入微,配图精彩,释读部分言简意赅,对西方影响部分也是通过本书才有了较多了解,一口气读完。在我看来唯一不足的地方可能是最后与中国对比的拉踩有点过了。
评分##终于读完了这本书。 纸张很好,排版舒服,清晰度很高,可以欣赏到配图的各种细节。 主体部分是对浮世绘中美人画、春(宫)画 、歌舞伎画以及风景花鸟画做了非常详尽的风格内容和源流介绍。 对诸如葛饰北斋、鸟居清长、歌川国贞、歌川国芳这些大师的创作经历和艺术情怀也有专题介绍。 在非常全面的艺术科普之外,还进行了较深入的文化探讨。 溯源原生文化,从日本进入文化重建后几百年间的经济政治背景和文化环境出发去看浮世绘创作。浅析了浮世绘发展中折射出的大和民族心理与精神追求。 书中穿插的一些关于浮世绘出版业、书屋文化和工房文化的内容很有意思。 “席卷欧美的日本主义热潮”这一章节把克里姆特、梵高、加勒、穆夏等西方大师的经典作品与前文中的浮世绘串在一起,可以引发一些新的艺术鉴赏思考。
评分##4.5星。非常全面的一本讲述浮世绘的专著,无论从纵向(追溯几千年日本艺术源流)还是横向(比较中日西洋三方艺术)上都无遗漏,连附录都很有营养,属于常备参考书之列。给不到五星是觉得排版和图片还不够好:我相信浦睿做的这个版式已经很“青春”了,但还是没有完全跳出古板教材排版的窠臼,部分图片的清晰度不够且存在明显色差,还有一个问题是图片没有编号,正文没有“参见图X”,需要读者自己匹配,而有些图正文似乎并没有提及。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