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撥雲尋徑:古典中國實用文類美學》以中國古典文學中的“實用文類”為主要書寫對象,所謂“實用文類”,是指有實際功用的文體,如論說、序跋、書箋、錶奏、碑銘等,在實用目的之外,它們各具美感潛能與性情錶現,常常引發讀者的文學興味。
“晚清以降,整個東亞、華夏文明,以吸收效仿西歐、北美為務,積漸成習,我們漸漸忽略瞭“文學”與“Literature”不但分屬兩種語言係統,而且是兩個不同文化傳統的産物。當西方人逐漸以Poetry、Fiction、Drama為Literature的指涉物時,我們亦理所當然地以為:文學指的就是詩歌、小說與戲劇。因而中國文學的領域,就不知不覺遭到大幅的刪汰。這是利用彆人的係統作自傢的係譜時必然會有的張冠李戴、削足適履的現象。”——對近代以來僅以詩歌、小說、戲劇作為“文學”的現象,作者提齣質疑,主張推擴“文學”的界義。
本書直指中國古典實用文類蘊含的美感特質,照見瞭中國文學傳統中不容忽略的半壁江山,以補一般文學史之不足,正麵迎嚮“文學”這個現代觀念的挑戰。作者柯慶明教授為颱灣中文學界最重要的代錶人物之一,中學根底極為深厚,現當代文學美學以及西方文學理論也熟稔於心。他從諸多實用文類齣發,探討其文體規約,帶領讀者精讀文本,解析古典實用文類之代錶名作,以精闢細緻的方式解剖詮釋,旁徵博引,將古文中的典故、來曆以及寫作者的人生抉擇、實際處境等一一拆解闡明。作者深於古典傳統,議論通暢而不闆滯,極能啓迪思考。
##体大思精,是我今年阅读生活中体验很好的一部著作。柯教授啃了一块很重要的硬骨头,这一研究在文章学研究中算是奠定基础的研究。这部著作对不同文类间的边界作了很认真的思考,也对同一种文类的具体特质作了详细的梳理。文字虽略有繁琐,但有时候恰恰是这种繁琐,让我感受到了柯教授对古文深深的爱。就像艾朗诺所说的:“这部书应是传世之作。”
评分 评分##是难写的且重要的课题 | 卷首写“献给 张淑香教授——我的生活伴侣、我在学问上的畏友与知己” 真美好
评分##体大思精,是我今年阅读生活中体验很好的一部著作。柯教授啃了一块很重要的硬骨头,这一研究在文章学研究中算是奠定基础的研究。这部著作对不同文类间的边界作了很认真的思考,也对同一种文类的具体特质作了详细的梳理。文字虽略有繁琐,但有时候恰恰是这种繁琐,让我感受到了柯教授对古文深深的爱。就像艾朗诺所说的:“这部书应是传世之作。”
评分 评分##备课原因,只读了序,导言,附录,论说和碑铭,可参照吴承学相关论述。
评分##前面说研究实用文类美学问题是伪命题的那位,怕不是漏掉了“辨体”和“破体”的辩证关系了吧,就算是一种文体也有许多变体。感觉打差评的原因还停留在一种文体内部的结构主义研究范式中。古代出色的散文家在写实用文体的时候是不会囿于文本本身所带来的规范性的,只要破体之后还能保持原文体的“本采”,文体的融合并没有什么所谓。建议了解“出位之思”的概念,僵化的思维当然只能将之理解成伪命题,而这样来评价的话实在有失偏颇。
评分 评分##是难写的且重要的课题 | 卷首写“献给 张淑香教授——我的生活伴侣、我在学问上的畏友与知己” 真美好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