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30年代日本侵華對中國政治發展産生瞭重大影響。本書對當時中國國內各種政治勢力如何應對這一問題,以及由此引起的各種升降分閤,進行瞭相當細緻獨到的分析。
日本的威脅、進攻和各種無理的經濟要求給國民黨政府施加瞭極大的壓力,也引起瞭民眾的憤慨。但蔣介石卻奉行“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麵對日本的挑釁,多次作齣讓步,因為其首要目標是與國內競爭對手爭奪對中國的控製權。蔣的政策在國民黨內部造成緊張局勢,政府內外其他主要領導人紛紛提齣替代方案。隨著日本軍事擴張的不斷加劇,建立一個統一的強力的中央政府,成為20世紀30年代中國國內政治的曆史齣口。概言之,日本步步緊逼的侵略行為激發瞭中國的民族主義,促使民眾覺醒和團結,最後迫使蔣介石改變“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團結國內各種力量一緻抗日。作者提齣,中國開啓一個強大的民族國傢之路,其建築師是毛澤東,而非蔣介石。而30年代因日本入侵所形成的權力結構,也恰好成為蔣介石留給毛澤東的政治遺産。
##“中国民族主义革命的成功,最终需要打败日本帝国主义,这是一个蒋介石政府完全无法完成的任务。只有一场新的世界大战,才能开启创建一个强大的中国民族国家之路。但这场创建的建筑师将是毛泽东,而非蒋介石。”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中日关系深刻影响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日本的侵略促成民族意识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巩固了蒋的地位,然而蒋的绥靖政策不得人心,将中共与抗日联系在一起,使中共能够利用民意的力量。西安事变并非关键转折点,前后蒋的基本思想未变。 很多地方的翻译让我怀疑是机翻.........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2022.025 这书不值这个价,更不值这个时间。对1930年代日寇侵略威胁下我国政局的综述分析,聊胜于无。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