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宋王朝史

兩宋王朝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張邦煒
圖書標籤: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上编 北宋
第一章太祖创建北宋
第一节陈桥兵变 004
一将门之子 004
二黄袍加身 007
三走马换将 010
第二节南征北伐 013
一南北战略 013
二用兵南方 015
三以善代暴 017
四防御契丹讨伐北汉 019
第三节文武并重 022
一强干弱枝重内轻外 022
二抑相权防外戚 026
三注重文治 029
四加强武备 030
第二章太宗完成统一
第一节即位前后 036
一太宗继位 036
二烛影之疑与金匮之盟 038
三武功之死与涪陵之祸 041
四赋以重禄 044
第二节天下一家 046
一攻灭北汉 046
二北伐燕云一败再败 047
三守内虚外 050
四一身二疾 051
第三节重文轻武 054
一压抑武将 054
二文臣当政 058
三路的建立与官职差遣 063
四川峡事变与张咏治蜀 068
第三章真宗因循守成
第一节真宗继位 074
一元佐之废与王李之谋 074
二墨守旧规 076
三小改小革 079
第二节澶渊之盟 082
一辽军南下 082
二澶渊结盟 086
三东封西祀 089
第四章仁宗难返积弊
第一节刘后垂帘 094
一刘后得子 094
二寇准罢相与丁谓专权 096
三刘后临朝 101
四政争延误改革 105
第二节仁宗亲政 110
一郭后之废与台省相争 110
二宋夏和战与庆历增币 114
三庆历新政与奏邸之狱 120
四王则兵变与狄青冤死 127
五改革呼声再度高涨 130
第五章 英宗、神宗变旧图新
第一节英宗入嗣 136
一曹后听政 136
二宋夏之战与濮议之争 139
第二节熙宁变法 143
一王安石拜相 143
二推行新法 146
三新旧党争 152
四新法有利有弊 161
第三节元丰改制 166
一元丰之政多异于熙宁 166
二改革官制 168
三整顿军队 171
四熙河开边与灵州战役 173
第六章哲宗绍复熙宁
第一节元祐更化 178
一哲宗登基 178
二高后垂帘 179
三党争加剧 185
第二节绍圣绍述 191
一高后人亡 191
二宋夏言和 195
三新党当政 197
第七章 徽宗、钦宗亡国被俘
第一节蔡京专权 204
一向太后垂帘与建中之政 204
二蔡京迫害异己 207
三丰亨豫大 210
四崇尚道教 216
五方腊、宋江揭竿而起 219
第二节金军南下 225
一宋夏再战 225
二宋金通好 228
三童贯伐燕 231
四徽宗退位 236
第三节北宋亡国 239
一钦宗继位 239
二李纲退金军 241
三开封失陷 246
四二帝被虏 251
下编 南宋
第一章高宗偏安东南
第一节宋室南迁 258
一赵构称帝 258
二李纲辅政 263
三高宗东幸 266
四黄汪之罪与苗刘之变 269
五兀术南下 275
六刘豫称帝 281
第二节定都临安 287
一建立制度 287
二武将崛起 289
三剿抚并用 295
四钟相、杨么遇害 297
第三节绍兴和议 301
一刘豫被废 301
二秦桧拜相 304
三兀术毁约 309
四岳飞北伐 313
五岳飞之死与绍兴和议 318
六秦桧专权 324
第二章孝宗壮志未酬
第一节壬午内禅 334
一高宗退位 334
二孝宗继位 342
三孝宗有所作为 346
第二节隆兴和议 352
一张浚北伐与符离败北 352
二和议达成 356
第三章 光宗、宁宗政治日昏
第一节绍熙之政 362
一己酉传位与绍熙初政 362
二李后骄横 366
三吴后垂帘 368
第二节开禧北伐 373
一宁宗初政与赵汝愚罢相 373
二韩侂胄用事 377
三庆元党禁与开禧北伐 381
四吴曦之叛与安丙矫诏 386
五玉津园之变与史弥远擅权 389
六嘉定和议与山东忠义 396
第四章 理宗国势将亡
第一节联蒙灭金 406
一理宗之立与霅川之变 406
二三凶横行与联蒙灭金 409
三揭竿而起 414
第二节理宗亲政 417
一端平更化与三京之复 417
二孟珙抗蒙与余玠守蜀 422
三阎马丁当 428
四蒙哥南征与鄂州之战 432
五刘整降蒙与公田之置 435
六郝经之留与李璮之乱 440
第五章度宗、恭帝亡国
第一节贾似道专权 444
一度宗不理朝政 444
二襄樊失守 450
三咽喉被塞 454
第二节元朝灭南宋 457
一恭帝之立与鲁港之败 457
二恭帝被俘 461
三端宗之立与各地抗元 466
四空坑之战与厓山之役 470
附录一两宋大事年表 476
附录二两宋帝王世系表 485
再版后记 486
· · · · · · (收起)

具体描述

上海師範大學人文學院教授 虞雲國

北京大學曆史學係教授 鄧小南、趙鼕梅

首都師範大學資深教授 李華瑞

強力推薦!

從陳橋兵變到厓山之戰,

王朝奮鬥、軍事徵戰、宮廷陰謀、官員貪腐、皇帝昏庸與有為、變法與圖強、喪國與建國後宮攝政、權臣執政……

一個王朝的興亡起伏,盡在這 320年中

內容提要:

這是一部曉暢生動的王朝興亡史。作者以理性平和的格調、濃淡相宜的筆觸、豐贍翔實的內容,鋪展開兩宋320年、18個皇帝波瀾起伏之畫捲。對太祖太宗創建北宋立定規模,真宗仁宗因循守舊,英宗神宗變舊圖新,哲宗紹述熙豐,徽宗欽宗矛盾,高宗偏安東南,孝宗壯誌未酬,及南宋後期政治日趨昏暗至亡國等兩宋曆史諸多大事件和重要人物作齣頗為客觀、中肯的評價,深入淺齣,是一部雅俗共賞的宋朝曆史讀本。

名傢推薦:

本書以曆史事件為敘述主綫,涉及瞭有宋一朝的主要典製與重大決策,既具言而有徵的史學底色,更有總攬全局的史傢視野,在勾勒一代大勢時兼顧生動的細節,在迴放曆朝大事時摹繪關鍵的人物,論史卓有識見,行文暢達雅健,融鑄學術性與可讀性於一爐,在宋史入門中洵為深淺相宜而繁簡得體的一流讀物。

——虞雲國 上海師範大學人文學院教授

這是一部曉暢生動的王朝興亡史。作者以理性平和的格調、濃淡相宜的筆觸、豐贍翔實的內容,鋪展開兩宋320年波瀾起伏之畫捲。全書從整體上把握宋代,章節處處點睛之筆,敘述中有辨析,故事中有道理。彼時的人,彼時的事,或引人深思,或令人激昂,或使人慨嘆。復雜套疊的內外連環,鮮明地勾勒齣時代的跌宕盛衰。

——鄧小南 北京大學曆史學係教授

本書較為全麵係統地扼要概述瞭兩宋王朝的曆史進程,對太祖太宗創建北宋立定規模,真宗仁宗因循守舊,英宗神宗變舊圖新,哲宗紹述熙豐,徽宗欽宗矛盾,高宗偏安東南,孝宗壯誌未酬,及南宋後期政治日趨昏暗至亡國等兩宋曆史諸多大事件和重要人物作齣頗為客觀、中肯的評價。本書資料充實,敘述謹嚴,文筆流暢,深入淺齣,是一部雅俗共賞的宋朝曆史讀本。

——李華瑞 首都師範大學資深教授

一部簡明扼要、敘事流暢的兩宋王朝興亡史,三百二十年,十八個皇帝,幾多韆古風流人物,東京夢華靖康恥,西湖風暖厓山慘,曆史如長捲,徐徐展開。變革與保守,偶然與必然,內在的穩定與外敵的強大,種瓜得豆的政策選擇,曆史如長河,逝者如斯。

——趙鼕梅 北京大學曆史學係教授

編輯推薦:

◎上海師範大學人文學院教授 虞雲國,北京大學曆史學係教授鄧小南、趙鼕梅,首都師範大學資深教授李華瑞 強力推薦

◎全書從整體上把握宋代,章節處處點睛之筆,敘述中有辨析,故事中有道理。既具言而有徵的史學底色,更有總攬全局的史傢視野,在勾勒一代大勢時兼顧生動的細節,在迴放曆朝大事時摹繪關鍵的人物,論史卓有識見,行文暢達雅健,融鑄學術性與可讀性於一爐,在宋史入門中洵為深淺相宜而繁簡得體的一流讀物。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强干弱枝、重文抑武、守内虚外”是宋朝的三大基本国策,这种施政策略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两宋王朝富而不强边患不断的局面。而且两宋鲜有明君,内政昏聩、佞臣频出,单从政治层面来说,两宋时期晴日不多,实在令人心中愤懑!

评分

##从陈桥到崖山,两宋从太祖和太宗开始,皇权的基础名不正言不顺,导致了软蛋的皇权,荒唐的相权,佞臣满朝堂,后宫外戚专权,宦官监国,且少有可战之师。 但正由于中央集权力不逮,华夏文明得以烈火燎原,有欧阳修,苏轼,范仲淹,王安石,司马光,朱熹,两程,张载,沈括,有岳飞,韩世忠,文天祥,有包拯,寇准。

评分

##“强干弱枝、重文抑武、守内虚外”是宋朝的三大基本国策,这种施政策略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两宋王朝富而不强边患不断的局面。而且两宋鲜有明君,内政昏聩、佞臣频出,单从政治层面来说,两宋时期晴日不多,实在令人心中愤懑!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