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用的神學

無用的神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夏可君
圖書標籤: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序言 打开本雅明《神学-政治学残篇》的七封印
0.1 绝对差异:上帝之国与世俗历史
0.2 心感:逆转的张力与整体性复原
0.3 虚无或无用:救赎之道
楔子 种子或灵丹:生命宇宙技术
一 本雅明的无用教义:弥赛亚性与自然性的双重还原
1.1 未完成的教义论纲
1.2 弥赛亚的还原
1.3 沉默自然的还原

二 歌德的诗性源现象:自然的弥赛亚化
2.1 绝对的文学与自然的幻象
2.2 纯然生命还原为自然化的生命
2.3 泪水的面纱与救赎的密码
三 卡夫卡写作的道家化:弥赛亚的自然化
3.1 诡异之道:“认认真真做某事同时又空无所成”
3.2 三重解释学:本雅明与卡夫卡写作的中国动机
3.3 不可摧毁之物:布莱希特与道家式的友善
四 模仿的神学:无意记忆与现代性的救赎
4.1 艺术作品:在相似与游戏之间
4.2 主体化的无意识与客体化的铭刻
4.3 整体性修复的胚胎:自然化的第三记忆
五 变小且消失于图像的“小门”:弥赛亚进入世界的中国式想象
5.1 布洛赫:弥赛亚来临的中国小门
5.2 阿多诺:世界的内在化
5.3 布伯的《聊斋志异》与佛教式“间薄”面纱
5.4 从变小到消失:姿态的纠正
5.5 童年之门:中国的瓷器图案
六 本雅明的追忆:做一个庄子式的蝴蝶梦?
6.1 凯卢瓦的“石头梦”:自然自身的书写
6.2 本雅明的“蝴蝶梦”:感性的相似性与非感性相似性的
感通
6.3“中国哲学之梦”的思想实验:“第五维度”之为“虚托邦”

楔子 天空、大地与海洋的战争
七 弥赛亚式的判教论:弥赛亚自然化的节奏
7.1 以无用为条件
7.2 弥赛亚式的判教论
7.3 时间的世界政治
楔子 上升与下降的同时性
八 海德格尔的“第二次转向”:发现无用与集让的民族
8.1 迟到的中国思想
8.2 从“另一个开端”走向“第二次转向”
8.3 本己与陌异的悖论关系
8.4 为何海德格尔的第二次转向被遮蔽了?
8.5 从存有的终末论到庸用的差异论
8.6 从争夺走向让予
8.7 无用的民族:三重“集让”
九 回缩与虚位:与德里达、肖勒姆和庄子一道走向“余让”
9.1 守护圣名的缺失:上帝的缺位
9.2 廓纳(khora):到来的虚位
9.3 余让:虚托邦的敞开
9.4 中国式禅让:至高主权的让与
9.5 庄子的余让:神学政治批判的尝试
9.6 进入廓纳:余让的培育
十 “诡异”:从海德格尔的“差异”到德里达的“延异”及其
超越
10.1 存在论差异:早期海德格尔
10.2 踪迹的延异论:德里达的间隔
10.3 双重约束:可能性与不可能性互为条件
10.4 绝境的模态:哪里有余地
10.5“诡异”:有用与无用的庸用论
参考文献
关键词
· · · · · · (收起)

具体描述

本雅明的《神學-政治學殘篇》是生命神學現代性的真正開始。這個片斷文本包含著解構現代神學政治的所有思想種子。本雅明對彌賽亞王國與世俗秩序的絕對區分,使得神學化的政治與政治化的神學都變得不再可能,都變得“無用”瞭。

從《神學-政治學殘篇》開始,本書踏上瞭“無用之思”的旅程,這事關現代性的生命療愈與救贖。

本書探討的問題是現代哲學如何麵對現代性危機。所謂“現代性危機”是對資本主義時代總體異化現象的一種描述,既包括現實世界的動蕩與苦難,也意指現代世界“祛魅”以來,藝術“靈暈”的消失和人性上的“無傢可歸”狀態。這種狀態在20世紀兩次世界大戰之間錶現得特彆明顯,身處這一時代的本雅明留下的哲學手稿《神學-政治學殘篇》就是麵對時代危機的深刻迴應。本書以此《殘篇》為切入點,解析本雅明思想中對政治神學和暴力的批判,特彆揭示瞭其“自然性”思想與莊子“無用之思”的相通之處,並以此綫索連通瞭中後期海德格爾的反思與德裏達的解構哲學,進而追問當代哲學重新開始的條件,在層層遞進的對話中,探尋思想的齣路和餘地。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第四、五、八、九章特别有启发性,与台版相比,似乎增加了第十章,多讲了一点德里达?称得上反极权、反日常pua的好书,提供了解读本雅明文本的非常多的线索,另外,再次膜拜上古大神庄子,虽然庄子一定不喜欢膜拜这个词

评分

评分

评分

##神神神,一点到晚就是神

评分

伟大之著作

评分

伟大之著作

评分

评分

##神神神,一点到晚就是神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