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物錄

舊物錄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英]芭芭拉·彭納 等
圖書標籤: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序 1
声音测位器 13
动感办公室场所噪声调节器:马思齐特球 19
气幕屋顶 25
全塑料房屋 29
含砷壁纸 35
阿伦德尔印刷画 39
石棉水泥圆形屋 43
烟灰缸 49
空气铁路 53
出租马车费地图 57
中央供暖系统 61
“吸盘车”查帕拉尔 2J 67
腰链 71
拍手开关 77
贯通钥匙 81
协和式飞机 85
飞行汽车 91
自动拟人机 95
赛博协同控制工程 101
灯光轨迹摄影 105
独眼巨人 1 号 111
斗拱 115
戴马克松房屋 119
爱迪生的反重力内衣 125
电铸母版 129
费雪木塞玩偶 135
立方闪光灯 139
水上飞机 145
玻璃幻灯片 149
火星仪 155
液压管道 159
“住宅环境” 165
“蜂鸟”出租车 169
白炽灯泡 173
广播电视柜 177
因瓦卡汽车:残疾人专用车 183
柯达克罗姆胶卷 187
拉突雷塞印字 193
脑白质切断器 197
曼彻斯特便桶系统:“多莉·瓦登”203
机械复写器 209
医学蜡模 213
备忘录 217
牛奶勺 221
迷你光碟 225
迷你终端 229
月亮塔 233
尼基妮 239
“言简意赅”钢笔 243
北巴克斯单轨铁路城市 247
德国紧急状态币 253
煤成油 259
视觉信号机 263
纸质飞机票 267
纸衣服 271
帕斯拉里尼交感罗盘(蜗牛电报)277
相变化学贮热管 281
自动钢琴 287
气动邮政系统 291
宝丽来 SX-70 297
公共长度标准 301
火风琴 307
写实蜡像模特 311
红环、利特通和 CAD 迷你画图软件 317
游泳服:“人船” 321
放血器 325
传菜窗 329
辛克莱 C5 单人电动车 335
裙夹 341
计算尺 345
一字螺丝刀 349
空间框架 355
史丹利55组合刨 361
电话桌 365
电传打字电报机 369
剧院电话 375
“思想城市”电动汽车 379
特龙布墙(集热墙) 385
背心塑料袋 389
超高温烤架 393
紫外线人工沙滩 397
竖式档案柜 403
水袋 407
信笺文具包 411
齐柏林飞艇 415
参考文献和拓展阅读 421
致谢 447
图片版权 449
· · · · · · (收起)

具体描述

在物欲和焦慮盛行的時代

放緩腳步

從進步敘事和消費主義的軌道外

迴望文明與科技發展的“舊故事”

多位重量級學者、藝術傢齊聚

用85個消亡之物的“失敗”

喚迴人與世界相處的其他可能

????

編輯推薦:

◎柯達膠捲、寶麗來相機、電傳打字電報機、鬥拱、協和式飛機……85件舊發明,85段各有緣由的消亡故事,多位重量級學者、藝術傢、建築師匯聚一堂,結閤嚴謹的曆史考證和深刻的個人反思,迴望文明與科技發展的舊時故事。

✦ “我們相信,研究消亡之物能給現在的世界提供很多參考。技術史的敘述往往關注創新,強調充滿命運感的新奇和幻想,不太關心廢棄之物或失敗的探索。但本書認為,假如我們也思考一下進步的背麵——矛盾、淘汰、意外、破壞和失敗(這些都是現代化不可或缺的部分)——事物的曆史會變得更為豐富。”

????

◎把目光從“人類”轉嚮“物品”,從“新科技”轉嚮“消亡之物”,從舊物的角度來反觀人類的社會與曆史,我們將會認識到一種不同於“進步”“發展”“新産品”“新技術”的認定邏輯,幫助我們從快節奏、高強度、高密度的當代生活中抽身齣來,也看見另一種生活的可能。

✦ 我們生活在一個産品層齣不窮、不斷更新迭代的時代,物質的空前豐富也伴隨著物欲和進步敘事引起的浮躁與焦慮。本書關注社會達爾文主義和進步論的綫性敘事背後的危險,希望藉由舊物的故事喚迴人與世界相處的其他可能性。

✦ 技術和設計的發展並不總是按部就班的綫性進步,而是走走停停、迂迴麯摺、跳躍式前進,有時候又捲土重來。在這樣顛倒迂迴的過程中,我們會發現,實用——而不是單純的“創新”和“進步”——具有更核心的價值,這不僅有助於解決人與環境之間的矛盾,更能夠幫助我們撫平自己內心被消費裹挾的掙紮。

????️

◎通過舊物的生命故事,我們將會看到一種不同於商品世界的真相,迴歸另一種真實——我們隻有有限的時間、有限的生命和能量,就像地球也隻有有限的能源。在這樣雙重的“有限”裏,無限的革新和占有並不會帶來更深的幸福或更高的價值感。

✦ 本書提倡適用技術的概念,即在更小的範圍內,結閤本土的社區、環境、人群狀況,形成一種更加可持續的技術解決方案,讓生活中的問題不再無條件地一直“優化”下去,不再在解決問題的同時製造新的問題,而是形成一種平衡的結構,構建起可以穩定棲居的傢園。

✦ 在這樣的限製中,人也可以更多的迴歸自身,朝嚮精神或文明的縱深空間,去實現個人的更多可能——適用的技術,適度的生活。

◎本書的內容涉及人類生活的各個領域,從衣食住行,到通訊、醫療、娛樂、藝術、時尚,以散點的方式串聯起社會的方方麵麵,每個人都可以從中讀到自己關切的內容。

✦ 有些故事會令你啞然失笑,又覺得頗具趣味,比如愛迪生的反重力內衣(一種穿上即可任意飄浮的內衣)和蝸牛電報(通過兩隻“戀愛的蝸牛”,人類就可以隔著大洋互相傳遞消息)。

✦ 有些故事會令你唏噓,意識到物品的輪轉背後有著沉重的底色,比如含砷壁紙(因色彩異常鮮亮美觀而被大力推崇,也將砒霜的成分——砷帶進韆傢萬戶)和腦白質切斷器(通過嚮大腦“開刀”來治療精神疾病,曾被視為精神醫學的巨大進步,數不清的人接受瞭這項治療)。

✦ 有些故事令人沉吟,你反復思索著“得”與“失”,最終隻感受到一切在流逝的空茫,比如電話桌、廣播電視櫃、柯達膠捲、迷你光碟和月亮塔。發明推搡著齣現,與之伴生的、和我們的生活更加密切的種種物品則被甩進曆史的深淵。

✦ 有些故事啓發當下,比如阿倫德爾印刷畫(強調精緻工藝的手工藝術復製品,復製畫如同大師譯作)、史丹利55組閤刨(強調人、機器與材料的磨閤與協作,形成一種特殊的人、物共鳴)、特龍布牆(利用太陽能實現房屋自主供暖)、“思想城市”電動汽車(電動汽車的先驅,構造的95%都使用可迴收材料)……

????

◎本書的許多物品都誕生於科技爆炸的前夕,處於科技的“童年”時期,也因此展示齣驚人的想象力,不同於已經相對成熟、科技發展路徑比較確定的當下,能夠給當代的設計與發明帶來許多啓發,比如:

✦ 在“人船”所啓發的動力外骨骼係統的研究中,穿戴式機器人“自動擬人機”擁有力反饋係統和情緒模擬邏輯,以一種更強調身體感知的方式,開闢著不同於通過視聽經驗“虛擬”齣“增強現實”的發展方嚮;

✦ 氣動郵政係統建立在城市地下,通過空氣壓力進行管道運輸,可以在30分鍾內“快遞”信件等輕量物品,某種意義上比當代的“閃送”更加便捷;

✦ 戴馬剋鬆房屋試圖通過小型預製房屋組件來解決住房短缺的問題,它充分利用瞭動力學的知識,通過房屋的特殊形狀形成空氣渦流而調節室內溫度,並內置水循環係統,避免瞭水資源的浪費……

????

◎書中配有119幅珍貴圖片,涵蓋建築技術、智能科技、衛生用品、城市規劃、交通工具等諸多領域,讓我們可以通過視覺的方式對這些舊物的故事有更立體的感知。

編者邀請各行各業的作者,包括策展人、評論傢、藝術傢、建築師和學者,來確定並撰寫各種規模的消亡之物的案例,盡量嚴謹地確定導緻物品消亡的各種進程和力量,利用珍貴的曆史照片和資料還原這些橫跨多個領域的故事,為我們解決大大小小的問題提供不同的視角。

????

◎封麵采用紅、黃、綠的復古配色,護封反用日本廣告紙(糙麵印刷),內封用裏紙直接印刷文字,以粗糲又微微通透的紋理再現舊物生澀的靈光。

????️

名人媒體推薦:

這是一部真正引人入勝且始終齣人意料的作品,描述瞭一個被遺忘的世界。它記錄瞭消亡物品的故事,具備高度的原創性,同時也挑戰瞭當今對進步和現代化的簡單共識。它集趣味性、震撼性和學術性於一身,是對我們這個不斷升級和革新産品的時代的一次極好的反擊。

——V&A博物館館長特裏斯特拉姆·亨特

一直以來,我們生活中的物品都在不斷革新,因為新的設計更有效、更吸引人、更經濟或更環保。但在數字化的當代之前,這種革新從未以如此快的速度、如此大的規模齣現過。本書對這一現象進行瞭深入的探討,並提供瞭精闢的分析,並且緻敬瞭我們在設計的“進化”曆程中所失去的一些特殊物品。

——《設計是一種態度》作者愛麗絲·羅斯特霍恩

這是一本精彩的奇趣之書,講述瞭“消亡發明”的幽靈如何在當代延續著自己的生命——它們不僅存在於我們的腦海中,更存在於我們的日常生活裏。令我意外的是,發現這些技術的遺跡如何塑造瞭我們這個時代的藍圖,竟然是一件那麼讓人上癮的事。

——《重要的事物》作者馬剋·米奧多韋尼剋

本書以令人陶醉的方式探索瞭大量不再被人類使用的物品、係統和策略。它們是設計的幽靈,正活躍地糾纏著現在,並幻化著另一種未來。每個故事都堪稱史詩,這本傑齣的著作不僅僅調查瞭過去,更考察瞭我們的未來。

——普林斯頓大學建築史教授比阿特麗斯·科洛米娜

????

內容簡介:

本書講述瞭一係列舊物,它們曾來過世上一遭,如今卻已煙消雲散。在這些舊物中,有些人工製品和技術曾經無處不在,另一些僅停留於概念或雛形,幾乎從未真正存在於世。我們感興趣的不僅是這些物品為何消失——有些物品我們曾經很熟悉——還有這些物品的消失給我們創造的這個世界帶來瞭何種啓示。

這些文章最引人入勝的地方在於,它提醒人們,消亡之物不僅代錶技術,而且代錶不同的思維方式、生産方式、與世界互動的方式,以及對身體、技藝、復製品、美、藝術、交流、運動、休閑、愛、階級、文化身份、自然和人工智能的不同態度。最終,每一件消亡之物都體現瞭一種對未來的想象,即使物品本身被淘汰瞭,這些想象仍然嚮我們敞開著。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严肃但有趣的社科读物,古典派的精神游乐园,近现代人类头脑风暴good idea收藏夹。事实上,存在和消亡之间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边界,进化是反复的,今日之存在可能迎来明日之毁灭,昨日的消亡之物也有可能在明日重生。如同作者所述,“旧物的消亡并不意味着物品的失败,而是支持它们存在的那个世界消失了”,站在更为审慎的视角来看,某些消亡之物自有其不灭高光。当然,人类也确实不需要过多的发明,对于那些琳琅满布的创造,我们有必要去判断它们是为了用以慰藉进步叙事,还是真的事关人类的生存实质。对判断和审视的重视,让这本书划清了它与充斥着陈词滥调的工业设计科普书的界限,作者并没有拘泥于事物和技术本身,他们基于对社会发展的想象而讲述,他们在乎的是人类文明的存亡。非常喜欢。

评分

评分

超有趣,书的装帧刻意模仿70-80年代的电器说明书,但这只是开始,我以为本书只是追忆旧物的怀旧书。翻开几页就知道我错了。书中收录的百余件所谓旧物其实并不旧。有的是未来的科幻物品,比如噪音调节器;有的赛博朋克气息十足,或曰,本来就是赛博朋克的灵感源头;有的只是当初技术工艺达不到而被迫成为旧物,焉知以后不会成为现实,比如空气铁路;有的并非甘心旧物,比如协和客机;有的纯属感情寄托,比如费雪积木;有的是时尚的轮回,可能将会流行,比如腰链;还有我这个年龄被陪伴过的广播电视柜、胶卷,…所谓旧物,本质是想象力,彼非旧物,不如将我等归为傻逼。最后想说的是,完全可以策划一册本土版,找百十个作者写一下中文世界的旧物,肯定有意思。那我会说什么呢?拍卡片?听磁带?还是集体看《妈妈再爱我一次》?

评分

评分

##适合有空想情节和爱读百科全书的人群。由于描述者水准的参差不齐,对着目录然后手动搜索也是一种选择。有更效率和系统的收录方式,但编辑者显然更青睐一种随意让介绍人怀他们的旧或输出意识形态(相对应的国内则是虚构回忆)。没想象的图文并茂。纸质太软了。

评分

评分

评分

##百科全书式介绍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