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評論·作傢訪談》聚焦偉大作傢們的幕後推手,“齣版的藝術”“編輯的藝術”子單元訪談首次結集齣版;
★7位著名齣版人為您詳解齣版/編輯的藝術,呈現近一百年來英語世界文學齣版業的整體景觀和豐富細節:
詹姆斯·勞剋林(James Laughlin,1914—1997), 美國新方嚮齣版社(New Directions Publishing)創始人。
巴尼·羅塞特(Barney Rosset,1922—2012),美國格羅夫齣版社(Grove Press)創始人。
羅伯特·吉魯(Robert Giroux,1914—2008),美國法勒-施特勞斯-吉魯齣版社(Farrar, Straus and Giroux,簡稱FSG)聯閤創始人。
羅伯特·戈特利布(Robert Gottlieb,1931—2023),作傢、編輯,曆任西濛-舒斯特齣版社、剋瑙夫齣版社總編和《紐約客》主編。
戈登·利什(Gordon Lish,1934— ),作傢、編輯,雷濛德·卡佛成名的幕後推手。曾任《時尚先生》、剋瑙夫齣版社編輯,後創辦先鋒文學雜誌《季刊》。
瑪剋辛·格羅夫斯基(Maxine Groffsky),編輯、文學經紀人,1965年起任《巴黎評論》駐巴黎編輯部主編,直至該編輯部於1974年關閉,任內一手奠定《巴黎評論》裝幀美學風格。
劉易斯·拉帕姆(Lewis Lapham,1935—2024),作傢、編輯,自1976年起兩度齣任《哈潑斯》主編,執掌該雜誌近三十年,2007年創辦以自己姓氏命名的文學雜誌《拉帕姆季刊》。
★8篇聚焦齣版/編輯藝術的巔峰對談:
詹姆斯·勞剋林:我記得我給貝內特·瑟夫寫過一封信:“親愛的貝內特,你剛剛犯下對當代美國文化的一大罪行。你竟讓司湯達的《帕爾馬修道院》絕版瞭。此緻敬禮。”
巴尼·羅塞特:有天晚上我告訴一個朋友,如果你想成為齣版人,你應該繼承一大筆錢。如果繼承不到,那應該娶一個非常有錢的姑娘。最好兩全其美!如果兩者都沒有,那就忘瞭這件事。那就是美國優質齣版的曆史。
羅伯特·吉魯:成為一個成熟的編輯是由許多因素促成的,一開始是經曆和學校教育中的各種意外。但有三個品質是無法教的,沒有這些品質,編輯再好也無法施展——判斷力、品位和共情。
★一份關於文學黃金年代的珍貴記錄:齣版人的訪談範圍不止於齣版理想,也談論現實生意,不止於齣版從業經曆,也談論那些與他們結下不解之緣的作傢——埃茲拉·龐德、迪倫·托馬斯、格特魯德·斯泰因、肯尼斯·雷剋思羅斯、亨利·米勒、薩繆爾·貝剋特、T.S.艾略特、J.D.塞林格、傑剋·凱魯亞剋、雷濛德·卡佛……
★《我與蘭登書屋》《天纔的編輯》譯者、文學齣版人彭倫傾情翻譯。
##过去的出版人用语言打开世界 现在的出版人用语言兜售好卖的扭曲世界观 过去出版人用语言告诉你这本书为什么重要 现在出版人用语言PUA你觉得你不能不买它 过去的出版人发现内容 现在的出版人定制内容 过去的出版人是文化把关人 现在的出版人是营销种草人 “如果写不出一部杰作,至少要避免写出垃圾…如果他找不到一部杰作出版,至少要避免出版垃圾” 可惜了,当今遍地都是垃圾,畅销垃圾
评分##是夏天的封面。
评分##美国编辑出版跟中国差异真的很大……感觉前面几篇强于后面的
评分 评分 评分##同一个译者,整本书的翻译品质还可以。只是篇幅不够,有一篇在作家访谈-6里读过喜欢过。能有十篇以上就好了。在访谈中看到很多熟悉的作家诗人的名字,亲切可喜。超过一半读过,另一半大多想读。太喜欢《巴黎评论》了,等候最后两本出版。
评分 评分 评分##“作家的工作是,如果写不出一部杰作,至少要避免写出垃圾。出版人的工作是,如果他找不到一部杰作出版,至少要避免出版垃圾。”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