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佛教

唐代佛教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 斯坦利·威斯坦因 等
圖書標籤: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杜希德与二十世纪欧美汉学的“典范大转移”——《剑桥中华文史丛刊》中文版缘起说明
前言
第一部分:唐代前半期的佛教(618—762)
导言
高祖统治时期(618—626)
太宗统治时期(626—649)
高宗统治时期(649—683)
武后篡位时期(684—705)
中宗统治时期(705—710)
睿宗统治时期(710—712)
玄宗统治时期(712—756)
肃宗统治时期(756—762)
安禄山叛乱对佛教之影响
净土宗的发展
第二部分:唐代后半期的佛教(762—907)
代宗统治时期(762—779)
德宗统治时期(779—805)
顺宗(805)与宪宗(805—820)统治时期
穆宗(820—824)与敬宗(824—826)统治时期
文宗统治时期(826—840)
武宗灭佛时期(840—846)
宣宗统治时期的佛教复兴(846—859)
唐朝末年的佛教
参考书目
索引
译后记
· · · · · · (收起)

具体描述

《唐代佛教》一書記述瞭佛教在其思想發展到瞭巔峰的唐王朝(618-907)的曆史。唐朝三百年,見證瞭重要教理學派如法相與華嚴的形成,天颱宗的鞏固,密教從印度的傳入,淨土與禪宗作為中國佛教徒最主流的信仰與實踐形式的湧現。

威斯坦因教授廣泛利用各種世俗與佛教文獻,對佛教的興衰演變進行瞭編年式的研究。佛教界與唐王朝不斷變化的關係是本書關注的焦點。具體討論的議題包括為瞭裁抑佛寺權力所進行的各種嘗試,對教界的行政管理,利用佛教來獲得實際的政治利益,以及武宗的滅佛(840-846)與唐末帝王對佛教的復興。

用户评价

评分

##会昌灭法特殊

评分

##將整個唐代分前後兩期,以安史之亂作為分界,細述不同皇帝統治時期佛教各宗派的起伏變化,尤其著重在王朝制度與時代風尚的關係。可以知道唐代王朝裁抑佛寺權力,並利用佛教來獲得實際的政治利益。唐朝三百年,這書勾勒出王朝的態度,在人間而顯得被動,所化之緣亦是塵緣。

评分

##虽然严谨,但也没什么意思。。。

评分

##很好的文献梳理,关注唐代各个皇帝对佛教的态度差异,主要受到皇帝自身的喜好和经济因素的影响。政权对佛教态度的反复加之社会动乱,导致佛教学统难以长久延续,使得偏向学理的佛教宗派走向衰落,取而代之的是身段更加柔软的禅宗、净土信仰。

评分

##看到武后和中宗时期,佛教寺院快速发展,好奇看看。纯属走马观花

评分

##4.3。完成于1976年的著作,主要着眼于唐代历任君主与佛教的关系,对于不清楚这一关系的读者有帮助,特别是玄宗以后半部,一般较少涉及。事实上佛教在唐代大盛,而前几位君王偏好道教,玄宗以后反而更加崇佛。不空影响力不凡。文风略粗率,不知是否与翻译有关。这套丛书出版说明值得一读:杜希德与二十世纪欧美汉学的典范大转移。pdf????

评分

##应该是唐代治下的佛教

评分

##以160页的篇幅,描绘整个唐代佛教与政治权力,尤其在现在,多少显得勉为其难。最后试的结果,也只能集中于政策层面变化的勾勒,而难以做更深更细的分析,对于变化背后的历史动力,例如是佛教所援引各种政治势力的分合消长,都没有更深刻的阐释,这点正是刘淑芬的成功之处。译者末尾处的评价和推崇,多少有些过甚其辞。还是前辈们说得好,没有政治史的功底,要做中国古代史那是万万不行的。

评分

##引人入胜!凝结了无数代人类的智慧与妄想,历时性的宗教共时地呈现出的历史图景是何等的瑰丽光辉。而且这并不因其自诞生之日起就与政治力量宿命般地相互交织、谋算、勾结、对抗而有所稍减,反而益发焕发出天体星云般博大而虚空的美。就冲这一点,也不必在神的面前自惭形秽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